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纲版高考走向新课标版高考(转)(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从大纲版高考走向新课标版高考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进入新课改,新课标考试大纲将越来越受到关注。下面,笔者就依据《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人教大纲版)及《2009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对新课标语文学科部分考查内容予以解读,希望对广大备考者有所帮助。 对照大纲版考试大纲,我们会发现新课标考试大纲尽管尚有瑕疵,但基本上还是做到了不仅说得明,而且也新意十足。 一、删除内容及要求 1.“文学常识”寿终正寝 “文学常识”多年来,几乎都处在“名存实亡”的尴尬之地,新课标考试大纲终于捅破了这层纸,干脆将“文学常识”拎出场外,不再遮遮掩掩,彻底解除了考生的后顾之忧。不过,考生对“文学常识”中的律诗知识也不能一无所知,否则,如果连“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不清楚,说不定连题目指向都搞不清楚了,解答诗歌鉴赏题岂不麻烦? 2.“推断想象”悄然退出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有所变化,“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这一原来较有争议的能力要求悄然退出,这表明以前现代文小阅读最后一道题常考“推断想象”题的现象成为了历史,这也将使现代文阅读选择题的难度有所降低。 二、增加(修改)内容及要求 1.“考试能力层次和要求”部分 在“考试能力层次和要求”部分,新课标考试大纲不仅将大纲版考试大纲中的能力层次作了调整,“鉴赏评价”(原为E级)难度降为D级,“表达应用”(原为D级)则升为E级,而且增加了一个难度最高的也是较能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探究”层级(F级),这是新鲜的事物,很值得关注。 2.“现代文阅读”部分 ★“论述类文章”和“实用类文章“闪亮登场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现代文阅读”部分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选考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而大纲版考试大纲中“现代文阅读”部分考试范围为“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因此,对于个别省份来说,大纲版考试大纲常考的自然科学文章阅读(新课标高考中属于“实用类文章阅读”中的“科普文”)将移置到选考板块或无缘新课标高考(如安徽省2009年高考的选考内容不仅确定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并进一步明确为“散文”或“小说”)。“一般论述类文章”,基本上就是大纲版所考查的“社会科学类文章”。考生不必为提法的改变而紧张。“实用类文本阅读”是新课标的“特色菜”,2009年个别省份(如安徽省)暂时不考或许是从“稳定大局”着眼,而它迟早还是要端上高考“大席”的。对于未来几年新课标地区将参加高考的学子来说,未雨绸缪,方为上策。此外,大纲版考试要求的“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也改为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词语命题考查范围将大为缩小,考点更明确,更加突出了基础性。 ★过一把“探究”瘾 新课标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题,由对一般论述类文本的基础性阅读能力(理解B、分析综合C1)的考查,逐步延伸到对文学类文本的发展性阅读能力(分析综合C2、鉴赏评价D、探究F),突出了“作品题材的基本特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等的考查。其中,尤其要关注“探究”这一全新要求的考点,新课程高考方案的“探究”考点,是对考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据研究分析,为使命题能更好地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的最后一道题将铁定设置为探究型论述题,这也将让考生体验“探究”滋味,过一把“探究”瘾。 3.“古代诗文阅读”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增加新成员,“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使考生心里更有底。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古代诗文阅读”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纳入了自己的框架。默写范围继续划定为“常见”,从近两年新课标省份的高考来看,虽然考查面涉及了初中教材内容,但还是给很多惧怕名句名篇默写的考生吃了一颗“定心丸”,减轻了考生备考的负担,体现了高考人文关爱的一面。 4.“写作”部分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一改原先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既与阅读考查保持了一致,也使表述更为科学合理。基础等级要求的第⑥条也有变化,原为“书写规范,标点正确”,现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要求更为合理,也隐含了字形、标点考点主要通过写作检测的意图,可以大胆预测,2010年的新课标高考卷,将不会单独设题考查字形与标点。 5.“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常用”似曾相识燕归来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字音考点的 表述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与大纲版相比,增加了“常用字”的界定,不仅使考查范围更为明确,也重新表明,字音考查不考冷僻字。字形考点的表述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大纲版为“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与写作中“不写错别字”一脉相承,这也表明字形题将可能不出现在201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中。 ★“方法”陡然变脸为“手法”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不仅将大纲版中的“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变成了“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且将“反复”纳入“常见修辞手法”(原来的修辞方法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考生应在备考中注意掌握“反复”在现代文及古诗文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交互换位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将大纲版中的“语言表达做到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变为“语言表达做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主要是因为“鲜明、生动”的要求应该是语言表达的高要求,不过,这种修改仍有瑕疵,因为,“准确”应是起码的要求,似乎应置于最前面。估计,未来的“说明”还会作出调整。 三、试卷结构设置大变脸,凸显新高考理念 新课标考试将以崭新模式闪亮登场:设置以阅读和表达为主线的卷面结构,切近新课程,撑起全卷内容。着眼于考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运用”,注重对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应用”,要求考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突出了“应用”和“表达”,强调了语境应用性的特点。“表达能力”要求有所提升,要求“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强调了“在具体语境中”,突出了“能力”、“运用”等新课改理念。“古代诗文阅读”方面,难度进一步降低,主要在“鉴赏评价”上,另有两处微调应注意:一是对虚词的掌握增加了“意义”的要求,二是将“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改为“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倾向”。“写作”方面,各考查点表述语言有所变化,如基础等级中的“思想健康”考点增加了“符合主流文化导向”的字样,富有时代感;发展等级各考点表述语言均有删减,如对“有创新”考点的表述就比大纲版考试说明具体多了。从总体上看,作文要求中明确的限定减少了,学生临场发挥的余地增大了。 四、冲刺阶段备考建议 1.认真研读2009年考试大纲,推敲各考点的解读语,琢磨题型示例,尽快熟悉各自的高考模式。准确理解并领会其中的精神,合理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内容,更好地落实新“说明”中的新能力要求。 2.尽快让自己适应试卷的结构,调整并优化新试卷的解题节奏。新课标地区可以参照宁夏、海南2009年高考的试卷结构。对于新老高考内容、要求变化不大的知识点,要继续重视,并正确处理好稳定和创新的关系,如安徽考生在名句名篇的默写上,要注意复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背诵篇目中的部分篇目,新老考生都要强化各自名句名篇默写方面的“软肋”。 3.在前一轮全面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强化对新能力要求的训练,尤其是探究能力的提升。解答探究题,既要进入文本,揭示深刻意蕴,又要走出文本,结合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此方面,可以多关注一下新课改较为成熟的省市(如江苏、海南等)的高考试卷和最新的模拟卷。 4.留意各省市模拟卷中与2009年高考命题精神一致的新颖题及各地市模拟卷中有特色的试题,关注这些试题中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当然,2010年高考在题目设计上可能会更多结合特色情景命题,但命题时将会综合考虑省内南北差异,城乡教学差距,尤其是城乡学生不同的成长和学习背景,所以,不要纠缠于那些偏难怪异题。 5.作文备考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要做好新颖素材积累工作及掌握作文出彩技巧,另一方面也要强化文体规范训练,理解并把握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及尺度,作文训练要在规范化上体现鲜明的个性特点。最后,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书写意识及书写习惯,力求标点使用规范,不写错别字及不规范字。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