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主动主人——语文教育的理念与实现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文/吴益

 

一、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恒久不息的教育活动。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从来就没有没有教育的教学。因此,只有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教学问题,我们才能做到宏观、全面、透彻地思考问题,从而采取切实的措施以达到教学的教育目的。

我们认为,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由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社会与人的共同发展。在当今及未来世界中,高新科技、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日益变成一个扩大了的村庄。在这共同的家园里,我们应当树立主人意识,与他人一起共建美好生活。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教育与生活应当融合,师生通过教育连结而共同生活。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使命,以主人翁的态度培养地球村的主人,让自己的生命在新一代的生命里再生并与之共生,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全部塑造新生代的强健躯干,托举他们在地球村生存与发展。

 

图一教育新理念 

在这里,主人意识、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是一种教育新理念。过去,我们都是讲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只讲对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教育活动中,“名师出高徒”是对的,同时,“高徒出名师”也不无道理。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在教学生生活、做人的时候,我们语文教师自己又何尝不是在强化对生活的认识?何尝不是在做人的历程中继续锤炼做人的信念?培养学生当地球村的主人,我们不也是主人吗?如果不是,那教师岂不成了“主人”的主人?而作为“主人”的学生岂不又沦为“仆人”了!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①。语文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不可避免地也被染上了“工业化和技术化”的倾向。教育的工业化和技术化,其后果是严重的。这种倾向导致教育与精神建构的分裂,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冲突,全面发展与专业训练的分裂,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把人的成长变成机械性变化,剥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使之沦为学校和教育的附属品,与生活世界相隔离,以致相当多的学生一旦离开校园而涉足社会便感到茫然无措。

在人类走过了农业社会、发展了工业社会并向知本社会迈进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重新确立人生坐标,重新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使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成为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强劲助动器,使学生这一“主体”自觉地生成主体意识,使“主体”真正地“主动”起来,在教育中成人,在生活中做人,在地球村当“主人”。同时,教师以主人意识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共同生活,在教育实践中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令人担忧的教育现实

1.主体意识沉睡在“铁屋子”里所谓主体,即事物的主体部分。在哲学上,主体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人们常挂在口边的一个词就是“主体”。虽说至今对教学中的“主体”抑或是“双主体”等一类的思辩尚未最终明晰,但就“学生负学习的责任”②而言,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学生视为事物的主体部分,即“主体”,是人们基本认同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作为“主体”自身,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还沉睡在四周紧闭的“铁屋子”里。

前不久,我参观了某省的一所实验中学。学生们彬彬有礼,举止大方,表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无论走到哪里,充斥耳际的总是这些学生“欢迎领导专家现场指导”“领导请讲”“这里是×××现场,请领导指导”一类的话语。我听了浑身不自在。于是我就和这些同学讨论,为什么只有领导才能指导?你能不能说请老师们指导?有位同学反应很是敏捷,她说:“领导就是老师,老师就是领导。”答案找到了。在我们这些可爱的学生心里,乐居被领导的地位,自觉地分尊卑上下已铭刻在脑海并成为既定的观念。我们在走访学校与学生座谈中,得到最多、最普遍的“希望”是:“请老师多讲一点”“多给我们传授些知识”“多教我们一些解题技巧”……在“主体”的内心深处,自觉地将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而将本属于自己的自主学习、思考、探询、质疑等权利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教学的辅助与指导者——老师。

君不见,课堂上有的是老师满堂问,难得见学生举手发问,只有教师占据讲台、专场演讲的权利,学生则乐于“起立—作答—坐下”的操练……希望接受训导,不想自己探究;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现实。鲁迅先生曾经在《〈呐喊〉自序》中说过:“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死的悲哀。”在很大层面上,我们主体们仍没有觉醒,仍在自觉地以被动配合学习为优秀的标准。

2.主动的“缰绳”控制在教师手中所谓主动,是指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

主动,本来应当是一种内在的动力,无须外力推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但是,我们的教育现实是:一方面是由于主体意识未觉醒,想不到主动;另一方面,教师的“过度”主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本应属于主体的自觉行为反倒成了教师的“施舍”:让你“主动”你才能主动。一旦学生真正地主动起来,让教师感到无法招架,感到脸面难堪,就会把“主动”给收回来,让你“主动”不得。我们不妨看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有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土地》,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当一位学生主动地问道:“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呢?”这位毫无思想准备的老师张口结舌,支吾了半天,最后,显得非常不耐烦地说:“你如果少钻些牛角尖,你的学习成绩还会好些吧。”在这样的控制下,学生的主动性怎能发挥?

就是这样。学生主动权控制在教师手中,好像是一根缰绳,或放或收,或松或紧,悉听师便。

3.主人感在钝滞中迷失主体意识的淡漠,主动性的被压抑,其结果是十分危险的。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引导、指导自然人尽快地成为完善和谐的社会人。我们的孩子是带着无比的欢乐、率直、天真和无数的好奇与问号来到学校的。然而,经过我们的教育,一个个问号变成了句号。当他们走出校门时,问号不再有了。如果我们让学生在受教育阶段的这种不良心态形成定势,导致这一代人在今后的社会中用同样的态度和情感去教育、影响下一代,其后果将令人不寒而栗!

本是主体而没有主体意识。没有主体意识,就难有自觉和主动,缺乏主动,对学校和教师就只剩下依赖感,就将失去主人感,淡漠责任感。然而,人在社会中面临的是一个个问号,需要有主体意识,用主动精神去解决。没有社会主人的使命感,我们的教育将留下极大遗憾。等到我们的“主人”涉足社会才开始有所觉悟,如果遇到社会或某些部门的规范引导失当,主人意识将会变成个人意识。这样的现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三、教育现状的原因探究

1.陈腐的教育思想,造就了教师的至上地位,异化了教育氛围教育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有很多科学合理的因素。但是,也正是通过教育,一些陈腐的消极的东西世代相传,侵蚀着人们的心灵。比如说,关于教师的地位问题。

教师应该拥有相应的精神地位。但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分子,应当以平等的观念来看待社会其他的所有成员。然而,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的圣训发展至今,“师”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亲”的地位。现今的教育状况是:一方面是一贯以来的自尊自高而看轻他人,同时,由于经济地位不高,而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转化为外显的虚高,以所谓“尊严”既训育学生,又训导家长。另一方面,“亲”也自觉地奉“师”为上。君不见,哪一位家长在教师面前不是唯唯诺诺,惟恐自己的子女得不到应有的关照。这样,自然就使得教师淡化了平等、民主、爱人之心,较大程度上强化了“尊严”感、“君临”感。学生在教师面前只有受训接纳的分。另一方面,家长也在教师的训导下,一样地训育孩子:要乖,要听老师的话。孩子如有对教师的不同评价,家长必然是倾盆大雨般地抨击孩子的不是,进而诱导规劝其对教师要服从。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又怎能萌生、发育?主动性又怎能被激活而得以发挥?

2.“主导”论强化了教师“主”的意识,压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性在语文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命题。但为什么“学生为主体”始终没有得到落实?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没有能真正体会“主导”的实质含义,而把“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的“主人”与“领导”。换句话说,即是我“主”,有主意,有主张,可以“主宰”他们;我是“导”,应当“领导”你们,导向仪在我手里,我想咋导就咋导,怎么“方便”怎么导。因为我是主人,于是就希望学生是羔羊,听话、顺从、乖巧,可以怎么拿捏就怎么成形;我是领导,自然就可以主使、支配被领导者,而对象就是学生。

这样,教师就完全忘记了受教育的对象是“人”,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有思想的、有情感的“人”。尽管是“教态自如,和蔼可亲”,但是在“我教你”“我总是对的”“我希望你这样做”等意识的支配下,于是乎就有了自如、可亲的“主导”,就有了“满堂讲”下正襟危坐的“聆听”;就有了“满堂问”下起立、坐下的“运动”;在“开放”讨论中,遇到棘手的两难问题时,就有了强词夺理或顾左右而言他,抑或是“图穷匕首见”,用“是老师对,还是他对”而赢得“老师对”的设问作结。

3.考试制度的弊端,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的钝滞中国是考试的故乡。中国人发明的考试制度在人才的选拔上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可谓不大。从“学而优则仕”到“考而优而仕”,导致学生考试意识增强,“唯我”意识强化。

虽说现如今高校招生实行了扩招,给莘莘学子带来了福音,但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竞争形式的变化,竞争的实质却是恒久不变的。尽管考大学已不是那么困难,但名牌学校热门专业的竞争将越演越烈。

考试是一场残酷的竞争。为了让自己在竞争中领先,学生总在想方设法“包装”自己,掩饰自我。有的将自己包装成听话的羔羊,尽管心有所想,胸有成竹;有的把自己包装成懒散、无所事事之徒,其实在课外是十二分的刻苦;有的则一再称自己运气好,紧紧裹住自己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了让自己领头带跑,把别人远远地甩在后面,因此,好的方法、新的资料、闪光的思维,一切都裹得严严实实,秘不示人。这样的结果,自然是唯我意识剧增,自我意识膨胀。只有到那“金榜题名”时,才让变了形的主体意识开始释放。这就使得新生一代在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中,“主体意识”停滞受阻,以致钝化而变形。

4.矛盾的社会评价与导向影响教育,也影响学生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与导向是矛盾的。一方面,要求学校提供全面发展、能力强、水平高的学生;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以升学比例、竞赛获奖来衡量学校。这样的评价与导向割裂了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从小开始、一以贯之、逐步发展至成熟的。但是在社会评价的制约下,学校不得不追求社会对它的“积极”评价,不得不只顾眼前而罔顾将来,就像是交通警察,各管一段,只考虑这一段不出事,有个好评价,而不去考虑我们这一段工作的不到位(对人的主体意识的抑制)对下一段健康发展的影响。反过来,社会要的是经过几个阶段培养的水平高、能力强的人才,当发现事与愿违或不尽如人意时,则又对教育大加挞伐。挞伐之后,对教育的评价标准与导向仍一如既往。这样就导致了从矛盾开始到矛盾结束,周而复始。教育自身则又因为矛盾的评价要求来不及调整而强化固有的一套,循环往复,以至我们的学生考试水平高,实践能力低,追求进入高等学校比例的领先,而不管到达终点(进入社会)及其发展的潜质如何。社会对教育的矛盾性要求,教育无奈的艰苦操作,始终处于矛盾、混沌之中,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学生又怎能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主动精神和社会的主人感呢?

四、实现理念的途径与方法

要使“主体”真正地“主动”起来,使之健康成长为地球村的“主人”,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运用有效的方法,改变语文教育现状,实现语文教育理念。

1.确信有为,不畏艰难,切实转变观念语文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但为什么收效不明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只注重局部技术层面的改革,虽有努力,却不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存在畏难、观望、照搬的心态及思维方式,寄希望于制度的改革、领导的发话,始终抱着无所作为的态度,而不相信“小气候”可以影响“大气候”,多个“小气候”终究改变“大气候”。

确立语文教育新理念,切实改变观念,关键是要不畏艰难(要说艰难,世界上没有比教育人、塑造人再艰难的事了),树立有所作为的思想,不为外部世界的暂时不理解甚或是压力、阻挠所左右。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语文教育的前提是视学生为“人”,任务是助学生成人,教学生做人,目的是为了使之能在“地球村”堂堂正正、坚强有力地当“主人”。

本着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视学生为“物”,用冷峻无情的语言之刀,肢解学生赖以学习的基本材料——课文,有心无意地奉送知识给学生,听凭其自然“悟得”,而应该以满腔的热情与爱心,以饱含激情的语言之火,燃起他们学习的强烈欲望,引导他们去探求并获取知识,育成能力,并付诸实践。

2.明确教师职责,重塑教师角色韩愈的一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绵延千年,使教师将自身定位在“传道授业”上,定势在“师道尊严”上,定式在“口耳授受”上……其实,“传道授业”仅仅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教师不是“经师”,应是“人师”,学生是“人”不是“物”。同样,教师也是“人”而不是“圣”。教师的职责是以先学身份育后人,以基础之人育发展之人。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将育人的使命感内化为具体的服务观。现代气象学家竺可祯说:“我们的人生目的在服务而不在享受。”在学习生活中,学生是主体,要求我们为之服务,提供有效帮助、鼓励与支持。

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了,教师的角色要变换。诚如图一所示,师生共为“人”,教师是以内核地位,以教练员、服务员的角色,促学生成长,与学子共生。我们的努力换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主人地位自然也包含着教师的社会主人地位。教师的价值、工作的意义以及精神生命将通过学生来演绎、延续而发展。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自觉地以神圣的使命感表现为强烈的责任感,就会以服务学生为荣,平等、民主、和谐、友爱等就会弥漫于共同学习的生活世界之中。

3.建立课堂学习新网模,让课堂成为生活世界社会是一个整体,是由许许多多的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学校、课堂不是置身于社会之外的独立客体。学校也是社会,课堂也是社会,只不过其空间和生活内容与其他的社会局部有所不同而已。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其教育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学在学校中的基本阵地是课堂。教学是什么?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就是通过课堂这一客体而进行的师生共同创造,相互欣赏,导学结合,师生共进的教育活动。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校长也好,教师也好,职员也好,都只是生活的组织者、管理者、参与者和服务者。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学习网模应当是这样的:

 

图二课堂学习新网模 

在这种课堂学习网模中,教师作为先学之人,用心、用情、用知、用技,从事传知、授法、助学、育能活动,且作为网络的一分子,在教育活动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学生作为后学者,在教师的辅助下,在与老师、同学的共同交往中,用自己的心智、兴趣,学习知识,学会方法,练习技能,生成能力,主动从事学习和与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现发展。

4.发挥助学功能,变理念为现实我们有必要给教师作一个新的定位。相对于家长,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家长是家庭教育工作者;相对于社会,社会是对未来“社会人”的宏观导向员,教师是未来“社会人”的执行训育服务员;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助学促成者,学生是求学实现者。家长、社会、教师对学生共同负有责任。具体到学校、学科、课堂,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一名助学者,责任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促成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树立未来社会的主人感、责任感,为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个性的张扬创设氛围,提供条件,帮助他们为将来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教育活动中,应当采取“三重三放”的策略:重育人,解放思想;重过程,开放结论;重个性,释放动能。在新型的语文教育理念驱使下,我们应该努力解放思想,引导学生全程思考,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刺激发现欲,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为什么国外教师可以坦言“对不起,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而我们就一定就要自圆其说呢?为什么国外教师总是一个劲地夸学生“好”“很好”,而我们却总要在分数上卡学生呢?为什么国外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获得自由,而我们却始终强调循规蹈矩,实行军营式管理呢?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会轻松起来,就会努力地想问题,尽力地多学习,以服务助学为己任,变“经师”为人师,变“讲师”为导师,在师生的共同生活中,实现教师学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①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②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