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繁就简,循序渐进,关注成长——浅谈目标教学(教师中心专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河北省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一中 孙金兰

目前语文课教学仍未彻底改变“少慢差费”的旧貌,课堂教学盲目性大、随意性强、水分过重的积弊和低效率、不实用仍困扰着中学语文界。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付出同等的努力,效果却远不如别的学科。

分析原因是由于语文教材的目标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准确把握,常常凭借自己的理解和爱好随意发挥,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很难落到实处,整个教学过程缺乏连贯性和层次性,学生无所适从。表现在课堂上即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但许多内容却与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语文需要无关;教学的信息量,两位教师可以侧重点完全不同,但似乎不太影响教学成绩,似乎语文教学也没有定规。说实话,语文做的无用功太多。由此看来,科学地界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设立目标并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控制势在必行。

要克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首先应强化教学目标控制。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改。做任何事都应有个目的,有个计划,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什么是教学目标和目标教学呢?

美国教育学家卢布姆说:“目标是预定的教学成果”。这就是说,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所预期的学生达到的某种程度和变化。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中的具体化,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应达到的水平标准。而目标教学,就是将教学目标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语文课的目标教学,就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文的实际内容,制订出严密的教学目标并付诸教学实践以期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

与其他课程的目标教学一样,语文课的目标教学必须解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如何能够去繁就简的巧妙设置目标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得,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呢?那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内容

要用好新教材,首先要研读国家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领会教材意图,要读懂课文,理解中心。而要较好的运用教材,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教《范进中举》一文时,首先确定了这一教学目标:理解范进这个人物形象,并用一堂课加以分析理解。上课时,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然后讨论“作者笔下的范进是怎样一个人”这一问题。尽管人物形象逼真,内涵丰富,但学生起初的回答却很简单、直接,经过提示和反复引导,一个倍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可笑、又可鄙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分析,学生认识到对人物形象不能简单的评论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这样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二、分析主体

语文强调学生主体情感的投入与体验,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言品味能力、语言再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为己任,所以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生命在于教师心目中有学生,然而事实上,有些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或低估或高估学生的实力,结果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更有甚者,有些公开课、示范课,把一些相当浅显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 ,大事渲染,煞有介事;有的为了追求理论上的完美,制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教学目标,搭些“花架子”,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能打“擦边球”、“蜻蜓点水”,收效甚微。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要根据“懂-会-感-用”的认知层次来确定,要从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角度来考虑。

如:《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教学目标因学生层次不同而设定为:

a、利用页下注或查阅工具书,梳通文意。(理解写的是什么)

b、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闲人”的作用。(怎么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c、根据课文描写内容,发挥想像,写一篇题为《赏月》的散文。(高认知水平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d、用普通话准确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技能性、积累性的目标)

三、选定要点

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重点。每篇讲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会有不同层次的多个,但并非得面面俱到,要注重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破口。找到了突破口后,分析文章时就得心应手,一气呵成了。如教《春》一文时,教学目标有1、诵读;2、揣摩欣赏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理清文章思路;4、掌握课文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的写作特点;5、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等。教学时,可以抓住朗读、揣摩欣赏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这一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读,揣摩“偷偷的”、“钻”、“嫩嫩的”、“散”等一些词的妙处,学生在领悟词语的同时,其他目标也就迎刃而解了。

确定教学目标,要注重难点。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也就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的较大落差),这些落差就是难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四、灵活变通

教师不可也不必照搬照抄教参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应该视学生实际、语文特性、课文特点等,对教参所列教学目标加以修正,以适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例如在指导学习李森祥的《台阶》时,教参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的人物形象;体会父亲的情感与性格;学习阅读写人叙事的散文。但在教学时发现,学生根本不理解台阶和地位的关系,并且对父亲积攒建屋的举动不甚理解。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根本和作者所叙述的内容无法达到共鸣,所以根据学生理解本文的实际情况,更改本文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了解台阶和地位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理解老辈人对屋的一种情结。因为作者笔下老一辈的心境与学生的心境相差太大,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必须消除这一隔阂,办法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走进建筑物的人文性,走进人的需要层次,联系学生自己的祖辈的事实来了解《台阶》中父亲身上的情感与性格,从而真切的感受人物的精神脉搏的跳动,来水到渠成的理解课文。

五、情感熏陶

语文的特质是人的情感的注入与培养,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特别需要注入自己的情感,那种不动容、不动情、不与作品主人公同呼吸的浮光掠影的阅读是无助于语文能力提高的;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所以,我们在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时应切实重视情感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不重视“景”与“人”的必然归宿“情”,浅尝即止,缺乏条分细缕的耐心与切实有效的操作设计,让学生站在作者情感的大门口匆匆一瞥,而不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这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道德情感的熏陶,应该切实的秉承文以载道的传统认知。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结合教材并且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把位定准确,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努力更新观念,树立文道统一的语文观和“大语文”教育观,构建语文教学目标,去繁就简、循序渐进的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