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提分卡:分析综合与语句翻译(三) (高三必修备课资料)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文言文阅读翻译 手机版


永昌一中    张含光

一、(2009年辽宁卷)阅读下文,回答1~2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

分析综合题 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 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稻蔷友伞         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杖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 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光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每朝见,犹请剧职自效。高祖笑曰“朕使卿智,不使卿力。”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常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1.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孙谦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①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②俸秩出吏民者,稀原除之 ③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 ⑤已衰老,犹强力为政

⑥居身检素,夏日无帱帐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解析】 ③表现了孙谦的治理国家的才能。⑤表现孙谦的忠心。⑥表现了孙谦的俭朴,朴素。

【答案】 A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称赞他淳厚友爱。后升任二郡太守,他对待蛮夷采用安抚政策,境内安定,威信卓著。

B.孙谦任钱唐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纪已老,仍勤于职守,受到官员民众欢迎,在担任郡县令期间,常鼓励督责蚕桑养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收入多于邻境。

D.孙谦一生历任二县五郡长官,处处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九十岁后,每次朝见聚会,他总是先于别人到达。遵奉仁 义之道,身体力行也远远超过别人。 【解析】 B项所概括分析的“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此处在原文中是“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孙谦不是不愿意作官。而是不愿以这样的方式受到恩宠;明帝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而放弃这一想法,而是因为孙谦“辄散甲士”,而气恼,虽然没有处罚他,但却不再任用他了。

【答案】 B 【参考译文】

        孙谦,字长逊,是东莞莒地的人。年轻的时候被亲戚赵伯符所了解,孙谦十七岁时,伯父做豫州刺史,招引他担任左军行参军,凭借管理才能得到称许。因为办理父亲的丧事而离职,寄居在历阳,亲自耕作供养弟弟妹妹,乡里的人都称赞他们的敦厚和睦。 后来出任句容县令,清廉谨慎记忆力强,县里人士称呼他“神明”。太始初年,在建安王休仁那里任职,王休仁任命他为司徒参军,又禀告梁明帝,提拔他担任明威将军、巴东和建平两郡的太守。这两郡位居三峡地区,以前的官员经常是凭借权威武力镇守这里。 孙谦将去任职,皇帝命令他招募一千人随从自己。孙谦说:“少数民族不归顺,原因在于对待他们失去节制,何必烦劳士兵服役,耗费国力。”坚决推辞没有接受。到了郡职,广布恩惠,推行教化,少数民族都感怀他,争着馈赠宝物,孙谦慰劳晓谕之后,送走他们,一点儿礼物都没有接受。 等到获得俘虏,也都释放回家。出于小吏百姓的官员俸禄,全都解除。郡境之内一派和谐景象,孙谦的威望信用极大地树立起来。齐朝初年,担任宁朔将军、钱唐县令,用简约的方式处置繁杂的事务,牢狱里没有被关押的囚犯。 等到他离任的时候,百姓因为孙谦在职期间没受官饷差役之苦,用车装载着丝绸追赶来赠送他,孙谦推却不接受。每次离任官职,都没有私人宅邸,经常借用官衙空着的车棚马厩居住。         梁明帝将有朝廷废立的举措,想要招引孙谦做自己的得力心腹,就让他兼任卫尉,拨给他着甲执杖的武士一百人,孙谦不愿意处于矛盾的关键位置,就遣散了武士,皇帝虽然没有责备,但是也不再重用他。 天监六年,外任辅国将军、零陵太守,虽然已经年老体衰,但还是努力处理政务,官吏和百姓都很安定。先前的时候,郡内多有老虎施暴,孙谦来后就绝迹了。等到他离任那天夜里,老虎就残害了居民。孙谦担任郡、 县长官,经常勤勉的鼓励督促务农植桑,一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收入经常比邻近的郡县多。 天监九年,因为他年事已老,征召作光禄大夫。到任以后,高祖赞赏他清廉,厚礼对待他,认为他很奇特。每次朝见,他仍然请求承担繁忙的工作来证明自己。高祖笑着说“我使用您的智谋,不是使用您的力气。” 孙谦从年少到年老,历任两县县令,五郡太守,在哪里都很廉洁奉公。夏天没有帷帐,但是夜里睡觉从来没有蚊虫叮咬,人们大多为这事奇怪。年龄超过九十岁时,强壮得像五十岁的人,每次朝会,就会比大家先到宫门。对仁义身体力行,行为超过常人很多。 堂兄灵庆经常得病寄居在孙谦家,孙谦外出回来问候他的生活身体状况。灵庆说:“先前喝的东西冷热不合适,喝完当时就还是觉得干渴。”孙谦下来就谴责自己的妻子。有个彭城人刘融,讨饭病重,无家 可归,朋友把他抬送到孙谦家,孙谦打开厅堂来接待他。等到刘融去世,按照礼节出殡埋葬他。大家都佩服他的仁义之举。天监十五年,在还担任官职中逝世,时年九十二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3~4题。

司马芝传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①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 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 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②。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注】 ①菅:地名,在今山东单县北。②廉隅:本指棱角,后喻人品行端正。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 ①是说他孝敬母亲,不忍在危难时放弃。④是说明他为官正直的结果。⑥是为官清廉。

【答案】 C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杀,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解析】 B.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这是由于司马之告状,太守治刘节的罪。

【答案】 B  【参考译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县人。年轻时是一个读书人,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强盗,同行的人们都丢下年老体弱的人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 强盗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我的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的养老送终问题就拜托诸位了。”强盗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 不义的。”司马芝于是能免于被杀,用小车把母亲推走了。司马芝在南方住了十几年,亲自耕种,恪守礼义节操。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荆州,任命司马芝作菅县人。当时天下政权刚刚建立,各地大多不遵守法律。郡主簿刘节是旧日的大家族子弟,为人豪爽侠义,拥有一千多位宾客,外出就做盗贼,回到官署里则扰乱吏治。 不久,司马芝派遣刘节的门客王同等人去当兵,掾史据实禀告说:“刘节家里从来就没有派人服过徭役,如果他们到时把人藏起来,您一定要为滞留误期而负责的。”司马芝不听,给刘节写了封信说:“您是这里的大家族,又是郡里的左右手,而您的宾客经常不服劳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怀怨恨和不满,有些流言已经被上级听到。 现在征发王同等人去当兵,希望您能按时派遣他们出发。”士兵们已经在郡里集结了,但刘节把王同等人藏了起来,还乘机让郡督邮以征兵为借口去讹诈责问县里。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请求让自己代替王同去当兵。司马芝就派人骑快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济南,信上详细列举了刘节的罪状。 太守郝光历来敬重信任司马芝,当即下令让刘节代替王同去当兵,青州人称司马芝“能让郡主簿去当兵”。后来司马芝升作广平县令。征虏将军刘勋,地位尊贵,受宠骄横。他又是司马芝原来所在郡里的将军。刘勋宾客和弟子们在司马芝的管界内多次犯法。 刘勋给司马芝写信,不署上姓名,却在信中多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没有给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处理。以后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杀,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而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黄初年间,司马芝被调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强,扶持贫弱,私下请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宫中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又不敢开口讲,就通过司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害怕司马芝,没有替他传话。         司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洁方正自矜。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司马芝在任职期间死去,家里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自从魏国建立以来到现在,历任河南尹中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 一、不仔细推敲因果关系,对指代的人物及事件做出错误判断

             (2009年山东卷)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学生答案】 不少学生未选D,认为此项正确。 【现场点评】 考生主要是对“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这句话没有看懂,没有认真思考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应该是“有客过而子汝金”是条件,是因,“遣之”即放他通过,是结果,其中的“之”指代过路的人。考生认为“遣之”是“罢免这个官吏”。

【正确答案】 D 二、对筛选的标准缺乏准确的分析,以致误选

                (2009年江苏卷)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 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学生答案】 D 【现场点评】 “有情”“有义”是并列结构,满足一点即可。考生应认真分析该项所述内容是否“有情”或者是否“有义”。如果有些模糊不能确定,可先放置一旁,优先确定那些明显的。如本题中的第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似乎符合“有义”的标准,但并不是十分的确定,这时,可优先考虑①②两项,这两项所述内容明显符合中国的义的标准。 再来推定④⑥哪一个更合乎情义的标准。不难发现,④所说的是情,对爱妾的感情,这是确定无疑的。而⑥所说的并不是典型的“义”更多的是遇到知己的高兴之情的外现。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筛选的标准常见的有“直接表现……的是”,这时考生就要注意“直接表现”这几个字,既不能是其因也不能是果,必须是直接的可以证明所给观点的材料。还有的是没有直接二字,但也要注意其标准。

【正确答案】 A 三、重要实词积累不够,掌握不准,不能准确翻译词语的意思

              (2009年广东卷)翻译下面示例的句子。

示例: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学生答案】 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的管理,这是危险的过错。

【现场点评】 考生主要是不能准确把握“殆”的意思,应是“大概”。

 【正确答案】 (章献太后)对李迪说:你先前不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的管理,(现在看来)你大概错了。 四、重要虚词或固定短语句式掌握不准,以致对局部内容译错

                    (2009年天津卷)翻译下面示例的句子。

示例: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学生答案】 于是,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而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

 【现场点评】 该考生没有准确翻译“于是”一词,他以为“于是”与现代汉语的“于是”完全相同,说明复习备考不全面,不到位。

【正确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而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 五、看不出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以致译错

                  (2009年重庆卷)翻译下面示例的句子。

示例: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

【学生答案】 但是那些陷入到自身当中的人,都是因为贪图冒领财物,和那些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现场点评】 “陷”是使动用法,该考生没有看出,只是凭感觉来翻译。使动用法在翻译时,要使用“使……”“让……”这样可以让评卷者明显感觉到你是按使动来翻译的句式。 【正确答案】 然而使自身陷入到灾祸中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张含光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