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论”的随想(本站论坛专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陆爱民 1、一线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把“理论”神秘化而拱手相让给“专家”! “理论”,无非是对客观现象进行“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的一套话语系统罢了! 因为,你只要进行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就是在进行“理论”研究! 2、“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走的是不同的路径 ”--不对!这种“两元论”的方法,对于“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都是有害的!现代哲学对于这种割裂的批判,已经够多了!我们自己没有必要陷在这个漩涡里。 3、我们每个人的经验,都是宝贵的!但是,我们的经验都需要一定的话语系统进行“描述、梳理、解释和推论”!所谓“理论”,无非就是运用“一定的话语系统”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的过程! 4、当你掌握了这样一套“话语系统”,并用它来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你的实践经验时,假定确实能解决你的问题,这个“理论”是适合你的,否则,你就需要调整、重新学习! 5、“理论”是不是好,不在于是不是“新”!而在于是不是能够有效地对你的“最新实践”作出恰如其分的“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新的实践”,假定你原来的话语系统能够有效地“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就没有必要去觅取“新”的! 6、“应该是理论指导实践发展呢,还是实践指导理论发展? ”应该说是相互影响!当“熟悉的话语系统”对“新的实践”无法进行有效的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时,正是理论发展时!当你所使用的话语系统能够有效的进行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时,就能促进实践的发展! 7、“为了交流的便利,我们需要有人专治基础理论,为我们提供能表述实践的‘术语系统’;为了我们操作的便利,我们需要有人专治应用理论,为我们提供方便的操作模型 ”--这个说法不错!但是,这个“有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是我们自己呢?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个“理论观”,本质上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教师是不是太自卑了,常常是被一些所谓“专家”忽悠的到处走,却找不到自己的家!其实,在“多元化”的今天,用个不恰当的比喻:“专业理论工作者”和“一线实践者”的关系,就好比菜场。“专业理论工作者”是卖菜的,“一线实践者”是买菜的。我要什么,可以进行选择、比较,只有当我找到的,能够适应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能够有效的对我所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的,就是我要的,就是好的! 8、我觉得,我们与其纠缠于某一个或几个“理论”是不是“垃圾”,还不如回过头来想一想:我所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我需要怎样的行动来解决好这一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妨到“理论”的“菜市场”中走走看看,是不是有能有助于我对所面临问题进行有效“描述、梳理、解释和推断”的“话语系统(理论)”可供参考。 9、实际上,只要是经过认真研究、有严谨内在逻辑、并形成一定影响的“理论”,它们既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垃圾”。它们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的。对于我们不是专职从事理论工作的人而言,“理论”只有“适用”和“不适用”之分。至于究竟“适用”还是“不适用”,离开了具体的“问题”和你所处的“情境”,是没有办法评价的。就拿许多网友一直诟病的“多元智能”“建构主义”来说,对你面对的问题不适用,并不等于对解决其他问题也不适用;在你所处环境中难以实施,未必在另一个场合中就不可以游刃有余;一个完整的“理论”整体不适应,也未必它的某一个局部对你是有用的。 10、所以,我感到:与其老是揪住具体的“××理论”,来辩一个“是不是垃圾”,还不如把注意力转移到“问题”上来,我们的课改,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放眼世界”,看看有哪些“理论”是有助于我们“描述、梳理、解释并推断”这些问题,并有可能用来指导我们的行动的。——经过这样的研究,你认为“建构主义”对你不适用,不用就是了;如果你认为“多元智能”还有一点点用,那就用这“一点点”就是了;如果你认为其他哪些有用,你拿来就是了。实在找不到,那么,我也可以创设属于自己的“理论”。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