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际遇悲切的情思(人教版高二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近千年来,提起苏轼,人们总会想到“大江东去”的磅礴,“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旷达,“把酒问青天”的飘逸。诚然,在多舛的命途里,苏轼是以其铮铮铁骨、光芒彻天宇的文学才华示人的,似乎这位旷世奇才的人生词典里只有豪放、刚强之气。其实,在苏轼的文章里处处可见他在“揾英雄泪”,悲切的情感在他的文章里多所流露。此文就其著作里的悲情略呈管见:

一、多舛的命途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总结创作欲望时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能通其意,故述往事思来者”,“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苏轼的文学成就,很大程度上与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复杂思想有关。

(一)求学出仕

苏轼出生在一个有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有名的散文家,常演讲家世,从苏秦、苏武到苏味道,以祖先的事例激发少年苏轼好学上进。母亲是有文化、明大义的女子,少小时母亲程氏便教他博涉《汉书》《后汉书》《史记》等,在家庭和社会的熏陶下,受儒家经世济国思想的影响,苏轼早年即立下了用世之志,以身许国,积极关心当时社会的人情风俗和北宋王朝的政治措施,并主张改革现实的种种弊端。

1.读书应试

苏轼出身于寒族地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过人的才识。传说苏轼与几位同窗一路顺江而下前往金陵参考,却迟到了,进不了考场。他百般求情,言说旅途情况。主考官有心试其才能,出了一副对联的下联: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学子,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抵九江,十分来迟。苏轼略微一想,便吟出上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进了七六五个考场,四反三往到二门,一心要进。主考官为年少多才的苏轼所折服,破例让他们进了考场。20岁时考中进士,嘉佑二年,21岁的苏轼随父进京应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弟同科及第。

2.初踏仕途

苏轼25岁时授河南主薄未赴,26岁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在凤翔三年还京差判登闻鼓院,又授直史馆。因父病故,丁忧三年,34岁再到汴京判官告院。

这一时期,苏轼绝大部分时间过的是书房生活,对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感到不安,希望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仁宗二年,他上书制策,提出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主张,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表现出一个要求改革的政治家的风范,但由于他所处的中等地主阶级阶层的地位,对当时因豪强兼并而引起的社会危机,远远没有王安石看得清楚,不愿意触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他的改革多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强调“任人”而忽视变更“法制”,尤其反对激进的措施,这就导致了他辗转漂泊的后半生生活。

(二)沉浮流转

1.初次受挫

苏轼早期受“庆历新政”的影响,有要求改革的倾向,对豪强兼并有所不满,主张革除当时“才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悍”的社会政治和弊端,但由于与王安石的政见有些不同,对其变法起而反对并多所指摘,接连上书,于是被改革派排挤。为全身,请求出任杭州通判,后转知密、徐、湖三周。

2、流放黄州

在做地方官的八九年里,苏轼体察民间疾苦,那心直口快、敢于直言的习性又未曾改变,便用诗歌来讽谏新法实施过程中的流弊,不料引来了使自己身陷囹圄的“乌台诗案”,幸被朋友多方营救,方得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的名义贬出黄州,四年后改贬汝州。

3.起而再贬

元佑元年,哲宗继位,旧党执政。苏轼被召回朝,由起居舍人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位极人臣。但他并不因为受到旧党的重用而改变自己的政治观点,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有一些是有效的,不可一概废除。这就与旧党人物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多次受到他们的打击、诬陷,在朝中难以立足,便出知杭、颖、定三州。

4.谪居天涯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重新启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为旧党要员处置,贬知英州,流放到瘴疠之乡的岭南。绍圣四年,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苏轼垂老投荒,携幼子苏过抵达荒僻异常的儋州。元符三年遇赦北归,后病死于常州。

二、复杂多变的思想情感

苏轼少怀宏大的抱负,信守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但由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加之才华横溢,树大招风,后半生一直处于新旧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中,“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随波漂泊于生灭流转的人生苦海。“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苏轼心存济国安民之志而屡遭贬谪,岂不冤哉?孤独谪居,骨肉分离,能不恨乎!虽然他以儒家思想自励,胸存浩然之气,以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融合佛道清旷达观的襟怀,入世而超世,超世而入世,执著人生,又善处人生,能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他的文章多呈雄放旷达之气;但大半生的沉沉浮浮,使他的文章在豪健清雄、清旷简远、自然平淡之外,还有“无处话凄凉”的悲切。

“言为心声”,在几十年的宦海流离中,苏轼感慨良多,壮志难展之愁、去国怀乡之思、失爱妻之痛、黍离之悲、穷居他乡的孤愁等情思通过诗文得以倾吐。

1.壮志难展之愁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的苏轼,在具有过人的才识的同时,还具有宏大的志向,儒家的积极入世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后半生迁徙流转,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时时还能施展才华,挽宋室于将倒,想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可残酷的现实又使他深感无奈,在多篇文章中都流露出壮志难酬的哀叹,嗟叹冷酷的现实让自己转头成空,美好年华在政治漩涡中蹉跎殆尽。《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苏轼知密州二年。其时苏轼四十四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年华,但词的开头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正值壮年却称“老夫”,是无奈,还是自嘲?想苏公进朝十年,不但一事无成,还要避祸偏远之地,揽镜自照,“鬓微霜”,壮志未酬,人已老,怎不生迟暮的愁苦?《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认为是苏轼的豪放之作,但其中也有一把壮志未展的辛酸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岁月的匆匆流逝,多少英雄豪杰的丰功伟名都已经随波而去,无处觅踪。世事无常岁月无情啊!但毕竟他们都曾建功立业,可自己无功又被贬居于此。看那周郎,年纪轻轻,就建立了不世之功;自己已生华发,却功名俱无,天不我与,岂不哀哉!为此,苏轼特将自己与周瑜对举。周郎二十多岁就有名垂千古的功业,想自己四十多岁了空有济国安邦的雄才大略。周郎的成功因为他与孙权“外有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深得仲谋信任;苏轼是多么希望朝廷能相信自己,让自己成就一番功业啊!可自己只有“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之叹。岁月如流,江山依旧,而英雄不再。自己四十有四,功名在何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苏轼独立江边,追忆前贤,感伤自己“人生如梦”,那壮志未展的愁绪何似东流的江水!

2.去国怀乡之思

苏轼官场极不得意,一贬再贬,最后到了地老天荒的天涯海角——儋州。今生功名未就,穷处地之一隅,“人穷则反本”,怀乡之情当会自然流露。“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造巫阳召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其二)开头两句抒发了诗人既留念海南又思念中原的感情,自己阔别中原已经四年,魂牵梦绕的是那故乡,多么想北归团圆啊!后两句说,在那遥远的鹘鸟飞翔逐渐消失的天边,连绵的青山就像头发那么细,这就是我思念的中原。作者伫立北望,思绪随鹘鸟飞到中原,对家乡的思念何其深也!

《望江南》是苏轼在密州登超然台所作。词的下阙抒写清明节不能回乡扫墓的思乡之情。“寒食后,酒酣却咨嗟。”咨嗟,就是嗟叹。寒食节后二日就是传统的扫墓祭祖的节日。词人离乡背井,贬谪在外,逢此时节,多想回去为亲人添一抔土啊!无奈身在贬居的万里之外,贬居莫思乡,思乡人断肠!“休对故人思故国”,词人在抑制自己的思乡情绪,可这是能抑制得了的吗?

在《游金山寺》里,作者借记游来抒发乡愁。“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入江海。”作者外出做官,从长江之源来到长江之尾,离开家乡越远,乡愁就越浓。一个“送”字将其“万里路程,半生际遇,一笔写尽”(《唐宋诗醇》),作者用移情的手法,不写自己依依离别,而写家乡默默送别,更写出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的深切。“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家乡远在四川,金山是看不见的,更何况有遮挡视线的青山呢,但青山遮住的只是视线,却遮不住他对家乡的情思!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永遇乐•明月如霜》)作者倦于贬谪的宦游生活,想念故乡,望穿双眼,可自己孤身远在的徐州。“断”,表现乐作者强烈、深沉的乡愁,“断肠人在天涯”,羁旅愁怀,一个“断”字尽显! 

3.离亲别友之痛

苏轼半生漂泊流转,与亲人、朋友聚少离多,诉说离别亲人、朋友之苦,也便成了苏词的题材。《南乡子•送述古》下阙:“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送别朋友归来,夜不能寐。“初寒”“残灯”写出朋友离去后的孤独、清冷。面对荧荧寒灯,听着淅沥秋雨,友人离去的伤悲,使作者的泪水似那绵绵的秋雨。“秋雨晴时泪不晴”,与朋友感情之深,不言自明。

苏轼与秦观在扬州离别时,写了一首《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作者与秦观彻夜帐饮,怎奈 流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自己却载满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行。作者与友人的真挚情感尽在那“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中。

最使人柔肠寸断的是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当时词人徙知密州。屡遭贬谪,政治生涯潦倒落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十年来,生死殊途。伊人长逝,无复得见,而自己仕途坎坷,辗转漂泊,满怀悲愤,无处诉说。词人回顾昔日,看看今朝,对妻子的怀念之情油然生起。生死千里相隔,想念却不能相见,失意之悲,丧妻之痛,满腹辛酸,“更与何人说”?十年来的迁徙奔波和对妻子的日夜思念,使得自己满脸尘灰,头发染霜,多少愁苦的经历,多少辛酸的眼泪,纵然相见,也不会认出我了,还有什么比这更悲伤的!现实的孤寂惨怛,与妻子的相见无缘,作者只好求诸梦幻了,妻子音容宛在,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作者悲梦之不是现实,现实之不是梦,“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十年辛苦遭逢,却“无处话凄凉”今后年年遥对明月下千里外的孤坟,怎不叫人思之肠断啊!

4.政治失意之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旧时文人的人身理想,幼有壮志的苏轼因作诗讽谏朝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人生道路的坎坷,政治上的失意,抑郁苦闷袭上心头。

在《前赤壁赋》里就夹有这种情绪。“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心中怀想的地方是那么的遥远,仰慕的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这是作者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哀叹,所以,在听客人吹洞箫时,感觉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满耳的悲音,在诉说着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的凄凉,便产生了兴亡倏忽的感情。三国英雄曹操曾在这里叱咤风云,“固一世之英雄,而今安在哉?”那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命短暂,象朝生暮死的蜉蝣;个人渺小,像沧海中的一粟。一向达观的苏轼何以生此种情感?政治上受排挤使然!屡次遭受打击之后,看不到人生的前途,不得不产生消极、悲观、颓丧的苦闷和悲愤不平心情。

《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实际感受谈人生哲理,反映了政治上不得志的封建知识分子精神苦闷、无可奈何的惆怅和悲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具体生活行踪无定,整个人生也捉摸不定,鸿雁飞无定向,人生苦乐无常,道路坎坷,前途渺茫。政治上的失意,生活的飘泊不定,使作者充满无限的感概。

《侄安节远来夜坐》写尽了苏轼怀才不遇、穷愁潦倒之苦。“南来不觉岁峥嵘,夜拨寒灰听雨声。”岁末严冬,应该是一家人围炉取暖,而诗人谪居黄州,清冷异常,在严寒的夜晚拨弄着寒冷的炉灰,滴滴答答的雨声击打着窗棂。“夜拨寒灰”已见其贬居生活的寒寂凄冷了,那雨声更增其抑郁愁苦,李清照有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嗟予潦倒无归日,令汝蹉跎已半生。”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遭打击、受排挤,一贬再贬,潦倒半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家、回朝,可叹自己空有经世致用之志!

5.宋室衰微之叹

苏轼少怀经国致用之志,出世之后对赵宋王朝的积贫积弱颇感忧心。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一句,表面上是对苏辙诗中提到的长途跋涉的往事而发,实际上是作者借往事的回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不平和感慨,表现了他对当时北宋王朝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的忧虑。《百步洪二首》(其一)写到:“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岁月流逝,沧桑易变,人生有限。可笑的是人们还纷纷攘攘,争夺权利。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走向衰落的危险局势的忧虑。

6.穷居他乡之愁

苏轼并步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改变理想操守,成为新旧两党之争的牺牲品,贬而再贬,远离亲朋,生活困窘,惟有孤独愁苦相伴。他的“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肠”的“孤客自悲凉”的孤愁在《卜算子》中表现得很突出。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刚刚出狱,被贬黄州,过着“深自闭塞,扁舟草履”的生活。“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描绘了一副萧条、冷落的环境,一个仕途失意之人在这黯淡、凄冷的境况中,孤独愁苦之情何以堪!“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作者犹如失群的孤雁,独来独往,“郡中无一识者”,过着“亲友绝交,疾病连年,饥寒并日”的生活。凄凉的境遇,孤寂的心情,使人感到末日的到来。

苏轼虽然深受超然物外、清静无为佛道思想的影响,在政治逆境中采取忘怀得失的达观态度,但他也是一个至性之人,悲伤的情感也自然会在作品中流露出来,我们不能只注意他的清简旷达,而忽略了他复杂的悲情艺术。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