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读写教学提高写作能力(人教版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写作与阅读结合,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以课文为写作材料,省去搜集材料之苦,可以直接投入写作训练,尤其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显然,读和写是孪生姊妹,它们的共同核心该是“思维训练”,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即读和写之间的对应关系和依存关系。 二、研究理由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怎样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写作活动中获得发现,并有所创造,是目前写作教学中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读写一体”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无论何种模式,都应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这样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应。基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认识,我们确定由以下四大模块组成的“读写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 模块1:语言文字——习作训练 本模式要求教师在识字、析词、辨句的教学中,应随机渗透习作训练(写话、说话训练)。在经历认字、解词、析句、理章的连续扩展过程,逐级获取字、词、句、段的表层语义。为此,教师在完成根据识字要求掌握生字、利用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通过理解句子弄懂段落的教学任务后,应随机渗透习作训练。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组词造句训练;二是根据课文提供的新的句式进行造句训练。 模块2:语言文字——思想内容——习作训练 阅读的中心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由“披文”到“入情”,由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识字、析词、辨句到了解语言的思想内容。这一解读阶段,经历“把握情感、划分段落、理解词句、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形成语感”这样一个过程。这既体现了课文的阅读特点和教学顺序,又遵循了理解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发展规律。在此前提下进行习作训练。 模块3: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表达技巧——习作训练 阅读的深化是欣赏课文。它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深入到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审美观,进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因此,这一赏读阶段,教师必须通过指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和结构,来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欣赏课文的语言特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让学生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而欣赏课文的结构特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章法技能,让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的技巧。 模块4: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习作训练 阅读的升华是评价课文。它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升高到对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进行是非、优劣、美丑的理智判断。这一评读阶段,要求学生跳出课文之外,与作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与历史和现实建立一定的联系。其阅读过程必须从课文与作者、课文与社会、课文与读者的内外比较鉴别中,客观公正地对课文做出是否真、善、美的科学评价。 阅读的活化是学会迁移。它在理解、欣赏和评价的基础上,跨越到对阅读心得的灵活应用。这一迁移阶段,要求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凭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看法、情感体验,用已得的阅读知识、技能和情思去解决新的阅读情境中的新问题 ,完成相应的写作训练。 四、“读写一体”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的目标定位 “读写一体”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的总目标是:学好用好课文,把阅读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带动听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同时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具体说,要基于两个层面的突破。 1、学生习作难的突破 2、教师教育观的突破 (1)全面发展、注重个性的目标观 (2)探索质疑、双向互动的学习观 (3)能动发展、开发潜能的学生观 五、“读写一体”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读写结合形式 如何寻找读写结合点,以寻求读写一体训练的最佳效果,我们认为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读写之间的联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夯实基础”,使读写一体训练系统化。 (二)“因材拟点”,使读写训练阶梯化 (三)“情境再现”,使读写训练趣味化 (四)“化静为动”,使读写训练深刻化 学院路中学语文教研组 2008.3.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