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要从创新教材开始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齐家辉 邮政编码:518004 E-mail:qjhqx@963.net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实现这个理想,学生的创造性教师不能越俎代疱,教材更不能包办代替,这是因为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知识、能力、人格的有机融合和促进,是外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多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契合、碰撞后灵感火花的闪现,正象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说的那样“创造力是无法教的”,开启创造之门的钥匙应该在学生自己的手中。 然而,“教师教,学生学”,却是我们教育的主流,学生所做的仅仅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有人说:“我们的孩子进学校之前是个问号,毕业之后就成了一个句号”,造成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是教材,教材对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造成现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症结之所在。有一个事实可能会让编写教材的专家们感到伤心,那就是多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阻止学生看书,因为教材说得太明白、太直接,规范得太死板,学生习惯于从课本上找答案,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创造力的培养有害无益,因此,现在是彻底否定现行教材编写思路的时候了。 现行教材大多对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为重视,而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与调整、因材施教等方面体现不足,甚至是空白。除少数学科外,几次教材改革,在知识内容上修修补补的多,“一纲多本”的编写思想也始终在同一个圈圈内打转转,基本上没有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因而作用也不大。 从知识内容给出的形式看,多是以“满堂灌”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眼前,采用“注入式”的方法,强行让学生接受知识,重点突出“教”。至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矛盾运动、结论概括的过程分析与探讨、知识运用方式方法的研究等等,教材则缺乏“启”的环境和“发”的空间。 从学习效果反馈的途径看,教材不能使学生本人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因而既不能有效的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又不能维持学习兴奋状态。教师也没有较好的途径知道学生自学的学习效果。近年来,教材开始注意这个问题,比如,课后配备习题答案等,只可惜都是以标准答案这一呆板形式给出,缺乏开放式的特点。 从组织教材与练习的模式上看,过份强调模仿套用,定向思维,标准一至,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缺乏“凡学生独立探索出来的结论,不论正确与否”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的机制,至使学生勇于探求的锐气和创新意识被有意无意的抹杀,只能循规蹈矩的寻求标准答案,多少发明者就这样被我们的课本所废弃。 因此,教材的平铺直叙,波澜不兴,使学习者容易产生疲劳感而无兴趣,无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心,不能使学生从自我“创新知识”中产生成功者的乐趣,因而对学生缺乏持续的吸引力,这不仅对自学不利,而且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观相违背。 比如,人教版代数第三册第19页到第23页“2.因式分解法”这要段教材,给人的印象只有两个字“模仿”,教材的其它部分大都如此。学生没有疑问,那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教材按下面的方式组织,情况会如何呢? 2.一元二次方程只能用公式法来解吗? 问题1:(1)看看你能在几秒钟之内求出方程 的根? (2)你用的是配方法,还是公式法或是自己发明的新方法? (3)用什么方法解这个方程最简单? 问题2:(1) ,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若 ,则 (3)你能直接写出下列方程的根吗?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问题3:试试看,你能用新方法解下列方程吗? (1) ; (2) ; (3) ; (4) ; (5) ; (6) . 问题4:给自己探索出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新方法取个你喜爱的名称,并指出其主要特征。 练习1:用你所总结的新方法解下列方程,直到你认为熟练为止(题目略)。 练习2: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题目略)。 思考:已知 ,求 的值。 小论文:总结因式分解的应用,题目自拟。 教师使用这样的教材,当教师提问时,学生步调一致翻阅课本的现象就会一去不复返了,他们将更多的依靠自己的智慧观察、分析问题,有时还会得出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成果。 也许有的人会说:教师每堂课可以这样设计教案啊!但是,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水平参斥不齐,加上学校财力的限制,以及教材本身的编写思路对教师的规范,大面积的要求教师这样做是不现实的。 有的人也许会捧腹大笑,这能算教材吗?不就象教案吗?太无知了吧?甚至会问:数学概念的准确性表述哪去了?知识的系统性哪去了?学生解题规范怎么落实?一点知识的模仿都没有,那来创造? 孰不知,教材就是应该设置一些空白和疑问,使学生有发展的空间和想象的余地,让学生把教材由簿变厚;数学概念应该让学生首先自然产生雏形,然后由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并适当加以规范;教材应该重点突出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见问题、引深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具有开拓性的研发能力。 本文中给出的例子只是教材编写的一种框架结构,其语言组织可以更丰富一些。式样可以进行多方面改革,比如双面是内容,单面是空白,也可以是每面按2+1的模式编排, 是教材内容, 是空白,以方便学生做读书笔记或课堂笔记,甚至是课外练习,达到四本合一,使教材、教师教案、学生笔记、学生练习融为一体,每章节后再编写一些问题或练习的评注(不同于现有的标准答案)与引伸,留有更多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研讨,达到及时反馈、因材施教的目的。必要时还可以编写配套阅读教材给学生以指引、多媒体教材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迪、课外活动教材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等等。 总之,新教材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参与程度作为重要的编写指标。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知识水平发展状况、创造能力的层次,使教材具有人性化、自主化、动态化、开放化的特点,真正来一场教材革命,由此必将带来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考试制度等等的革命性变化。 --最后,希望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第一线骨干教师编写自己的新教材,广泛开展新教材教学试点工作,打破专家式编写教材的单一模式,促进教材改革百花齐放的局面早日到来,使创新教育的理想得以实现。 2001年4月8日 作者: qjhqx 时间:2001-04-19.12:50:51 来源:广东 Re:创新教育从创新教材开始 一辆漂亮的自动档汽车,会开拖拉机的司机也会开吗? 同理,假设有了一套好的创新教材,是否就是所有的教师都能由此教出创新意识的学生? 作者: 小林 时间:2001-04-19.15:44:56 来源:广东 Re:创新教育从创新教材开始 同意小林老师的看法。创新教育最主要的是老师要有创新精神。 作者: wm 时间:2001-05-07.15:53:07 来源:河南 Re:创新教育从创新教材开始 我认为,有创新的教师也需要有创新的教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创新性,应该说有一部分的教师还离不开教材。所以,还是需要有创新的教材来为这一部分的老师来领路的。 在创新的教材里,可以为教师的教提供一定的有创新的建议,来供老师选择。 作者: 星星 时间:2001-06-06.20:11:36 来源:江苏 Re:创新教育从创新教材开始 说得好!创新教材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有着无法想像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孩子在自己的发展区都有不同的提高。它是一个点,仿佛太阳能让所有的一切都能感受到温暖。 作者: shanshanshuishui 时间:2001-06-21.21:17:20 来源:江苏 Re:创新教育从创新教材开始 “创新教育”是一个美妙的想法,要实现她,创新教材固然需要,重新的教育思想和环境更需要,能够进行创新教育的工匠更更需要,且少得可怜。雕刻家的刀放在我的手里只能用来削铅笔。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联削铅笔的工夫都没有,我必须设法完成校长下达的升学指标,因为我怕下岗。说到我的校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口号喊得震天响,把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