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李洪漠

一、主题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不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课堂教学中要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发展,都能成功。“后进生”与优等生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

4、全面提高,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5、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施主动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愉快教育、成功教育。

二、目标

1、阅读教学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会怎样读书。

2、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3、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营造人人成功的课堂。

三、条件

1、教师要不断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情况,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杜绝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的“加工”。

2、不要把考试分数,平时课堂提问回答的正确与否,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要把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等综合起来评价学生。

3、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注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学习的成功。

4、教师必须充分信任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成长着的主体看待,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尤其要善于保护差生的自尊心,给差生以更多的训练、表现机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5、通过建立课堂自学小组、轮流当组长等形式,建立同学之间互助合作关系,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四、程序

第一节:检查预习,感知整体。

1、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以中差生为主。不能一律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标准要求,应视原来水平,发现进步,予以肯定。

2、初知词句。按自然段提问该段出现的新词。

3、概括段意。引导同学把握全文思路找出行文线索,然后让每个人默读思考分段及依据,最后选1-2名同学在全班汇报。

4、主要内容。人人动笔用段意串联法写出注要内容。

第二节:理解内容,抓住重点。

1、确认目标。让同学谈本课训练重点,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学习要点再提出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初识重点。让同学默读指定的段落,指出训练重点如何体现,最后教师小结,揭示规律,指导学法。

3、再认重点。让同不再读其他段落或全篇,进一步理解训练重点如何体现,然后小组交流,最后请几名同学在全班汇报。

第三节:把握中心,积累运用。

1、把握中心。先人人动笔,概括中心思想,然后教师引导归纳。

2、再看语言。看中心思想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看训练重点在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读背句段。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随即练习背诵。

4、片断仿写。读背后,把握了重点段的构段特点,请同学们仿写。

五、评价

评价是教师为了在施教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主动自觉地进行调控,而不是上完课请别人评价。该模式的评价标准,即“目标”中的自学、思维、成功三项内容。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