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职高语文课堂(人教版高一上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职高语文课堂 科目:高中语文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针对职高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结合自己的尝试,提出一些教学观念与方法的改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教者可通过创设良好的师与生的关系,共建和谐课堂;协调良好的生与生的关系,发展和谐课堂;关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和谐课堂,让课堂变得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共建 发展 优化 和谐 【正文】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我深有体会。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面临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我们的职业学校坐落在乡镇,我们职业高中的生源来自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非常贫乏,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很差,特别是语文;另一方面,受择校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去了县城的中学。职业学校的招生面临困境,进入我们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很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就成了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教学,其教学效果是令人沮丧的。面对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很多思考与尝试,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良好的师与生的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是保证社会机体协调发展的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如何,便是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的主体。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服务对象、爱学生。有一份调查表明,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自己,在对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排位时,都将“爱学生”放在首位。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师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众多教育家都提到师爱的重要性,因此,充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的高低、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平等的原则。师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教师的爱应“严慈相济”,这就要求教师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细心关怀。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等所谓的教学方法和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暴露出他们严重的不足。单纯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权威以及呆板的课堂纪律已严重忽视学生的个性、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的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民主、合作的伙伴关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但是,有些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随便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几分钟,自己则站在讲台上,不参与学生的讨论,也不管下面的学生是在讨论,还是在说空话,最后自己作一下总结就算完事。体现不出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片面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老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知识的单向灌输,脱离职校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教育,应充满民主精神,教师要重审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在教学中,师生是一种交往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作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如授《跨越百年的美丽》时,课堂一开始,我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在人的生命中,你认为哪些东西是美丽的?(2)在你的一生当中,你追求怎样的人生价值?(3)结合《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谈谈你对主人公的认识。如居里夫人身上有哪些美?从她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 课堂上,我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并阅读文章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我并没有说“好”或“不好”,而是引导他们从居里夫人身上去探索有意义的生命价值与人生追求。我从他们热情的双眸中,感受到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二、改变学生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职业学校近年来招生面临压力与危机,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差异性越来越大,学生入学的起点不高,有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小学毕业的合格要求。很多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见,要改变这种学习语文的氛围,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此,我这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精心设计导语,创设学生阅读悬念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如教《项链》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导语: “作为年轻的女孩,你们爱漂亮吗?”;“那你们怎样追求漂亮呢?买漂亮的衣服或首饰?”;“当没有购买的经济能力时,你们会怎样?通过其它捷径去购买?走捷径的结果会怎样呢?《项链》一文就告诉了我们。” 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回答和极大的兴趣 ,并制造了他们阅读的悬念,他们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并能从主人公身上受到启迪。 2、结合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引人入胜 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可以激发学生澎湃的情感。而这单凭教师一张嘴两支粉笔是难以做到的,要结合多媒体教学中的声音、图像。 《雨霖铃》是一首忧伤的离别词。如何让学生体味忧伤呢?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在伤感的秋天,一个女子凭窗向远处伫望,窗外是片片飘飞的落叶,落叶下,一个人孤独的身影越走越远。课堂教学时,我展出这幅画面,引导学生去感受这首词的意境。接着,我播放了《雨霖铃》的课文录音。那声情并茂的语言,忧伤缠绵的音乐让课堂充满了一种浓郁的课堂气氛。 3、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如教《鸿门宴》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故事比赛和角色扮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 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 由于受以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以素质教育为课堂教学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围绕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突出了一个核心、三项具体任务,以及实现目标的两个途径。一个核心是提高全面素质。三项具体任务是:○1、使学生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包括读写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2、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学素养、审美素养)、政治素养和健全人格的素养。至于实现两个目标的途径,那就是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根据中学语文教学的这些性质、任务,《大纲》还特别强调要贯彻“注意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对此,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语文的基本属性是社交工具性,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语言和文字作为工具去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发展自己,贡献社会。因此,语文课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以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为核心。如课堂教学结合学生的口语训练、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写作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以上三点是我多年来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尝试。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 1986年) 2、《张志公文集》(语文教学论集)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1年1月 3、《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韩雪屏 王松泉 王相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7月 4、《中学语文教学法》 王世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 5月 5、《教学艺术论新编 》 王松泉 董百志主编 海南出版社 200 闫保国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