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拣到了一粒珍珠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作者:  朽木可雕 - sdbzzx (浏览次数: 43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7 20:46

转贴一篇文章。 

要不是受命编书校稿,这篇标题“闪着理性光辉”、篇幅长得有点吓人的文章,我是无论如何难以卒读的。然而机械扫描式地读完了开篇后,却不知不觉地被下面的内容抓住了——我越来越发现,这绝不是一篇高高在上、令我辈“理论盲”望而却步的纯理论性文章,而是紧贴中小学语文教学、有理论有实践、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好文章。愚以为,它真是点到了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要害之处;悟透其中真谛,定然对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大有裨益。 

——真是饶舌!众位慢慢读来,方家自有公断。 

脑科学原理:语文教学的生命灵光 

● 严寅贤 史建筑 

学语文要用脑,这似乎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又未能深入探讨脑科学原理对语文学习(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应用价值,而是无休止地探讨教材编写是否合理,研究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论证考试内容是否科学。其实,离开了对脑科学原理的理解、接受与运用,不通晓脑科学原理对语文学习的启示,仅仅从教材、教法、考试甚至从教师素质等方面探讨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分析其中的是与非,我们有可能仍然在黑暗中摸索。而脑科学原理的凸现,如同为语文教学点燃一盏明灯,闪出一道亮丽。它使我们在先前许多困惑不解的问题面前豁然开朗,它为我们已经进行、正在进行的语文教改实践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它给我们今后的语文教改之路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脑科学原理启示我们, 要创设并优化大语文学习环境(本文所云“大语文学习环境”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大语文教育”,下同),让学生在浓郁的语言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提高自身语文素质 

北京大学心理系认知神经实验室、北京大学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沈政教授的一篇论文⑴给笔者以极大的启示。沈教授在论文中谈及这样一个有趣的“补笔测验”:请一位朋友到家里作客,你先跟他在客厅里聊天,客厅墙壁上挂了许多字画,但你们并不谈及墙上的字画。随后请朋友到另一间屋子,拿给他一张写满许多偏旁和部首的半个汉字的纸,请他用笔把这些半个字补笔成完整的汉字。统计他的补笔结果可以发现,这些字中许多是客厅字画上的字。然而你问他是否按客厅字画上的字完成的作业,他会说:“客厅中有字画?我怎么没看见?”这说明无意中映入眼帘的字,竟在随后的补笔任务中无意冒出来。这个实验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无意识中映入眼帘的信息,能在随后的有意识活动中无意地得以再现。沈教授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意识心理过程所摄入的信息,能在一定条件下自动投射到人的意识中来,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规律。其实,在笔者看来,被测验者面对客厅的字画,他并非“没看见”,客观上是“看见”了,只不过是一种无意识的“映射”而已。这种无意识“映射”对人的行为动机至关重要。弗洛伊德曾用大量的实验证明了人脑的这种无意识映射,并明确提出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他认为,人的无意识精神行为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它虽然不被人所察觉,但它却一刻不停地活动着,并总是力求在意识行为中得到表现,从而支配和影响着人的一切活动。⑵ 

脑科学研究还着重指出:人类无意识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它可以把人们一生中所见所闻的全部信息完好无损地储存到人脑中去, 并在一定条件下得以再现。195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潘菲尔德医生出版的一部科学专著,成功地证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他在专著中描述了切除癫痫病病灶手术中发现的科学事实:一位年已六十多岁的病人在切除位于颞叶的癫痫病灶之前,对附近的正常颞叶皮层用适当的微弱电流刺激,病人立即会童声稚气地唱起一首社会上早已失传的儿歌,或说出绝传的童谣,并不时喊起爷爷奶奶或小猫小狗的名字。停止电刺激,病人立即会从50多年前的生活情景回到手术台的现实中来。医生请他重复刚才唱的歌、说的童谣,他却十分茫然,不明白医生要他做什么。⑶ 

那么,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人们为什么对映射到脑海的大量信息回忆不起来呢?脑科学研究认为,这既不是摄入脑海的信息量不全面、不深刻,更不是人的记忆痕迹在脑海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其真正原因是“提取困难”,即人们很难把摄入的信息投射到意识中来。但是,人脑中容量无限的无意识的内存信息总是要寻找机会发挥作用,总是在寻找机会发挥作用。上述病灶手术、补笔测验和弗氏学说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这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太深刻了! 

它首先启示我们,大语文学习环境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对这样一种现象熟视无睹而未能深究其因,即毕业于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与毕业于城市中小学学生相比,他们的语文素质在整体上总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使在城市,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与出身于工人家庭的子女相比,从整体上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差异。这是为什么呢?以往我们只是笼统地认为,城市学生有着较好的语文学习的大环境。然而,这种环境到底对学生产生怎样的作用?为什么会产生作用?如何产生作用?人们似乎没有作出深究。现在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正是城市学生比较优越的大语文学习环境──各种语言文化媒体、周边的科学文化氛围对学生形成持续性的、丰富多彩的刺激,不断强化并丰富着学生的无意识记忆,并且,学生对这种刺激的大容量有着无限的可接受性,并且这种无意识记忆(储存)能在一定条件下自动投射到有意识行为──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从而形成了城市学生整体语文素质高于农村学生这一客观事实。并且,经济文化发达与否的差别越大,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越大。 

据此,我们有必要认为,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语文教学,我们都应该在我们语文教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为学生创设并优化大语文学习环境,同时引导他们随时发现,不断感悟,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新事物,吸收新知识,以不断提高和丰富他们无意识记忆的蕴藏量,然后再创造条件使其充分利用这些无意识记忆所摄入的宝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一切文化媒介大力丰富语言文化信息,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向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阅读的报纸杂志,我们必须规范、优化并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甚至规范、优化我们的作文(日记)批语,我们必须规范并优化我们和学生的一切交往活动(口头的、书面的)。总之,从脑科学原理看,语文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和手段都应该是规范的、优化的、丰富多彩的,从而保证学生所接触到的大语文环境也是规范的、优化的、丰富多彩的。这是因为,脑科学原理还告诉我们:⑷大脑的学习和记忆以及脑内神经元的联结程度,决定于环境对大脑的刺激。优化了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对青少年大脑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尽管语言功能的形成是大脑对语言的先天接受性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但我们无论如何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的影响。是的,我们承认大量语言文化信息对学生的刺激通常只是对学生形成无意识记忆,并且这种记忆常造成“提取困难”,但“提取困难”不等于“不能提取”,学生只要大量摄入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信息,教师只要为学生的信息提取进行科学的训练(下文将作专门论述),他们必定会在实践中“不断提取”,从而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质。否则,我们无法科学地解释城市学生语文素质优于农村学生这种极具普遍性的现象。 

二、脑科学原理启示我们,在优化大语文学习环境的同时,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博览群书、为学生的写作训练创造切实有效的条件,真正使学生的多读多写成为可能,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 

既然人在无意识状态下摄入大脑的信息可以对人的能力产生支配作用,那么,我们据此可以推知,“有意摄入”的意义更不可低估。阅读,作为一种有意识行为,它映入人脑的各类信息毫无疑问将更丰富、更深刻、更有效,它在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将比大语文学习环境更深远。如果我们把大语文学习环境比作一幅宽大银幕对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辐射,那么,阅读则是一束激光,它将有力地对学生进行“信息负载”穿透。学生将由面及点,由粗到细,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广博地吮吸各类有益的文化知识。从这一层面而言,为学生创设优越的阅读条件就显得特别重要。 

当然,不可否认,在学生长时间的阅读过程(如100分钟或更长时间)中, 他们所摄入的部分语言文化信息当属无意识记忆。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首先有必要引导学生不断强化有意记忆(如作读书摘抄等),但同时,教师自己应该认识到并让学生明白:在持续性阅读过程中产生无意识记忆现象在所难免,并且会造成大量已摄入信息的遗忘。但脑科学原理告诉我们,这种遗忘并不是已摄入信息的消失,恰恰相反,凡是已进入学生视野的各类信息,都会摄入他们的脑海(如前所述,人脑接受这种信息的容量具有无限性),并且它们终将会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映射到意识中来 ,进而内化为语文素质 。笔者向来推崇古人这样一段话:“勤学如春之起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语),总以为它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现在看来,陶氏之言竟与脑科学原理不谋而合,只不过,古人无法用科学的道理阐释之。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因遗忘而遗憾,更不能据此认为多读无用。中学生,读书必受益,不读则受损。 

是的,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抱怨,自己读书不少,但作文水平就是无起色。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或是极个别学生对语言的先天性接受能力较差;或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对生活比较冷漠,缺乏写作激情,只想轻松地阅读,不愿费心地写作,如此等等。不过,在笔者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当属教师工作不力──在让学生多读的同时,我们没有能引导他们根据所读内容去多写,也就是说,我们未能很好地训练他们“及时提取”已摄入脑海中的语言文化信息,以致于造成他们已摄入信息的大面积、快速度遗忘。须知,多读多写是一对孪生姊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语)。忽视了其中任何一项训练,都有可能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受到削弱。 

为进一步说明上述问题,这里有必要介绍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在进行的“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一体化实验”(滨州地区重点实验课题)的部分内容 。 在这项实验中 ,我们设计并实际操作了两大程序。一是设立“语文学习室”, 每周开设100分钟的阅读课,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室中读中外名著,读其他精美的文学作品,读历史,读科学,读自然等等。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完成500 字以上的读书摘抄,并在课下完成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我们称之为“自由作文”)。 我们明确要求学生,“自由作文”体裁不限,但必须紧扣阅读课所读内容去写。 我们据此提出一整套写作方案,指导学生如何结合读书活动写读后感,写文学评论,写读书摘要,写自己的创造性见解等。二是编辑《美文选》。《美文选》分正反两个版面(8开),一版编印总量5000字左右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美文”; 一版留方格空白页 ,要求学生紧扣所编印的文章写800字以上的“随笔作文”。《美文选》的创刊目的:不仅仅为语文,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发展与提高。《美文选》的选文标准:文质兼美,时代感强,可读性强;学生读后有理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美文选》的主体内容:文学与美学;青春与人生;成长与成才;时事与政治;人类与自然;心理素质与道德情操等等。总之,它始终注意广采博取,注意把时代的活水,把时代的色彩,把时代的风貌引入课堂。《美文选》的写作要求:除包含“自由作文”的要求外,还可以仿写、改写,可以扩写(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美文选》每周一期,每学年(含寒暑假)55至60期。正是这些丰富的内容、适合于学生的选文标准和宽泛的写作要求,使《美文选》自“出版发行”之日起便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多元正向效应:一是丰富了学生思想,开阔了学生视野;二是丰赡了学生的写作语言;三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品位和阅读层次;四是激发起学生很高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五是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质。语文学习室的开设收到完全相同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一直醉心其中(阅读和写作)。记得我们正式向学生宣布语文学习室将投入使用时,教室里曾爆发出十分热烈的掌声。 

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设计是完全符合脑科学原理的。即,针对学生对已摄入信息的“提取困难”,我们一方面让学生“不断摄入”,一方面非常及时地、不间断地强化学生“及时提取语言文化信息”的训练(如写“自由作文”、“随笔作文”等)。这种操作程序,成功地弱化了学生的遗忘率和“提取困难”,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对所摄入信息的“及时再现”成为可能。尤其值得提及的是, 我们通过学生在语文学习室和对《美文选》的阅读、鉴赏与思考,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唤醒了他们沉睡的写作内驱力。比如,许多学生在读了江涛的《再给我十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朱彦夫的《极限人生》(黄河出版社1996年版)等有影响的作品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出了文情并茂的佳作。这正应了叶圣陶老人的话:“读名人传记,受了感动,看有味的小说,起了想象……随时有一些意思情感在里头流衍着,而且起种种波澜。你如果不去把捉住这些,一会儿就像烟云一样消散了。”⑸《美文选》作为一份精美的精神文化快餐,更以其鲜明的时代感,体裁的多样化,内容的活泼与丰富,思想的生动与深刻而备受青睐。许多学生在自己读了之后,在听了教师简要的激励性、启发性、诱导性点拨之后,写作情感油然而生,常常情不自禁地奋笔疾书,写出自己的所想、所感与所悟。只是限于篇幅,无法在这里举出若干实例。我们总是一直在苦思冥想:如何才能使学生认识生活?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思想丰富、见解深刻?如何才能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怎样才能激活其写作灵感,使之不鸣不平、处于写作的巅峰状态?让学生去欣赏美好的大自然,去体验现实生活,当然不失为良策。但是,作为在校青少年学生,由于受种种条件限制,这毕竟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主旋律”。而语文学习室的开设和《美文选》的创办,终使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并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中一个最鲜明的对比就是,我们在让学生写“自由作文”和“随笔作文”的同时,还让他们每两周写一篇“指令性作文”(即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教师命题, 学生作文)。结果发现,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无论是思想的丰富多样还是文笔的生动流畅,无论是学生的写作欲望还是写作感受,后者都远不如前者!以至于使我们这些实验教师形成这样一种对比鲜明的独特感受:看“指令性作文”常常味同嚼蜡,阅“随笔作文”“自由作文”常常喜不自禁。叶圣陶老人说,要让学生“作自己要作的题目”,⑹这实在是大家之言。当然,根据我们的实验,让学生在阅读中的“大量输入”与阅读后的“及时输出”同时并举,联袂而行,则更可以生发出相得益彰之美。其实,今天方兴未艾的脑开发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教育者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内隐心理活动(本文指学生的大量阅读,学习心理学称为“内隐练习”)与外显心理活动(本文指学生的写作训练,学习心理学称为“外显练习”)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那些能提高两类心理活动间转化效率的教育或训练方法,就是最佳的教育手段。”⑺ 

关于如何改进中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问题,长期以来,真可谓见仁见智。主张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者有之;提倡激活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者有之;强调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培育学生想象能力者有之。但我们以为,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语言学习的黄金季节──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还在于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若干年来,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语言表达赋分一直高于内容)。灿烂的文采是思想的光辉。中小学阶段形不成相应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时笔力凝滞,心知其意而手不能写,作文中语病丛生,以辞害意,那么,任何的创新、观察和想象都会在他的笔下受阻。是的,我们承认语言从属于思想和感情,思想丰富、感觉敏锐,有助于语言的丰富多彩,但这必须以大量语言文化信息摄入大脑、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前提。所以,就中小学生而言,其思想的丰富、感觉的敏锐,主要还是靠阅读。是的,让学生观察外部世界、体验现实生活也十分重要。但中学生不同于成年人,更不同于专业作家,他们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他们更多地是靠间接认知去获取知识,丰富思想,积累语言。更何况,在当前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下,语文教师实在没有多少能耐让学生从封闭的语文课堂走向社会的广阔天地。所以,阅读与写作(包括下文将要论述的背诵),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不可替代的选择。 

总之,我们应采取一切有效手段,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确保其写作量,让学生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得以吸收大量优质语言文化信息,写出一定数量的文从字顺、有充实内容、有一定境界的作文,使他们的脑开发──信息的摄入与提取──得到同步训练,协调发展。这对学生终身语文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极有益的影响,我们语文教师也将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在这里,有必要特别强调的是:广泛深入的阅读,应自小学始。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虽然关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至今尚未有非常明确的界定,但学界一般认为,16岁之前,尤其是6-7岁之间,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和接受力在这一时期最容易获得。从脑科学原理看,这一时期人脑相应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极大,发展速度特别快。而错过这一时期 , 人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发展速度都将受到很大影响(我们从目前正在进行的语文实验中,似乎感觉到了这一点,如部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欠敏锐,语言的内化力不强等。但由于缺乏对比实验,我们对此尚不能作出更科学的阐释)。所以,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这一关键期为青少年提供最充分的语言学习机会,让他们博览群书,让他们不间断地读书。 

长期以来,人们针对中小学生语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分析总结出许多原因。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良机错失。即我们在青少年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从小学到中学),未能很好地给他们创设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大环境,未能给他们提供充分的阅读条件,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文章(后文将专此述及),未能有效地做好“ 信息提取 ”(作文训练)工作。一言以蔽之,在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黄金季节,我们未能适时地替他们打开语文学习的“机会之窗”,以致于使他们的语言摄入量严重不足,使他们的大脑未能最充分地进行语言学习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最终导致他们在语文实践中对语言信息的“无甚提取”而非“提取困难”──学生大脑语言库“库存量”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偏低也就不足为怪了。许多年来,我们为什么总是津津乐道于返璞归真,津津乐道于多读多背多写(尽管长期以来只是空喊未能落实),这绝不是没有道理的。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教育,从根本上说来就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古人通过大量的阅读(尤其是背诵),使大脑中有意识无意识语言信息的识记得到了空前的强化。这大概是中国古代社会读书人语文能力高强、优秀文人学士层出不穷的极重要的原因,这大概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最通俗的诠释。是的,今日青少年绝不可能也无必要沿袭古人学语文的方法,但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青少年在整个中小学期间只是读有限的几本语文教材(几无背诵,真正精读的也为数不多),只是零星的写几篇作文(几无“语言信息提取训练”,许多学校至今仍然是两周写一篇作文),只是做大量的ABCD选择题(几无读书时间,陷入题海难以自拔)。在这种沉重的状态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岂非天方夜谭;在这种沉重的状态下,再去分析学生语文素质偏低的原因岂非隔靴搔痒;在这种沉重的状态下,我们似乎确有必要重温一个最基本的哲学观点:规律,不容忽视。 

三、脑科学原理启示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背诵在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必须进一步提升背诵在教材中、在教学中、在考试中的独特地位 

在我们看来,无论现代社会节奏多么迅捷,背诵这个“慢功”万万忽视不得,因为这是由背诵的特质所决定的。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证实,一个人不管是参观游览,还是读文赏画,其情其景都能在随后的各类创造(学习)活动中自发映射到他的主观意识中来,这就是上文所述及的内隐心理过程(内隐练习)转换为外显心理过程(外显练习)的例证。而一个人早年有意背诵的诗句(文章)能在触景生情中自动地有利于形成头脑中具有新义的诗句或文章构思的过程,则是外显心理活动转化为内隐心理活动的例证。⑼充分认识后者,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让学生坚持背诵;背诵,生发着阅读和语文学习大环境所无法生发的作用。 

著名作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最近说:“我在《跨越千年的美丽》这一篇里,写到居里夫人得了很多奖以后,把名誉看得很淡,仍旧冷静地继续搞研究,我突然冒出一句话:‘她漫把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写了以后我觉得这是从柳永的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中化用出来的。”据此他指出:“当你把书背得很熟,作文时,你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冒出这么一句新话或一个新词。像武打,说不定敌人从哪个角度来,你会突然冒出一招,这一招肯定就是你平时积累,肚里有的。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还要背书 。 ”⑽巴金老人的话与梁衡之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边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很好的研究过,但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自己平时写作也多有这样的体会。并且,我们也时常发现,当我们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一些经典语段之后,学生的作文中也时常会冒出一些与所背语段十分相似的句子。可见,这是一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上述现象促使我们从另一角度进行思考:背诵,作为一种强烈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它对语言文化信息摄入的有效性与深刻性显然优于大语文学习环境和阅读,三者之间呈层递式推进(大语文学习环境→阅读→背诵)。只不过,从脑科学原理看,有意记忆活动的容量不像无意识记忆那样具有无限性,而是有限的。⑾也许正是这有限性,使得背诵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能产生独特的推进作用。它一方面印证了脑科学理论研究的正确性,一方面又凸显出知识内化理论的科学性。⑿所谓知识内化,是指学习(或教育)过程中将知识形成人的内在素质的一部分的过程。这种知识内化一是具有“无形化”特征,即被内化的知识表现为无形式、无技巧,它与人的能力生成是一种自然的整合;二是具有“无意识”特征,即内化的知识被表现或被运用出来(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是一种天然的流露,是个体人的完全的“感觉化”;三是具有智能化特征,即内化的知识必然会将知识转化为智力内涵和能力的外在形式(如梁衡、巴金例)。作为语文教师,明乎此至关重要。它能促使我们挣脱现行教材的束缚,逃离考试指挥棒的挟制,自觉地理直气壮地让学生多读多背,让背诵始终成为语文教学的大纛高擎不放,从而使学生将所获取的知识及时映射到自己的意识中去,内化为个体的语文素质。 

然而,长期以来,一直令人忧虑的是,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在教学和考试中,背诵都被严重地淡化了。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从第一册到第六册,现代文背诵仅仅涉及高一两篇课文的片断,仅为1300多字,充其量聊胜于无!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社1994年版),显然加大了背诵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一是教师未能实施严格的背诵教学,不少教师常因学生不愿背、无时间背而一再迁就;二是各地中考命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试题中涉及的背诵量太少、覆盖面太窄。至于高考背诵,则更是满目萧条。前几年只考查中国名言名句的背诵,1999年连这样的考点也取消了!据说这是为了减少记忆内容的考查,真令人匪夷所思!须知,让青少年识记大量精美的语言信息,有百益而无一害。这比逼他们去记僵死的作家字号,记什么“状元”、“榜眼”之类不知要强多少倍!一方面是学生作文词汇贫乏、语言苍白,一方面是将语言(课文)背诵打入冷宫,一方面又埋怨学生语文基本功太差──我们到底是怎么了?背诵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质量不过关。不少教师只要求学生作一般性背诵,不要求精熟,不要求默写,不要求理解。这显然不利于使背诵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质。“读书须成诵方能精熟。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出,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朱熹语)。可见,背诵必须让学生能倒背如流,能准确默写,能基本理解,这才能使背诵真正收到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重背诵的量化问题。笔者一直心存这样的浅见:背诵与学生的语文素质之间,应该存在一个量变和质变的问题,即只有达到一定的量,背诵才能发生质变,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因为,“质变不是凭空发生的,它总要以一定量的积累为前提,没有一定量的积累,质变是不可能发生的。”⒀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编排是有明显缺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应该狠抓背诵不放松,并开展背诵的量变与质变之间关系的研究。 

背诵,作为一个永远古老、永远年青的话题,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发表过高论。在这里,笔者只是想强调,多背,如同多读多写一样,是语文教学又一条无法逃离必须尊重的规律。逃离了,我们还能再说什么呢?比如,许多人都说,制约语文教学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不过硬,诚哉斯言!然而,只要我们稍作深究,即可发现,语文教师素质不过硬,原因又在哪里?还不恰恰在于他们想当年读背写过于贫乏,以致于形成他们自身素质的先天不足?从在文革期间读完中小学的中年教师到现在的年轻(教师)一代,不是比较普遍地都存在着这种先天不足吗?让读背写先天不足的教师去教读背写先天不足的学生而又要求双方都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岂非咄咄怪事!这种现象,与目前“独生子女教师”教“独生子女学生”的新景观有着惊人的相似。社会学家最近注意到,在教师这个特殊的岗位上,“独生子女教师的弱点,在独生子女学生身上几乎都有”,⒁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沉重课题。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认为,现在中学生身上存在的语文素质方面的缺陷,在部分中青年教师身上也同样存在呢?或者反过来,中青年教师语文素质方面的缺陷是否已经并仍然在影响着学生呢?如果是这样,又该留给我们什么样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呢? 

四、基于以上阐述,提出下列建议 

1.我们应从脑科学原理的新视野重新认识大语文环境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意义,使之成为现代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中小学,都应把大语文学习环境的创设作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好。这不仅是语文教师的事,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应予以充分关注。因为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关涉到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道德情操的陶冶,关涉到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和审美情趣的培育等。 

2.建议像建立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实验室那样,从小学到高中,都建立起语文学习室(以年级为单位),同时,正式开设阅读课程。这是我们发自心底的呼唤!在笔者看来,不在中小学建立语文学习室,不开设正式的阅读课程,多读就绝不会真正成为可能。我们可以静心想一想,多读,我们喊了不知多少年;多读,其意义几乎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可为什么至今仍是海市蜃楼?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无地点(没有语文学习室)、无时间(没有正式课程)。“地点”“时间”不到位,一切都是空谈。记得在一次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笔者曾以《语文实验:我们的梦想成真》为题,表达了我们终于把学生的多读多写变为现实的欣喜之情,当然,其中也蕴含着开展此项工作的艰难之意。 

也许有人要说,现在小学初中已经有了与教材配套的阅读课本,新编高中语文阅读课本也正在试用。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小学初中阅读教材已使用两三年,但据笔者局部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师并未很好地组织阅读,学生主动看的也不多。为什么?学生没时间或无兴趣;教师的随意性极大,指导与否,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意志。小学初中尚且如此,遑论高中。再者,配套的阅读课本终显单薄,离真正意义上的“多读”相距甚远。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学习室,藏书都在千册左右,学生读有固定时间,学有固定地点,有必要的阅读指导,有与之相关的教学与训练计划,其作用恐怕是仅靠几本阅读教材让学生业余时间去信马由缰所根本无法相比的。 

3.关于背诵,有以下几点考虑。①新编中小学教材应该在背诵量上作出硬性规定。小学、初高中各背多少,有关专家或研究机构应该郑重地拿出具体的科学的数据并在教材中明确体现出来。②从小学到高中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把背诵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查,同时加大背诵考查的覆盖面。③教材规定背诵的内容,并不一定非名人大家作品中的语段不可,任何一篇文章,只要是经典语段,都可作为背诵材料。试举一例: 

……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 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高中语文第二册) 

这段文字,从语言(标点)到内容都无可挑剔,非常典范,怎么不可以背?④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自作主张”,自行选取课内外的经典语段要求学生背诵。⑤高初中语文教材规定背诵的材料,不应仅仅局限于语段,一些篇幅精悍的美文,应要求全文背诵。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适当选编一些文质兼美的短文,专供背诵之用。⑥背诵体裁应多样化。传统观念要求背诵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这当然是无可非议。但一些精美的议论文甚至说明文为什么不可以背?尤其是高中生,他们正处于抽象和精细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期,写一般性记叙文,表达上不存在大问题,可一写比较复杂的议论文,则常常语病丛生,或表达不清,或逻辑混乱,其抽象、精细、严谨的表达能力普遍欠缺。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背一些精美的议论文、说明文片断甚至全文,是完全有必要的。更何况,文学语言与文章语言(诸如议论文、说明文等)各具特色和功能。我们完全有理由让学生摄入不同文体的语言信息,品味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⑦应进一步加大小学、初中背诵教学的力度。前文已述,16岁以前,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故此,加强这一学段的背诵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无论是从学生的可接受性还是从教师的可操作性角度看,抓好小学初中的背诵教学,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小学初中抓好了,高中背诵教学就有了很好的基础。⑧要消除模糊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背过多的课文无时间,此属实情。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就可以违背规律?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课堂上少讲点,让学生多读多背点?我们为什么不能要求学生挤出业余时间,化整为零多背点?须知,避重就轻、避难就易是人的天性,它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我们一方面埋怨学生语文素质差,一方面迁就学生,束缚自己,违背规律,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去抱怨──“且莫怨东风,东风正怨侬!” 

4.关于写作。①今天的中学生写作量严重不足!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大写作训练力度,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阅读量不足,学生头脑中的语言库无法丰富;写作量不足,学生对语言文化信息的“提取训练”严重缺失。这两个“不足”,当是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致命伤。两周一篇作文,每篇六七百字,学生一学期、一学年,整个高初中阶段能写多少字的作文?少得可怜!我们正在进行的语文实验,仅《美文选》的“随笔作文”,按一学年50篇(每篇800字)计算,就是4万字。“自由作文”一学年也可达3万字以上。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说,他们初中四年的阅读量、写作量比不上高中一学年!所以,我们实在大有必要增加学生的写作量,一是增加作文次数,二是增加作文字数; 高中生, 一篇作文总得1000字左右。只不过,增加写作量应与加大阅读和背诵量同步进行,否则,有悖于语文学习规律。②今天的中学生写作训练模式太死。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于用面目可憎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逼迫学生说套话空话,说胡编乱造的话,说牵强附会的话,以致于学生写起来言不由衷,教师看起来索然无味。这种现象,从小学到高中都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长此以往,假大空文风将会代代相传,这绝非危言耸听。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坚决从传统作文训练的模式中挣脱出来,大胆地让学生自由作文,自由发挥;让他们袒露内心的情感,描绘熟悉的生活,阐述自己的见解;让他们的作文语言充溢葱郁苍翠的色彩,张扬独特鲜明的个性;让他们的文风少一点造作,多一份自然,少一点虚假,多一份纯真。质言之,我们不但要促进他们多写,更要引导他们愿意写,放开写,引导他们写真、写实、写活,写美、写善、写诚。这一点,在我们所进行的实验年级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许多学生的“自由作文”和“随笔作文”写出了真我,抒出了真情,讲出了真话,道出了真事,不矫饰,不造作。而僵死的作文命题、生硬的写作框框,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压抑了学生的写作冲动,消解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国文教师出了题目教我们作文,这时候,最先闯入胸中的是题目,意思情感之类无论如何总要迟来一步,这显然违反了一篇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⒂对比我们实验中让学生写“自由作文”、“随笔作文”和“指令性作文”的不同效果,尤觉叶老斯言真矣。近来被各类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权威报刊)炒得火热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和99年高考作文,不啻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吹来一股清新的风。“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其“新思维、新表达、新体验”的竞赛宗旨,一扫以往学生作文中僵化的思维,老气横秋的语言,苍白虚假的体验,令世人耳目一新。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确应该睁大自己的眼睛,正视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正视这异彩纷呈的青少年一代,多一点洞察与精明,少一点固执与保守,否则,真的要误人子弟。据报载,在1999年高考中,广东省不止一家重点中学的语文高考成绩遭遇“滑铁卢”,而且越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观念稳固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作文题目时,就越有可能“找不着北”。⒃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无论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也好,无论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高考作文也罢,它们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作文题目的新颖别致,最重要的,是折射出一种新时代的气息,新时代的变革,新时代的趋向。同时,它也鲜明地昭示着:每位在这样的竞赛和考试中获胜的同学,他们无不有着共同的经历,即良好语文学习环境的熏陶,持之以恒的多读多背多写的训练。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闪亮登场,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多米诺效应必将产生,语文教改的深层次、强力度改革必将到来,这恐怕是不以我们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情。 

总之,大语文环境,多阅读,多背诵,勤写作,犹如四块厚重木板,有机地构成了一圆形木桶,其中任何一块发生短缺,都会严重影响木桶组合的严密与周至,进而减少木桶容量──造成学生语文素质上的缺陷。更何况,这四块“木板”所承载的,是脑科学研究的科学原理;所蕴含的,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的精髓;所体现的,是语文学习的永恒的规律。规律的特质是什么?简而言之:顺者成,逆者败。正是基于此,我们以为,在没有充分发挥大环境、多阅读、多背诵、勤写作的整体效益之前,在主体行为和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和传统精髓相悖运行的状态下,探讨语文教学的其他任何方面的是非得失尽管有必要,但似乎又有舍本逐末之嫌,有收效甚微之虞。而根据脑科学原理创设大语文学习环境,强化多读多背多写,才应该是语文教学蓝天下一道永恒的亮丽,并照耀着新世纪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注: 

⑴⑶⑺⑼⑾沈政:《脑科学与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⑵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 版, 第155页。 

⑸⑹⒂《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331-333页。 

⑷⑻刘力:《脑科学与教育:值得关注和拓展的研究领域》, 《教育研究》1999年第8期。 

⑽梁衡:《对语文教材编写的三点意见》,《课程·教材·教法》 1999年第8期。 

⑿谢淑玲:《知识内化的特征和作用》,《求索》1999年第3期。 

⒀汪华岳、龚书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05页。 

⒁《“师道尊严”面临挑战》,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周报》1999年9月1日第2版。 

⒃《3+X:考了学生 更考了老师》,《钱塘周末》1999年9月17日。 

(本文发表于《山东教育》) 

---------------------------------------- 

 

 

    

  谢谢你转来的宏文  回 复 

 

作者:  韩军 - hanjun (浏览次数: 40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7 21:29

 朽木可雕老师,不知你是哪一位神,没有远迎,失礼。 

  

 谢谢你转来的宏文,我已经作为本坛的第一读者读了。希望你有空多贴这样的好文,大家都愿意读。 

  

 作者严、史二位我都熟悉且久仰,问他们好。 

                  

                          韩军 

---------------------------------------- 

 

 

    

  RE: 谢谢你转来的宏文  回 复 

 

作者:  朽木可雕 - sdbzzx (浏览次数: 32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7 22:22

应该是熟客,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 

---------------------------------------- 

 

 

    

  RE: 无意间拣到了一粒珍珠  回 复 

 

作者:  木棉 - mumjl (浏览次数: 2 次)

发表日期:   2001-05-08 17:54

看此文的启示是:营造大语文环境,该由自发而感性的做法上升为自觉而理性的行为。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