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中鲁迅作品的对比手法(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初中语文课本中,作品入选最多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大体可分为小说、散文和杂文等几类(小说:《一件小事》、《社戏》、《故乡》、《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这些作品都是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精品,代表着鲁迅先生的创作成就,有着鲁迅先生作品的共性,作品无处不蕴涵着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闪耀着伟大战士的崇高品质和智慧的光芒。纵观这些精品,我们不难发现,对比这一艺术手法贯穿于这些精品之中。

对比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它可以把事物、事理说得更透彻、更鲜明、更全面,更能深刻地揭示问题的实质。这种艺术手法,历来就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先生却有着鲜明的个性,他借助于叙述、描写、抒情、讽刺、夸张等手法,巧妙地变换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杂文,对比手法的运用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我们应该很好学习和研究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果能抓住鲁迅作品中对比手法的传神运用,就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不仅如此,鲁迅先生的革命热情,对人民热烈的爱,对封建统治阶级强烈的恨,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随着鲁迅先生的憎而憎,爱而爱,哀而哀。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小说《孔乙己》一开始就对两种不同身份的顾客——“短衣帮”与“穿长衫的”进行描写。他们的服饰不同,喝酒的方式不同:一“里”一“外”;一“长”一“短”;一“坐”一“站”;一边是“要酒要菜”,一边是“用钱并不阔绰”。这些描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短衣帮”的辛苦劳累,生活贫困;“穿长衫的”悠闲自在,大模大样,有钱有势。文章含蓄地揭示了顾客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把封建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展现在学生面前,也为孔乙己的出场设置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小说在刻画孔乙己的肖像、语言动作和神态时,通过对比来揭示他的性格特征及其悲剧命运。作者对孔乙己前后的肖像做粗略的勾勒。先前是:“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后来是:“脸上黑而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先生还抓住孔乙己个性化的语言、不同处境中的特定动作以及神态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先前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接着就“排出九文大钱,满口的之乎者也”。后来是:“温一碗酒,酒要好,从破衣袋了摸出四文大钱,声音极低”。当人们从孔乙己脸上的伤痕取笑他偷人家东西时,他与人争辩得“青筋条条绽出,脸色青白而涨红,并睁大眼睛”;当人们问他“真的认识字么”的时候,他露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人们嘲讽他“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则显得“颓唐不安”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一系列前后的对比,表明孔乙己生活走向极端贫困,精神极端颓唐,既麻木不仁,自欺欺人,又迂腐不堪,可笑可怜。由此可见,他的肉体和精神,都已处于死亡边缘,这为下文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推断埋下了伏笔。小说在描写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运用了对比手法,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孔乙己是“唯一穿长衫 站着喝酒的人”,但他在人们的心目中毫无地位,是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是人们饭饱酒足后的笑料。不仅“掌柜的”和“穿长衫的”可以取笑他,大多数“短衣帮”——与孔乙己同是被剥削受压迫的人们也取笑他,甚至连“我”这个地位极端低下的“小伙计”也可以参与逗笑,取乐,寻开心。孔乙己在种种嘲笑中走向死亡,统治阶级、剥削阶级由于阶级立场而决定了他们“吃人”的本质,可是同是地位低下的“短衣帮”和“小伙计”的“我”也不知不觉地充当了“吃人”的角色,而自己最终又不免不知不觉地被人吃了,——这是多么残酷的病态社会。作者尖锐地抨击了人吃人的封建制度,也批判了麻醉人们的封建文化和封建意识。小说还把未出场的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跟孔乙己进行对比。靠读书爬上去的丁举人,就可以行凶作恶,为非作歹,可以打断孔乙己的腿。而没有爬上去的孔乙己只得任人欺凌。丁举人由读书人成为举人成为阴险狠毒、冷酷凶残的吃人恶魔,丧失了人性,丧失了理智,丧失了人最起码的良心,可以说这是丁举人“吃人”的悲剧,假如丁举人没有爬上去,他也许会成为第二个“孔乙己”,而被人“吃”了。孔乙己由读书人跌到下层,最后被人“吃”了,这是孔乙己被人“吃”了的悲剧。孔乙己的悲剧和丁举人的悲剧是由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造成的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社会悲剧。此外,小说中还有很多对比,如孔乙己的“出现”与“消逝”,酒客的“快活”与孔乙己的“孤寂”,孔乙己的“生命”与粉板上那“十九个钱”都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些对比使得孔乙己的形象从他出现直到最后被黑暗社会吞噬,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久久不能磨灭。

鲁迅先生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前后的不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刻画,来反映人物形象的巨大变化与不幸遭遇,从而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憎感情。因此,我们在小说教学中应该抓住人物、环境的前后不同的对比描写,把孔乙己、丁举人、闰土、杨二嫂等艺术形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本原因,运用质疑的教学方法,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如:什么原因使人物前后发生巨大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以抓住描写人物、环境前后不同的生动词句进行对照,提问学生,这变化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组织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鲁迅小说,深入到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反复地品味,仔细地推敲,积极的思考,理解人物形象的矛盾心理,真正挖掘小说内在的社会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

对比手法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源远流长,并不是鲁迅先生一人所特有的,中外古今的作家对这种艺术手法早就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从古希腊《荷马史诗》到契诃夫的《变色龙》以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对比手法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作品之中。鲁迅先生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他运用的对比手法已融入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及其爱憎的情感,设计别具匠心,方式多样,气势雄浑,开掘角度深,耐人寻味。他巧妙地采用对立的感情象征物来形成强烈的反差,利用感情的大起大落来形成对比,这样在曲折多层次的底色上,感情的主旋律变得更加明亮。对比手法不光用在小说之中,用在散文、杂文中也同样具有着强大的艺术魅力。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中,鲁迅先生不惜笔墨详细地具体地描述了百草园,他借助于对生物的描写,以增添作品的生活情趣,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强调园中最不起眼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那么显眼的地方就不用说了,这样写,突出了整个园子的乐趣,给人总的强烈的印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无论是写颜色、形状,还是写动作、声音,都选择有对比作用的景物描写,如:“碧绿”与“紫红”;“肥胖”与“轻捷”;“长吟”与“低唱”;“高大的树上”与段“断砖的底下”等等。这样对比,不但给人的印象鲜明、生动,而且让人感到园中景物各色各样,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远远超过实写的十四种,的确乐趣无穷。除此以外,还有长妈妈美丽动人的“美女蛇”的故事增添百草园神话般色彩。雪后捕鸟紧张而愉快的心情更加深对百草园的无限深情,这一切使美好的百草园令人神往。可与之有天壤之别的三味书屋怎样呢?回首全文,尽管寿镜吾老先生在当时还是比较开明的,但封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腐朽落后的,严重地压抑着学生,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准提课外问题,不准玩,整天泡在枯燥无味的“之乎者也”之中,死读书,读死书,还有先生可怕的戒尺,书屋罚跪的规矩。作者用清新明快、晓畅自然的笔调刻画了百草园,而用凝重、冷峻、讥诮的笔调描写了三味书屋,对比鲜明。此外,书屋与屋后的小园,先生的入神读书和孩子们偷偷做游戏等,作者也着力刻画,来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表现对封建教育制度的嘲讽,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鲁迅先生不愧是了不起的语言大师,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他善于用诗化的语言来捕捉寄托感情的象征物,创造出开阔明朗的意境,通过感情的反差来折射出黑暗的社会现实,表明自己的爱憎情感。而作为教者的我们,就应该把对比手法当作引导学生把握鲁迅人格的突破口,让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已有的经验,去思考问题,探索新知,从散文真挚、坦诚情感的流露中看到鲁迅高尚而灼热的人格光彩。鲁迅先生的对比手法运用在杂文里,使杂文染上鲜明的战斗色彩,显示出鲁迅杂文尖锐泼辣而又幽默风趣的独特风格。

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运用层层对比手法,以反封建的观点,把现实中倒塌的雷峰塔认定为象征封建势力压迫人民的“镇压之塔”,对它的倒掉,鲁迅先生表示极大的庆幸和欣喜。文章先用雷峰塔的真景和虚名进行对比,名不副实,强调了对雷峰塔的憎恶,认为它的倒掉并不可惜。接着刻画温柔、聪明、善良、勇敢和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妇女形象——白娘娘。刻画了残忍、嫉妒、招是搬非、道貌岸然的封建卫道士——法海,指出对“镇压之塔”的倒掉,作者本人和人民大众一样都“欣欣然”。紧接着作者用和尚的本分与法海和尚的行径进行对比,剥开了法海的画皮,让人们清楚地看到这位封建卫道士的丑恶脸孔:他容不得别人的自由婚姻,只有按照封建道德、封建观念组成的家庭才是合理的。文章最后又用“当初”与“现在”,从时间的变迁,事态的发展来对比,指明白娘娘得到解放,法海和尚永远囚坐在蟹壳里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一条历史的发展规律:人民一定胜利,封建势力必然崩溃,封建卫道士决没有好下场。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鲁迅杂文的对比手法与小说和散文的对比手法不加分析地等同起来,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从杂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比手法是鲁迅先生形象化的思想,它“包含着猛烈的攻击阶级统治的火焰”(《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见《瞿秋白文集》第二卷988页),积淀着鲁迅杂文理性的内容。

鲁迅先生站在历史的高度,面对着交织着正义与邪恶、新与旧、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种种矛盾的复杂社会,以极其敏锐的洞察力,看到积淀于社会尤其是人们心中的封建主义的毒害,看到了反封建斗争的艰巨性和改造国民精神的迫切性。他面对着“惨淡的人生”,把自己全部的同情和爱给予了被剥削、被压迫、受欺凌、受侮辱的最下层的劳动人民,而将强烈的憎恨化为“投枪”、“匕首”,投向封建反动统治阶级及其走狗。在他的作品深层跳动着的是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他的口腔里涌动着的是愿望与现实极端矛盾而迸发出来的不和谐的音响,像一声声洪钟敲击着人们的心,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深沉的思索。他含着泪,用文学这把特殊的解剖刀,解剖着闰土们的麻木了的精神,解剖着孔乙己们麻木了的灵魂,刺激着人们的思想神经,唤醒了沉睡的人们,檫亮了人们的眼睛。他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掏出自己燃烧的心,高高地举在头顶,照亮人们前进的路。在给国民麻木的神经针灸的同时,鲁迅先生又在无情地解剖着被扭曲的畸形社会和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封建卫道士们,揭开罪恶社会的假面具和卫道士们肮脏的灵魂,让藏在虚伪帷幕后面的一切丑恶大暴光,让他们露出反动派狰狞的真面目。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杰尔•查文的作品》见《别林斯基论文集》26页)。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的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决定于他个人的主观因素,同时还受到社会的客观因素的制约。显然,这种手法是鲁迅先生在生活中以泪眼凝视多灾多难的社会和人生,在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悲愤交结的特殊感受中凝结而成的,是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的表现;是他胸中一团火在熊熊燃烧的方式。它让我们领略到作者阔大的胸怀。与鲁迅先生相比,屈原、杜甫作品里对比手法的运用,渗透着个人色彩的思想感情和不幸的遭遇,曲折而委婉地显露自己的爱憎之情。而与鲁迅同时代的郭沫若,他作品中对比手法,澎湃着纯真的热情,如波涛之汹涌,又如火山之爆发,给人以振奋,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但缺乏理智的冷静和思考。

总之,分析和研究鲁迅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这是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高中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对鲁迅诗歌的研究以及对鲁迅木刻艺术的探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深刻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他的思想、人格、精神世界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从而逐步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