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马说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篇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体会三篇短文各自不同的写法。

    3.掌握三篇短文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1.难句译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然后,这以后。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

    是马也,虽有……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外见:表现在外面。常马:普通的马。安:怎么,哪里。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额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而入无之,又倍其力焉。    

而,连词,表示并列;之,代词,代上文老虎锋利的爪牙;其,代词,它,指老虎。焉,语气助词,可不择。倍其力:使虎的力量成倍地增加。“虽猛必不胜”:虽,即使;必,一定;胜,取胜。即使勇猛无比,也一定不能取胜。    

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其,代词,指上文说的“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可译为“他们”;为人获,被人捕获,这里指被对手打败,他们被人抓获杀掉,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江而下,直到现在还没有去成,你凭什么能去!”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干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3.老虎为什么能够吃人?    

分析:第一是力气大,第二是有锋利的爪牙。    

从这两个条件看,老虎吃人或者人被老虎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根据常理推断情况,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    

4.人又为什么能征服老虎?    

分析:用对比手法写出老虎吃人的事不大见,人倒是常常能征服老虎。因为:①人能动脑筋,亦即能用智慧;②人能运用工具。把人具有的两个条件跟老虎相比,那是一百比一的事,人怎么能不征服老虎呢?    

5.有了以上两段,文章的主题大体明确,又为什么有第3段呢?    

分析:先把第1段中人被老虎吃的事加以解释;同时由此推演开去对那种只肯用力不肯用脑、只肯用爪牙不会用工具的人加以抨击,他们最终只能像老虎一样被人控制。   

6.《说虎》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发?    

分析:要多动脑,不能死做;要多掌握科学技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社会竞争能力,不能因循保守,苦做死做。当然,在进行艰苦探索时做些必不可少的具体工作也是应该的,——那跟死做有本质的不同。    

7.《为学》可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分析:分为三段(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看法,说明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是“为”。   

第二部分(“蜀之鄙有二僧”到“富者有惭色”),运用具体事例证明上述观点。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强调立志。    

8.(为学)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又是怎样提出看法的?    

“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作者通过两间两答(设问句)提出看法: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于“为”。每设问中都是先提出总说,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于“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    

9.《为学》说的主要是关于做学问的道理,为什么开头却从“天下事”写起?    

因为“为学”是“天下事”之一,先写“天下事”,强调“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普遍性,这就决定了“为学”也不例外。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说明事物道理的方法。用“天下事”陪衬“为学”,目的是论“人之为学”。    

10.富和尚说了两次“子何情而往”,语气和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富者第一次说“子何情而往”,用问号表示他是不知而问,探询之中带有惊讶的语气。第二次说“子何情而往”,用的是感叹号,富和尚不相信究和尚“吾一瓶一钵足矣”,就可以去南海。他说这句话,是表达轻视和奚落的语气,富和尚前后说了两次“子何恃而往”,意思虽有不同,但都表现他只迷信物质条件不相信精神力量。    

提问:“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说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    

从“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可知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而贫僧仅凭“一瓶一钵”,把愿望变成了现实;就有力地说明了“事在人为”。富僧虽然条件优越,“犹未能也”,证明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故事虽未直接写“为学”,但与“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道理相通。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看法的正确。

三、教学过程设计                          

(马 说)

(一)介绍作者、解题。    

板书课文标题《马说》及作者韩愈的名字。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在文学上,他反对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骄偶文风,主张复古,即在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再创新发展,务去陈言,提倡散体。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的散文气势雄健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二)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三)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并且初步了解全文大意。    

提问: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回答后,明确:比喻人才。问:伯乐指的是什么?回答后,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指导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2.请同学们合上课本以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出示小黑板)       

相马      抵    骈死         槽枥   

指名学生把注音写到黑板上,然后请大家打开课文订正。请一位同学领着大家拼读上述拼音各三遍。    

3.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呢?学生回答后,明确:察看,仔细地看。“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抵,仅仅,只。骄死,骄,饼,并列。骄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沥,是系马、拴马的马拥、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流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即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都可作“在”字讲。

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如同上一课中“臣是以无情也”的“以”字一样。    

4.指名学生逐句读、译,再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   

5.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学生回答后,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称”,著名、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全班齐读第1段。    

(五)讲读课文第2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2.展示小黑板(背面)正音、析义(或辨形):    

粟sù下从米,小米;        栗lì下从“木”,栗子、栗树。    

食shí吃,食  同饲,喂。   见xiàn,同“现”。    

是,此,这。              且,副词,犹尚且。    

安,疑问副词,怎么。    

3.指名学生逐句读、译、再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   

4教师归纳、讲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干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领来。“而”字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喂)”两个动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表句中语气的停顿。“且欲……”,应译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名日行千里呢?提问: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回答后明确: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全班齐读第2段。    

(六)指导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3段。   

2.指名学生读、译第3段。    

3.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策之”“食之”“呜之”是什么句式?学生回答后,明确: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问: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学生回答后,明确:前两个“之”,代词,指手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育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下面,执“策”的“策”是马鞭子,名词。“临之”,面对着它(千里马)。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其,……其……”,难道……,那……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那是真正不识得千里马呀!第一个“其”同“岂”,第二个“其”作“那”讲。末一个“也”字,表感叹语气。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    

第3段大意:妄言无手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全班齐读第3段。   

(七)归纳课文。    

问:根据3段的大意,大家能写出中心思想么?学生自己写,交换看。    

教师归纳:    

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问:本文的想法全是对的么?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的局限性:文章流露了个人的感叹,作者还是仅仅把认识并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文章抨击的锋芒虽然并不是指向那些自己并不拥有千里马的“奴隶人”,却也因此暴露了作者作为地主阶级文人瞧不起下层劳动人民的心情。他不懂得这些从事养马实践的“奴隶人”正是最了解能识别千里马的。作者也不懂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能识别人才的道理。   

问: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学生讨论,明确: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为了献身“四化”建设,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但是我们一般不能随便把自己比作“千里马”。    

(八)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委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九)课堂练习:    

1.教师领读全文。    

2.分别指名学生逐段试背课文。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出色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一个接一个地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素质不能表现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也不理会它的意思,却拿着鞭子站在它的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的确不能识别千里马啊!                           

(说  虎)

(-)自读提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朝末年进土,一度做官,因事罢官,归隐,发愤著书,作《郁离子》(寓言集)。后辅佐朱元潭创立明朝,谋划策略,建立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啪当于副宰相),封诚意伯。    

刘基的诗文雄浑奔放,寓言寄意深刻丰富。《说虎》一篇,短短153言,内容精练,寓意深刻,从中可以看到其“力”大大超过人的老虎为什么会败于人手,落得个其皮为人“寝处”的下场,其中给后世留有深刻的教训。    阅读本文,要注意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显现其寓意的;注意文中虚词“之、于、也、而、哉”的不同用法。    

(二)重点分析。    

第一段(“虎之力……无怪矣”)。    

这段写老虎的力量大大超过人,因而人被老虎吃掉这个事就不奇怪了。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之”,的;“于”,比;“啻”,xhì,只;“不啻”,不只;“也”,表肯定,这句的意思是:老虎的力量比人不只大一倍。   

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而”,但是,却;“无”,没有;“之”,代锋利的爪牙;“其”,指老虎;“焉”,语气助词;“则”一连接词,那么;“之”,助词,其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人食于虎”原是句子,现在是土语;“于”,被;“也”,表句中停顿;“无”,不。这句的意思是: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人却没有锋利的爪牙,这样一来,老虎的力量又增大了一倍,那么,其力量远不及老虎的人被老虎吃掉这个事就不奇怪了。   

这段说明人为什么会被老虎吃掉,这是因为人的力量大大弱于虎。老虎自身有比人大得多的“力”,又有锋利的“爪牙”,这两方面人都远不如虎,这样,人就要被老虎吃了。    

这段文章简洁具体,材料有力,对比鲜明,通俗易晓,寓意寄焉;力量小者,处于弱势者要被力量强者,处于优势者吞食。    

第二段(“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虽猛必不胜”)。    

这段写其力大过人的老虎为什么却敌不过人,落了个其皮为人“寝处”,其身任人处置摆布的下场。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    

“然”,然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恒”,经常;“而”,但是,却;“之”,的;“寝处”,意为坐卧;“之”,代虎皮;“哉”,表疑问,呢。这句的意思是:然而,老虎吃人这个事不常见,老虎的皮却倒是常常被人用来垫着坐卧,这是什么缘故呢?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而”,但是,却;“物”,外物,人自身以外的东西,这里指捕捉老虎的器韧工具。这句的意思是:老虎使用的是力量,人使用的是智慧,老虎只能利用自己的爪牙,人却能利用捕虎的工具。    

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所以;“之”,的;“用”,功用,作用;“而”,但是,却;“以”,用,凭借;“敌”,对抗;“必”,一定。这句的意思是:所以,力量所起的作用仅只是一分,智慧所起的作用却较之大百倍,爪牙的作用各是一分,而捕虎工具的作用却要大得多,凭借一分之力来对抗百倍于己之力,老虎虽然凶猛也是一定不能得胜的。    

这段说明老虎为什么会敌不过人,而受制于人。老虎只会利用它自身所有的那点力量,而人却能运用智慧,利用外物,借助工具,这时,人的力量变得比老虎要强得多,于是,老虎只能败在人手下,受制于人,任人处置,其皮也就“人常客必之”了。    

这段文章开头以设问突出论题:“……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接着说理,对比以折之,夸张以明之,说服力极强地言明只会“用力”,只会依凭自身那点力量的老虎是必然要败在能“用智”,“用物”的人的手下。   

这段的寓意含有两个内容:一是力量弱者要受制于力量强者,这点与上段相同。一是“用智”与“用物”能使人增加力量,使原先的弱者变为强者。    

这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很重要。它是后一段论说的依据,更是全文寓旨以出的导引。   

第三段    

这段直写寓旨,昭示教训。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故”,所以;“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为”,被;“者”,代被老虎吃的人;“而”,但是,却;“者”,代不能用智、用物的人;“也”表原因。这句的意思是:所以,那些被老虎吃的人,乃是因为有着智慧和工具却不能够加以利用。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是故”,所以;“之”,的;“而”,却;“与”,和;“者”,代人;“之”,代词,这;“也”,表肯定判断;“其”,代上句所言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为”,被;“人”,指别的人,对手;“而”,顺接连词;“寝处其皮”,意为任意处置摆布;“也”,表句中停顿;“足”,值得;“哉”,表反话,呢。这句的意思是:所以,世上那些只会使用武力却不能运用智慧的人,以及那些只会师心自用却不能用人的人,都和老虎相类似而有同样的下场,他们到头来被对手俘获,任意处置摆布,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这段紧承上段而言。上段言人因“用智”,“用物”而制胜虎,这段以此为立论根据,始作反面推论,得出人如果“有智与物而不能用”,那就要被虎吃掉的结论,接着,据之顺势出论,直言寓旨,昭示教训:“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老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这番话是对创建功业者,对得治者说的,告诫他们千万不要“有智与物而不能用”,如果只是“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那将落个和老虎同样的下场,“为人获而寝处其皮”,受制于人,任人处置摆布。做到能够“用智”,善于“用人”,警戒专恃“用力”,师心自用,这是关系到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问题。刘基的这篇寓言生动有趣,发人深思地写了这个内容。    

(三)几个虚词的用法。

“之”

1.的。“虎之力,于人不啻信也”,“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2.取消句子独立性。“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故人之为虎

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3.代词

(1)它。“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2)这。“……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于”

1.比。“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2.被。“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也”

1.表判断。“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2.表原因。“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3.句中停顿。“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而”

1.顺接连词。“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2但是,却。“虎利其爪,而人无之”,“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哉”

1.表疑问。“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

2表反法。“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译文:

老虎的力量,比人不只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人却没有锋利的爪牙,(这样)老虎

又增加一倍力量,那么人被老虎吃掉这个事就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的事不常见,老虎的皮却被人常常用来垫着坐卧,(这)是什么缘故呢?

老虎使用的是力量,人使用的是智慧,老虎只能利用自己的爪牙,人却能利用捕虎工具。所以,力量所起的作用仅只是一分,智慧所起的作用却较之要大百倍,爪牙的作用仅是一分,捕虎工具的作用比之要大得多,凭借一分之力来对抗百倍于己之力,老虎虽然凶猛也是一定不能得胜的。

所以,那些被老虎吃的人,是因为有着智慧与工具却不能够加以利用。因而世上那些只

知使用武力却不能运用智慧的人,以及那些只会师心自用却不能用人的人,都和老虎类似而

遭到同样下场,他们被对手俘获,任意处置摆布,(这)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为  学)

(-)自读提示。

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著作有《白鹤堂诗文集》。

《为学》,从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看,是作者写给晚辈,勉励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的。为了生动有力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用了说故事讲道理的写法,用一半以上的篇幅,详写蜀之鄙二僧的故事。这充分证明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道理。“为学”是“天下事”的一部分,自然也一样。所以下文并不再举为学方面的故事.仅用“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作全文结句,引导“子侄”去领悟“为学”成功的关键。

本文首、尾两段,用精心提炼的精辟的句子表达论点;中间部分,用对比的手法和生动的对话写贫僧、富僧的故事以证明论点。全篇文字精练,文气活泼。学习时可以多朗读几遍,了解词义、理解内容之后,争取背出来。    

(二)重点分析。    

本文从论述事之难易引申到“人之为学”,说明了难易的关键在于“为”,强调了主观努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为”。   

作者的这个主要论点不是直接提出的,而是从大处着眼,用设问手法,先提出“天下事有难易乎”的问题,作者认为天下事有难易之分,这种难易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关键在于“为”与“不为”。接着,作者把视点从“天下事”集中到“天下事”中的“学”上,仍用设问的手法,提出“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的问题,并用与上句相对应的句法,提出“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看法,这样,连用两个设问句,四个条件复句,从一般到个别,由泛指到具体,十分明确地揭示出文章论述的主旨。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运用具体事例,即蜀地边境两个和尚到南海去的事,论证上述观点。    

1.文章论述的是“为学”,难易转化的问题,作者却引用了一个与学习无关的“两个和尚的故事”,这是为什么?    

作者写这则故事的目的是论证“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道理。到南海去,在富僧看来是件难事,贫僧经过努力却办到了。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为之,难者亦易”的观点,在贫僧看来是件易事,富僧却未能做到,这证明了“不为,易者则难”的论点。这样,既照应了文章开篇的发问,同时也形象地说明了“为学”化难为易的关键在于“立志”,在于“为”。    

2作者叙述蜀僧到南海去的故事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    对比鲜明。

人物

 贫僧

 富僧

 

行动

 道路数千里,不以为远;一瓶一钵,不以为苦;富僧嘲设,不计较。

 雇船而下,犹未能。

 

结果

 逾年而归

 面对归来的贫僧,“有惭色”

 

②详略得当。    

作者在叙述蜀僧去南海的故事时,用大量笔墨写了两个和尚的对话,却没有一句写穷和尚如何克服旅途中的困难。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不仅使文章结构更紧凑、集中,所要论述的主旨更突出、鲜明,而且还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穷和尚只一瓶一钵,可以说条件极差,但他却说“足矣”,可见其决心之大。   

富和尚几年来一直想雇船去南海,却“犹未能也”。只凭一瓶一钵,哪能去成?一句“子何恃而往”,既写出了富和尚对穷和尚的怀疑和嘲讽,也写出了他贪图安逸的性格和无心去南海的畏难情绪。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是对故事结果的总结。以反问句引出结论,点明故事的深意,以达到激励人们立志为学的目的。         

(章育勤)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