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关不住 ——浅谈语文教学中和谐理念渗透的效应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新课标的实施,意味着应试教学的冬天已经过去,素质教学的春天也已来到。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园丁,也要像春雨那样,寻找恰当的教学时机、和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让语文教学出现一派“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新局面,这是和谐理念渗透的效应。现全国上下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使国家安定、兴旺、发达。作为教师更应该把和谐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营建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使语文教学知识、情感双赢。所谓“和谐教学理念”就是从创设和谐情境入手,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以教学为中心,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教育思想。前提是: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内容是:(1)确信学生的学习潜力。(2)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那如何把和谐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呢?本文从教学态度要和谐;教学语言要和谐;教学情境设置要和谐;教学评价要和谐,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态度要和谐 

要把和谐的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教师的教态要和谐。所谓教态和谐,就是教师要热爱教学事业、热爱学生,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有良好的教学心境、教学方法,使教学双方的情绪和谐。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爱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不爱自己的工作,不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就不可能严于律己,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以赢得学生的爱戴,因此具有一颗爱心是实施和谐教学的前提。

其次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教学心境。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教师要做到没有脾气,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但平时要时时注意自己的情绪和面对学生时的表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保持饱满、振奋、愉悦的精神面貌,用满腔的工作热情来感染学生。笔者在教学中很注重这一点。人在生活中,时时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如身体不适,家中发生矛盾,工作上不顺利等多种原因,导致心情不好,但不管如何都能做到不把个人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上课时总能以饱满的感情步入课堂,举手投足之间处处有神奇的感召力,时时给学生以诚恳、信任、鼓励的目光。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教学方法要和谐 

1、教师要扮演一个“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在教学中教师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学心中的朋友。以学生学习合作者、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在课堂中,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尝试运用“对话教学”,时下“对话”是教学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克林伯格曾提出:“所有的教学,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所谓“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或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是师生基于相互平等、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新课标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对学生坦诚相待,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课堂里保持心情愉快。让他们的思维空前活跃,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师生的情感交流,课堂氛围的和谐。

2、发扬教法民主,创设课堂民主和谐氛围。

运用民主和谐的教法,来调动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笔者努力学习有些优秀教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上实施“两欢迎、三允许的规定。”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日结月累就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许多学生都喜欢上语文课,语文成绩都很优秀。

二、教学语言要和谐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亳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教学语言和谐,就是说教师课堂上讲的话,要让学生喜欢听、乐意听、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课堂气氛就和谐。常听有些教师抱怨学生“我的话是圆的,你的耳朵是方的”。古人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虽然是忠言,但逆耳学生不爱听。笔者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做到“忠言顺耳利于行”努力使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谐。具体要求是:

1、教学语言要有幽默感

   苏联著名的教学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能够创造出教学的幽默情趣,调节课堂气氛,使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与智慧的交流。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迪,比起直观的语言更具有启发性、教育性。例如对一些“调皮学生”上课违反课堂纪律,如果教师一味的批评、严肃的教育,既破坏了课堂气氛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放任不管又要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情绪。有时运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届初一刚进校时,班级中有一个学生特别喜欢动,家长和小学老师都说他有“多动症”,常因为他上课多动而影响了教学。有一次语文课,他坐在椅子上屁股扭来扭去,不知怎的跌到了地上,身子夹在桌子与椅子之间,一下子爬不起来,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时我平静地走到他跟前,一把拉起他,并大声地说:“跌倒了爬起来仍是好学生。”同学们都停止了大笑,我继续讲课,他满面通红地坐在座子上,下半节课连身子都没有动一下。课后又经过耐心的教育,渐渐地他改了多动的毛病。又有一次,我正在教古诗,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推门而入,我见状不动声色,向学生说:“老师忽然想起古诗《游园不值》中的诗句:‘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 拜访朋友,为什么敲门要‘小扣’而不‘猛扣’呢?”学生饶有兴趣地议论开了,一个学生说:“因为猛敲人家的门是粗暴的行为,很不礼貌,所以诗人要‘小扣’”;另一个学生又说:“因为诗人知书达礼,有文化,有教养,讲文明、讲礼貌。”我又问:“你们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样?”“我们作为中学生,更应该懂礼貌,所以要‘小扣’。”一位女学生抢着说。这时我笑咪咪地走到那位同学的面前,、轻声地问他:“你认为人家说得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这位同学的脸红了,同学们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下课以后,那位同学主动到办公室向我认了错,并说明了迟到的原因,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满怀慈爱之心的幽默比别的批评形式更易感染学生,更能让学生心有灵犀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2、教学语言要有亲切感

师生之间的情感相通、亲密无间、心理相容,学生就会对教师的关怀、体贴产生亲切感,

即“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语言要如春风拂面,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关怀。具体要求如:

学生回答问题错了,就对他说:“老师认为这样说不太恰当,你再考虑一下好吗?”

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教师处理完毕,就问学生一句:“你认为老师这样处理公正吗,你同意这样做吗?”

要求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就说:“假如你能改正这些错误的话,你定会更优秀,你说是吗?”

学生完成班级工作或帮助老师做好某项工作,完了后对学生说声:“辛苦你了,谢谢!”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进行严肃的批评,努力使学生心服口服,结束时说一句:“老师知道你这样做不是故意的,下次决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师相信你能改的,你有信心吗?”这时学生一定会说:“老师我保证下次决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请您相信我。”

3、教学法语言要有真诚感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给学生真诚的感觉。例如对那些有骄傲情绪的学生,不要用讽刺或含沙射影的语言:“你真了不起,你是我们学校顶顶优秀的学生,你是天才”等等这类的挖苦讽刺话。可以说:“你很聪明,老师很欣赏你,佩服你,假如你再谦虚一点,你会更优秀。”等这些富有真诚感的话,用自己地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心灵,时时给予学生以诚恳、信任、鼓励,是创建语文教学和谐氛围必不可少的。

三、教学情景设置要和谐 

  所谓教学情景,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如课前导入、讲授新课、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等。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情景的设置。为了使语文教学每个环节都充溢和谐、生机、活力,笔者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精心设置这些教学情景,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教学各要素和教学各环节得到优化组合,形成知情行协调统一,和谐完整、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

1、精心设置师生和谐共振的创造型课堂结构

例如课堂开头五分钟,学生刚经过课间的休息,注意力一下子很难集中,可安排学生口语训练。内容有:即兴演讲、成语故事、习作展示、美文欣赏等。方法是:学生按学号轮流,上课铃一响,轮到的学生就走到讲台前开始表演,每节课一人,事先准备,内容自定。完后让其他学生进行简单的点评,点评以找优点为主。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自然和谐地过渡到学习新课。

2、精心设置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景

设置好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其中或对所学内容进行想象,或对所学内容加以表达吟咏,或对模拟表演等,造成一种生动和谐的气氛。如笔者在教张晓风的《行道树》一文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人行道两旁带着一身抖不落的烟尘的行道树的照片,请学生说说行道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作者为何要赞美行道树,然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体会作者的感情。

3、挖掘教材的和谐情感因素

语文课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和谐的载体,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更易调动学生和谐的情感。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如学习何其芳的《秋天》,笔者利用多媒体,挂出作者相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然后听配乐朗诵,播放MP3,充分营造读诗的气氛;又挂出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学生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仿佛听到了诗人在深情絮语,仿制看到了幽谷、农舍、渔船、牧羊女,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作者喜悦和谐的心境,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 

四、教学评价要和谐

由于语文学习是具有重视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评价不能完采用量化的手段。仅仅用卷面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往往会给学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应采用多种的、鼓励性的评价,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用激励性语言、方法进行评价。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爱护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教学中采用不同项目、不同要求的达成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设计一些单项测试:如朗读比赛、书法比赛、成语接龙等。其次在评价中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量化阶梯达标制。对上、中、下三种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分别制定出不同的达标分、优秀分。每学期期初,笔者根据上学期期末的测试成绩,制订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达标分、优秀分。阶梯式的达到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对学习都充满信心。以后每次测验后,先让学生自己与目标分进行对照,然而进行分析小结,肯定优点,找出差距;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对达标者、优秀者进行表扬;对未达标者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鼓励信心。这样做就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点滴进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有利于语文教学和谐环境的形成。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把和谐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达到语文教学知识、情感的双赢。 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

 

张万英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