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弊端,完善机制(陈祥书)(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21510 苏州市吴中区) 尽管每年高考作文阅卷,总是高喊要公平,要公正;但事实上,却常常存在着许多不公平,隐含着诸多不公正。尽管现在高考作文阅卷已经进入“电脑时代”,理应更加科学合理;但由于许多人为的因素,至今仍存在许多弊端,存有诸多隐患。因此,当务之急,必须想方设法,去除弊端,消除隐患;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进而,使阅卷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使作文阅卷更加公平,更加公正。 从队伍组建来看,不尽合理,必须进行改组。最佳选择,应当是推行组合制;最最起码,也应该是掺沙子。进而,纯洁阅卷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其一,康大叔该休。因为康大叔一直无视作文题目,把一己之欲强加于作文评分标准,给作文阅卷带来严重偏差;一直无视考试大纲,把一己之私强加于高考作文阅卷,给莘莘学子带来深重灾难;一直无视教学大纲,把一己之偏强加于中学作文教学,给作文教学带来灭顶之灾。如此之人,按照道理,早该让他休矣;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出于何种考虑,非但没有休他,反而让他把持阅卷二十年。在某些人看来,这二十年,是他研究高考作文的二十年,是他探索作文阅卷的二十年;是他吃尽千辛万苦的二十年,是他立下汗马功劳的二十年。但在广大教师看来,这二十年,是他兜售一己之偏的二十年,是他抛售一己之误的二十年;是他强推辅导资料的二十年,是他贩卖狗皮膏药的二十年。也许有人要说,康大叔是教授,是博导;有经验,有能耐。但是,全省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能人多的是,贤者有的是。可以肯定地说,除了康大叔,地球会照转,兴许还会转得更好。隆先生走了,高考语文阅卷不是照常进行了吗?不是如期完成了吗?正因为这样,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康大叔该休矣! 其二,四人帮该倒。近几年来,全省高考作文阅卷由四人把持着。也许有人要说,这四人是资深学者,是当代精英。但是,你如果去查一查,就知道他们在学术上一般一般,算不上什么精英。就说康大叔吧,近十五年来,除了贩卖高考作文外,学术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不光如此,写作上也是门外汉。请看他们的文章《高考作文切不可失》,便可得到证明:观点上,俗不可耐。比公理还公理,比常理还常理;谁人不知,还用得着论证吗?!论证上,文不对题。因为按照他们的题目,理应详细阐述“切不可失”的理由,可全文却详细阐述了“要正确审题”和“文体问题”。分论上,对得不工。因为“要正确审题”与“文体问题”,连起码的对称都不是。堂堂的阅卷组长,只写出了这样的议论文,岂不让人笑掉大牙?第三,理念上也有失偏颇。谬误太多,理当另写专论。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一例:“恳请教好记叙文,但应者无几”,中学有教学大纲,有高考大纲,理应按教学大纲办事,按高考大纲行事。凭什么因你们的“恳请”而改变?为什么要将自己要凌驾于大纲之上? 其三,南师堂该散。表面上看,阅卷人员来自全省各地,但细细一看,你就恍然大悟:组长以上的,绝大多数是南师堂的,或是与南师堂有瓜葛的。虽说“高度统一”很有好处,“一团和气”也有益处;但是,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地说,主要有三点:1、对阅卷中的弊端,他们不敢有所非议。因为面对“祖师爷”,他们不敢说什么,怕有“欺师灭祖”之罪。所以,他们非但不敢说什么,反而会推波助澜。自然,就会弊端泛滥,祸害学子。2、对阅卷中的隐患,他们不会说什么。因为他们受的都是南师教育,已经被南师的那一套彻底洗脑,完全同化;或者说熏为一色,融为一体了;已经看不出任何隐患,说不出不同意见。3、对阅卷中的失误,他们不能说三道四。因为他们与南师同一张脸,合一张皮;不能丢这个丑,不可现这个相。家丑不可外扬,内弊不可外泄。即便错到八国里,也仍要高唱绝对正确;即使不公到极点,也仍要高喊绝对公平。因此,必须解散南师堂,才能使弊端得以解除,使失误得以纠正。 就评分标准而言,不够公平,必须健全机制。必须摆正高校与中学的关系,确立制定标准的流程,形成标准制定的共同体,完善标准形成的机制。 第一,并重制。以往的评分标准都是以高校为主,由高校说了算。此种做法,弊端太多。因为高校的往往不了解中学的实际,不清楚考生的情况;而且还常常心高气傲,眼高手低。他们往往不熟悉教学大纲,不谙熟考试大纲;而且还常常自高自大,自以为是。他们往往用自己的一套来衡量考生作文,用自己的偏见来要求高考作文;他们常常用自己的文学理论来要求学生作文;用自己的文学欣赏来断定考生作文;他们还时常用自己偏爱的文学性来确定作文等次,用自己偏好的文艺性来制定评分标准。如此,定然会造成评分等次的不公正,带来评分标准的不公平。因此,千万不能单由高校说了算,必须实行高校与中学并重的制度。也就是说,应当让高校与中学处于平等位置,共同制定评分标准。在组织上,组长可由高校的担任,副组长必须由中学的担任,而且最好是两位。另外,在评分标准制定之前,最好也规定一小时,让高校的同志也写一篇高考作文。如此,就可以拉近他们与中学的关系,缩短他们与考生的距离。 第二,公议制。可以说,三十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经制定出来,就万事大吉。制定出来什么样就什么样,不管它是驴子还是马。没有进行过任何复议,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公议。而没有复议,就难免会有偏颇;没有公议,就难免会有失误。自然,就可能会不公正,不公平。像今年的评分标准,就明显地抬高记叙文得分,压低议论文得分。像样卷中打68分的记叙文,只有过程,没有什么品味,打个58分就不算亏待,顶多也只能打60分;像样卷中打45分的议论文,分论点还可以,语言也不错,至少也可以打53分,即便打55分也未尝不可。一言以蔽之,记叙文的评分标准被抬高了8—10分,议论文的评分标准被压低了8—10分。结果,人为地造成不公正,形成不公平。倘若设置公议制度,组成50人的复议小组,对评分标准进行复议,对样卷得分进行表决,那就可能避免“一言堂”,去除“一锤定音”,减少制定的偏差,纠正标准的失误,使制定更为科学,使标准更为合理。进而,完善评分标准,做到公正公平。 第三,审核制。过去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很多情况下,就是某个人说了算,或者说就是某几人定个调。于是,不公正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公平的事情常常出现。正因为如此,必须设立审核小组,专门审核评分标准;以确保制定过程的严密性,保证评分标准的公正性。审核小组可由省考试院牵头,由高校和省教研室的专家组成;也可以由省招办组织,由高校和省考试院的专家组成;还可由命题组负责,由高校与中学的专家组成。在评分标准公议之后,审核小组不光要全面审核评分标准的各项细则,修订评分标准中的所有文字;而且要重点审查评分标准的缺漏之点,审议评分标准中不公之处。对争议较大的,要兼听各方面的意见,作出最后的裁决;并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分歧特别严重的,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考试大纲为准绳,进行充分酝酿,力图形成一致意见。对于无法调和的争议,无法调解的分歧,可以采取表决的方法,作出终审裁决,以确保评分标准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只有这样,制定过程才可能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评分标准才可能更加公正,更加公平。 由操作程序来说,仍不严密,必须从严要求。要去除一切不科学的做法,堵塞一切不严密的漏洞;让每一程序都有科学性,让每一环节都有严密性。 首先,要绝对随机。按道理说,现在全是电脑控制的,应该是程序操作,绝对随机,不会有什么变数,有什么差错;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某些地方还未做到绝对随机,还有许多人为的痕迹。别的不说,但说试卷分配,就是如此:现在的试卷分配是成组成组的,不是一份一份的。每组大概有二三十份,肯定是某一区域的。它们很可能是某一学校的,甚至很可能是某两个班级的。如果某位阅卷老师批得紧,那这个学校就倒了霉,这两个班级就吃了亏;如果某位老师批得松,那这个学校就沾了光,这两个班级就讨了巧。而这些,必然造成区域的不平衡,造成班级的不对等。但如果能绝对地随机分配,那就没有倒霉之说,没有吃亏之论,表现的是绝对的公正;倘若能一份一份地分配,那就没有沾光的可能,没有讨巧的机会,展现的是绝对的公平。如果实在不能做到一份一份地分配,那最最起码,也应该每次只分配5份。所以,必须改革程序设置,实行彻底随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程序设置的弊端,促使操作更加公平。 其次,要缩小误差。据说,误差设置为5分,也就是控制在5分之内。表面上看,没有问题,非常科学合理。因为从阅卷角度来看,这不仅提高了有效度,提升了吻合率;而且还提高了阅卷速度,提升了评卷效率。但如果细细一想,那就有些问题了。因为如此做法,不仅降低了准确率,下降了合理度;而且降低了公正性,下降了公平性。比如同一篇作文,甲老师打了50分,乙老师打了55分,那打分是吻合的,也是有效的;但如果甲老师还打50分,乙老师却只打了45分,那打分还是吻合的,还是有效的。也就是说,乙老师打分误差可以在10分之内。而误差可以在10分之内,还能有什么科学性?还能有什么合理性?还能说有什么公正?还能说有什么公平?10分是个什么概念,应该是两个等次!有天壤之别吧!因此,误差设置为5分,很不科学,颇不合理。最多最多,也只能设置为3分;因为即便设置为3分,其误差也还在6分之内。相差6分,对作文来说,应该有天渊之别了。如果还分不清相差6分的作文,那该人不能评卷。如果让他评卷,那是草菅人命。对他,理应进行再度培训,或是适当调整。 再次,要强化监控。现行的作文阅卷制度,只有对一线阅卷老师的监控,有什么评卷速度,有什么吻合指数,有什么自评指数,有什么有效度,还有什么综合指数。但就是没有对机组的监控,对监控组的监控,对领导组的监控,对专家组的监控,对仲裁组的监控,对复查组的监控。而对他们缺乏监控,他们就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非作歹,为所欲为,干起作弊的勾当来;他们就可能利用职务的便利,暗中勾结,沆瀣一气,弄出个惊天大案来。比如说,如果机组人员要作弊,那只要弹弹键盘,就可大功告成,而且还神不知鬼不觉。如果其他人员要作弊,只要买通机组人员,就可稳操胜券,而且还天不知地不知。如果阅卷老师想提高自己学校的作文分数,只要买通机组人员,把试卷分配给打分比较松的老师,就可胜券在握,而且还不留一丝痕迹。因为如此作弊,深藏不露,天衣无缝;不是作弊,却胜似作弊。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对参加阅卷的所有人员进行监控。无论是领导专家,还是工作人员,都应当一视同仁,无一例外。如此,才能确保万无一失,没有作弊现象。 依流程管理来讲,有始无终,必须始终如一。一定要坚持执行评分标准,杜绝各种不良现象;使整个流程健康发展,使整个管理科学高效。 一是要匀速前进。在高考作文阅卷中,每份试卷的评卷时间,往往出现“前多后少”的现象,或者说每份试卷的评卷速度,常常出现“前慢后快”的现象。就个人而言,开始时,两三分钟批阅一份。但越到后来,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有的快得惊人,只要一分钟就能批阅一份。事实上,按照我个人的体会,一篇作文,至少要85秒才能看完,特别长的至少需要100秒;加上综合评分,也需要5秒。所以,每篇作文的评卷时间应该在90秒至105秒之间。低于90秒,就可能评判不准,草菅人命;超过105秒,就可能速度太慢,效率太低。简言之,只有匀速,才能判卷准确,评卷高效。从阅卷点来说,当作文阅卷进入第三天,领导们就开始要求加速,或者不明说要求加速,而是变相要求加速。而作文阅卷一旦加速了,形成了思维惯性,那就无法减下来。尽管后来又强调要匀速前进,但匀速得了吗?即便领导亲临现场,恐怕也控制不了局面。其结果,只能是造成判分不准,带来阅卷不公。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速度,力争匀速前进。而要想控制好速度,匀速前进;光喊口号是没有用的,必须拿出硬性措施。 二是要杜绝扫描。每次高考作文阅卷,总会有“前读后扫”的现象;即使严格加以禁止,也还是无济于事。而所谓“前读后扫”,就是开始时能细读试卷,但到后来就变成了扫描试卷。而越到后来,那扫描现象就越为严重。虽不敢说是“一目十行”,但“一拉而过”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一扫而定”的弊端是肯定存在的。而“一拉而过”,虽不敢说是完全没有看清,但肯定有没有看清的地方;虽不敢说是完全没有看透,但肯定有没有看透的地方。还有没有看清的地方,能打出准确的分数吗?还有没有看透的地方,能赋出合理的分数吗?而“一扫而定”,虽不敢说是胡乱打分,但至少可以说是凭印象打分;虽不敢说是草菅人命,但至少可以说是凭感觉赋分。而凭印象打分,能打得准确吗?能保证阅卷质量吗?凭感觉赋分,能赋得公正吗?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吗?因此,一定要强调“细读”,切忌“扫描”。严格控制阅卷的速度,提高赋分的准确性。对于屡教不改的,要跟他们进行交流,请他们阐述理由;要与他们进行沟通,对他们加以劝告。如此之后,恐怕他们就会仔细读卷,不再“扫描”了。 三是要分布合理。前“边”后“中”,是高考作文阅卷中的通病;不管你怎样防止,总会时有发生,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或者说,它是高考作文阅卷中的顽症;不管你花多少力气,总是难以根治,只是危害有大小之别。具体地说,开始时,分数拉得比较开,高分和低分都有一定比例;但越到后来,高分就越来越少,低分也越来越少,分数高度集中在中段,明显地凸现出来。表面上看,只是个赋分的问题,但就其实质而言,却是个不执行评分标准的问题,不按评分标准赋分的问题。也就是说,开始时,能严格执行评分标准,该给高分的就给高分,该给低分的就给低分,把分数拉得比较开,使分数的分布比较合理;但越到后来,就越不那么坚持标准,越不那么按标准赋分:不打高分,也不打低分;打的是保险分,赋的是大锅分。结果,两边的几乎没有,或者说少得可怜;中间的肚子却越来越大,变成“将军肚”。分数分布不那么科学,不那么合理;区分度没有了,评分标准也就形同虚设了。如此说来,越到后来,越要坚持评分标准,追求始终如一;越到最后,越要讲究区分度,讲求分布合理。 弊端多多,绝不是无中生有;隐患重重,绝不是危言耸听。为了对百姓负责,必须本着求实的精神,正视阅卷的历史;必须总结宝贵的经验,吸取惨痛的教训。为了对考生负责,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健全严密的机制;必须去除种种弊端,铲除各种隐患。如此,才能强化高考作文阅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高考作文阅卷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后记:对高考作文阅卷,本不该讲什么,因为讲了也白讲;本不愿说什么,因为说了也白说。正如许多人所说,现在许多厅级领导都是南师堂的,你还能怎么的。但一想到有可能要殃及下一轮高三,坑害下一届学子,就不寒而栗,产生一种使命感。于是,斗胆挥笔,写出了心里话。其实,这不止是我个人的意见,更是绝大多数老师的意见。充其量,我只是一个执笔者而已。 原载《新课程教育探索》(2009、11)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