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她千百度--我心中的理想课堂(选修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杉村中学     毛爱芳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也已七年,平时致力于探索行之有效又不失真与美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由当初刚入行的懵懂渐渐明朗成对语文课堂的精心构建,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心中的理想课堂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理想的课堂要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导语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先决条件。一堂语文课能否吸引学生,导语很关键。精彩的导语,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拔动其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在趣的氛围中有所思有所得。

(一)声像俱全,渐入佳境

 利用音响、幻灯、电视、电影等设计的导语导入,集听、看、思于一体,效果可想而知。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莫怀戚的《散步》时,音响里传出《让爱住我家》的优美旋律,屏幕上出现一幅幅一家人和睦相处的温馨画面,然后让学生谈谈歌曲与画面让人感动的原因。感人的歌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温馨的画面,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感悟课文。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是对人们期待、渴望心理的强化。悬念式导语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和乞求等的心理,诱导他们对作品感兴趣,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力,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主动性。笔者在讲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时,是这样导入的:“都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那么到底西湖的雪景有多么奇妙,能得到人们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再如一教师在讲《羚羊木雕》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你们都有互赠礼物的经历吧,送礼时双方都很高兴,对吧。可有人送礼物却送出了伤心,这是为什么呢?是哪里错了呢?请大家共同来欣赏作家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

孔子说得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时,教师才更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情朗诵,意兴盎然

激情是人类活动的源泉。激情式导语的设计,就是要求上课初始,教师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激动中开始新的一课。一教师在教授曹操的《观沧海》一诗,当讲到曹操挥师北上,大破乌桓及袁绍残部,在凯旋班师的途中登临碣石山,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高声朗诵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传世慨叹。教师满怀激情地朗诵使学生感受到了这位政治家与军事家那开阔的胸襟与宏伟的抱负。

要上好一堂课,有一组精心设计的导语做铺垫做牵引是必要的。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我们的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一个”!

二、理想的课堂要有一定的思考点

思考点,是一堂课的灵魂的凝聚,是一堂课的张力所在,是对学生主体思维的激活,它不仅能唤醒学习主体的心智,而且能开启学习主体的脑筋,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思考点的确立上,要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得到充分的体现。笔者在讲解《湖心亭看雪》一文时,把全文的思考点定在品味、理解作者对西湖雪景的痴迷上,于是以文末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为出发点设计如下思考题:1、如何解释“痴”?2、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作者的“痴”?3、如何理解作者的“痴”?4、寻找古代文人之“痴”。全文四个问题,也就是四个层面,不论是在探究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还是评论亭中奇遇,甚至拓展延伸环节都是围绕这一“痴”字。强化了文章中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曾学习过的一个很好的课例《雨说》,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文中“雨”说了什么?2、能不能把每节诗浓缩成一行,组成一首新诗?3、将课文与压缩版比较,看看哪些地方更能打动你?4、雨对你说了那么多,你想对雨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始终围绕着“雨”说这一教材要点和文章精彩之处,且所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有层次感,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向纵深发展。

当然,思考点总体的设计要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好像篮球圈距地面高3米5,是十分科学的。高了,总是投不进,就会打击人的积极性;矮了,人人能扣篮,就没有成就感。

三、理想的课堂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目前,世界教育研究有一个共同鲜明的主题是“儿童参与”,然而儿童参与在中国的教育界却始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而充分地参与,新的课堂改革和素质教育就很难落实到位,也就很难推向深入。课堂不应是教师死板的讲堂,而应成为学生快乐的学堂。而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情境交融地进入角色。课堂上,教师要走下讲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放心、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成为学生知识构建的引路人。

笔者在讲王鼎钧的《那树》一文时,先以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带入对老树悲惨命运的惋惜之中,接着教师就请学生为屏幕上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几幅图配字,并交流自己所配的字,然后再诵读全文,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那是一棵怎样的树”,再接下来就将学生的成果在幻灯上予以展示,最后又以“这棵树是如何触动作者心灵”这个问题为纲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深入探讨了文章的内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都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与点拔的作用,并适时地加以鼓励与表扬,而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从而得出自己个性化的体验。应该说这堂课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理想的课堂要有一定的练习题

为了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我们除了研究课堂教学艺术之外,还要研究怎样发挥练习的作用,即如何精心设计练习,如何把练习放在最需要的,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练习的课堂似乎显得不够完美。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求知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拓展。所以练习应尽量新颖,有针对性(如一教师在讲《散步》一文时,就针对文章所流露出来的浓浓的亲情设计了仿写练习;1、亲情是妈妈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是                           2、亲情是一股涓涓细流,给心灵带来甜甜的滋润。亲情是                 ) 

有质疑性、开放性(如在教授《陈太丘与友期》一文时,有这样一道练习:当“友人惭”,下车拉元方时,元方却“入门不顾”,这是否也是失礼的表现?学生对此各抒己见,充分彰显了此题的开放性。)

五、理想的课堂要有一定的赞美

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人人都渴望得到赞美。对于各方面都还处于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渴望就更加的强烈。同学们幼小脆弱的心灵需要我们爱的浇灌才能茁壮地成长,真诚的赞美就是最好的甘露,赞美是肯定,是赏识,而赏识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帮助孩子找回自信心。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地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啊!

有过这样一个体验,当班上一个特不爱学习的学生在《落难的王子》的课堂上主动而准确地概括了寓意时,我真心地说了句:“说得太好了!你真棒!我就知道你能行!”班上的同学立即不失时机地鼓起了掌。从那次之后,他的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虽然他的回答还不是每次都那么准确,他的语言也不是每次都那么简练,但至少他找回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课堂上,他已不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不在焉地敷衍了。

六、理想的课堂要有浓浓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作品的丰富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泰戈尔的《金色花》刻画了一幅唯美唯真的母子相依图,构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天伦之乐;张晓风的《行道树》刻化了默默无闻的最可爱的奉献者的伟大形像;朱自清的《春》中那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花、春草、春风、春雨以及那热闹非凡的迎春图,无一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进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六、理想的课堂要有琅琅书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景的熏陶,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上应该特别注重它”。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对学习者眼、耳、口、脑的多重锻炼,能更好地培养语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审美体验,是形成阅读思维的有效手段。

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书声琅琅应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在朗读中——徜徉在历史与现代的天地间,山重水复、花草掩荫,感动于文天祥慷慨就义的悲壮,视死如归的气概;感动于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扬;感动于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祈愿;感动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感动着领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飞扬豪迈,感动着飞天神舟“九天揽月”的大国风范吧……!

正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理想的课堂各有各的理解,理想的课堂可能是精心的准备,理想的课堂也可能是临时的生成,但有一点,理想的课堂不仅得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更应该是学有所得的课堂。不论怎样,都让我们为了寻到各式各样的“她”而各显神通吧!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