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张扬个性(人教版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海原三中课题组成员  杨彦文

三年前,学校审报区级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在学校领导的统筹安排下有幸参加课题的研究。作为课题成员的我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促使我从教育教学的“驿站”再次踏上新的征程!一直以来,写作是师生共同挑战的“难关”,如何去做呢?我们课题成员一致认为是现身说法,展示个人特有的品新,共同获得极大地满足。

疏于写作,是一些中学生的通病或曰无甚可写,或曰心有言而难成文。每次写作,或随心草就以敷师责,或剽窃他人文章以哗众取宠,文思并茂者凤毛麟角。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心中那一池春水真是“波澜不惊”吗?

通过这几年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学生心中非无物也,难在发掘也。中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些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但每天的日记却是洋洋洒洒数百言,道理何在呢?我认为是干巴巴的命题难以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好像让身体非常健康的人去描述痼疾患者的感受,是勉为其难的。因此,写作教师应多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包括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思维特点、感情活动等,使“彼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即使文句稍有不畅,却避开了“空洞无物”的大忌,解决了学生“不愿写”的难题。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拘泥于老师在课堂上一个劲地灌输,而学生在下面不知所云。久而久之,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降到了最低点。虽然它是我们的母语,但想说爱她真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真的很有必要将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将单调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次“献给母亲的歌”活动真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没有哪一位中学生朋友不会拍手称快,大声叫好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课《献给母亲的歌》。我是这样导入的:

有人说:“母爱是无私的。”是的,母爱是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母爱是辽阔的海洋,坦露着宽广的胸怀;母爱是甜蜜的乳汁,哺育着儿女茁壮地成长。母爱,人世间最无私的爱;人世间最仁慈的爱;人世间最宽容的爱;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从你哇哇落地的那一天起,她便用温暖的大手,把弱小的你揽在怀里;

  从你呀呀学语的那一天起,她教会了你喊第一声“妈妈”!她哭了,那是激动的泪,那是骄傲的泪。

  无论你走至天之涯、海之角,她都会每时每刻将你挂起。

  天之高,永不及于母亲思念儿女之情;海之阔,永不广于母亲疼爱儿女之心!

  如果哪天,世界上,还有一种爱尚且存在的话,我坚信,那一定是-----“母爱”!

在我的表述中,给学生带来了激情,由此打开了学生的话茬。有一位同学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母亲节到了,为了答谢妈妈,我问妈妈:“我要为您准备一件礼物,想听听您的意见?”“鸡腿!”妈妈不假思索的说。鸡腿买来了,可妈妈却说:“买鸡腿的钱还能买几斤蒜苗,加到饭菜中还可以为你们增进营养。”虽然妈妈责备着我们,但妈妈的内心非常激动。妈妈拿起鸡腿毫不犹豫地给我和姐姐各撕了一大块,恰巧爸爸进来了,妈妈又给爸爸一块。一只鸡腿本来肉就不多,经过这么一折腾后几乎全剩下骨头,微笑着的妈妈津津有味的吮吸着鸡骨头,“吃吧,味道很好啊!我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鸡腿了,谢谢你孩子,你们就是妈妈的骄傲!”……妈妈这哪是自己想吃肉呢?这完全是想让我们吃啊!……

这样以来同学们的热情更高涨了,纷纷来说自己的母亲。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氛围浓起来了!

我顺势说:“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精彩用我们手中的妙笔再重演一次,好不好?”

……

此时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我说“我与同学们一块来写,我们都来写,三十分钟后我们共同来展示个人的佳作,好不好?

同学们的热情更高涨了!讲台上的我也开始构思,教室内异常寂静,甚至能听到苍蝇的跳动声。下课铃响了,我没有抬头的说:“同学们休息一下,十分钟后再写。”可没有任何的反映,抬头而望全班80人没有一位同学有出去的意思。他们的脸上和手上写着这样的内容:

“我要与时间赛跑!”

“会心的笑了!”

“顿了顿,猛然奋笔疾书,犹如开闸的洪水。”

……

短短的三十分钟从每个人的指尖悄悄的划了过去。此时大部分同学完成了自己的写作,进行修饰加工,有的同学已经举起了手。我让第一位举手的同学来发言,他的作文中有这样一块内容:

妹妹生气地说:“你这三个月没打电话,妈妈一听到电话响了,第一个就去接电话。前天,妈妈往暖瓶里灌开水,电话响了,以为是你打来的,一急,一壶水泼在了脚面上,可妈妈似乎没有感到,当接起电话,知道不是你打来的电话,她叹了一口气,这时才知道脚被烫伤了,才感觉到了痛……”

    “什么?妈妈为了接我的电话而被烫伤了……”听到这里,我快要哭出来,我想,今天无论如何要回去,看看妈妈。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过去了,我迈着急匆匆的步伐向家走去,近了,近了,我看见了妈妈,她在门口等我,我飞一般地扑了过去,扑进妈妈那温暖的怀抱中,我哭了,“妈妈,我错了。”妈妈的泪也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但很快又露出微笑,用小时候批评的我口吻说:“你这个淘气的孩子,怎么不知道给家里打电话,考试是不是又没及格?”说着妈妈又流下了眼泪。“妈,让我看看你的脚伤,好吗?”我望着那缠满纱布的脚问妈妈。“别看了,去吃饭吧……”妈妈拉着我的手,走进了厨房。

文章的结尾他这样写到:这个人就是妈妈,生我们、养我们,一切都给了我们,而又觉得给的不够的妈妈,我该拿什么来爱你?如果还有下辈子,我愿还做您的孩子,因为妈妈在哪儿,那儿就是快乐的地方。

此时教室内掌声雷鸣,经久不衰……接着另一位同学开始了自己的展示:

还记得那次吗?妈妈!你说你肩膀酸痛,我硬要帮你揉,可你不肯,我着急了,说你不喜欢我,你“怕”了,就满面迎春的让我帮你揉。我嘟着小嘴极不情愿,手刚刚碰到你的背你就“呀”的一声,我惊呆了,我的手有那么重吗?我有点怀疑就索性扒开你的领袖。啊,你肩上一条血淋淋的痕疤就像一道激光瞬时刺痛了我的眼睛,调皮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夺眶而出,我为我刚才的行为感到悔恨,我怎么可以怀疑你对我的感情呢!后来我知道原来那条痕疤是你经常背草时勒的。此时你的味道是芳香扑鼻的。

……

我也读了自己写的《妈妈的味道》,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这节综合实践课。课后我把同学们的优秀作品选登入我校所办的学生文学习作期刊《小路》上,在班内传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写作积极性。

课堂的有效性,只有师生共同投入、参与才能实现的结果。课前教师的合理的设计,课中有效地组织与引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广泛积极参与其中,获得心灵的共识,从而达到学生能力之培养的目的,因为课堂永远是师生互动与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火把的舞台。让我们在这舞台上寻求我们共同所寻找的东西,让我们在通向下一个教育教学的“驿站”的时候再次划出亮丽的色彩吧!

附《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杨彦文

每当想家的时候,总有一股特殊的味道从心底浮起,香香甜甜,酸酸涩涩,像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在血液里,在灵魂里,飘散开来,沁人心脾,五腑六脏,都为之陶醉。 

    我知道,那就是妈妈的味道…… 

    从小顽皮、好动的我,不爱上学。所以,小时候妈妈总要陪我到学校去,在不到两里的道路上洒下了妈妈的辛酸与快乐。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家里的大红漆木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夹着大红纸条的“糖分子”(黑糖或黄糖,一斤包成一份子,用绳子捆起来,正面夹上一张长方形的红纸条。),足有四五十包,好奇的我曾经问妈妈:

“这么多纸包是哪来的?”

 “这都是亲戚朋友拿来的啊!”

“夹着红条做什么用?”

“大吉大利!”

“啊,纸中包的定是好吃的,是吗?”

“就你聪明!”

“我打开看看,好吗?”说这话的当儿,我已经用两根手指捏了一点放进嘴里,好甜的味儿!

此后的每天早晨,妈妈陪我到学校门口的时候,都要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塞到我的手中。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妈妈就是那甜甜的糖……

    到了四年级,我就在离家二十里的关桥小学上学,自然也就成了一名住宿生。在一个不大的屋子里,围了一圈的床板,中间只有不到一米的活动空间,里面住着四五十个孩子,两年当中最让人头痛的是满身虱子,可以说它们每天晚上都在吸取我们身上的营养,周末回到家,进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内衣脱下了,妈妈提起衣领一抖,虱子就抖落好多,妈妈开玩笑的说:“我说我的孩子怎么身体这么差,原来营养全被虱子吃光了啊!”每次抖完后又里三层外三层的为我抓虱子,结束后又把肥皂连同衣服泡到刚出锅的的开水中。她叮嘱爸爸给孩子多买几套内衣换着穿,每周回家我再给孩子洗……说这话的时候,母亲流下了泪水,我感受到那是酸酸涩涩的味道……

记得有一次我对妈妈说:“别人用十七个大豆换同学们的一张饭票,你也多给我几块钱买来大豆也换几张饭票,到周末吃粉条炒肉的时候多我打几份带回来一家人都吃?”妈妈严厉的说:“十七个大豆换一张饭票,这样的事情我们做不出来。我们家的黄米饭再加上炮制的酸菜,虽然比不上粉条炒肉片,但这是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吃起来味道同样很鲜美啊!”我当时很迷茫,一向温柔可亲的妈妈今天是怎么了呢?……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但每到冬季我都要在自己的家中炮制一些酸菜,外面买几斤黄米,周末休息的时候一家人吃上一顿。 尤其妈妈她亲手做的黄米加酸菜,味儿纯正飘香……

    多年来,我一直在感受着妈妈的味道,是我终生不忘的味道!

                               2008年12月20日于家中

(作者心语:“妈妈的味道”其实就是“妈妈的爱”,即“母爱”。“母爱”这是一个伟大而永恒的主题,如何反映这一主题呢?我的构思是这样的:从生活中找素材来反映之,由此我在文中写入了三件小事,即“妈妈给我吃糖”、“妈妈为我抓虱子”和“妈妈教导我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成果”来表现“母爱”的主题。其中“妈妈为我抓虱子”确有其事,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没有留下泪水,而是我渲染的结果。“吃糖”有这么一回事,但不是妈妈“给我吃”,而是我“偷吃”;“妈妈教导我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成果”的事是我虚构的,用“大豆换饭票”有这么回事,可此事当时我没有告诉妈妈,是我长大后才告诉妈妈的,反映在此处的目的是妈妈在做人上给于我的教导。由此来体现“伟大的母爱”——“妈妈的味道”。)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