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味儿”与语文课(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胡小朋 内容摘要:“语文味儿”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关于它的探讨却方兴未艾。“语文味儿”到底应该如何界定,这个概念的提出与语文课有何意义,我们讨论它的价值何在,达到它又有哪些途径,关键和根本是什么,笔者试综合各方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以上问题作一探讨,希望能为语文教育教研添砖加瓦,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关键词:界定 意义 途径 关键 根本 正文: “语文味儿”这个概念自从程少堂于2001年提出后,就在全国语文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今天,我试着综合各方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语文味儿与语文课相联系谈几点浅见: 一、 何为“语文味儿”? 什么是“语文味”?我认为,语文味儿绝不应当是语文课可有可无的门面装潢,而应该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而成其为语文课的标志,是语文课本质属性的自然外显。试想,一堂没有或不够“语文味儿”的语文课还算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吗?因此,如何正确界定“语文味儿”必须牢牢把握住语文课的本质属性,即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地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这样讲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说是整个20世纪语文教育探讨的最新共识,是近一百年语文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是被近一百年的语文教育实践所反复证明的。它对于语文学科性质和地位的界定应当是我们正确认识语文课本质属性和“语文味儿”的指导性意见。 “标准”第一句是讲语文的性质,接着是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再次是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性质间接告诉了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基本任务是语文课程实施的方向,而基本特点则是语文课程实施应坚持的原则,它既不是人文性,也不是工具性,而应是两者的统一,这些就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因此,“语文味儿”首先应该要体现语文作为最重要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情趣、意味等),这是语文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的基础;其次,“语文味儿”在具体操作时,应当牢牢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采取咏诵、研读,体味,揣摩等紧扣语文学科基本特点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次,“语文味儿”当然应有“味”,也就是应当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有滋味的。 二、“语文味儿”对于语文课的意义。 “语文味儿”概念的提出正切中了当前语文教育的时弊:不少语文课偏离甚至远远偏离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要么偏于工具性,注重单纯的语言知识讲解与学练;要么偏于人文性,内容无所不包,形式五花八门,使语文课丧失了自身应有的魅力,模糊了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更有甚者,“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搞得语文课“不伦不类”,语文教师背“不务正业”之嫌。 诸如:(1)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2)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3)脱离文本的讨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4)合作探究流于形式。课堂上热闹非凡,对小组成员的任务落实不到位,不能各尽其责。 某市“新课标语文优质课大赛”中就出现过如下镜头: 师:下面就文章作者是男子还是女子,请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望江南》) 于是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看着轰轰烈烈的讨论场面,教师不禁喜形于色。面对如此热闹场面,我不由地问语文到底怎么了?难道这种无谓争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吗? 另外,关于语文教育的探讨一直就相当热烈,而新课程改革后的近年则更甚。这本来是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大好事,但毕竟鱼龙混杂,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如“×步教学法”的盛行。而“语文味儿”可以帮助我们擦亮双眼,看清真相,找准方向,是我们在一轮轮语文教改浪潮中博采众长,勇立潮头的立足点。 总之,“语文味儿”的鲜明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我们辨清一堂语文课是否真正把握住了语文学科基本特点;有利于我们检验一堂语文课是否达成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有利于我们考察一堂语文课是否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即持久动力)的激发;有利于语文学科本身的建设,有利于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随时把握住语文教育的原则和方向。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语文味儿”就是我们语文教育的“牛鼻子”!是语文课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 三、“语文味儿”实现的途径。 既然“语文味儿”是语文课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那么“语文味儿”就是与语文课互生共存的整体,一堂语文课就必然应当有“语文味儿”。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具体可采用以下做法: 1、反复咏诵,教出语感。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所谓教出文体感和语体感,从教师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教法;从学生角度说,是不同的文体和语体有不同的学法,具体说是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还要让学生领会现代语体与文言语体、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表达功能。所谓教出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是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意义或字典意义,读出字、词、句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这三者之中,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为最基础最核心。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因此,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儿”的重要体现。 2、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我们的课堂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而文本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善于钻研教材,从内容中挖掘教学资源,寻找听、说、读、写综合实践的契合点,对此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比如要善于抓课文中的“空白”以深入品味。课文中的“空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概括写或有意不写,留给读者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新教材中留有许多这样的空间,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散学生的想象,读“厚”文本,读“出”语文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这种“空白”往往存在于词、句、段,甚至标点中。如《故乡》一文闰土语言描写中的多处省略号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可以品味出闰土前后言语及性格的巨大变化。 3、巧用手段,感染熏陶。巧用语言手段。也就是教师的语言感染力、激发力与其他方面的表达技巧,如教师的朗读、讲析,过渡语及课堂评价语言的生动运用,多采用规范生动的书面语,常引用诗词名句,时不时发点精辟的人生哲理,穿插一些机智的幽默风趣。巧用组织手段。即教师的调动手段,或者说是课中活动形式的组织与安排,如独立阅读、小组交流、分组辩论、师生共议、集体朗诵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其中,学在其中。巧用资料手段。就是用扩展的方式、引入的方式、穿插的方式,适时适当引进课外文字、挂图资料及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资料,以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延伸知识面,达到触类旁通之效。巧用活动手段。即多开展诸如征文、演讲、朗诵、辩论、讲故事,甚至是办墙报、校刊,手抄报等语文性活动。这些活动本就是一种或几种语文能力的实践运用,实践性强,形式又生动活泼,能够切实训练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能力。四种手段的巧妙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感受到浓浓“语文味儿”。 4、以情动人,触及心灵。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魅力主要来源于其蕴含的丰富情趣和意味。充当交际工具的语言符号只有内含着情感才会耐人寻味;人类文化古今中外,时空距离不谓不大,但正是因为内含着情感,才会有超越时空的共鸣。而语文教学只有以情动人,教师才会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有劲,否则教师“言之无物”,学生只能“味同嚼蜡”。课前激趣,铺垫氛围。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或以作者不寻常的经历感动人,或以主人公不平凡的事迹激励人,或以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启发人,或以社会上不一般的案例打动人;深情范读,带进氛围。喜则声高气昂,怒则声疾气足,忧则声低气缓,爱则声柔气徐。文章的情感,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深情的朗读中飞入学生的心灵;调动积累,融入氛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可以自发而深刻地进行的,必须经过有效的强化才能得以充分开启。可以引导学生追忆往事,回忆看过的相关的书籍或影视,调动学生以往积累的情感体验。再引导学生谈谈感受,说说想法,在推波助澜中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与感悟,提升语文素养。精彩品析,升华情感。勾画优美词句,反复诵读,品味其中的美。还可将读、画、思、品、写相结合,教师相机诱导,充分体会用词的美妙之处,尽情分享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相信触及心灵的情感激发必能让师生共同品味到“语文味儿”之美的。 四、“语文味儿”实现的关键。 “语文味儿”实现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提高教师素质。契诃夫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下。(如北京人艺老一辈著名艺术家就能做到这一点)。二者的区别是素质的区别。同理,要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要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儿”,最重要的是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语文味儿”是一种美学境界。所有的美学境界都必须用全部情感去浇铸。反之,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他要达到教书匠的水平也是困难的,还哪里谈得上有“语文味儿”?“语文味儿”只能是语文教师全情投入的产物。 2、语文教师自己得有“语文味儿”。可以肯定地说,一个语文教师是否有“语文味儿”或“语文味儿”浓不浓,是他的语文课能否有“语文味儿”或“语文味儿”浓不浓的决定因素。“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有无“语文味儿”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最集中的反映。由此可见,提出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这对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因长施教。一方面,所有的优秀教师都是有所长同时又有所短的,十全十美的语文教师是不存在的。科学而快速的提高自己素质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教学个性,扬长补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个语文教师很难做到同时具备这十几“板斧”。“语文味儿”也是有不同层次的。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扩展这一特长,就能逐步教出有一定味道的语文课。 五、“语文味儿”实现的根本。 “语文味儿”实现的根本在教改。稍作有心人我们就会发现,往往平时教学易偏于工具性,而公开赛课时则又易偏于人文性,这是为何呢?不用多加分析就会发现:平时教学的效果毕竟还要靠考试来检验,为了应对考试,就不得不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等,难免枯燥乏味程序化;而公开课毕竟要抓住评委的眼球才行,而这能抓住眼球的亮点多半得发挥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把凡是与之相关能为我所用的都拿来,难免“偏题”纯教化。正因如此,在目前的评价方式和教研模式不改变的情况下,为了不被领导批评、遭同事蔑视、受学生指责、由家长痛骂,语文味不语文味还哪里顾得上呢?因此,“语文味儿”实现的根本在于改进和完善目前的评价方式和教研模式。 对于这个沉重而庞大的命题,笔者仅提出两条建议: 1、优化语文测试的试题结构和评价手段。强化客观性试题。应按照字音、字形、字义,成语运用,修辞手法,修改病句等知识点固化题目设置和数量(建议20个左右),着重强化“工具性”的检测。增加主观性试题。注重文本的品味、感受与揣摩,提倡个性化阅读,让“标准答案”真正成为“参考答案”。加强人力和时间改善主观性试题,特别是作文的评判,逐步探索出一种更科学的评判操作方式。 2、加强校本培训和教研教改,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上传优秀教学设计到区域教育网,搭建教师教育教学交流平台。以“语文味儿”为指导逐步改进公开课、教研课评课模式和标准。 总之,“语文味儿”应该是语文课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与语文课互生共存的整体,一堂语文课就必然应当有“语文味儿”。虽然“语文味儿”实现的途径还有待拓宽,尽管实现的关键在师培,根本在教改,且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但它应当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追求,并且是最高境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程少堂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 2、《语文味研究回顾》 中教网; 3、钱胜武 《语文味不要成了语文味!》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