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学而时习之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 陆洋

【原文】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特指有学问的男子,如荀子、孟子,相当于“先生”。在《论语》中,孔丘门人称自己老师为“子”。书传直接说“子曰”的,都专指孔子。曰:说,说道。学:学习。而:顺接连词,表示被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可不译。 时习:按一定时间实习(或温习)。时:按时。习:有演习、实习和温习、复习两种意思,后者偏重于书本知识,前者偏重于技能。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不:不是。亦:这里是一个加重语气的助词。说:同“悦”愉快,快乐。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这一句讲一个人就当好学,并按时温习学得的知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指朋友。古代“朋”与“友”的称呼有区别,“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自:从。远方:很远的地方。来:来到,有“来共同研究学问”的意思。乐:快乐。○这一句强调要乐于共同学习。《礼记•学记》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而人家不知道或人家不赏识、任用。而:转折连词。愠:恼怒,恼恨。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道德高尚的人。○紧承第二句,提出了一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这就是要有宽广的胸怀,即使由于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暂时受了委屈,也不恼恨人,这才称得上道德高尚。

以上一则三个并列的反问句,从不同角度说明应有的学习态度。句一讲不仅要好学,而且还要按时温习。句二讲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到一起,互相切磋学问,值得珍惜。句三讲要注意自我修养,要谦逊,受得住委屈。把深刻的道理用委婉的语气讲出来,让人心悦诚服。

【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对于这几名话的解释我认同《齐鲁学刊》的,简直就是孔子当年经历的写照,无疑更附合逻辑,没有逻辑的东西是不可靠的,为什么千百年来得到国人的认同?其因值得深思。

一直以来,我就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只重视归纳总结的,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而不是象西方文化一样力求逻辑上的合理。象中医和西医就是代表,中医是经验,要说疗效肯定是有的,但它没有一个必然的逻辑做为支撑,很难提高,也不易做到疗效准确,药到病除太难了。我认为中医只不过是中国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的积累。它对现代医学在药物的选择上具有参考作用,没有更多的科学价值,只可以做为现代医学的补充。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不重视逻辑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痼疾,我们现在还不能证明这一点,也许接下来会在《论语》中会有更多的发现。我喜欢因大见小,也喜欢以小议大,常被人说成上钢上线,但我认为是举一反三,是与不是,希望和网友共论!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能够做到温故知新,就等于有了一位好老师。”

【评析】有人把这句话解释成“能够温故知新,就能当老师。”我对此有疑问。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介绍一个老师的标准,而是介绍一种自己怎样学习的方法。这句话与“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个意思,是指我可以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东西。所以我觉得这里说的是可以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学到新的东西。

  记得曾经学过这样一句话:“书读百遍,其决自现。”也就是说,如果多次阅读,就能全面透彻地理解一本书的全部含义。以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来说,当我们初学一本书的时候,由于我们自己的能力所限,往往不能一下子领会到这本书的全部含义。当我们学过一次后,水平会有所提高,于是再学的时候,又会有新的收获。我想这就是温故知新的意思吧。当然,“温故知新”可能还有另外一层,就是“以历史为鉴”的意思。在国际司法上,也有“惯例法”的做法,即法官可以根据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判例来宣判现在的案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温习。故:旧的。这里指已经学过的知识。而:顺接连词。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可以: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以”是个介词,这里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这一句中,这个对象承前省去了。)为:动词,做为,当做。师:教师,老师。矣:句末语助词。○对所学知识不断复习,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而且可以由此及彼的获得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以上一则说明学习方法,强调对所学知识要反复温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先说“温”,通常译为“温习”;“故”,旧知识、先例、曾经学过的东西等。展开来想呢?“温故”,保持原来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保持经常回忆,通俗点说就是冷了的饭再热热就又可吃了。“知新”,我们说得到新的体会,但也可以说得更先进些时尚些,“更新”与“充电”。比如这饭怎么热,热成什么样,那就是你如何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问题了。光热一下饭还是白饭,若我们加个鸡蛋它就是蛋炒饭,若添放一些咖哩料就是香喷喷的咖哩饭……你添的成份越新鲜越高值,那么这碗饭的价格也越能叫得上去。“知新”对现代人来说,真是太紧要了。五六十年代的许多人都非常有才识,也很温故,可为什么会被淘汰呢?原因就在他们没有更新与充电,或者说这更新充电速度太慢了。温故是对传统知识的沿承,而知新是与时俱进的先决条件.从“温故而知新”一路走过来的人,他自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可以为师矣”,为什么非要死板地认定是可以当老师呢?除了译成老师,我想还有一个词语也很适合——“榜样”。大家都知道“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所以师也一样,他只有比别人处得高才能把一些知识输送给下面的脑袋,也只有这样他才有资格去授业传道。为什么几千年过去了我们还要学孔子的思想呢,因为他的思想始终站在比我们高的地方,这样地温故又使我们建立了扎实的基础,才会更好地吸收新知识,从而得到更新充实。“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话虽出自为政,却在教育方面得到了很多启发。所有的老师都是从学生而来,可谓学生是老师的基石,而老师是学生的楼层,由此看来我倒很敬佩自习成材者,他们一边做学生一边做老师,在自己的基础上自己造房子,所付的心血是双倍以上的。最后,我还有一点感想,那就是一个人必须有牢固的基础才能筑起高楼大厦。你想赢得别人,要么智取,要么勇夺,这首先要智勇过人。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学:学习。这里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相当于“却”,“可是”,“但是”。思:思考,思索。罔:受蒙蔽,受欺骗。殆:通“怠”,精神疲倦。两个“则”:都是顺接连词,就,便。○学习和思考是求知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以上一则讲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指出“学”和“思”紧密结合,才是正确途径。不上网,有宜的思想就得不到及时的讨论和传播,而如果天天在网上,人就会变得浮躁起来,就会失去读书的兴致,从而只是重复既定的思想而变得殆惰起来,甚至变得肤浅起来。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思维在人认识客观世界乃至于科学的发明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更应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正如人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牛顿思考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波义尔思考紫罗兰发明了指示剂……。

今天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海潮的知识海洋,只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达到光明的彼岸的。因此,我们今天的学生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来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世界得以崛起的希望。

学习,狭义的讲就是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从广义上说即了解、掌握自己所不知道的或从未接触过的一些事物,包括科学、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作为一名大学生,经历了从牙牙学语到能够自我用运的过程,经历了快乐的小学,黄金的中学,再次步入了高等学府——大学。我们的知识也由简单的1、2、3,a、o、e 到现在的高等数学,更深一层的语言探究和学习。但这些知识的掌握只能说是狭义上的学习,是属于校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习,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校的学习,更要学会校外的学习。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使我们在机遇增多的情况下,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也日益加强的金环。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以便更好的将自己溶入社会这个大教室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学员的同时亦成为一名杰出的导师,这会给我们青春的生命镶上光芒的金环。人是一个自然的人,更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身处在社会这本运动着的百科全书中,正如黑格尔所言:“的一只脚永远也不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乃至新的人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已经经历了人生的三次转变,而这三次转变为我们人生的后三次转变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人生是发展的,变化的,我们不仅仅要把握今天,更要为自己的明天绘上一份蓝图。而这份蓝图的绘制需要我们走进社会,社会是一本大书,要想真正作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就必须向这本大气书虚心请教、学习。曹雪芹曾语:“嬉笑怒骂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见在社会专业中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它的广渺渊博往往令我们望洋兴叹,而自己所学的课本知识与社会中的学问相比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贻笑大方而已。

大学生要学会学习,尤其要学会在社会中学习,方能立足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生活中。曾看过不少关于神童的传奇故事,许多少年天才虽然智力过人,在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是令许多学生惊跌眼镜的,但很多人却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下去,他们无法与人正常的交流,常常为了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苦恼。这是因为他们并未真正学会相处。如《红楼梦》里目不识丁的王熙凤,她虽大字不识一个,但却在贾府那些饱读诗书的公子、小姐间游刃有余,让人人都佩服的五体投地。那是因为她用自己的方式掌握了社会中的人情世故,并将他们用运于掌心。可见,社会中的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材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社会中的学习对于我们的成材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大学中的学习为我们在社会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不可以舍本逐末。轻视大学中的学习。

有人曾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要想从社会这本大书上找到人生的真谛,不妨先向学校这个小社会学习学习。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尤其是如何做人、做事将会影响他的价值取向乃至他的一生。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及自己所必须所具备的能力。在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九大能力:很强的分析能力;综合的表达能力;跨学科的交融能力;英汉交流的能力;判断与接受的能力;复杂性环境下信息的鉴别和解决能力;多元文化下的工作能力;对社会负责的能力;了解外来文化和当今世界的能力。这九大能力的具备是我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前提,而且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这九大能力是我们在大学期间必须学会和掌握的。

朋友,面对越来越小的地球村,面对竞争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面对有限的工作岗位,我们肩上的压力越来越重。我们所处的环境要求我们学会学习。让我们将肩上的压力化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化为我们无穷的力量和信心。相信在真正学会了学习之后,前途不再是黑暗中的荆棘丛,而是光明大道上的束束鲜花。

长征途中,前有截军、后有追兵,毛主席命红军长征部队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把敌军弄得晕头转向,就在敌军还没有回过神来,红军已冲出了敌军的包围圈,摆脱蒋介石军队的追剿,最后顺利 到达延安。毛主席的战略战术,真可谓"用兵如神"!

  才智指的是多方面的学问,有的人有军事才能,有的人有管理才能,还有的人有经商才能。不管掌握哪一方面的才能,只要善于运用,都能做成大事情。

  华人首富李嘉诚,不但创业惊世骇俗,他在营销方面的聪明才智,更是奇招迭出,出神入化。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介绍一点李嘉诚在经商方面的智慧。17岁那年,李嘉诚来到五金厂当推销员,负责镀锌铁桶的推销。做了不久,他就感觉到推销竞争十分激烈,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弄不好就会掉下来。于是,他避实就虚,采取直销的方法进攻。他发现酒楼是"吃货"大户,就集中精力把酒楼当堡垒来攻。当时,推销员到酒楼直接推销的还不多,李嘉诚正是看中了这点。他认为,自己的这个做法是会得到酒楼的认可的。因为一来直销价格比酒楼旅店到市场上去买要便宜,二来送货上门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和精力。果然,李嘉诚的这一招刚出手就获得了成功。有一次,他打入一家旅店,一次就销出100多只铁桶,成绩十分喜人。除了攻酒楼,李嘉诚对家庭散户也作了研究,他发现,高级住宅区的家庭多使用铝桶。于是,他就把目标瞄准一般住户。要开辟散户市场并不容易,那是要下一番大功夫的。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眼睛一亮--机会来了!原来,李嘉诚在散户中转悠时,发现几个老太太坐在楼下择菜、聊天。他便走上前去,专找老太太卖桶。他想,只要卖动一只,就等于卖掉了一批。老太太们有串门的习惯,买下他的桶,自然就成了他的义务宣传员。李嘉诚这一招果然又大获成功。打开了酒楼旅店的直销路线后,其他推销员眼红了,纷纷学李嘉诚的样,竞争又显得激烈起来。李嘉诚没有因循守旧,他另辟蹊径,又想出旁人想不到的一招。而这一招,则显示出他确实有棋高一着的经商头脑。

  有一家旅馆刚刚落成,正准备择日开张。这可是推销铁桶的好时机呀。李嘉诚的几个同行们都很想做成这单生意,他们抢先找到该旅馆的老板,谁知一个也没有将生意做成,灰溜溜地碰鼻而归。原来,那旅馆老板已经有意与另一家五金厂做交易了。这么大的一条鱼放掉岂不可惜?同事们推李嘉诚出马,李嘉诚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踌躇满志地上了。首先,他并不急于见老板,而是同旅馆的一个职员交上了朋友。在与那个职员的交谈中,了解老板的性格和喜好,再选择突破口。有一次,那个职员谈到老板有个宝贝儿子,最近总是缠着老板要去看赛马。老板虽然心疼儿子,但旅馆开张在即根本抽不开身,弄得那宝贝儿子整天气鼓鼓的,老板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李嘉诚顿时便心中有数了,觉得手里捏着一把打开老板拒客心理的钥匙。于是,李嘉诚请这位职员搭桥,认识了旅馆老板,并表示愿意自掏腰包带他的儿子去看赛马,老板的儿子听说能去看赛马,高兴得跳了起来。看到宝贝儿子如此开心,老板也乐了,同时,他更为李嘉诚的真诚所感动。于是,一笔380只铁桶的大生意,就在李嘉诚的手上大功告成。按说,性格内向的李嘉诚并不适合做推销,但是,勤勉、智慧和灵活多变的推销技巧,为他弥补了这个不足。

  一次,一家酒楼的老板见李嘉诚来推销铁桶,没好气地一口拒绝,李嘉诚只好离开。可没几分钟,李嘉诚又出现在那位老板的面前。老板不耐烦了,正要开口让他走,谁知他抢先一步说:"我这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是想请教,在我进酒店推销时,我的行动、言辞、态度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你指点迷津。"他又说:"我是一个新手,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个成功人士了。我恳求您的指点,以作为晚辈改进的借鉴。"听了李嘉诚这番话,那位老板还能说什么呢?除了深受感动,就是和李嘉诚做生意了。

【原文】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杨伯峻:子张向孔子学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为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评析】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小思】先看干禄是什么意思,干,就是求;禄,俸禄,就是做官。干禄,就是求做官的法子。(题外话,唐代的有个颜元孙,编过本小册子,就叫作《干禄字书》。该册子的实际内容,是专为官僚公文写作辨别字体的——因为大家没有统一教学,字的写法经常会五花八门,就是所谓的“俗字”——现在成了研究敦煌学的必备工具书。后来他的侄子外放作官时,将这干禄之书书写刻石,后来又成为了一件书法名作,因为那侄子便是著名的颜真卿。)

现在的很多人,理解“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都是认为孔子鼓励学生在做官的时候,做个好好先生,不得罪人最为上策。甚至看到一个所谓经济学家拿成本理论分析了一番,认为少说少做,是最节约成本的升官之道。结论是孔子这番道理,实在是升官秘笈、十字真言、充满“智慧”。呸,大大的谬了。 大家都知道,孔子最讨厌的是乡愿(你好我好大家好),说这是“德之贼也”。完全不能理解孔子这样光明磊落的人,怎么可能让学生去做这种蝇营狗苟的事情呢? 比较简单的解释,应该是说,如果你自己做事谨慎,少犯错误,那么你就有机会做官了。且让我们来看看《儒林外史》里面马儿先生的一段话: 马二先生道:“你这就差了。‘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孔子的举业。讲到战国时,以游说做官,所以孟子历说开、梁,这便是孟子的举业。到汉朝,用‘贤良方正’开科,所以公孙弘、董仲舒举贤良方正,这便是汉人的举业。到唐朝,用诗赋取士,他们若讲孔孟的话,就没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会做几句诗,这便是唐人的举业。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学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讲理学,这便是宋人的举业。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言寡尤、行寡悔’,那个给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很显然,这里,把“言寡尤,行寡悔”和科举并列,说的是求官之道,而非做官之道。

其次,应该注意的一点,孔子在论语里面的很多对话都是有背景、有对象的。比如同样是“问仁”,孔子对不同的学生,回答是不一样的。这是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来教育,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同样的,对于如何干禄的问题。这里的答案显然不是唯一的。而更多的是针对子张其人来说的,来纠正子张本人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倘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对孔子的干禄之术的理解,不妨更加广泛一些,而不是拘泥于这一两句话。

再深一层来看,谨慎行事,也正是为官之道。就拿眼前例子就可以知道,很多时候,一个好大喜功的父母官,恐怕比一个庸庸碌碌的糊涂官,给百姓带来的危害更大更多呢。在上位者,一举一动所带来的影响后果都不是泛泛的。难道不应该更加需要谨慎小心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该是为官之道,做事之道。

【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评析】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评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治学态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思想观点之一,我们应该将此发扬光大.连聪明的人都需要好好学习,不聪明的人不学习怎么行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或张贴在校园里.

这句话的关键是要能"不耻下问",也就是不要因为怕难为情而明明不懂也不去问.只要能做到不耻下问,同学之间遇到不懂的可以相互请教,老师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学生请教,家长遇到不懂的,也可以向孩子请教,大学者,大专家遇到不懂的东西,也可以向普通老百姓请教.曾经有个相声,说的是一位父亲明明不懂无法回答小学生儿子的提问,还要不懂装懂,结果洋相百出.我想那位相声中的父亲如果能懂得"不耻下问"的道理,老老实实地向儿子坦诚自己不懂,然后与儿子一起研究和探索正确的答案,不但不会自己出洋相,还能培养孩子的正确的治学态度.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解析】三人:几个人,古代汉语里的。“三”往往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泛指多数。行:走路。必:副词,一定。师:老师,先生。焉: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择:选择。其:代词他们。善者:好的,这里指优点。“者”与形容词结合,构成名词性的“者”字短语。而:顺接连词。从:跟从,学习。之代词。前一个“之”指“善者”,即优点;后一个“之”指“不善者”,即缺点。改:改正。○孔子认为,老师时时有,处处有,几个人之中,就有自己的老师。既可学习别人的长处又可以人为鉴,避免别人所犯的错误。这与第四则“不耻下问”的思想一脉相通,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这一则讲随处都有老师,应当择善而从。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评析】孔子认为生而知之是第一等的智慧,但是学而知之虽然是次一等的智慧,却是比不懂装懂要好很多。

世界上是否真有生而知之的人,我表示怀疑。孔子从来不把自己美化成“生而知之”的人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做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两个必要的前提,一个是一定要开阔眼界,要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思;另一个是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不能固执己见,以封闭的、狭隘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观点和新的东西。只有做到这两点,才可能通过理性的比较做出恰当的选择,然后才能实现“择其善者而从之”。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评析】在被称之为"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孔子这句话已经丝毫也不夸张了,不及时"充电学习",我们时刻都会落伍.看到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边工作,边自学,边进修,那种还依然陶醉在"六十分万岁"之中的在校生们也许会清醒过来,更加懂得珍惜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吧.鲁迅先生说过,人的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浪费时间,就等于是浪费生命.那些把大好的在校学习时间不用来好好学习的人,实在是浪费他们的青春和生命.

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所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在今天也就有了另外一种含义,即如果你没有学好,也许就要被淘汰.所谓"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中国的城市居民中哪一种人最伤悲 我想应该是属于那种被称之为"四零五零"的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下岗工人,由于他们没有一技之长,一旦失去了原来习惯的简单操作的职业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当然,他们的伤悲是时代的悲剧,不能全怪他们自己,然而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趁着年轻加强自身的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广东的外来打工者人数远远超过本地户口的居民,但是这些打工者总体来说文化水平偏低,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就从家里出来打工,一般也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操作,一旦年龄大了之后,都面临着失业的威胁.事实上现在走进广东的外资企业,几乎所有的一线工人都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前,年轻的打工者在广东工作几年后便重回故乡,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打工者通过职业培训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素质,以便在广东继续工作下去,甚至在广东安家落户,生根开花.许多人一边打工,一边坚持业余自学,有些更在工作几年积蓄了一定的资金之后,辞职去职业学校重新学习.我想他们当然不是不懂得利用青春年华好好享乐玩耍,而是"犹恐"没有一技之长,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被淘汰啊.

【评析】学习、是管理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不热爱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者。

  曾经有一位国际跨国公司的总裁来到中国分厂考察,考察之余宴请中国分厂的全体中外高层管理者。只要是曾经在外企担当过中高层管理职位的人都知道,对于总裁的来访都是战战兢兢,因为不管你准备多么充分,也可能被突如其来的提问搞得措手不及。即便是与总裁一起吃饭,也丝毫轻松不起来,因为也许一个小问题,都会给总裁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将直接关系到管理者在企业的升迁。

  那天的气氛很融洽,总裁一天的巡视没有看到有什么大的问题,脸上一团祥和,与会者的心情也谨慎放松。宴会开始之前,照例,中国分厂的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了在场的各位中方高层管理者,姓名、部门、职位、入厂时间,并简短介绍了中方管理者的特长。总裁边听边点头,显出很欣慰的样子,等外籍总经理逐一介绍完了之后,便一起举杯喝酒开宴。放下酒杯,总裁说,听了总经理的介绍,觉得大家都很优秀,都是人才,感到很高兴,为了加深对大家的了解,下面大家边吃边谈,轮流谈一谈你们最近都看了什么书?有什么体会?什么书都可以。结果除了一位中方管理者之外,其余的人最近都没有读任何书。

  总裁于是失望地大谈了一通学习的重要性,最后的结论是:没有学习意愿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在场的管理者面面相觑,总经理也尴尬不已。把是否有学习意愿看成是衡量管理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并不只是一两个跨国企业总裁的心血来潮,而已经是国际上管理者的共识。在一本美国出版,由51位世界顶尖管理大师的文章汇编而成的《未来的组织》(THE ORGANITION OF THE FUTURE )中写道“最理想的雇员是具有能力及勤学好思的人。学习过程正是开始于受雇之日。健康组织的雇员将把日常学习作为个人及公司成功的关键要素。”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倍增和传播,如果一个管理者没有学习的热情,整天忙于日常事务,不但原来的知识甚至思维习惯等会停滞不前、迅速陈旧化,而且眼光和心胸都会变得越来越狭隘,反应也会越来越迟钝。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个企业如果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进步,随时都可能被淘汰。企业要进步,没有管理者的学习提高和进步是不可想象的。

  放眼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不管是中层还是高层管理者,学习的热情都不高。中层管理者整天埋头处理日常事务,高层管理者更加热心的是各种应酬。因为今日中国企业的绝大多数管理者主要不是靠了管理才能才拥有了管理者的职位,他们能否继续拥有管理者的职位也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能力、是否勤学好思。但是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加快和深入发展,如果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中国的绝大多数管理者都将被淘汰出局,因为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已经不只是与本国的企业竞争,而是直接成为了世界企业竞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个笑话:学习有什么用?学会怎样赚钱才有用。李嘉诚小学毕业,不是照样成为世界华人首富?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不错,李嘉诚确实只上过小学,但是他的学习却并不是只局限于学校。前不久我从电视上看到记者问李嘉诚:你今天的成功究竟几分靠机会、几分靠努力?他说,在他当学徒的时候,不管工作多么辛苦多么劳累,他都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此每天都有提高,而看到不学习的同事每天都一样。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两千五百年前的这句警言,好像窖藏的老酒,越久越香。

【原文】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释】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 ②[毋意]不凭空揣测。 ③[毋必]不全盘肯定。 ④[毋固]不拘泥固执。

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感受】现在有许多的人光说不练,只会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想,叫别人怎么做,自己却总是只看而已,不切实际,只想一些做不到的事,却还满口地说自己这是有梦想.妄自尊大..而有些人却总是过度的肯定自己,坚持自己的意见,却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思想不开放,只会守着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愿去改进他,还说这是对祖宗的尊敬.我们要以孔子为榜样,做到这四点.

【评析】 “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1)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评析】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原文】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了才一一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们贯彻始终的。”孔子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多记的人吗?”子贡回答说:“对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观点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才成为有识之人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抓住一个根本思想贯彻始终。”

【评析】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文革时期中国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对于外来的东西一概加以拒绝,导致科学技术、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等许多方面都落在了世界的后面。改革开放之后,才实现了面向世界的“多闻”,并从中吸收和选择了许多“善者”加以实践。短短二三十年,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方面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发达水平的距离。国家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段对话表达了孔子关于学习中的“广”和“专”的观点,孔子在这里似乎过分强调了学习的“专”而忽视了学习应该有的“广”。个人觉得,只靠“一以贯之”而没有广泛的学习也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识之士的。如果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许更能真正成为一个有识之士,即首先确定一个大的研究方向,然后接触、学习和研究尽可能广泛的相关知识,然后持之以恒,或许能够有所成就,仅仅做到“一以贯之”我想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如果仅仅局限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的“一以贯之”,恐怕是很难在短期内见成效的,但是如果我们能打破这个局限,不管是原来属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东西还是原来属于资本主义理论的东西,只要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符合国家民族的利益,我们都加以广泛地学习利用和引进,我想,那一定会能大大加快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

【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一直在思考,没有得到什么收益,不如去认真读书学习。”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评析】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孔子说的这种情况,是确实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你从早到晚,不吃饭,不睡觉,在那里冥思苦想,哪怕想它八天八夜,恐怕求索到脑袋疼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为什么呢?因为思考所运用的是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信息,把它们进行罗列、归纳、分析、推理,大脑中缺少关于某个问题的知识信息,如何能思考清楚问题呢?知识信息从哪里来?直接的来源是个人的经历和见闻,即亲自考察和调查研究,但个人的阅历和个人活动范围毕竟是有限的,间接的来源便是读书学习,因为书本上记载着前人和当代其他人已经获得的知识信息,以及他们所做的总结,即他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即纵观古今,放眼五洲,从中吸取人类已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丰富,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学习使人聪明能干。不读书学习,自以为头脑聪明,他爹妈给他个好脑袋,靠自己“灵机一动”,想当然去解决问题,没有不办蠢事的。

【原文】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②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奔③之为数④,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奔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奔秋诲二人奔,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奔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6)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或:同“惑”。②暴(pu):同“曝”,晒。③奔:围棋。(4)数:技术,技巧。⑤鸿鹄(hu):天鹅。(6)缴(zhuo):系在箭上的 绳,代指箭。

【译文】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 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评析】孟子继续论述养护的重要。他举学习围棋的两个学生的不同表现,来说明三心二意的学习是没有好的结果的。只有一心一意的学习,才能学好学到家。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那个三心二意学棋的人,是不如别人聪明吗?不是,是因为他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

【原文】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孟子说:“有所作为的人就像在掘井,掘了七八丈深还不见水,(“轫”同“仞”,量词,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就要一直掘下去。否则)仍然是口废并。”

【评析】 孟子论述做事应坚持不懈的道理。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