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强化”与“内化”(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   罗家寿

    “强化”与“内化”是教师用来增强教学效果、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教学手段。在教学的实际运作中常常有失偏颇:“强化”失度,“内化”不到位,过度地夸大“强化”的作用,忽视“内化”的实际功能,对正常的教学活动构成了负面影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这一现象加以探讨,定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强化”一般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强化记忆、强化训练,以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积极作用及在教学的非正常情况下,如恢复招生制度初期所发挥的速成、补救作用,被看成是获取知识的“短、平、快”。如今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性驱使下,这种“强化”手段已成泛滥之势。一些学校滥订滥印复习资料,搞名目繁多的考试,随意增加课时,拼命的加班加点,重复灌输教学内容。这种一味地“强化”,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挤占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时间,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睿智被消磨,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就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师而言,热衷于“强化”不思创新,习“强化”以为法,将“强化”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忽略了知识传授的有序性、合理性,忽视获取知识的诸多有效手段。教学超负荷,不能顾及多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学生学而不化,在这种看似哄哄烈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疲于应付款,缺乏对教材的足够钻研,课堂教学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不了教学的良性循环。  

   教学过程的“内化”,要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感知教材,思考理解,达到对知识的领悟升华,真正获得知识和技能。

   从形式上看,“内化”与“强化”有着诸多区别:

1、“强化”重结论,“内化”重过程。前者往往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追求“瞬时”效应,后者要求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期达到真正掌握。

2、“强化”重知识灌输,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在教师设置的模式内,缺乏深度和广度,常常表现出老师代替学生思维,学生是被动接受;“内化”重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如引导学生用心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所得信息从而判断出结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活动,前者带有滞后性,后者带有前驱性,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3、“强化”机械重复,事倍功半;“内化”追求的是怎样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不难看出二者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要实现从“强化”到“内化”的转变,做到少施“强化”,多求“内化”。 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站在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高度,面向全体学生,扎扎实实把教学活动落实到实处。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立足课堂,减负增效。

课堂是教育教学主阵地,实现由“强化”到“内化”的转变,就要把课堂这一应试教育的顽固堡垒变成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改掉喋喋不休式的“讲师”作风,教师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开展生动活泼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如语文课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一定的语境里得到知、情、意、行的锻炼。“它之石可以攻玉”,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资料有他独到之处,有一定的价值,但我们不能脱离所教学生实际、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味的依赖。要认真钻研教材、吸收他人精华,丰富自己,把课上得深入浅出,让学生通过预习、听讲、复习、练习等活动学习到知识。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 立足学生,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学习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教应为学服务,教师应多接触了解学生,注意信息的及时反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内容的多与少、节奏的缓与急,因材施教,并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使教与学形成和谐发展。

三、 立足教材,个中求常。

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教学不能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但我们可以立足教材,研究知识形成的规律,形成学生的“内化”,教会学生运用这一规律去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急剧膨胀。

“强化”是手段,“内化”是目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强化”的作用,合理的运用“强化”。努力运用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作者邮箱: luojiashou@sohu.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