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与课堂运作(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武汉市汉南一中 张大勇 新颁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对话教学理论已为新课程所接纳。对话教学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彰显其进步性,德国学者克林伯格指出,“教学方式中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社会主义学校(学派)的教学指导性与主动性》),我国著名学者刘庆昌教授也认为,“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是“一种教育历史和当代社会的产物”(《对话教学初论》)。 一种优秀的理论不一定就能产生优秀的效果,对话教学在操作层面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探讨。 话题的确定 对话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由话题决定。一般说来,话题是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自然地产生的,具有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话题不可调控。 如果要使对话达到“自我揭示行为和价值的生成过程,它使精神成为统一体,使历史成为现实,使人成为人类,使生活成为永恒,也使教育成为现实”的境界(王月芬《在理解范式中阅读课程文本》),那么,对话话题至少应符合以下维度: 开放性和批判性。对话教学因对话对象的多元性(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思维的发散性而呈现一种多重交叉、多重参与的开放空间,“与对话交际密不可分的话语、活生生的话语,就其本性来说希望被人听到,得到人的回应。”(巴赫金《诗学与访谈》);而传统的问答式教学形式是单向的(师问生答),思维由于没有纵深和张力而呈现性一种封闭性,在这样的环境里第三者无需也没有机会参与。所以,对话话题首先要具备开放性的特征,否则所谓的对话教学就沦落为问答式教学了。另外,话题应给个性批判预留空间,因为对话教学要求师生能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性的思维进行广义对话,在平等的氛围中探寻语文丰富的底蕴与灵性之光。当然,“运用批判思维绝非‘怀疑一切’,而是要形成一种善于探索、乐于质疑、迅速判断、敢于批判的思维品质。”(王先海《论写作中几种常见的思维方式》) 通俗性与公众性。对话不是“高处不胜寒”的孤芳自赏,也不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就对话题提出通俗化、平易化的要求。只有力避晦涩艰深和故弄玄虚,回归平实,这样的命题才能确保对话酣畅淋漓地、具有亲和力地进行,参与效应才会形成。为保证对话的趣味,话题应瞄准公众内容,避开个人隐私、八卦新闻等,从而为对话的良性展开提供一个健康的平台。 现实性与建设性。痴人说梦和空中楼阁并非真正的对话,对话应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即话题有着现实根基和现实意义,远离虚无虚幻,并且对话过程于对话者的人生世界和知性能力有着现实的帮助。同时,由于对话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在对话中实现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创造与生成,这也必然要求话题具有建设性,而灰色、极端等负面取向只能消解对话的价值。 对话的展开 对话教学在课堂运作中应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 有限与无限。对话教学以平等与民主为归依,原则上每一个主体思考的权利、发现的权利、对话的权利都是不能剥夺的,因此逻辑上话题的发掘和阐释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无限性的可能;即使是同一个命题也可多重阐释,有可能形成话语循环。而另一方面,进行对话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很多老师在进行对话教学中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教学计划无法完成。要解决这个矛盾,作为对话组织者的教师,要担负起话题筛选和秩序控制的职责,对无意义的、重复的、无理的对话如单纯的辩驳、争吵甚至诡辩要及时制止。这样的行为,并非不“民主”,而恰恰是为了保护民主。 精神与知识。受工具论的影响,传统教学拘泥于语文知识的机械传授,片面重视对语言文字的习练,过分的功利使原本激荡思想、生命火花的语文变得味同嚼蜡;如果把传统教学比作“地面作战”的话,那么对话教学则是“空中格斗”,它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精神层面,追求思想的交融、情感的共鸣、个性的张扬和精神的培植,而忽略基本知识的积聚与历练。故而,对话教学中师生可能会享受精神的愉悦,而冷静之后则有一种很“虚”的感觉。由此看来,脱离基础知识习得式的对话实际走了另一个极端,因此单一、纯粹的对话其实并不值得提倡,知识与理性同构、言语与精神共生的“复合对话”才是理想状态的对话。 角色与心态。对话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将被颠覆,教师变身为对话大军中寻常一员,强势话语权也因此丧失。角色的变化可能导致教师心态的失衡,或者留恋过去的“权威”“尊严”内心痛苦挣扎,或者对课堂的新主人新气氛茫然不适应,或者干脆以“平等”为托词课堂“不作为”。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对话教学首先是对教师的挑战,是对教师角色和心态的挑战。新课程需要新教师,在思想理念上教师必须明白,过去那种“众星捧月”“言听计从”的权威并非就是正常的和理所当然的,教师应学着享受“平等”,但不要忘了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上是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的。 对话的评价 对话的突出特点就是承认参与主体的平等地位,否定权威话语,倡导求同存异的思维观。由于观念的差异或标准的缺乏使得对话的评判不是很容易,这里,笔者只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对话的“度”。对话具有的内在未完成性与自由开放性,赋予了对话的不定性与无限性,但凡事有度,没有理由说对话越长越好。从保证对话正确导向这一角度说,防止“过度对话”也许比培养开口对话更为紧要。以例为证,一位央视主持采访新任美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当问到“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在决赛中相遇,您将怎么办”时,郎平回答,“我爱中国,作为教练在赛场上我会为我的球队全力以赴,至于比赛,要以实力论输赢”。满以为这个问题将会大大出彩的主持人对这一淡化回答颇感失望,在提了几个问题后,又变相问了相同的问题,郎平回敬以相同的答案,随后这位主持人又问了郎平的一些个人隐私,如婚姻,被郎平礼貌地拒绝。如此“过度对话”完全损坏了对话“平等”“民主”精神,将对话异化为穷极无聊的逼问、赘问和低格调的偷窥,所以不应让“过度对话”在对话的舞台上渐行渐远。 对话的“真”。在充满爱、信任与希望的合作情境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认知,这是对话的本色和真谛。对话的“真”其一表现为对话的动机纯真,而非作秀、作态,其二表现为对话在于切磋“真义”。实际运作中有多种情形可导致对话失真,如知识缺陷、思维偏执、心态起伏等。屡见不鲜的对话失真是“作秀式对话”,对话者出于多种动机或故作惊人之语,或力排众议,唯我是听。例如,学习《离骚》时,一位学生认为“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描绘出屈原眉弯如月,身修体美,风流倜傥,表明屈原有同性恋的倾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则显示屈原有恋物癖,并称观点有最新成果支持。一代爱国者的形象被扭曲成这般模样,这样的对话耸人听闻,不经一驳,何真之有?何益之有? 对话的氛围。口若悬河式的对话可佩,唇枪舌剑式的对话可怕,但这些意气太甚,还称不上“和谐对话”。何为“和谐对话”?且看《论语•侍坐篇》: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轻音流响,心身松弛,赤诚以对,率性而言,言而有趣。这样的氛围,何言不谈!何理不妙!这样的境界,应是对话孜孜追求的境界! 作者邮箱: zhangdy69@tom.com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