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看、三联、二抓、一用:谈古诗有效鉴赏方法(高三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关键词:古诗  鉴赏  四看  三联  二抓  一用

内容梗概:针对学生在高考古诗鉴赏主观作答题中茫然失措的现象,总结出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句意;联系背景、联系文学常识、联想想象;抓意象、抓意境;运用诗歌鉴赏的话语系统等鉴赏技巧。是一种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

2002年高考古诗鉴赏题改为主观作答题,加大了做题难度,把对考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给考生以更多发挥的空间,有利于考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及个性的展示,可以更好地检测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客观试题, 考生可以借助选项加以理解,可以对比分析,然后进行判断,甚至可以猜测。而主观题要求考生首先要读懂作品,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知识和能力,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近几年来,古诗鉴赏主观题得分率不是很高,为数不少的考生作答失误的原因主要有: 或理解不当,牵强附会;或无从下手,胡乱应付;或表达不准,文不对题……既有鉴赏常识的问题,也有鉴赏要领和方法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既简便易行,又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四看、三联、二抓、一用。

一、四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看句意

1、看题目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做诗,于题目从不轻下一字。”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分析诗题,有助于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例如下面两首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唐•张籍《酬朱庆余》

这两首诗写得较含蓄,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两首应答诗,两诗的写作意图分别是: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表现自己考前不安的心情,向张籍征询意见,并希望得到张籍的指点。张诗委婉作答,把朱庆余比作貌美且歌声动听的采菱的姑娘,“齐纨”句暗示说朱是难得的人才,对考试不必担心。两诗中虽有新婚少妇与越女的形象描绘,但寄意全在诗外。对两诗的理解不能只看诗的字面意思和具体形象,而应结合题目把握其隐含的意义。

2、看作者  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诗歌往往烙上了诗人及时代的印记。因此,借助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材料能准确理解诗意。如李白的诗想象丰富,豪放飘逸;杜甫的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王维的山水诗诗中有画,自然清新。又如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多为闺情词,委婉细腻,清丽明快;后期多为抒发悼亡之情和怀旧之思,如泣如诉,凄凉低沉。如果了解了词人李清照的有关情况,那么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和《声声慢》(寻寻觅觅)的理解应该不会有难度。

3、看注释   试题的注释往往是命题人对诗中难以理解的地方加注,因此注释常常是我们理解内容的一把钥匙。如200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王维的《过香积寺》。注释中两个词语均属佛教用语,通过注解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世俗欲念的超脱,对清净隐居生活的向往。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4、看句意  诗歌鉴赏必须过语言关,不理解诗意谈不上鉴赏。而诗歌的语言十分凝练,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词序和语序要发生变化,这给鉴赏理解带来了麻烦。所以需要反复咀嚼,细心推敲,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例如:2004年湖南高考题鉴赏唐诗《听邻家吹笙》,要求赏析第四句,就必须在充分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才能作答。

二、三联:联系背景、联系“文常”、联想想象

1、联系背景  写作背景常常点明创作的时代、写作目的,透露诗歌的内容。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无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了解背景,就难以也无法切实准确把握诗的内容。

2、联系文学常识  要准确理解诗意,常常涉及到一些相关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包括作家作品、诗歌体裁、格律知识、名人典故等,如2002年古诗鉴赏题“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就牵涉到古代文化常识。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乐府曲调中有“杨柳枝”或作“折杨柳”。我们学过的诗句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词《雨霖铃》),“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涣《凉州词》)。了解了这些,那么折柳的寓意也就非常明了了。

3、联想想象  运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形象,把握意境,进而领会情感。读意境优美的诗歌,理解其意境,需要想象。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创造了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在这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想象中,学生可以深切理解一个亡国之君的幽囚生活,愁苦滋味。理解情感也离不开联想,有了丰富的联想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脉搏,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情感。马致远的小令《秋思》的意境极为典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用名词点出9种事物,如何把这9种事物组成有机画面,从而领悟其中的意境呢?就得运用联想,通过联想,读者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出深秋晦暗的暮色里,那枯藤老树上,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透出温暖的光亮,乌鸦归巢,家人团聚,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奔波在荒凉古道口的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联想和想象中,9种事物构成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

三、二抓,即抓意象、抓意境

1、抓意象  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意象是写入诗中,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的物象。意象往往反映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艺术心理,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组意象,来含蓄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诗歌鉴赏必须以解读意象为突破口,考生在鉴赏时,必须掌握一些诗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柳——惜别,松竹梅——坚毅,蟋蟀——思乡,菊——隐逸,牡丹——富贵,莲——高洁,玉壶——纯洁,月——思乡怀人,秋——愁情别绪,鸿雁征帆——羁旅客居。

2、抓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古诗鉴赏一定要通过作品媒介,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如:1999年高考题,选的是杜甫诗《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四、一用:运用诗歌鉴赏的话语系统

在古诗鉴赏中,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话语系统,考生必须对鉴赏活动中相关知识认真积累,在鉴赏表达中,予以灵活运用,力求避免不着边际,抓不住要点的答案。例如说到思想感情有如下用语:寂寞、孤独、壮志未酬等;讲到抒情方式常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物伤怀、托物言志、借古伤今、怀古伤己、直抒胸臆等;艺术手法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渲染衬托、卒章显志等;语言风格有豪放、婉约等等。

 

段冬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