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高中散文教学浅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余林(彝良县第二中学,云南昭通 657613)

[内容摘要]: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分析把握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这样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赏析和把握散文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等四个角度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如何进行高中散文教学。希望对大家教学工作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散文教学  捕情感  入意境  寻文脉  品语言

 散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备受高考语文命题者青睐的一种文体。近年来,在各省高考语文主观题中,尤其是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考察的就是散文文体,因此散文几乎成为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必要未雨绸缪,分析把握散文作品的基本规律,这样对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赏析和把握散文都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感悟从四个方面谈谈散文教学,相信对大家教学工作会有所启迪和帮助。

一、捕捉情感,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情感美

 

钟嵘在他著名的《诗品序》中说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充分说明,任何作者的写作,都是因为他们内心有不能平之情才产生的。就散文而言,它不像诗歌,有深奥的典故;不像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不像戏剧,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一篇散文的构思,往往是作者带着偶然性、机遇性,而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作者的随感而发。散文教学要让学生“抓住美感”。美感的产生,必然经历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过程,而情感则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主线。在此,我得出情感教育的程序: 诱发情感(美的引导)——激发情感(美的感受)——深化情感(美的熏陶)——抒发情感(美的升华)。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的,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借助他们达到感觉的升华,最终达到知识、情感、行为三者完美的结合。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能源”。因此,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捕捉每一篇散文的动情点,体会散文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感受散文的美。

我们知道,优秀的散文作家,常常是从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触发情感,而写下脍炙人口的美文。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课第二单元的几篇散文都是这样:一方荷塘,一座地坛,一间小屋……一一都成为引发作者情愫的景与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中的景、物与事,从而捕捉到作者涌动的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反映的是作者内心的苦闷和矛盾的情绪。而作者这种在黑暗时代不满现实、寻找超脱以及暂时超脱而终究不能超脱的情感寄托在文中一片片宁静而美丽的荷花、荷叶上,融合在浮起着薄薄青雾的荷塘里。我们可以透过月夜荷塘上幽静、安恬的梦幻般景色,去捕捉到作者隐含其中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感受到文章的奇妙之处,领悟到文章的深邃之意。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全文笔调清新俊逸,感情蕴藉委婉,是一篇寄寓情怀、托物言志的抒情佳作。作者在文中刻意设计的小屋,表面上煞有其形,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留存于世,而只是作者一种情感的抒发与理想的寄寓,即返归到宁静的自然,结庐于远离人境的山上,从而避开尘世的喧嚣,逃离人世的尔虞我诈,过一种不需要设计与装潢的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自然生活。寄予了作者深厚的情素,传达出作者唯美的期盼。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我与地坛》(节选)是收在高中语文教材里的史铁生的名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是作者用十五年的时间感悟生命的结晶。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抒写人生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痛苦、复杂深沉的情感。教读本文,首先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概括前后两部分的要点,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另外应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深刻体会作者瘫痪后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情感,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激发学生理解母亲,感受母爱,鼓励学生把发自内心的最真最美的赞语献给母亲,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二、进入意境,引导学生品味散文意境美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所有;并且,现代人对于“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承认了散文的特征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的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自己的哲理情思。鉴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的不同场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烁而过或慢速显现之间,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意境,是写景散文的命脉。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散文的主题、感情、技巧等都能够带动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并还原散文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进入意境,对作品有深刻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带着学生进入意境。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境”由“情”生,“情”浓“境”幽,无“情”则不能入“境”。教师应把自己的感情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撼人心肺的艺术感染力,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之中,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双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带情”、“引导”是很重要的两环。教师只有以自身的情绪去影响感化学生,带领学生一同在美妙的艺术殿堂遨游,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由形到神,顺着文中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美丽飘渺的画面,深情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种朦胧的意境之中,带着学生在欣赏婀娜多姿的荷花、微微吹拂的晚风、缕缕淡淡的荷香、曲曲折折的小路、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中,细细品味着作品迷离恍惚的情调,从而进入这种夹杂着淡淡的哀痛、淡淡的恬静的独特的意境,慢慢地领悟作者在那血雨腥风的黑暗社会中苦闷彷徨的心情,作品的主题也就把握住了。 “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作为鉴赏,就需要体味这种美感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何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散文佳作.它凭着作者特有的艺术情感和从容宛转的情思,借助于清新爽朗的笔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美妙脱俗、气韵生动,情采飞扬的艺术天地,仿佛是一幅用文字描绘的淡雅国画,是一首感物咏怀的无韵诗,倘徉在这个美妙脱俗的艺术天地里,既可以得到一种舒心惬意的享受、美的启迪,同时还会感受到一种灵魂、一种精神力量和内在的哲学意蕴在心灵的一次巡礼.它给人丰富的意境美, 蕴藏着丰厚的人生内涵。作者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一人一事,乃至一点思想的火花,一曲感情的波澜,皆可随意撷取,点化成文。幻化出幽深的意境,透露着无穷的情韵。作者是善于从一个新颖的表现角度,用别具风彩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从而做到“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通过讲授这篇散文,着重要鼓励学生体味作者营造的意境,告诉学生勤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也会笔下生花,写出意境隽永,耐人寻味的散文来。

其实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如同导游,带领着学生一同畅游。师生共入意境,深情涵泳。在赏析中感受、思索,作品感染了学生,学生领悟了作品,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散文教学就是再现散文以情感人的真面目。从这一意义上讲,散文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三、紧扣文眼,寻找行文脉络

 

文眼,即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是牵制全篇的艺术构思的焦点。行文脉络,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和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任何一部作品,尤其是优秀的散文,都是作家围绕一定的主观意图和审美理想出发,将分散的材料铸成一个个完整的有机统一的艺术整体,而且这个艺术整体充溢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这就体现了散文的特性——“形散而神聚”。

  我们在散文教学中就要找到文章的线索,特别是情感线索来分析作品,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作品的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作品内容本身所蕴涵的艺术美感教育。

  紧扣文眼,其实就是紧扣文章的重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住文眼,需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放到“情动而辞发”的“重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文意思索。

  还是以《荷塘月色》为例,写作背景是暗无天日的1927年,全文蕴藉隽永,隐晦曲折,教师要紧紧抓住开篇“这几天颇不宁静”这个文眼,细心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知道,文章接下去虽未交代“颇不宁静”的原因,只是写作者独自一人夜游荷塘,观赏月色荷塘的幽静,写朦胧月色的宁静,等等。但作者并不是欣赏其静,而是以此反衬自己内心的不宁静。这看似矛盾的两者,一为客观环境的“宁静”,一为主观感情的“不宁静”。在文中,作者在心情“颇不宁静”时,在荷塘产生了一种“偷来的片刻逍遥”,在这幽美的荷塘月色中,这一对矛盾体暂时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而眼前的“宁静”终究不能彻底排除作者内心的“不宁静”,所以,作者“忽然想起了采莲的事儿”,“一抬头,又回到家门”,将作者扯回了彷徨的现实中,回到了篇首“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上来。散文像风筝,飘远含蓄而难以捉摸。因此,教师要始终抓住文眼,细致引导,才能让学生也紧扣文章的重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当然,仅仅紧扣住“文眼”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理清行文的脉络。我们在指导学生分析文思时,还要指点学生明了每一篇散文的精巧的艺术构思。比如,我们在讲授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时,我们一方面要指点学生把握文章的两条线索,即以“地坛荒芜中的生机”为明线,以“自己求生的希望和决心”暗线。明线暗线互为映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在教学中如果抓住了这两条线索,便能使学生分清层次、理清脉络,领会作者在看似平静的叙事中所蕴含的惆怅。

 由此可知,教师要讲好散文,必须紧扣文眼,理清行文脉络,从结构入手,具体分析,千万不要笼统评论,空洞分析。

四、品味语言,升华感情,使学生体味语言美

散文的艺术可以称之为“语言的艺术”。作家在创作时,一定会用同他的思想感情完全贴切的语言文字表达其思想感情,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了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富有哲理,而且往往富有由作家个性与其优美精辟的语言相融合形成的某种特色。在语言上,有的散文寓意深刻,有的散文朴素自然,散文语言是秋天的晴空,一碧万里;是雨后的春山,清新淳朴。散文教学不能放过语言的品味。沿着语言的小路,我们会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我们从诗情浓郁的散文语言中也感受到了美的熏陶。因此,散文教学要通过理解语言来感知艺术形象,言是思想的载体。不管语文教学多么“人文”,语言始终是最重要的“抓手”;忽视语言的语文教学,不是地道的语文,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散文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 朱熹说:“读书之能,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好,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好。”所以,散文教学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协助学生体会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感知其美妙之处,其深邃之意,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于这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美文,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去品味鉴赏,并激发其感情呢?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散文的一些精彩语段及词语进行赏析、揣摩,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荷塘月色》这篇优美散文,在赏析“月下荷香”这一段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领会“羞涩”“袅娜”等词语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趣。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语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动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就这样,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便可体会文章的意境。

而《我与地坛》这篇优美散文,则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史铁生是一位语言高手。在许多看似漫不经心的文字下面,都饱含着作者滴血的心。且看下面几段文字:

(1)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几,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    (2)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3)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

课堂上,我们一同讨论这些语言的含义。为什么说落日时分是最为“落寞”的时分?雨燕的声音为什么“苍凉”?为什么说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如何理解母亲的话是对我的“提示”“恳求”和“嘱咐”?母亲在园中走的时候,为什么步履“茫然”?孤立地看这些词语,的确没有什么品味之处.但是,只要联系文章,就会发现每一个语词后面都大有嚼头。“落日”本无心,但对一个身体残疾万念俱灰正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的人来说,用“落寞”就十分妥帖,那是此时“我”孤独寂寞心境的准确写照。雨后的燕子出来唱歌,应该是悦耳动听,充满活力,然而,在作者听来,却是“把天地都喊得苍凉”。作者的心灰暗绝望到了如此地步!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真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母亲的思念.才能真切地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担心忧虑和惴惴不安.从而领会母亲那一颗伟大的心!

     为什么说“这样的母亲是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注定:必然的意思。为什么?因为母亲是一位对儿子十分关爱的母亲,而儿子又是一位遭遇不幸命运的儿子。这样的母亲岂不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注定”一词正折射出母亲慈爱的光辉!

母亲“提示”“恳求’’“嘱咐”我什么?先要说我去园中干什么了。我说去看书了吗?没有。我说去活动活动了吗?没有。母亲最担心我的事是什么?是轻生。但是母亲不能直接说,不敢直接说。也不愿直接说。只能往好的方面去说。只能往最希望的方面去说。所以,才变成了“提示”“恳求”和“嘱咐”。母亲心中的复杂情感,都在这几个平平常常的词语中了。

总之,捕情感,入意境,寻文脉,品语言,是我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对散文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还要以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为指导思想,把握教材重点,处处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入手,让学生真正在散文的学习中获得美的感染。

 [参考文献]:

1、刘锡庆 张继缅 :《写作文鉴》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10月.

2、佘树森 : 《散文艺术创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86年8月.

3、王光明 :《中外散文诗精品赏析》 花城出版社 , 1990年12月.

4、陈孝全 : 《朱自清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1年3月.

5、张炳隅:《文学鉴赏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1年12月.

6、汪文顶:《怎样写散文》 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2年8月. 

7、廷敬理 徐行:《朱自清散文》(上、中、下)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1994年8月.

8、刘勰《文心雕龙》  钟嵘《诗品序》

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作者通讯地址:云南昭通市彝良县牛街镇

邮编:657613

工作单位:彝良县第二中学

联系电话:15911821151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