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学与育人(人教版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蔡军华

 

教书育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工作。就是说,知识教学不仅给学生以知识体系,也同时形成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不管教师本人认识与否,承认与否,他的“教书”都在起着“育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所教的知识中,在教知识的过程中,在教师自己的言行、态度中,普遍地、并带有决定性地起着形成学生的整个身心、整个精神面貌和思想体系的作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并不回避育人的方向问题。 

“育人”可能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或者给学生的是正面的、正确的教育,或者对学生的成长起相反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正是这条规律的深刻性之所在。它向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要求:一定要自觉地认识规律,正确地利用规律,按照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来自觉地确定教书育人的方向,把学生培养成为我们的时代与事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的教师认为“我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这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只教知识、业务,而不去想、不去碰学生的思想问题,也会给学生一种影响,即造成学生脱离现实、脱离政治,只为个人而读书的不良倾向。而且教师的这种做法本身既反映了对思想积极向上的同学的漠视,又形成对那些错误思想争夺的同学的一种放任。还有一种说法:“教了书就育了人”。这种说法其道理含混不清。 

从客观上来说,教了书确是育了人,但这只能表现人在客观规律面前的无力状态,我们通过科学研究去认识客观规律的目的,就在于主动自觉地认识、掌握、运用规律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而不是自由主义地任随规律的支配。要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达到高标准,获得显著效果,能真正尽快、尽好地把学生培养成才,树立良好的校风与学风,这不是学校某一个部门的任务,需要全校各项工作的“综合治理”。这个综合治理的核心工作,就是通过整个教学活动来培养人才。学校既不种庄稼,也不卖商品,学校的“产品”要按照社会的“订货”来“加工”,它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按照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和教育的目的来培养革命的建设人才。而从根本意义上说,人才的培养是由教书育人的过程来完成的。 

教书必然育人,这是规律;教书必须育人,这是对教师主观能动地、自觉地运用规律去教书的要求,也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它与一般动物对下代的本能性的养护活动是不同质的活动,它不仅受生理规律所要求,而且受社会政治目的所要求,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的活动。人虽具有生物性的一面,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以“社会人”的身分来从事活动、参与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 

教育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它的本质作用,一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塑造现实的人,前者又通过后者来实现。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知识(包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社会历史经验的传递。因此,教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的、普遍的活动,通过它给青少年以知识,发展其智力,使他们学会生产技能和职业能力等等。而且这中间有一个占支配地位,起灵魂作用的东西,即培养学生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社会政治倾向,也就是形成社会人的具体社会特征。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社会历史时代对人的社会政治思想体系有不同的标准与要求。从历史纵向发展来看,人类已积淀了好几种社会政治思想与道德要求。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与共产主义的;从当今世界发展状况来说,又存在由不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不同思想认识。这些思想在哲学、世界观上又分成唯物的、唯心的;思想方法上又分为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等等。因此,在一定意义与程度上来说,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由纵横交错的各种思想体系交织成的思想网络之中,头脑受着各种复杂思想的影响,旧的与新的,传统的与现代的,真善美的与假丑恶的、真理与谬误,虚伪与诚实等等。要在这样一些复杂的思想影响之中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这需要一个非常艰苦细致而又多方面的教育过程。 

学校中的专门的政治思想工作,如班主任工作,政治辅导员工作,党团组织工作,系统的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全部教学工作中进行自觉的育人工作则是更为普遍、更为重要的。首先,这是由于任何知识教学都必然带有思想倾向,没有无思想的知识,如果不注意在知识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就必然要让位于与社会主义相悖的错误思想的侵袭与泛滥,因为学生是在各种思想包围之中的。其次,没有科学知识的教学,要形成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与思想道德品质,这简直是不可能的,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方向,尤其需要他掌握科学知识与真理。只有一般的生活体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很不够的,靠简单的空洞说教,只讲大道理,更会适得其反。“育人”的形式固然不限于教书,但教书是“育人”的必要形式。特别是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新事物(包括合理的与畸形的)每时每刻都在“撞击”着青年的心灵、思想,要使青年们辨清是非,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发展下去,就必须给他们科学知识,这是思想教育的最可靠基础之一,这也说明教书必须育人的客观道理。或者说,教书必须育人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必由之路。 

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是带规律性的活动。在历史上,各时代、各阶级也都按自己的需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普遍的要求。当然他们不一定都是自觉地认识这一规律,并自觉地去运用规律。但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告诉他们,在教书过程中灌输给学生以一定的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唐朝韩愈写了《师说》一文,全面地论述了教师的职责,他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是说,把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启发学生的智慧这三者高度以统一起来是教师的天职,它是对“教书育人”这一规律的自发的认识和经验总结,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在知识教学中培养思想道德这一问题的重视。在世界教育历史中,从古至今,也非常重视教书育人这个重要原则,可见属于客观规律的要求,中外是一致的。例如:苏联早期老革命家加里宁在他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师,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植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 

前人能做到的,我们应该更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因为我们有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明确指导和现实要求。只要我们抱着自觉的态度,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热情地去行动,就会取得教书育人的效果。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