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试题存在三处败笔(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当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时,江苏卷高考语文试卷便见诸报端。翻翻试卷,粗粗一看,就觉得难易适中,平稳如常;但如果细细一看,深入一想,就觉得美中不足,尚存败笔。

    第一处败笔是第4题中的第1小题:“小美人鱼”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也许有人认为,此题具有开拓性;但是我要说,此题实属不伦不类,违规操作。就试卷本身而言,此题属于第一大类“语言文字运用”。而“故事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实质上是考查作家作品,考查文学常识。而“作家作品”不属于“语言运用”,或者说永远与“语言运用”扯不上边;“文学常识”不属于“语言表达”,或者说永远与“语言表达”搭不上界。也就是说,它们不属于同一个类别,永远不可能归到一起。如果将它们归为一类,那自然就不伦不类,造成一种败笔。但如果把“语言文字运用”改为“语言文字大杂烩”,那就名副其实,不存在不伦不类的问题。再一点,从语文考纲来看,“语言文字运用”列有两条:一是识记,涉及字音和字形;二是表达应用,涉及标点、词语和病句,还涉及修辞、扩句缩句和选用仿用。但无论是识记,还是表达应用,都没有哪一点是涉及作家作品的,都没有哪一条是涉及文学常识的。不按考纲命题,随心所欲,那自然是违规操作;无视考纲存在,随随便便,那当然就不合规范。

    第二处败笔是第9题中的第1小题第二问:“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有人说,此题有些创新。其实不然,此题创新不当,弊端多多。其一,从试卷来看,是节外生枝。因为第9题是诗歌阅读,隶属于第三大题“古诗词鉴赏”。既然是古诗词鉴赏,那应该鉴赏什么?是应该鉴赏卷外诗词,还是应当鉴赏卷内诗词?显然,应该是后者。按道理,不应节外生枝,扯出卷外的诗词来。其二,由实质来说,是混考乱查。表面上看,是要求联想到那两个句子,而实质上是要求默写那两个句子。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将考查默写与考查鉴赏混为一谈,混合一考了。而考查默写与考查鉴赏是一回事吗?考查默写可以归入考查鉴赏吗?显然,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其三,就考纲而言,是违纲乱范。在考纲“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诗词阅读的要求是鉴赏评价。具体一点,一是要鉴赏形象、语言和技巧,二是要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绝对没有任何识记要求,或者说默写要求。既然没有这样的要求,那命题者凭什么命这样的题?是凭一时心情高兴,还是凭一刻心血来潮?此外,如此考法,还与第四大题“名句名篇默写”相重复。如果一定要考查默写,是否应该归入第四大题?

    第三处败笔是第20题和第21题。第21题是:“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通常指哪四类?第21题是:《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有人评价,这两题着意改革;但我始终觉得,这两题是以己考人,导向不对。因为这两题大而无当,偏深冷僻。依愚之见,文化常识是个汪洋大海,应当有个大的范围;不能漫无边际,铺天盖地。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命题目的应该是让一些人考得出、拿到分。请问命题大人:这两道题有多少人能考得出、拿到分?恕我直言,恐怕没有人能考得出、拿到分。因为第20题,没有上过大学,没有从事古籍研究,谁能答得出;而第21题,不要说是考生,即便是高三老师,也未必就全知道。也就是说,这两道题没有选拔功能,没有任何意义。再者,如此考法,也不符考纲规定。因为考纲里规定要“回答有关问题”,不光要回答识记性的问题,更要回答理解性的问题。如果20题考查文化常识,21题考查文本理解;那不仅显得全面,而且显出层次。所以,将第20、21题都设置成考查识记,当然就违反了语文考纲,形成了错误导向。另外,第20、21题都是考查识记,都是考查文化常识;并且第21题与第4题的第1小题都是考查作家。显然,有重复之感,有赘余之嫌。

    纵观三处败笔,就其实质而言,是增加了识记的分数,违反了命题的原则。从其根源来说,是无视考纲,为所欲为。或者从善意的角度来说,是想改革、开拓和创新;可结果却是改错了,拓偏了,创歪了。简言之,是出了好心,做了坏事;是败笔既定,情有可原。

 

陈祥书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