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五因素教学法4(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第五章 五因素的系统分析

一篇文章,往往要涉及到“人、事、物、情、理”这几个因素。当然,这几个因素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由于作者写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和适用性的不同,五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便占主体地位,其余因素则处于从属的、陪衬的地位。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篇文章,要反映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光靠一个因素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必须是五因素的全部或其中必可少的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够完成。因此,文章中的主体因素固然是文章分析的重点。但是,其余从属的因素也是切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在分析文章时,要对这五因此作全面、系统的分析。

第一节 文章的小系统分析

我这里所说的文章的小系统指的是文章的小系统分析,指的是对某一篇文章内部的“人、事、物、情、理”这五因素之间以及该文章内部的词语、语句、语段、语言修辞、材料组织与五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文章的小系统分析,是一种仅限于一篇文章的内部分析,所以它是一种封闭状态的分析。

下面我以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为例来论述文章小系统分析的教学方法。

首先确定中心因素。《药》是短篇小说,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像为中心任务的。因此,“人”的因素就是《药》的中心因素,“事”、“物”的因素是为反映“人”的因素服务的,“情”和“理”的因素是通过“人”的因素反映出来的,也就是说小说是通过它所塑造的人物形像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愿望的。明确了“人”是《药》的中心因素之后,我们教学的第一步当然是来熟悉一下人物,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认识,就好象导演去物色演员以便选择演员充当影片或戏剧中的角色一样。我们按人物出现的先后(包括暗写)列出人物的名单:

第一部分:华老栓、华大妈、华小栓、几个人(包括刽子手康大叔)、许多古怪的人、几个兵、夏瑜(暗写被杀害)、一个浑身黑色的人(刽子手康大叔)、问华老栓买人馒头给谁治病的人。

第二部分:华老栓、华小栓、华大妈、驼背五少爷。

第三部分:华老栓、花白胡子的人、驼背五少爷、一个满脸横肉的人(即康大叔)、华大妈、夏四奶奶的儿子(即夏瑜,暗写)、红眼睛阿义(暗写)夏三爷(暗写)、华小栓、一个二十多岁的人。

第四部分:华大妈、夏四奶奶。

通过这样列出人物名单来, 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中人物的确不少。可是,我们要明白,这些人物在小说 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人物,有重要人物;有中心人物,有陪衬人物等等。我们暂且不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意图去确定人物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仅从人物出现的频率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见到人物出现最多,往往就是主要人物,或者是中心人物;出现较多的往往就是重要人物;其余的不是次要人物,就是陪衬人物了。由上面列出的名单可以看到,出现频率很高的是华老栓、华大妈、华小栓,特别是华大妈,她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人物;其次是康大叔这个刽子手;其次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人物夏瑜。其余或露面或不露面,均为次要人物或陪衬人物。由此可见,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华老栓、华大妈、重要人物是康大叔、华小栓和夏瑜。当然仅从量的角度来确定人物在小说中的在位和作用也不全都是准确。不过,这样确定人物的地位和作用的方法确实有其参考价值。

其次明确“物”的因素。上面既然明确了小说中的人物,那么下来就要明确“物”的因素了,为什么呢?因为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往往与“物”的因素有关,也就是说,小说中的“事”、“情”、“理”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关系密切。也可以这么说,“事”、“情”、“理”往往是在“物”的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明确“物”的因素,就象电影或戏剧导演的取景及道具的选择和制作那样的情形。我们按“物”的出现的先后列出它们的名称;

第一部分:秋天、后半夜、月亮、乌蓝的天、火柴、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青白的光、衣服、枕头、一包洋钱、衣袋、灯笼、街上一条灰白的路、几只狗、一条丁字街、关着门的铺子、檐、门、鲜z红的馒头、太阳、一条大道、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第二部分:店面、一排一排的茶桌、饭、汗、夹袄、老荷叶、灯笼罩、一阵红黑的火焰、奇怪的香味、茶、里面的屋子、一条凳、一碟乌黑的圆东西、一道白气、满幅补钉的夹被。

第三部分:大铜壶、茶、一件玄色布衫、玄色腰带、茶碗、茶叶、橄榄、剥下来的衣服、二十五两白的银子、灶、一碗冷饭、热水、汗、蒸气。

第四部分:坟场、清明、杨柳、一座新坟、四碟菜、一碗饭、纸钱、褴褛衣裙、破旧的朱漆圆篮、一串纸锭;(另)一座坟、(另)四碟菜、(另)一碗饭、一圈红白的花(圈)、一只乌鸦、一株没有叶的树、微风、枯草、远处的天空。

通过这样的列举、可以见到小说涉及的“物”是相当多的,有自然环境中的“物”,如月亮、天空、太阳、枯草、树木、乌鸦等等;有人文环境,如街道、茶馆、屋子、坟墓等等;有生活用品,如火柴、灯盏、衣服、碟等;有食品,如饭、茶、人血馒头等等……。这些“物”在文章中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因为小说中的人物并没有也不可能都涉及小说中所有的事物,只能涉及到这些事物中的一部分。这样,人物所涉及的这“一部分”的事物,往往是为塑造该人物的形像服务。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可以同时涉及同一个或几个事物,这样一来,这“同一个或几个事物”就往往要为塑造同时涉及到它们的人物形像服务。但是,由于人物不同,这些物的地位和作用因人物不同而发生复杂的变化。但不管怎么样,由于小说是以“人”的因素作为中心因素, 小说中的“物”的因素当然就要全力以赴的为反映“人”的因素服务。小说中的物,往往有一物外于主导在位,没有它,小说就不可能写得出来。《药》这篇小说中的“人血馒头”就是这样的一种“物”。我认为,作者就是借助它来选择写作材料的,又是借助它来组织材料的,又是借助它来表现主题思想的。其地位和作用之重要,由此可见。

其次明确“事”的因素。“事”的因素在小说中当然要涉及到“人”的因素,因为“事”往往是人做出来的。同时人做事时总是离不开“物”的因素,例如时间、空间是少不了的,它们对塑造人物形像的作用是巨大的,是鉴赏小说人物形像必不可忽视。人做事时,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去为某“物”或某“人”去做事的。一篇小说中,人物多,他们各人所做的事有多有少。但是,中心人物和重要人物所做的事,才是重要的,特别是核心人物所做的事,是最重要的。《药》这篇小说中所涉及的事有大有小,是相当多的,但主要的是:

1、华老栓后半夜上刑场买“人血馒头”(药)。

2、夏瑜被杀害。

3、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给华老栓。

4、华小栓吃“人血馒头”(药)。

5、康大叔谈“药”,谈夏瑜的革命活动。

6、华大妈和夏四奶奶各自给自己的儿子上坟。

小说中人物在做以上的事时,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不开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离不开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小说中的人物之所以能够走到一块会面,产生各种复杂的关系,就是因为“药”(人血馒头)的出现。

最后明确“情”和“理”的因素。小说塑造我物形像,主要是借助“人”“事”“物”的因素来进行的,即通过“人”所做之事,“人”做事时所接触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来反映小说中人物的“情”和作者创作小说的“理”的。这里让我以“华老栓”为例来说明这个复杂的问题。由于《药》是小说,因此“人”就是作品所反映的核心因素。我将从词语、语句、语段、语言修辞、材料组织与五因素的关系和“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华老栓”这一人物形像。从材料组织来看,华老栓是用明线来写的,他首先出场,首先出现在读者面前。我国小说在写人物出场时,往往给人物的活动提供自然的、社会的环境,即通过环境来表现人物形像,即是运用以“物”写“人”的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形像。华老的出场就是这样。在作品的开头,作者以“秋天后半夜”、“月亮下去了”、“涂是黑沉沉的”等环境特点来烘托出阴暗、凄清的气氛。就在这种有几分恐怖的环境里,华老栓拿洋钱上刑场买“药”(人血馒头)。在买“药”前,作者通过一些“物”去塑造华老栓的形像。与华老栓关系直接的“物”最能反映人物的境遇、职业、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等。例如“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这两个词语,就反映出华老栓生活的贫苦,他是靠开茶馆谋生的。又比如“一包洋钱”,是华大妈掏给他的。在写这“一包洋钱的时候,用了几个准确传神的词语。”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一个“掏”字,可见钱藏得深。“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抖抖”和“按”这两个词语,表现了华老栓当时特定的感情。华老栓贫苦,非常珍惜辛勤劳动得来的金钱,心情焦急激动。华老栓舍得花掉长期积蓄的一包洋钱去买“药”治疗儿子小栓的肺痨病,其亲子之情着实令人感动。在去买“药”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路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这里的景物,就有力地烘托出华老栓对买“药”治疗小栓的病满怀希望的爽快心情。来到刑场时,华老栓的心情却不一样了。他不敢去观看杀人场面,从“退”、“蹩进”、“靠”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这一点。还有,华老栓连灯熄了,也全然不知,身上的那一包洋钱也一时忘却了,可见他在刑场旁边时的吃惊、害怕的心情。当然,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华老栓善良的一面。还有,在刽子手康大叔将“药”(人血馒头)卖给华老栓时,华老栓不敢去接,作者作一个比喻和一个夸张去表现这种心情,即是“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象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这句话,运用比喻、夸张修辞,表现华老栓懦弱、善良的性格。当然,这也同时表现出刽子手康大叔凶残、野蛮的品性。这里的修辞手法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当康大叔把人血馒头硬塞给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时,华老栓的性情又不一样了。他得到了人血馒头,别人问他“这给谁治病的呀?”他也置之度外了,忘乎所以了。同时,作者还通过:“太阳出来”的景象烘托出华老栓的兴奋心情和幸福感。当时,他正满以为人血馒头将会把他十世单传的儿子的病治好哩。不过,作者还运用“黯淡”一词来暗示华老栓的愿望终将落空。这就表现出他迷信愚昧。回到家中,他是这样看儿子服“药”的:“……眼光,……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他是多么希望“药”物发挥效用,治好儿子的病啊!这就表现出他爱子心切,更表现出他迷信愚昧。当康大叔来到他的茶馆里时,他对这个凶残卑鄙的刽子手“恭恭敬敬”的,“笑嘻嘻的”的给他冲茶,把他当作恩人,可见他善恶不分、灵魂麻木,是多么不觉悟啊!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华才能栓的人物形像及其社会意义(即“情”“理”):

华老栓是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优秀品格。他爱儿子,为了给儿子看病,他省吃俭用,拿出积累下来的一包洋钱给儿子买“药”,而当看到滴着人血的“药”时,却又不敢去接。但他又十分愚昧落后,深信人血馒头能治病的迷信邪说。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既不关心,更不理解,对革命者的牺牲无动于衷。这足见他愚昧、麻木。华老栓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和毒害所造成的,所以作者既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在华老栓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并没有发动群众,而是脱离了群众,它提不到人民大众的理解,更谈不上支持了。因此,这场革命要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列强面前,终究失败了。革命者的牺牲是多么的寂寞和悲凉。从华老栓身上,我们看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救中国的道理。

由上可见,在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像时,离不开“人、事、物”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分析人物形像,不仅从该人物本身的角度分析,还要从该人物与别的人物的关系的角度及从该人物所做之事、所涉及之物的角度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作品的“情”和“理”。以上所说的就是文章的小系统分析法。

第二节 文章的大系统分析

在第一节里,我们知道,文章的小系统分析只局限于对一篇文章内部的词、句、段、语言修辞、材料组织和“五因素”的关系的分析以及对一篇文章内部的“五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因此,这种分析,是封闭式的分析。文章的大系统分析,则是对文章小系统分析的突破,它是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或者以一册书的所有同体裁的文章为单位,甚至以高中三年六册书的所有同体裁的文章为单位,对其中的某些文章中的词、句、段、语言修辞、材料组织在反映“五因素”上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它们的异同点;对某些文章的“五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能够吸取各篇文章的精华,并将这些精华加以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谈谈对文章与文章之间的“人”的因素的异同点的分析的问题。对文章与文章之间的“人”因素的异同点的分析,在小说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这种教学方法我称之为“人物形像比较分析教学法”。例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这两个人物就很值得比较分析。这两个小说中的人物,均为旧制度、旧秩序竭力的维护者。但是,两者的命运却不相同。鲁四老爷把祥林嫂害死了,而别里科夫却自己害死了自己。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就会获得答案。旧制度旧秩序的条条框框、繁文缛节及其所谓合乎规矩、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法律条文,是用来禁锢、束缚人民思想的。但是,加紧里科夫在维护这种“套子”的同时,自己陷入了这种“套子”之中而不能自拔。而鲁四老爷在封建礼教面前,借理学来压迫、控制人民的思想时,对自己则避开封建正统思想的纠缠,自己明明要“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可是他的言行证明他与这种要求相悖,可见他虚伪的性格。这种虚伪的性格,使得他免于陷入各种“套子”机时不能自拔的境地。当时的俄国,柯瓦连科和华连卡式的新生力量的代表在潜意识下已经萌发了反抗的思想,新生力量已经萌芽并逐渐发展壮大。因此,别里科夫这类极力维护旧制度、旧秩序的小人物,一旦遭到新生力量的围攻,也就只会表现得大为惊恐,对周围的环境无能为力,也就一命呼吁了,而鲁四老爷则集政权、族权、神权于一身,在政治、经济、迷信思想上钳制了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祥林嫂。而别里科夫充其量不外乎是一张统治阶层中的毫无实权的精神爪牙而已。因此,鲁四老爷和别里科夫虽然同是旧制度、旧秩序的维护者,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大相径庭,鲁四老爷能够凭借杀人不见血的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害死了祥林嫂,而别里科夫却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害死了自己。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会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物形像,也就会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物形像的社会意义,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谈一谈对文章与文章之间的“事”的因素的异同点的分析的问题。“事”的因素是叙事性文章所反映的重要对象。但是,“事”的因素并非叙事性文章所独专有,议论文中也同样存在“事”因素。议论文中的事例论证,就是运用“事”的因素去论证“理”的因此的论证方法。不同的作者,要事例论证的运用上往往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我们要议论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进行议论文中的“事”的因素的比较,就会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不同作者的议论文中的事例论证的不同特色,加深学生对事例论证在议论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加强议论文教学的效果。比如,我们拿臧克家的《纳谏和止谤》和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中《察今》进行比较,很快就会看到两者在事例论证上的不同特点。《纳谏和止谤》一文,在议论“要正确对待批评意见,敢‘悬赏纳谏’,改进工作,推动四化建设”的观点的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历史典故,成为文章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比如唐太宗重用敢于进谏的魏征而国昌,齐威王采纳邹忌的建议而国盛,周厉王止谏终被驱逐,殷纣挖掉敢于进谏的比干的心而国亡箸等等,就是这样事例。这些事例都是历史典故,它们从正、反两个角度有力地证明文章的观点,体现出文章论证“以史为鉴”的特色。而《察今》在这一点上就很不一样。文章在论证“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当泥古不变”的观点的过程中,运用了“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寓言故事,从“时”、“地”、“人”的三个条件变化的角度去进行反而论证,把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取得生动形像、深入浅出、好懂易记的表达效果。由上可见,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大都蕴含深刻的道理,都能够用来作为议论文的有力的论据,两者均无上下优劣之分。

其次,谈一谈对文章与文章间的“物”的因素的异同点的分析的问题。“物”是说明文所反映的中心因素,但是“物”的因素并说明文所独专有。在抒情散文中,同样存在“物”的因素。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发感情,其实就是运用“物”因素来反映“情”的因素的写作活动。我们把不同作者的抒情散文中的“物”的因素进行比较,往往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比如,我们把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中的“物”的因素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在对景物的选择上虽不大相同,但是两者笔下的景色特点却有相同之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荷塘为中心,描写荷塘及荷塘周围的景色。作者笔下的路是幽僻的,月光是淡淡的,它“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和荷花上”,使荷叶、荷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老祖宗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青雾是“薄薄的”,“浮起在荷塘里”,月光下的杨柳的树影,像是画在荷叶上,路灯光是无精打采的,热闹的只是蝉声和蛙声。由此可见,朱自清笔下的景物,给我们一种恬静、安谧、朦胧、轻柔的感觉。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描绘了北平的秋色。作者笔下的牵牛花是蓝色的,槐树落蕊是微细柔软的,秋雨是息利索落的,枣树是淡绿微黄的。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的景物给我们一种淡泊、恬静、轻柔、落寞的感受。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两篇文章虽然描写的景物不大相同,但是景物的特点却有相同之处,都给我们一种恬静、轻柔、落寞的感觉。景物的特点为何如此之相似?这就要就“情”的因素去考究了。我们读抒情散文名篇,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着落寞的情怀。

其次,谈一谈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情”的因素的异同点的分析的问题。不同的作者,在反映同一对象时,抒发出来的思想感情往往很不一样;或者,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时间完成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也往往不同。我们如果能够明确它们的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并且找出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那么对作品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就会理解得更为深刻。比如,同是以“梅花”作为描述对象的诗词,陆游和毛泽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很不一样。我们先录出这两首词: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是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吸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上面的两首词,同是咏梅,同是以梅作为抒发感情的寄托物。但是,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很不一样。陆游借梅花来抒发孤苦难言的寂寞的情怀,表现出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质。而毛泽东同志则是借梅花来抒发面对艰难却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什么原因造成两者思想感情的不同?是“情”的因素造成的。陆游的词是他遭受排斥打击,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而深感孤独寂寞的反映。毛泽东同志的词则是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帝国主义的反华势力,勇于斗争,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又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名篇《绿》和《荷塘月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很不相同。《绿》表现作者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而《荷塘月色》却流露出淡淡的哀悉,情调颇为低沉。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不同呢?这决定于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心态。《绿》写于一九二四年。当时,祖国南方已成为革命策源地,北伐战争正在酝酿,保持青年人勇于进取精神的朱自清倍受鼓舞。因此,全文流畅清朗,节奏明快奔放,沸腾着灼人的激情,倾注着作者勇于进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荷塘月色》则写于一九二七年。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惨遭血腥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形势的突变,使朱自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在这愤懑的纷乱的心绪中,他苦闷、彷徨、寂寞。尽管如此,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与反动派不妥协和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与追求,却是始终如一的。《荷塘月色》就反映了作者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

最后,谈一谈对文章之间的“理”的因素的异同点的分析的问题。对同一问题,由于写作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写作的时代不同,在对问题的论证方法上往往不同。比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和江泽民同志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都涉及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由于《拿来主义》写于白色恐怖的年代,作者为避开反动文网的迫害,便用比喻论证方法把这个问题含蓄深刻地揭示出来,耐人寻味。而江泽民同志的文章却是写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因而他用直接分析论证的方法把这个问题揭示出来,明白晓畅。还有,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思想立场的不同,或看待问题的角度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观点、看法、主张。例如,对“近墨者黑”这个问题,有的人从环境影响这个角度去看问题,认为“近墨者”会“黑”的。因为环境造就人,人离不开环境的塑造,人总是在他身处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和睦融洽的环境里,他就会逐渐懂得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把善良的爱平等在赐予别人;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种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环境中,他也许由于耳濡目染,对勾心斗角、权钱交易倾心神往,对会造成灾害。而有的人从主观能动作用这个角度去看问题,认为“近墨者”未必“黑”。因为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自身的主观作用,外部因素的影响毕竟是次要的;人是有着辨别是非能力的个体,许多走上歧途的失败者,往往不是不知道正歧的区别,而是主观上没有实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以上的两种看法都可以说是正确的,因为现实世界里,“近墨者”变“黑”和不变“黑”两种情况均可存在。

总之,大系统的教学是以小系统教学为基础,突破小系统的封闭状态,让学生开阔眼界,拓宽知识天地,实现由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到创造知识的质的飞跃。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