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性之我见(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盛教授说,教学的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达成目标;有效率是回答教学是否做到了尽可能的好。我想,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是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的课堂。如此,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实习的时候我听过许多老师的课,发现有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把语文课也上成了条条框框的没有血肉的课,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许这样的课堂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字词的掌握,作业中碰到的难题校对,课后练习答案的掌握等等。但是,假如我也是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我不喜欢语文课也是科学的严谨性,冷峻枯燥。 

                  语文是什么?是文字,文学,文化。语文包罗万象,美丽风景、精神世界、豪迈情怀、历史教训......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我以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当然,这种效果的体现是隐性的,是持续性的。语文教学是一种积淀,不能操之过急。有效的语文课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语文课堂应该是富有“诗意”的课堂。

                  什么是诗意?怎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这真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味道。我想,那种将一篇文章嚼烂了喂给学生的课堂肯定不是诗意的课堂;那种满堂问答的课堂也一定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师生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 

                    

                  李镇西老师谈到自己这样一节课:“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我在引用这段文字时,忽然想到了“共享”,我想,诗意的课堂一定也是“师生共享”的课堂。课堂是观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课堂。

                  2.语文课堂是浸润学生心灵课堂。

                    语文是富有情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生命演绎。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没有情感的语文是平淡乏味的,是游离文本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语文教学中,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也是情,震撼学生的还是情!语文教学的浸润,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得以滋养,从而享受到生命的悦愉。缺乏浸润的语文教学就没有情感的沟通、心灵的碰撞,也就不能点燃智慧,放飞理想。学生不会激动,不会动情。冷漠的面孔,冷冰冰的语言,冷清清的气氛,使语文课堂缺失了生命的活力与激情。我们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文、让教师、让教学的人文魅力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味,让学生有感悟、能体验、受感动。

                  3.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灵性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语文的课堂应该处处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唤醒,体现出一种情感的熏陶,一种思想的启蒙,一种习惯的养成,一种信念的获得。这种影响历久弥新。

                  语文课程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课程。如果说知识是豆浆,那么智慧便是卤水。知识很多,智慧很少的人,总是一盆豆浆,点不成思想的豆腐。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 

 

韦一航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