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记》文本分析及其简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红海湾白沙中学 陈千里 一、文本分析 (一)教学内容: 《黄山记》是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几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大自然,要求我们“感悟大自然”,“思索人类与大自然亲密而微妙的关系”。《黄山记》就是一篇文质兼美,生动展现黄山之美的(游记)散文,具有瑰丽多姿、大气磅礴的语言特色和精致巧妙的结构布局。文章通过“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等景物(色)的描绘,表现了黄山的壮美。描绘的景物清新优美;抒发的感情真挚而又醇厚;行文流畅生动;整篇文章溢满了盛赞之情。 (二)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主旨,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课标理念贯穿全程,教学目标从单纯的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一维”转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突出了问题探究、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学设计中注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黄山记》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的手法。 2.了解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的语言特色。 3.领略黄山峰峦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并了解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作者真挚感情的融合及本文布局谋篇的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作者真挚感情的融合及本文布局谋篇的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下面就让我们共同领略黄山的奇峻。(介绍黄山) 二、作者简介: 三、阅读理解: (一)同学们自读本文,并考虑如下问题: 1.课文四部分各写什么? 2.填空:黄山的地理位置:______,成因______,范围:______、______这段介绍突出一个“______”字。 3.本文的主题 (二)本文的构思。 本文不像一般游记那样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从大自然如何安排黄山胜景这个角度起篇,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三、四”作铺垫;接着分三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呼应第一部分黄山的“险”,为后文写今天黄山化险为夷作反衬(伏笔),表明时代不同,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第三部分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最后,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 这四部分联系是很紧密的,全文采用总分结构的组织形式。借用书上的句子来概括:一、大自然安排胜境;二、不可攀登的黄山;三、幸福已属多数人;四、这是何等的公园! (三)第二、三两部分写登山的情况,它跟黄山的特点,以及表达主题的关系。 明确:分析:第二部分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要历史,看似与写黄山的特点无关,实则是妙笔,几千年来很少有人登上黄山最高峰,是因为其险峻,这里侧面烘托黄山的险。第三部分写"我们"登山时的情况,正面直接写其"险",同时,也处处与第二部分比较,以突出“换了人间”之意,表达了主题。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理解文意,欣赏本文在语言构思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一部分,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2.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二、第四部分承第一部分黄山景观的"奇"而来。可思考"奇"在何处。 三、本文的语言特点: 1.总特点:色彩浓烈,语调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干脆利落,气势宏大,奔腾豪放。 2.本文多用短句和排偶句。 四、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 五、本文与其他游记写法有什么不同。 六、小结 游记就是记游的概念,在记叙游览行程的过程中,穿插描写一些大景小景,再抒发一点感想情思。《黄山记》把握黄山奇秀的景观特色,以跳脱的思路,从宏观,从历史,从想像,从实际游历各个方面予以表现,贯穿其中的是作者面对黄山雄姿奇景所迸发的钦敬慕仰之情,从而跳出就山写山的局限,成就了一篇独出机杼的佳作。写作手法上《黄山记》把记游放到结构的第三部分,最后一部分写黄山奇景则难以看到具体的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而文章开头则是从宏观的、历史的高度着笔,其写作顺序与传统的游记就相差甚远了。《黄山记》议论、抒情、记叙、描写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游记完全可以灵活地来写,把个人的独得之感与对景物特征的状写结合起来表现。形式可以多样,顺从时间、空间的自然推移顺序来写,固然可以,打破这种方式当然也可以。游记可以写活,写得令人大喜大悲,作为散文的一种,它一样需要一个"情"字统率,只是记游的对象固定,特征必须准确,结构文章的逻辑线轴要十分清晰。 陈千里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