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个性之我见(人教版教学论文)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语文教学的个性之我见 马鞍山一中 谈昌伟 相同的一篇文章,一百个老师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教法。为什么?因为文章不是某个固定的公式、已证的定理或不变的数字,大可以见仁见智,所以,语文老师在拿到一篇新的课文时,总要在动笔写教案前反复思考、权衡:从哪里入手?应引导学生重点学些什么?如何引导?如何讲解?总之,如果不想照本宣科,仅仅满足于传授教参所示内容,而要多教一些什么给学生,并且让学生真正心有所感、心有所悟,势必要费一番心思,反复斟酌,方可找到自认为较满意的教学方案,而这方案,必将是“千人千面”、无一雷同的。 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应突出自身的个性,其个性主要表现在语文课文本身内在的“情”与“趣”,这“情”“趣”是文章蕴涵的内容所在、情感所在,也是作品本身魅力所在。对作品内在“情”“趣”的感知,决非教师条分缕析所能达到,也非可以一条两条明示于学生,而必须求学者主体对作品进行充分阅读,充分体验,乃至细细品味,反复思考,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任何教师都是不能代而替之的。为此,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这一个性特点,寻求最佳教学途径,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作品内容,品味作品内在“情”与“趣”,进而训练学生把这种感知、体验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换言之,即语文教学应重感性、重感情。 美学理论认为:美感的表现形式具有个人直觉性的特点,它首先是指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就是说,审美过程始终是在形象的、具体的、直接的感受中进行。为了应试,对于一篇文章,或许可以解剖,或许也可以条分缕析,诸如字、词、句、篇章、结构、修辞、语法等,作为语文教学均应注意到,但所有这些内容的传授,均应建立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感悟上,而美感的产生,也就在这一感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在教学中,重视文本,紧扣课文,引导学生花足够的时间,对语言本身进行充分感悟。 朗读是必须的,它可以将学生引入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受的情境中。在《雷电颂》的教学中,我便采用了这一方法。虽然这是一篇话剧形式的散文诗,但我没有过多的字词讲解,条分缕析,而是在稍作背景、内容的介绍后,便以饱满的热情朗读全文,以求一方面帮助学生读懂全文,起到疏通文字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学生从课文中直接感受到此文震撼人心的力量。结果显示:读完此文,老师动情,学生亦动情。许久许久,教室里鸦雀无声,清晰可见有的学生眼中有泪,真切可感有的学生有话要说。然后再辅以板书:“这是一出戏,令人 ;这是一首诗,充满 。”让学生思考填空。在这样通过朗读而充分感悟的基础之上,内容主旨的理解、结构特色的讲解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背诵是方法之一。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有其道理的。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需要熟记,值得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为什么?因为诵读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获得审美愉悦,于不知不觉中受到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情感的滋润,智慧的启迪,并能够唤起生活体验,进而引发联想和想象。我认为,好的文章,只有熟背,才能入心入骨,背得多了,自然也就慢慢掌握了其神韵、骨力。朱光潜先生曾撰文忆及其诵读古文的感受,认为诵读古文多了,“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我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时,大胆地将这一课设计成“背诵课”,便是缘于这样的想法。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我一上课堂,在黑板上写上“背诵课”三字,并明确本节课任务——“背会本文”时,学生先是吃惊、紧张,继而跃跃欲试。我及时地鼓气:“同学们一定能背会的,大家不妨比比看。”接下来的课文点评,诸如写景层次、景物特点、修辞手法等,学生听得格外细心,真正做到了师生一同感悟,一同品味。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成诵。更难得的是,学生在反复诵读、品味的过程中,直接体会了本文所描述的那令人悠然神往的山水之美,充分感悟到这篇南朝山区小品名作的魅力。上完这一课,学生不仅有一种背会本文的成功的喜悦,更应有一种不可言传的“读”书之乐。 曾有人在探讨课堂教学方法时,撰文论及“间歇”(即“留空白”)这一方法,文中言:“电影电视里有精当的空镜头,绘画艺术在构图上讲究虚实相生,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空白’和‘间歇’,就会出现白居易笔下‘琵琶声停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情境。”我觉得这一论述是颇有见地的。除此而外,我认为课堂教学之所以可以留“空白”,还因为文学作品本身的特点。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艺术有无穷的艺术再造性,对文学作品形象和内容的感悟,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试图讲尽讲全、完全包办到底的做法,都是违背文学规律、扼杀学生思维个性和想象天赋的做法。如对高尔基《海燕》的教学,我认为在朗读过后,师生一同沉浸于对文章情感的体味的情境时,留“空白”是恰当的做法,无需多言洋溢其中的象征意义,不必多讲蕴含其中的革命大义,大可让学生有一定时间的感觉、回味与想象。这样的“间歇”之所以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是因为这“间歇”并非思维的短路,而是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的创造的时空,更是情感高潮的延伸。而这一过程,不也就是美感产生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课本选文及选文作者的个性,并指导和帮助学生去品味和感悟。 古往今来,有个性的作家,用有个性的语言记载了有个性的文化,记载了有个性的历史,记载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有个性的认识和创造,也记载了作家自己对时代、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兴衰荣辱,他们创造了璀璨夺目极具个性的作品。 “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屈原的个性;“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个性;奇妙的构思,独到的观察是欧•亨利的个性。此外,还有: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柳永的凄婉……一位位作家,一篇篇文章,一条条个性的走廊,一朵朵个性的浪花。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老师、学生只管去听、去想、去看、去说,去走进个性的天地。 语文课堂应是个性张扬的摇篮,是创新的基地。教师、教科书、学生要三位一体,多向交流,要主动、互动,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地位。惟此,不远的将来才有可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心理学认为: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客观事物,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方法多多,不止一种,多读、多想、多议,均是可取之法,关键是紧扣文本,重视直觉,充分感悟,方可有情趣、乐趣,以至美感可言。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