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题模式,打造有效阅读(鲁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构建主题模式,打造有效阅读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口镇中学 安秀 联系电话:0634----6551164 邮编:271114 [内容提要] 为了切实解决初中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象,依据教材单元教学主题,大力实施主题阅读教学。一是精选内容,增强主题阅读的针对性。细化单元解读,精选内容,实施有效阅读。二是自主阅读,增强主题阅读的能动性。采用“三步读书法”、“比较异同法”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读书。三是取舍整合,增强主题阅读的实效性。教材内容和拓展材料要灵活处理,或精读、或内外结合、或大胆取舍、或科学整合。四是读写结合,增强主题阅读的示范性。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主题阅读转变了教学思路,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 [关 键 词] 主题阅读 针对性 能动性 有效性 示范性 [正 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村中学来说,学生阅读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瓶颈”。原因:一是学校存书量少,且陈旧不堪,很多家庭几乎无存书;二是语文课堂高耗低效,每学期学习内容仅限教材,导致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决定实施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验与研究》被审批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我们现在使用的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采用了主题统领、文体杂陈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围绕教材单元主题选择内容或写法相关 、相近、相似甚至相反、相连续的课外的文章,纳入我们的课内阅读学习,实现课内大量阅读。通过构建主题阅读教学模式,增强了阅读的有效性,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精选内容,增强主题阅读的针对性 在学习每册教材之前,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精选主题阅读材料,增强阅读针对性。 1、细化单元解读。现行教材已明确指出了每单元的主题内容、训练重点、精读与略读篇目,我们在集体研讨时侧重于对单元内容具体解读,对每篇课文的内容、写法等做到心中有数。在依照课程标准、参考相关资料、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计较具体的可操作的单元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训练目标,以此为指南去搜集阅读材料,增强针对性。 2、精选拓展材料。要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或针对精读篇目搜集扩展阅读的材料。教师先分工协作,利用网络、书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各自准备好后再进行共同研讨,优中选优,最后精心筛选出拓展阅读的材料,上交学校统一印发给学生。所选材料力求在内容或写法上与本单元的“主题”相近、相似、相关 ,注意选材角度、写法风格的多样性,并注意时代性、可读性,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随着对“主题阅读”的逐步认识,学生也主动参与材料的搜集,他们个人搜集的材料经过小组精选、课代表和老师的层层筛选确定的文章也可统一印发给学生,这样就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拓展材料,除文本形式以外,还适当增添了一些歌曲、图片、录音、视频等,形式多样,极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世界,激发了阅读兴趣。 二、取舍整合,增强主题阅读的实效性 教材内容、拓展材料如何取舍整合,在主题阅读试验初期,这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如果对课文精读细品,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大量阅读;如果在一节课内阅读几篇文章,就会出现蜻蜓点水式的泛泛而读、面面俱到又面面不到的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尝试,我们逐渐形成了清晰地认识:主题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教材内容、拓展材料可以大胆取舍,灵活整合。 1、精读一篇。语言精美情感动人的文章,内容上有代表性的文章,写法方面有示范性的文章,尤其是教材每单元的某些重点篇目,都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细到字词句篇、修辞写法,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积累运用,并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内外结合。以课内一篇课文为立足点带动几篇课外主题材料的阅读,是主题阅读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模式,例如:学习六年级下册《鹤群翔空》一文时,补充了《斑羚飞渡》、《神鹰》两篇文章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品味生动传神的词语和含义深刻的语句,激发了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并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3、课内综合阅读。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探险为主题,内容丰富,文体多样,情节引人入胜,学生较有兴趣。本单元内容难度不大,技能目标在以前的学习中曾做过专门训练,因此,本单元中的四篇课文《荒岛余生》、《伟大的悲剧》、《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在学生课下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一节单元综合课对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归类:(1)重点字词(2)作家作品;(3)主题;(4)写作技能:细节描写、细腻心理刻画;(5)重点语段品味:品读《荒岛余生》中矛盾心理的片段,《登上地球之巅》“搭人梯”和“缺氧继续攀登”的片段。 4、课外主题阅读。有的课外材料在内容、写法方面都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并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就整合成一个主题,纳入课内进行阅读学习。围绕“父爱”这一主题搜集整理了四篇文章:(1)《脚跟》(父亲为给孩子攒学费每天上山砍柴,穿着草鞋的脚跟裂开了又长又深的口子,舍不得买药只用草木灰来填充裂口)、(2)《白雪塑像》(父亲舍不得看病,咳嗽声剧烈,怕影响孩子学习就借口躲出。在一个寒冷的深夜,当孩子做完作业无意向窗外看时,猛然发现父亲竟站在白雪皑皑的院子里,揣着手,跺着脚,身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成了一尊白雪塑像)、(3)《爸爸的白发》、(4)《爸爸的双手》。四篇文章表现父爱的角度不同,但写法相似,都是选取了人物在典型环境下的典型形象作为感情的聚焦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语言,悟真爱,重点是学写法。 二、指导方法,增强主题阅读的有效性 借助下发的预习学案或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等形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培养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增强阅读的有效性。 1、 “三步读书法”。学生自学一篇新文章,可在此方法的引领下阅读。 第一步:初读感知。 (1)、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把生字的注音、生词的解释补充在课文中。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炼课文的主旨、主题,体会思想感情,并把内容要点、主旨情感写在文题旁。 第二步:研读感悟。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结构层次。如:记叙文的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 (2)、领悟课文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①分析作者运用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②分析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想、想像等。 第三步:品读赏析。要求学生有选择的默读,并按照对课文的理解,在课文上圈点勾画作批注,体现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圈点批注的内容主要有: (1)、赏析语言。如:分析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揣摩词句中的“言中之事、言中之物、言中之情、言外之意);品味、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如动词、形容词的运用); 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语句的句式特点和语法特点及其表达作用。(如疑问句、感叹句、关联词、修饰语等);赏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等。 (2)抒发感想。对文章中心句的理解,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对文中人物的评价等,都可以通过圈点批注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学生针对本文中心句的理解作出了以下批注:“尊重和爱,能使人或动物产生信赖,而信赖又会使人和人、人和动物和谐相处,这将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三步读书法”适合于各种文体的阅读。其中,赏析品读语言、揣摩借鉴写法是一个重点,对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比较异同法”。在预习两篇以上的文章时,除用“三步读书法”有针对性的预习外,我还指导学生侧重思考比较几篇文章在内容、写法等方面的异同,增强阅读的能动性。 (1)同一主旨,选材角度、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如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但选材角度、文学样式各不相同。《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从欣赏诗歌的角度来体会。《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它通过小弗朗士的视角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表现了法国人民国家沦亡后的悲痛之情。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心理、衣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给人以乐观、坚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写于“九.一八”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强烈的思念之情。《失根的兰花》是一片抒情散文,文章以花为契机,引发家国之情,寄予厚乡情结,意象繁富、诗意盎然。 (2)同一文体,写法各有侧重。如同样是记叙文体,除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外,记叙顺序、人称有所不同。《走一步,再走一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遇险---脱险”的经过,用的是顺叙,使读者对整个的故事情节一目了然;而《爸爸的花儿落了》则围绕毕业典礼穿插了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运用了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3)同一题材,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有的简洁凝练,语言朴实;有的生动形象,趣味横生。同样是介绍莺,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笔下的《莺》,用词准确传神,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辞海》中的介绍则简短全面,注重了科学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文章异同点的比较,学生既把握了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掌握了每篇文章独具的特色,使学生能从不同文体、不同角度、不同表现手段、不同语言方式中学习语文、认识生活。从而加深了对同一主题正确认识。通过归纳梳理学习重点,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面,这样便可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阅读水平。 针对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侧重于通过自主探究课具体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通过交流展示课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评价,提高阅读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就可以下发自学提纲,让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课下自主预习。 四、以读促写,增强主题阅读的示范性 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主题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中积累,读中学写。为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我注意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1、针对某篇文章的内容或写法进行片段训练。(1)续写结尾。学习《最后一课》时,让学生以小弗朗士的口气续写下课以后的情景。(2)仿写练习。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让学生仿写雪中捕鸟的片段,写一段话。或叙述某个游戏、劳动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3)改写。可以变换人称,可以改写开头或结尾。(4)扩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需要,在不脱离原文实际的情况下,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对那些粗略的内容、笼统的情节,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力求使文章变得丰富而富有感染力。(5)缩写。抓住原文的主要内容,保持原文的人称或语言风格,进行概括性缩写,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 2、针对某个单元的主题进行大作文训练。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以成长为话题,这个单元的文章以及补充的阅读材料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有幸福美好的回忆,有困扰一时的烦恼,。在阅读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情感,从而使学生得到了有益的启迪,加深了对成长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就显得水到渠成。结合本单元,我们布置学生以《成长中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个性。绝大多数作品感情真挚,意蕴深刻,选材角度多样,使我惊喜,给我震撼。 从主题入手改革阅读教学。精选内容,深化了阅读主题,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自主阅读,方法引领,增强了阅读教学的能动性;取舍整合,课内外结合,拓展了阅读空间,增强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读书双收,增强了阅读教学的示范性。主题阅读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让学生有书可读,有法可依,有文可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1、莱城区教研室《初中语文主题阅读实施方案》 2、《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