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五个维度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内容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从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它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者认识上的偏差,对综合性学习重视不够,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实际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有重视首要的语文度、合理的点拨度、广泛的参与度、相对的自由度、适当的延伸度,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陶冶、语文知识的实践等价值。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性    语文素养   点拨度  广泛度   自由度  延伸度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学习活动。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者认识上的偏差,对综合性学习重视不够,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实际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有重视首要的语文度、合理的点拨度、广泛的参与度、相对的自由度、适当的延伸度,才能实现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陶冶、语文知识的实践等价值。

一、首要的语文度。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全面形成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但这是一种新型的语文形式,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实践性、参与性,忽视了语文性,或过分注重语文性,而忽略了综合性。

看下面的案例:综合性学习——环保小课题研究。

1、  探究内容:施肥对草坪影响的研究。

2、  探究目的:

(1)通过实施研究,了解氮、磷、钾等几种主要肥料对草坪生长的影响,从而对学校施肥情况进行评价。

(2)了解施肥、浇水等草坪护理的正确方法,从而对学校草坪护理提出建议。

3、探究方法:实验法、调查法、(其中以实验法为主)。

4、探究时间(略)。

5、探究步骤:

(1)定位。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必须做到有明确的方向性——施肥对草坪影响的研究。

(2)调查。组织学生到校园了解草坪的播种、护理情况,增加感性认识。

(3)实验。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上述案例只注重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和参与性,而语文性在本案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和能力迁移的灵活程度,那么,综合性学习就必须是立足于语文学科,充分体现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践过程。其教学设计的重点就应放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与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从学生这方面说,他们通过综合性学习,首要应该得到语文方面的收获,而不是其他领域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材料。由此可见,本案例中所忽略的语文性正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所忌讳的。

为了实现语文综合性活动的语文性,教师应必须注意如下两点。

首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无论是跨学科领域也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好,语文性必须是第一位的。跨学科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主,进行跨学科的渗透,让语文学科成为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基础工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以其他领域的内容为题目,这是可以的,就像语文课上也需要学习有关自然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章一样,但是务必注意,设计思路应该是以其他领域的问题作为“引子”,引发兴趣,提起话题,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落实到语文这一目标上。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其他学科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他学科的东西只能是载体,其着眼点仍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整合。

其次,不能为了形式而损害语文性。常见有些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少,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花架子,与语文能力的养成相距甚远;也有一些缺少应有的语文活动步骤,把综合性学习搞成了应景的点缀。这些都是不行的,而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进行选择。我们在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应清醒地意识到:其他学科知识的介入,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初步获得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实践能力,仍然要以增长学生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决不能舍本逐末,华而不实;否则,课堂再热闹,气氛再活跃,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例如,在进行《神话》综合性学习时,欣赏影片、编演故事、演唱歌曲、开展竞赛,这些只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形式。从语文性的角度来看,训练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的形象思维能力,将艺术感受转化为语文文字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是语文教师在一堂课里应当精心考虑和巧妙设计的重要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中,对该学科、该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认识,那也是一个方面的收获,然而始终别忘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目的。

二、合适的点拨度。

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体现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呢?那就请放下架子,摆正心态,诚心诚意地做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人,自始至终做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支持者和引路者,是教师搞好综合性学习的关键。

请阅读案例:综合性学习——《文学采风》的设计与实施。

      1、活动目的。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了解民间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计算机等学科知识,搜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参加人员(略)。

      3、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

(2)分组合作。可以分成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准备。

(3)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4)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知识小册,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成果展示板,风土乡情小组制作影集。

(5)成果展示。主持人导入:近期,我们走街串巷,流连于山间的田野风光,穿行于古老而优美的民间文化之中,开展了“文学采风”综合性学习活动。今天,各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形式多样:手抄报优秀民间故事、谚语警句知识小册、展示民间剪纸、风土乡情介绍等)

不难看出,在本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升,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置恰当,课前的引导很有成效;但教师的指导作用缺乏,不能妥善处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教师处处掌控着学生:教师定目标,学生去完成;教师定程序,学生去实施;学生“表演”,教师做“裁判”,学生出成果,教师来评价。

    对于这类综合性学习,应在学生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初步设想后,教师适时给出一些范例,或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使每一个小组都能制定出详细、周密、针对性强而又有创意的实施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分类指导。如重点指导民间故事搜集整理小组的学生,强化耳听心记能力,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谚语、警句、格言难以收集,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厌其烦、虚心地探访能人,这样可以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半途而废,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综合性学习领域的出现,一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条化、统一化、静态化和孤立花的缺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如果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发展节奏,学生的发展则无以谈起。因此,应该特别强调教师对综合性学习应进行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要帮助学生检验和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和实现什么目标。

    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以一个语文交际者身份参与整个活动过程,而不是包办所有工作,当然更不是旁观者。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主题设计、信息收集整理以及过程设计。在过程实施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应从自身的生活经验、语文素养和活动能力出发,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去,为活动的顺序实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教师仅仅作为“积极地旁观者、热情的支持者和朋友般的监督者”,角色出现于实施过程之中,与学生一道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失误,以便学生能顺利完成预定的任务,解决生成性问题。在展示阶段,以学生展示为主,提倡教师与学生共同展示,个人成果和集体成果多样化,这样,教师与学生便可以一起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

三、广泛的参与度。

在平时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综合性学习变成少数学生活动展示的舞台,其他学生只作为观众,欣赏别人的表演,这种状况要尽量避免。教者要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融入到活动中。如《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教学,教者可以像聊家常一样与学生聊电视,引出本堂课的话题——广告语。再对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告语与学生一起作简要评价。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设计广告语。要使学生主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要重视就地取材的优势,挖掘学生中熟悉的资源。这样就能使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相对的自由度。

由于综合性学习设计内容比较广泛,一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活动前准备。教师应该给学生相对自由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性。学生在搜集资料时可以灵活自由,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也可以上网查询,。在组织形式上也要有相对的自由性,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小组合作,或者通过家长援助小组完成资料收集;在活动时间上也应该有相对的自由性,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如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可把活动分为四个专题:“军事名家”、“古今名战”、“军事名言”、“战争文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自己的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军事名家”组搜集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家,了解他们的事迹传奇以及名言或名篇。“古今名战”组查阅战争史料,收集以弱胜强、扭转乾坤的战役,重点了解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战役,并搜集与该战争有关的文学作品及史学评论。“军事名言”组搜集关于战争的名言,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小组成员可以按名言的古今中外分工。“战争文学”组查阅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包括反映战争的古诗词,了解其内容梗概,感受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在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组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研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活动时间,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如综合性学习“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的活动时间可以安排五周,一、二周为材料搜集、信息采集、采访调查阶段;第三周为分析、综合、整合、处理信息资料阶段;第四周确定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展示交流准备;第五周为成果展示阶段。

五、适当的延伸度。

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语文素养。“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在活动中,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有意识的让学生感知语文知识。如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通过活动,尤其是对联的赏析和创作,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锤炼和提升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等等。学习活动还要注重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向人生价值和理想情操的高处延伸。如综合性活动《漫游探险》,就要通过学生认识人类探险的意义,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索、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激发学生发愤学习,战胜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只要能把握好以上五个度,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也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