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好学生”的教育(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清河学校   王兆芬

【内容摘要】好学生不仅是成绩好,更应该是品行好,各类综合素质高。本文尝试抓住“好学生”的情商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一部分“好学生”存在一些非智力缺陷,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并从社会、家庭、学校的角度谈对“好学生”培养存在的误区,初步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情商  感恩  理想化  人格  创新  独立

很多班主任老师常常感慨道:“班主任真是难当,好学生吧,不用操心,差学生吧,操多少心都没用,整天都是白忙!”但仔细想想,才发觉这里面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深刻反思。

首先是“好学生”仅仅是指成绩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好”应该不仅是成绩好,更应该是品行好,各类综合素质高。后者更应该占首要地位。这正如台湾前财政部长王建煊先生在浙江办技工学校招生时强调学生的品行的重要性时曾说过:“成绩差不要紧,只要品行好,三年时间我可以教会你一技之长;但是品行不好的学生我坚决不要。”

其次是“好学生”就真的不用操心吗?其实也未必。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肯定也会存在种种缺点,只是因为家长宠爱、社会认可、老师喜欢,我们的审视的眼睛就被他们身上的成绩“光环”遮蔽了,就自然发现不了他们身上的缺点或者发现了也不能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客观上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莫让浮云遮断眼”其中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好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那些“好学生”身上可能存在的缺点,更应当值得我们社会、家长、学校的充分重视,要敢于面对,认真剖析,及时纠正。以下是笔者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的几个校园片段,或许能引发我们进行反思:

片段一:放学后,几位老师在一天紧张的工作后准备打打球舒活一下筋骨,但没有场地了。这时恰逢有几个学生在一个场子上打球,正好是其中一个班主任老师班上的学生(其中有几个还是班干部),于是该老师出面商量能否让出场地给老师们打一打球,不料却遭到一口拒绝:“我们要比赛,为什么不叫别人让场地?”该老师当场气得差点昏过去:这就是我们辛苦教出来的“好学生”?就是这样来回报我们的老师?

片段二:某班主任于暑假碰到以前的得意门生(现就读于中山大学),于是异常兴奋地迎上去,以为可以畅叙师生之情,但该生却视而未见,昂然而去,留下怅然若失的班主任老师满腹疑惑:当年我们的心血花到哪里去了?

当然我们并不能由此而全面否定所有成绩好的同学,但是不可否认,在一部分”好学生”的身上的确存在一些我们未曾注意到的情商缺陷,笔者以为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出发点来审视这样的部分现象,或许会有利于我们的社会、家长、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 

1.自私自利,缺乏感恩之心。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对学习绝对是百分之百地认真投入。但对班集体、家庭的事情却漠不关心;对家长、社会缺乏感恩之心,对老师抱一种挑剔的态度。但就因为成绩好,我们的家长纵容他们,老师也往往舍不得批评他们,过分包容他们的缺点。以致当家长稍有不遂其意时他们就抱怨连天,当老师在上课偶尔出现一些错误时,他们就认为老师是“误人子弟”,揪住不放,让老师下不了台。而他们还以为自己种种行为是天经地义的,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的学生在的内心并不对家长、老师的付出存感激之心,他们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交易” 而已,与家长、老师的关系也莫过如此。笔者也曾听过一些老师反映的“好学生”的思想言论“我读书厉害是我自己的本事,与老师无关”“老师上课不专门针对我讲就是不负责任”……听听,这是什么谬论!所以笔者以为出现片段二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在工作中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一些所谓的“好学生”没有人情味,感叹那些自己平时要求严格,批评较多的所谓“差学生”毕业后倒对老师感激不尽。由此我们不得不更强烈地意识到教育的根本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如果“不幸”育出了那些自私的“好学生”那真是我们的社会、家长、教育者的悲哀和失败。“马加爵”事件即是最好的教训。

2.心灵脆弱,理想化严重。

有很多“好学生”心灵相当脆弱,对世界的认知完全按照他们的想当然去评判。在学校如果在评选优秀中落选了,就不能接受。至于家长、老师要是一批评他们,反应就非常剧烈,对家长、老师从此记恨在心者有之,甚至离家出走者亦有之。只能接受顺境,不能适应逆境,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种生存理念啊!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听惯了来自社会、家长、老师各方面的夸赞,没有经过多少挫折的考验。然而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要想成功就必须能经受挫折的磨难,能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失败了才能重新爬起来奋斗,这些 “好孩子”将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能有所作为吗?所以我们倒要多考虑给他们一点挫折教育,这才是对好学生真正的呵护。

3.人格发展有缺陷:表里不一。

有些“好学生”当着家长的面一个样,一出家门另一个样;当着班主任老师的面规规矩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但背着班主任老师,上其他课时则也时不时“表现”一番:说话、搞笑、传纸条,看课外书。他们还以此在同学面前标榜:谁说我是乖乖学生了?我也照样有个性,照样另类!反正他靠脑子好使,先听懂了再折腾,成绩照样很好。一旦出了事,班主任老师往往出于对“好学生”的“爱护”,批评起来也只是轻描淡写,来个“下不为例”了事。教师的这种心态往往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好学生”也摸准了老师的心思,于是老师的教育就陷入一种“零效果”状态。更使其他“冷眼旁观”的学生的心理难以接受,感到不公平,这不利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不信任感,破坏了公平、威严的形象,对班级管理带来消极影响。

4.缺乏创新意识与独立能力。

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说:“在学校里他们没有创造性、首创精神和独立性,甚至没有具有勇敢和大胆的想象精神。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替自己作主,而是常常把自己的问题推给老师和家长去决定”“在学校里,很少思考,更多的是背书。”这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的真实写照。其次是一些班干部(成绩较好),平时拿老师的话当“圣旨”,缺乏自己的主见。如果只会执行,不会创新,分数再高,恐怕也难以成就一番事业。

报上曾刊登过这样的一个事例,发人深省:天津某高校毕业生韩某,和父亲一起到一家公司应聘,招聘会结束后两人在街上走散了。焦急的韩某没找到父亲,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一个大学生被放在已经生活20余年的城市大街上,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可以说其生存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仍处于小学生以下阶段。这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极端现代版。如此“弱智”的大学生将来如何走向社会?这使笔者想到了德国老卡尔•威特的教育观“少将儿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随便地爬,父母不应该是他的保护神。他应该明白,他不能永远依靠父母,要靠自己。”看来,教育的非理性行为应该改改了,否则下一个“20岁还找不到回家路”的事情就会落到我们的“好学生”头上。

由此可见“好学生”本身存在一些非智力问题,而我们的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在平时培养教育“好学生”时或多或少是在放纵他们。如果我们过分地推崇他们的成绩而忽视对“情商”的培养,那么,我们也是犯了一个最常见同时也将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我们“爱”之深却是害之更深!因为“好学生”将来成功的要素不仅在于他们的智力因素更在于他们的“情商”的程度高低。

记得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笔者认为,马卡连科这种理念的提出自然是非常具有人文性色彩,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但是,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这种方式可能对于学习困难生更具有实际意义,对“好学生”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用放大镜看好学生的缺点,用缩小镜看好学生的成绩”可能更具合理性。因为后者更合乎针对优等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理念。

希望我们的教育者能够少一点“放心”少一点“私心”;多一点“严心”多一点“公平之心”。那么“好学生”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文中所列举的那些片段也许就会出现得少一些。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