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分层解读原理与叠印剥离教学法探究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内容提要〗 借鉴印刷业术语,作者提出一种“叠印剥离”式的散文诗歌解读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称为“叠印剥离教学法”。它以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前提,以王尚文先生的语感图式理论为依据,分为三个阅读阶段,即言语、情境、意向,对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诗歌)进行分层(剥离)阅读鉴赏。既符合文学作品解读原理,也为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种可供操作的例法。 主题词:散文诗歌 剥离 言语 情境 意向 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散文和诗歌的教学应该说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其原因既有教师文学素养不高的问题,也有散文诗歌教学方法不科学,违背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诗歌作品解读规律的问题。一般来说,教师们在教散文和诗歌的时候都是按教师用书所提供的程序,即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朗读作品,分析作品的内容结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点等。当然,也有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凭借较高的文学素养在散文诗歌教学方面创造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因为尚未进入到理性学养的层面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未能得出形而上的规律性认识,所以还不能将自己的教学引入到自觉意识和自由王国的境地,经验是纯个体的,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既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切实可在语文课堂上有效操作的专门针对散文诗歌作品的教学方法呢?经过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解读那些意义含蓄、韵味深长的散文诗歌作品,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叠印剥离教学法”。 一、叠印剥离法——散文诗歌解读的类比性说明 “叠印”是印刷行业的术语。印刷厂在印刷彩色图片的时候,是把不同的颜色分层次叠印上去的。根据整体构图的需要,用分色的办法分层次操作,最后形成一幅浑然一体的精美的彩色图画。这一过程为我们欣赏和解读优美的散文诗歌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假定一篇散文或诗歌就是一幅彩色图片,构成散文诗歌的要素就是图片上的不同“颜色”,这些“颜色”在作者创作的过程中是分层次“叠印”上去的。当然,二者是有区别的:图片的色彩是指客观上的物理颜色,而散文诗歌的“色彩”则是指作品中的创作倾向、思想情感和语言情境、言语形式等一些复杂的因素。我们在这里是用“叠印”来类比作家的创作过程。一般说来,作家在创作之前,首先是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发,产生一种创作冲动,或者有一种思想需要表达,或者有一种情感需要渲泄,总之,他需要把自己心中的意念“团块”用线性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这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当然,从“情”到“辞”不是直线的短距离连接,就像“叠印”不是两种颜色的简单重叠,而是多种颜色、多种构图有一个复杂的套叠过程,而且创作过程比“叠印”更模糊、更抽象、更具不精确性。作家是从思想或情感的意向出发,通过或景或物或人或事等等所构成的意象和情境的“千山万水”,最后才到达言辞的彼岸的。所以,这种“情动而辞发”的过程,即散文诗歌作品的生成过程,是很难描述的,尽管在解读散文诗歌作品的时候,并不需要我们去清晰地描述作家的创作过程,但是,解读者的心中不能没有对这一过程规律性认识,尤其是不能没有对由“情”到“辞”中间过程各要素的理解和把握。因为对创作规律的科学把握是解读文学作品的基础条件,就像熟悉“叠印”正是为了更好地“剥离”一样。 “剥离”是我们在“叠印”的基础上假想出来的对彩色图片的逐层分解过程。事实上,这对彩色图片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图片一经印刷完毕之后,就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这并不影响其为我们对散文诗歌的分层次解读(剥离)提供借鉴。作家的创作过程是先从意向进入,终结于言语形式,而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好相反,我们是先从言语形式入手,终结于意向,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正因为作家创作时从“情”到“辞”不是直线的短距离连接,因此, 给我们解读散文诗歌作品带来了难度,这也是散文诗歌难教难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其难度就在于从言语形式层面我们只能了解作品的表层意义和基本的人物事件等,如果不能对作品中的意象内涵和具体情境中的言语深层意义予以准确的理解和领悟,那么,我们就不能真正读懂作品,对其言外之意和其深厚的情味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和体味,当然也就无法领会作家在散文诗歌作品中所寄予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了。 “叠印剥离法”是一种纵向深入的解读过程,它与原来多数人运用的那种内容结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点式的横向阅读方法完全不同,横向式阅读法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拆卸,是大卸八块式的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作贱。而“叠印剥离法”虽然也有“分”的过程,但这种“分”不是分块,而是分层,每一层的解读都是在整体感知的同时进行的。 二、语感图式结构——“叠印剥离法”的理论溯源 运用“叠印剥离教学法”来欣赏和解读散文诗歌作品,过去就曾有人实践过,只是没有如此命名,没有予以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说明罢了。 在一篇题为《诗歌鉴赏的三个阶段》的文章中,作者将诗歌鉴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语言符号的接收、意象的显现和深层意蕴的探求。这样的研究对诗歌鉴赏,尤其是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极富操作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的童庆炳教授,早在五十年代就曾就优美散文的阅读方法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他认为,可以把散文分成由表到里三层:第一层是语音层,要朗读好,因为音调本身对学生就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二层是情景层,了解散文都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情与景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由此领悟散文的诗意;第三层是哲学意味层,要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从散文所描绘的情景世界中,去品味散文中更细微、更深刻的意味。 其实最早提出文学作品层次结构理论的是波兰现代美学家英伽登,他认为,文学作品共有五个层次:语音层,语义层,视点层,表现的世界层和形而上性质层。 也有人把文学作品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语言符号层;二是艺术形象层;三是内在含义层;四是象征意蕴层。文学作品的分析一般总是从最外层到最里层,从表层到深层。首先是语音、语调和语言结构的把握,其次是形式和形象的感受,再次是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最后是象征意蕴的搜索和探究。 看来,文学作品(本文中主要指散文和诗歌)可以分层次解读,这已经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阅读方法,并有理论家做过专门的研究。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散文和诗歌的解读层次究竟如何划分,都应该划分出哪些要素,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只是在大体的思路上有共同的走向而已。虽然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共同的走向和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散文诗歌作品作分层次解读,但是,散文诗歌分层次解读法的理论依据究竟是什么呢?这种溯源式的理论寻踪必然把我们引领到语感图式结构理论这一源头上来。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语感图式理论。关于阅读主体的语感图式结构,他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进行了描述。语感图式由三个层次的结构网络所组成:第一层次是形式结构,它与文本的言语形式相对应,是个体语感的第一对象。它可以分为语音结构形式和语义结构形式两个系统,或者说是由语音图式、词汇图式、句法图式所组成。一般来说,主体对文本的理解是从寻找总的意思开始,这就是整体感知,然后就转入词汇语音层次理解词义,并进而转入句法层次理解句义。不过,在语感图式形式结构这一层次里,人们所理解的词和句子的意义只是“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义,属于理解的“言内”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说言语对象为A,形式结构把它转换成语表意义A'。语感图式结构的第二层次是情境结构。形式结构在完成了对言语对象表层意义的解读之后,把结果交给了情境结构。因为只有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人们才能理解言语的真正含义,即“言外之意”。也就是说,正是在情境结构层次阶段,阅读主体把言语的表层意义A'才转换为言外之意a,这是阅读主体所领悟的A的真正含义。语感图式结构的第三层次是意向结构。所谓意向,就是主体在理解了言语对象的真正含义后,所作出的不由自主的情感态度反映,如喜欢、同情、反感、恼怒、羞愧、自豪等。也就是说,在意向结构阶段,主体把言语的真正含义a变成了情感态度倾向+a或-a。 我们所提出的“叠印剥离教学法”正是以王尚文先生的语感图式结构理论为其理论依据的。“叠印”是对作家创作时言语生成过程的形象描摩,“剥离”则是对阅读主体解读散文诗歌作品过程的类比说明;“叠印”是隐藏于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支撑性学养条件,“剥离”则是在课堂教学中解读散文诗歌作品的具体操作过程。我们认为,至此,对散文诗歌的分层次解读才找到了可以称之为程序性操作模式,并为这一模式赋予了并非仅停留在行为描述层面的理性内涵。 三、言语、情境、意向——“叠印剥离法”的要素分解 经过以上的描述我们知道,按照阅读主体语感图式结构层次,在运用“叠印剥离法”来解读诗歌散文的时候,其一般的顺序是:首先欣赏作品的言语形式,包括字音、词义、句子含义、话语结构、表现手法、修辞、逻辑等。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作品语表意义的理解,感受作品的言语形式美。其次欣赏作品的情境,主要指作品的内容,包括形象、景象、情景、意象等。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作品深层意蕴的解读。最后欣赏作品的意向,即思想和情感方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就是对“叠印剥离法”高度概括化的要素分解。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同的作品其言语形式、情境和意向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主体自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创造性的解读。 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以《星•灯》这首短诗的解读与欣赏过程为例,来做一下简单的示范性操作。 《星•灯》:“夜空,一张蓝色的蜡纸, 不知是谁打满星星的文字。 远山滚筒般推着稠浓的夜色, 把它印刷在黎明前的城市。” 首先,我们来欣赏它的言语形式。音韵美:这首小诗韵脚整齐,“纸,字,市”三个字押韵和谐,每个句子内部读起来又富有韵律感,“夜空,/一张蓝色的/蜡纸,不知是谁/打满/星星的/文字。远山/滚筒般推着/稠浓的/夜色,把它/印刷在/黎明前的/城市。”技法美: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1)用比喻。作者说夜空像蓝色的蜡纸,夜空中的星星像是蜡纸上的文字,远山像滚筒,稠浓的夜色像油墨,黎明前城市的灯光像夜空中的星星。(2)用拟人。“打”和“印刷”都是人的行为,作者却说天上的星星是人“打”上去的文字,城市的灯光是人“印刷”出来的星星。从整体表现手法来看,星空与城市之间,作者运用了形象化的类比。至此,我们基本理解了这首小诗的表层意义,即城市的灯光与夜空中的星星非常相像,背景也非常相像,前者就像是后者油印出来的。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解读的是作品的语表意义A'。 其次,我们来解读和欣赏诗的情境。写诗讲究意象和情味,而其中最关键处就是能够创造出既形象贴切又意境深邃的意象。诗歌欣赏最难处也就在这里。 意象不是单纯的一种景象,它是象与象的组合,是意与象的交融,只有这样,它才是有意义、有情味的。简单的一棵树,一只鸟,如果离开具体的环境,离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它本身是无意义和情味可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解读诗歌作品时才能由表及里,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星•灯》这首小诗,写的是黎明前的夜空与城市,挖掘它的深层意蕴就是要从这里入手;如果它写的是初夜或午夜的星空和城市,我们只能说它描摩得比较形象,想像得比较合理,至于更深刻的东西就很难说了。其实作者完全也可以选择初夜或午夜来写,与黎明前的景象几乎是一样的,但是,作者恰恰选择了黎明,这意味就不同寻常了。黎明前的夜空是最黑暗的,黎明前的星星是最多最亮的,这星星就像打在蜡纸上的文字,那么,这文字是什么内容呢?它是文章也好,是诗歌也好,其内容大概无外乎表达一种人生的即将“黎明”的际遇,或者是社会即将“黎明”的希望。总之,“天快亮了”,这美好的景象就出现在天亮前的那一美丽的时刻。这文字不仅在天上,也在地上,在城市里,是天上黎明前的那篇文章或那首诗歌印刷在了“黎明前的城市”,那么,这种“黎明”的象征意义就有了更多的现实性。这就是我们对这首小诗深层意蕴的解读,我们通过对作品情境的分析,探究的是“言外之意”,即a。 第三,我们来解读作品的意向。意向是一种情感倾向,或者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深邃的思想。它是概括化的,是在解读了作品情境后的带有结论性的东西。这首小诗的意向就是:作者极其自然地流露出对星空和黎明前城市景象非常相像这一点的发现之喜悦,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执意追求,或者是在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时的一种兴奋和惬意之情。这是 +a。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