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景能力
——亲近自然抒写真情
(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正文: 写景,顾名思义,就是要写出自然在我们心中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为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不仅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是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情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从学习写作的角度看,自然的范围极其广阔,培养对自然的情怀,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 那么,在平时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写景意识,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写景文章,提高学生们的写景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教材中欣赏名家笔下的精彩景物描写。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的江水,会想到时光的一去不复返;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寂静的山林里,会平息烦躁的心情,面对暴风雨,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单是一个秋天,就会给人带来许多不同的感受。它的萧瑟,会带来寂寞和感伤;它的成熟,会带来喜悦和满足;它的悄然而至,会使人联想到生命的代序。下面是我们熟悉的不同作者在不同时代对秋的独特感受: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欧阳修《秋声赋》) 欧阳修对秋天的感受是清爽和冷峭。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在毛泽东的眼里,秋天却是另一番景象,生机勃勃,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他借此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郁达夫《故都的秋》)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天里感受到的是清、静与悲凉。 同一个自然,不同的情感,这其中的情趣值得我们用心玩味。 二.借鉴课内,比较课外,体会名家笔下写景的妙处。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通过课内和课外的比较阅读,强化学生对自然景物在不同人物内心的不同感悟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学习马致远的散曲时,就可以和他同题材的另一首散曲进行比较欣赏,体会其写景的独特。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细观二曲,我们不难发现,二者可谓题材相同、体式相同,技巧相近,甚至连用语也相近。然而,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极负盛名,被誉为“纯是天籁”,而白朴的《天净沙• 秋》却知之者甚寡,几乎湮没无闻,其奥妙何在?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简单地谈一下这两支散曲对秋景的不同艺术处理,我们会从中体味出作者不同的情感取向,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美学风格。 白朴不愧散曲大家,所排列的景物都自有特点:村是孤的,霞是残的,烟是轻的,树是老的……从动静上看,“村、霞、树”是静的,而“日、烟、鸦”是动的,彼此映衬,既有落日余辉的明亮,又有深秋晚景的暗淡,明暗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此曲的叙述视角是从远处的“孤村落日”写到近处的“老树寒鸦”,这显现出作者较为开阔的视野,开篇是充满辉光的“落日残霞”,这种较亮的背景底色,使其后的“老树寒鸦”更似实景绘写。自然有了人的活动更加充满了生机,也加强了画面所传达的感情色彩。 马致远以“枯藤老树”起笔,一开始便注入了沉抑不可或解的灰色情结,组织排列的意象对比强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动静结合,冷暖对比,和谐地组合成一幅深秋夕照图。与《天净沙•秋》相反,《天净沙•秋思》的叙述视角,是从眼前的“枯藤老树”写到远处的“流水人家”,这是一种以诗人文体为中心的孤独压抑的叙述视角。在这个叙述视角下,这一意象群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则更显得情深意浓。曲的前句充满了肃杀悲凉的意味,后句则洋溢着温馨的家庭气息,散发着某种人情味。前面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兼之以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作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强烈。写景之妙尽妙于此。 诗歌的创作,意象的选择是第一步,意象的组合则是第二步。白朴的“一点飞鸿影下”,此句在静景中写动,使画面充溢动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五种炫目之色扑面而来,将秋日胜景写至佳处。这是与传统的“悲秋”大主题背道而驰的立意。 马致远却在继续营造他的灰暗境界,“古道西风瘦马”,诗人为深秋画卷上增添了人物形象:古道尘绝,西风正紧,羁旅他乡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踽踽前行。马致远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收结,营造出一种苍凉无边的氛围。如果说《天净沙.秋》的“轻烟”暗示了人的活动,那么《天净沙。秋思》的“断肠人”则直逼人眼,伤心肠断,使得全篇皆化愁痕。“天涯”把倦游者的心绪推到了孤独悲苦的极致。 观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景因情显。正是诗人的独特情感,将一个个互不相关甚至矛盾对立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传递出诗人的思想感情。马致远一生潦倒,浪迹天涯,当悲苦郁结于心,日积月累,无以复加之时,便一朝迸发,遂为绝唱。《天净沙•秋思》之传诵千古正是在于其意蕴深沉,“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最绝处是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其妙在以写马之瘦衬出其人之瘦羸,由路途跋涉的艰辛而隐含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觉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这一点是表现力相仿的白朴《天浄沙•秋》所不及的。 三.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感悟自然,写好眼前景,表达心中情。 人类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心甘情愿地当大自然的孩子,这样我们会感到其他生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会像对待兄弟姐妹那样关注它们,热爱它们,在乎它们,哪怕是它们的一点细微变化。这样,我们在写作时就总处于激动之中,总有文章可写。我们只有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才能抓住景物特点,才能把景物具体地描绘出来。景物的描写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要写好景物,既要认真观察,对景物有准确的了解,又要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情景交融。 要写出优秀的写景文章,首先要观察四季,感受四季。地球上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大部分有四季之分,只不过有些地方明显,有些地方不那么明显罢了,但绝大部分地方不会一年四季只是一副面孔,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所在地方一年四季的山水江河、树木田野的变化,抓住其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并把它们记下来,欧阳修写醉翁亭周围的四季风物,仅用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短短二十一个字,不但精练,而且生动值得学习。写醉翁亭周围早晚景物变化的情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其实就是云开云合,却简洁生动。 亲近大自然,徜徉在优美怡人的环境中,学生一定想把自己游历所见的美景写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要把游记写好,必须注意的几点: 1.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 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于通过眼、耳、口、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 2.写景要为中心服务。 很多同学是为写景而写景,总觉得一篇记叙文,没有段景物描写又怎么能行 呢。 要知道,除了游记类文章外,其他文章中是没有单纯景物描写的,或者是为了渲染气氛,或者是为了抒写心情,或者是为了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总而言之,都有一定的目的。 “意在文先”,是说作者在下笔之前应当已经有了明确的立意,这是文章的灵魂。描写景物不能为写景而写景,那样写出来的景是没有生命力的。景物描写是为文章的主题服务的,只有根据文章的主题需要描写景物,才可能赋予景物灵魂。例如《雨中登泰山》,作者的主题是描写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和雨中泰山的“独得之乐”,抒发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情怀。于是全文紧紧扣住“雨”字,细细描绘雨中泰山的山岚云烟、重峦叠嶂、飞泉流瀑、历史古迹,一幅奇美壮观的水墨山水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者首先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给全文笼罩了淡淡的忧伤,因此,无论是月下荷塘的优美景色,还是荷塘上朦胧迷人的月色,都有一种凄美的感觉,水中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热闹得很,而作者只是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的淡淡的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而有时也会露出点亮丽的色彩,但又随即立刻飘走,这不能不说是作者主观感受的展现。 3.突出有代表性的景物。 中学生经常接触的写景文章大多为游记。写游记似乎十分简单,先游后记,游什么记什么不就成了吗?但这样很容易写成流水账。试想,假如你去游动物园,观赏了几十种动物,如果一一写出来,那得用多少文字?文章长了必会中心不够突出,将一些有趣的动物混同一般性动物来写,既不会生动,也不会使读者有阅读的兴趣。所以,要写好游记,必须善于对所游之处加以选择,在游记中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地记叙与描写景物。首先应该选择那些能有一定代表性的景物来写,任何风景都是有特色的,游记中必须以较大的篇幅刻画这一特色。 4.要选好观察的角度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及近?是由下而上,还是由上而下?这是指空间的变换。还可以以时间的变换和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5.注重描写景物的顺序。 为了让读者顺利地领悟景物特点,必须将所观察的景物有条不紊地描写出来。如果东一笔、西一笔地乱写,读者头脑中不能形成完整的鲜明印象,还谈什么“领悟景物特点”呢?所以当我们通过脚踏实地的观察获得了对景物的丰富印象之后,执笔为文时,必须注意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移步换景。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一般来说,景物描写的顺序最常用的是自然顺序,这样写起来不但省力,而且容易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前面提到的《雨中登泰山》,作者按照自己的游踪,从泰山脚下的景色写起,一直写到天街,中间的景点虽然很多,作者还是加以选择,精心构思,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雨中泰山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以作者的行走顺序将景色展现,行云流水,妙得天成。 6.要把感情渗透到景物描写中去。 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眼中的任何景物都带上了作家本人的感情色彩,都印上了作者的情感。如《故乡的榕树》,天下榕树何其多,故乡的榕树与他乡的榕树并无太大的区别,但由于故乡的榕树寄托着作者一种深刻难忘的思乡之情,所以在作者笔下,故乡的榕树被描写出了与众不同的美好。再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将北平的秋天描写得十分清静和悲凉,有浓郁的秋天的味道,显示北平秋天的独特,但作者还是将主观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当时的革命风暴中,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压抑无法宣泄,精神颓废,思想混乱,这些感情给作者的审美都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只要是作者眼中的景物,没有不带有主观感情的,也正像王国维先生的另一句名言:“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景物的描写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要写好景物,既要认真观察,对景物有准确的了解,又要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情景交融。 那么,如何在景物描写中突出感情特点呢? (1).深入自然,提高自己的领悟能力。 正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花未眠》里所说的那样,有的人能够欣赏艺术品里的美,但对生活中的美很麻木。他们能够欣赏《清明上河图》,但不能欣赏黄山之美。究其原因,这些人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因此,抓住景物的第一步就是要深入自然,用心去感悟自然独特的美。只有抓住所写景物与众不同之处,才能绘出它特殊的形象 ,写出它内在的韵味。而这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观察。只有多观察,并且加以比较和思考,才能找到别人没有的感受,将景物的特征新颖别致地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学习、工作之余,要走进自然,把自己释放于其中,能与自然对话,日积月累,我们就能听得懂“山语”“水语”……净化你的灵魂。 (2).善于借鉴,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说通俗一点,就是要从别人的作品里吸收“营养”。虽然人对大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也有高下之分。对“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审美不是人人都有,对“高峡出平湖”的胸襟也不是人人都能理解。前人的经验不是每个人都有,别人的经历也不是每个人都经历了的。所以,我们在走进自然的同时,还必须善于向别人借鉴,寻找共鸣之感。名家们给我们贮藏了可贵的精神食粮,许多写景名篇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多读、多看这些作品,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陶冶性情。 (3).以情感为纽带,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 自然风物有其自身的特性。且自身的特性具有多面性的特点,这样也让欣赏者捕捉到了不同的美。比如,关于月亮就有多种解读,月光照在地上是银白的,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霜”,有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为证。李白由此地之月想到家乡之月,表达了思乡之情。 可见,这种“由此及彼”的相似联想的纽带是欣赏者的主观感情。感情不一样,景物的外在表征也就不同。同样是流水,在装满快乐的人看来,“小溪在欢快地唱歌”;在盛满忧伤的人看来,“河水在呜咽”。总之,眼前的景物应该跟欣赏者的心情一致,用王国维的作结,即“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 7.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使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辞藻。 综上所述,除了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以外,这种情怀还需要通过读书、作文不断培养。培养对自然的情怀,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可以陶冶性情、净化灵魂。 我们通过用心的借鉴、亲近、感悟和表达之后,大家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知能力一定会有新的突破,同学们写景的能力一定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马丰侠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