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体验(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因为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保障和动力作用。所以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教师必须打破旧的模式,寻求适应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必须积极探究,不断改进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为此,本人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验。

  首先注重教育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是教育能见成效的保证。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决定因素。道德不是自发形成的,道德行为是发自个人内心的自觉才能奏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的科学性、灵活性,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思想教育,规范道德行为,让学生真正接受,达到入脑、入心的程度,才能由理解变为自觉的道德行为。这样道德氛围才能形成,思想道德教育才能真正见成效。

  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要的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缺乏,对许多问题无法理解和认识。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内容不加选择、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方法上又实施大量的强输硬灌。这样极易造成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甚至不知错,更谈不上改错。

  比如,我在处几起个学生的打架问题时发现:学生对学习“做人”不理解,也不重视,当我拿着校牌问他们:学会做人,学生应该从哪些地方做起?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不知道。”当问及“有矛盾用打架的方式解决,这是正确的做人方式吗?”,其中一个回答:他动了我的东西,我让了他,可他又骂我,我才打他的。而另一个则认为:他打了我,我不打他,那我岂不就吃亏了?他们的回答足以说明:学生对学“做人”以及做人应该从哪些地方做起等问题,他们并不清楚。这不得不说,我们平时对学生进行的“做人”教育是没有到位的。如果我们在对学生传授“做人”知识时,结合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他们身边的许多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解释“做人”的内涵,引导他们正确把握“做人”的基本准则和立足点,用事实教育他们懂得:学会“做人”是自己生存的需要,是社会大家庭和谐的需要,也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学生明白了这一道理,就会在实践生活中自觉去观察、思考、审视身边人际关系的处理。这样学生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重视到重视,并自觉思考、学习、实践做人,自觉地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其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所以《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其次,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关键。

  过去,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投入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近几年。各地各种“德育创新” 层出不穷:班主任花在班级管理上的精力和时间,已经大大超出了以往几倍:班主任、科任教师“全员育人”,超负荷工作,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好,各种各样的问题依然存在。其症结除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贪多求全、空洞外,被动教育替代了主动教育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所谓被动教育就是当学生已经违背了道德准则,教师才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进行教育。这种教育虽然可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但其效果却远远低于主动教育的效果。因为被动教育的临时和仓促性,使其往往带有较浓厚的批评和指责,对学生个体的伤害较大,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多,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情感脆弱,从小接受的大多是赏识教育,自我意识较强;所以教师如果采用批评和指责的教育方式,学生就容易产生自卑或逆反心理,这样教育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作用,效果相对也就差得多。

  正因为被动教育是实施在学生违背道德准则后的一种补救教育,而学生已发生的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一个集体的道德氛围,同时也影响或伤害了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多方的损失靠被动教育挽回,不仅难度大,可能性小,而且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新的负面影响。长此已往,就会不断出现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产生了的局面。而教师就恰似一名“消防队员”,整天忙于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本来应进行的主动教育却变成了被动教育。如此又形成教育的恶性循环。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思想教育的主动性呢?本人认为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做到多看、多听、多了解、多分析。教师一方面多看、多听、多了解学生中的各种情况;另一方面也要广泛收集、了解和分析社会上出现的,且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素材,经常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警示教育。使道德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反映生活、融入生活,并帮助学生不断发现、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惑和道德难题。

  二、现在的中学生,由于他们特殊的生长环境所至,社会责任感不强,但自我意识却很强,他们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相联系的。因此我们要注意挖掘传统的伦理教育的精华,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美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义务;逐步学会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伦理规范,思考自我道德的选择与完善。

  三、各学科教学应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教师应把学生中现有的或可能产生的思想道德倾向,适当地、巧妙地与各学科内容和其他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合理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其教育的效果远远优于被动教育。在集体的熔炉里,学生不仅自觉的认识、审视了自己的言行,也认识、审视了他人的言行,这样,学生就在对照、体验中不断成熟。

  再者,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是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础。

  每个学生在他即将走进一所学校时,脑海中就在想象、勾划未见面的老师的模样和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从他第一次见到老师开始,就把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就连老师的每一次装扮,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的学生甚至在观察的同时也会细心的模仿。教师自然就成了学生的榜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当一个教师的品行、风度、学识、人格和工作精神达到甚至超出了学生原有的想象时,学生对该教师的敬重、信服之心油然而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楷模,更为日后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奠定了基础。反之,当一个教师的种种形象达不到学生所想象的标准时,学生对该教师的信誉度随即降低。教师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那么学生在该教师面前将会表现得更放肆、自负。这样,今后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师生之间就很难达成共识,容易给思想教育带来障碍,不仅难以达到满意的思想教育效果,甚至还会使师生关系由淡薄逐步变得紧张,甚至形成对立。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事实:同一个班级,不同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状况各不相同;同一个学生,接受不同老师教育的态度和效果各不相同。其原因虽有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不能排除学生对老师信任和敬重的程度不同。这就是信任与敬重带来的教育效果。而这种信任和敬重就是教师平时的形象和精神在学生心中的结晶。

  正是基于此,《若干意见》中指出:“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敬业爱岗,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样你就能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是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总之,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把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把共性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把思想道德寓于生活小节中,切实坚持〈〈若干意见〉〉中所提出的四个原则,即: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样,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效。

 

符尤见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