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随意”而不“随便”(人教版高二)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有一次晨读,随意抽查了几个学生的《语文读本》(人教版高中第三册),本本都是崭新油亮,个个人都让它躺在抽屉里最黑暗的一个角落里,任由它不见天日,真是枉屈了它。 其实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两个又黑又粗的字:必修。然而学生依然对它视而不见。什么原因呢?一半在学生身上,另一半则是在教师身上。教师缺乏必要的导读,必要的导航,那么学生必然如此而为之。于是我决定挤出一堂正课,让学生来接近《语文读本》,更希望以此堂课带动学生阅读其它篇章的热情。下面就是这堂课的实录。 一、 导入 师:《语文读本》所选例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今天要研读的《五月的北平》,也是如此。 二、文本解读 (一)作家简介 师:同学们,认识张恨水吗?(大部分学生都说不认识)《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知道吗?(学生只知道电视剧) 师:其实看电视剧,你们往往只关注情节,很少去关注语言,而学习语文,要学会去感悟语言。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去阅读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收获肯定会不少的。 张恨水的作品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被选为教材,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并不看重他。然而他又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的原名张心远,童年就读于旧式书馆,并沉溺于《西游记》、《列国志》等古典小说中,尤其喜爱《红楼梦》的写作手法,醉心于风花雪月式的诗词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说情节。“恨水”是他的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句。他的小说除了上面介绍的之外,还有《春明外史》等,都是言情小说,都是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学生听得兴趣盎然,因为他们从未读过张恨水的作品) 师:张恨水擅长写小说,但他写的散文同样别有情味。同一座故都,在文人眼里各显其美。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而张恨水觉得故都的春最美。怎么美呢?今天,我们要零距离地贴近作家的语言,去感受这种美。 (二)近距离迫近作家的语言 1、学生初读课文一遍,初步感知语言美。 2、逐段研读 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从本段中提出一个以上的问题,提问的角度可以是:语言(字、词、句)、内容、感情、写法,也可以从欣赏的角度来说说名家的语言技巧,甚至可以挑挑名家语言的毛病。 学生1:在第一段中,作者称北平的某些人物是“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明摆着,不是很矛盾吗? 学生2:你想想,平常我们常说的“骗子高手”,你就明白了。(全班笑) 学生3:此段中的一句话 “不要名,也不要钱,就这样穷困下去”,这一群人是傻子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但我们不急着解决。研读课文以后,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就可以解决了。 ……冷场,学生一言不发。(这个环节学生完成得不好,他们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好问的) 于是我决定做一下示范。 3、教师示范品读第二段 师:老师在品读这一段时,觉得这一段的语言特别有味。 师:(1)“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都是绿荫满地”,乍一读,觉得“发生”用得特别别扭,与今天的用语习惯不大一样。请同学们想想,可以给它换上一个词吗? 生4:长出。 生5:冒出。 生6:开着。 (很多学生都不同意) 生7:换过来换过去,还不如原来的“发生”好! 师:对,我也这样认为,“发生”的意义更丰富,更饱满些,把叶子那个“生、长、昌”的动态都包含在其中了。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不换好) 师:(2)“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球的顶着”,我觉得,这两个“球球”用得特别可爱,把洋槐树的花的形状摹拟得特别生动。本来“球”是名词,这里把它作为限制“顶着”的副词,特别有味。 (我这样一分析,学生都很有同感的点着头,有的学生还不住地念叨着:“球球,球球,多有意思!”) 师:(3)“市民开始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这个“不暖”也用得特别好。“不暖”是“冷”的意思,可是用“冷”又不合适,因为此时已是五月,不可能再是“冷”了,用了“不暖”,模糊了“冷”与“暖”之间的这种界定,让我们觉得就是那种五月的阳光的感觉。 学生们:对呀,真妙! 师:(4)“你可以在锦天绣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哪来的“锦天绣地”呢?哪来的“雕栏玉砌”呢? 生8(抢着说):春天来了,花红柳绿的,当然是“锦天绣地”了;北京是古都,建筑古香古色,当然就是“雕栏玉砌”了。 师:聪明极了! 师:(5)此段中,有一句话,老师很疑惑:“枣树也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怎么?枣花却送出兰花的香味来?后来我在下文找到了答案,第五段中有这么一句话:“枣子花是看不见的,……可是它那种兰蕙之香,……”答案显而易见,枣花有着兰蕙之香。这样一解读,文章的内在联系,水到渠成地被发现了。 (当我示范品读之后,有学生说:“老师,在我们看来那么平常的一段话,却让你品得有滋有味。”我笑着说:“是啊,你们也完全可以的。”) 4、学生尝试品读全篇课文 生9:“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这说法太绝对了! 生10:你想想,句中不是用“恐怕”来限制了吗?(大部分学生同感的点头) 师:对呀,且句中还有一个限制性的词语“东方建筑”,所以这种说法还是比较严密的。不过,可以看出,你读得很认真,继续努力! 生11:第一段中提到,由元代到今日,描写北平的文字太多了,为什么只是由元代,而不是更早呢? 师:读得很细。1206年成吉思汗即位,创建蒙古帝国。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八月颁沼以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1267年,在东北郊外以积水潭为中心另建新城,为北京城奠定了基础。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定国号为“大元”。次年二月,忽必烈采纳霸突鲁、刘秉忠等人之议,改中都为大都,并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郭勒)迁都于此。可以说北平的历史真正开始于元代。 生12:廿四史是什么? 师:全班同学课下查查资料。 生13:题目是《五月的北平》,可第一段写的是北平的历史悠久,人才众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生14:引出下文,与下文相呼应。 师:第一段提到,这么多的人才这样的穷困,也不肯离开,其实是间接的表现北平的磁铁般的魅力。 生15:第三段中,“照着上面所谈,这范围还是太广”,“这”指代什么内容? 生16:第二段的内容。 师:对了。 生17:第三段中,“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雄视”写的特别好。词语用得很霸气,好像透过这个院子,就可以知天下建筑,喜欢这种感觉。 师:不错,语感好! 生18:第三段中,“这种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鱼缸,到了春深,家家由屋里度过寒冬而搬出来”,怪怪的一句话,不知是什么意思? 生19:可以这样理解,经过一个漫长的寒冬,春天来了,家家户户都把东西(包括人在内)搬到院子里来了。 师:对,可以这样理解。 生20:文中有一句话,“到处都栽着有”,这个“有”,好像是多余的,不过,删掉又觉得意味改变了。老师,你说呢? 师:我也发现了这个字,还觉得非有这个“有”不可。那种到处有的感觉,都在这个“有”里面了。(很多同学同声应和着) 生21:北平人为什么都要栽槐树呢?槐树是否有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它到底象征着什么呢? 师:问得有意思。不过,这个问题,我要求你们课余去找找资料,定会有很多的收获的。 生22:依然是第三段,“你看北平平房,全参差在绿海里”,由“参差”到“绿海”,想象一下,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生23:那可以算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了,而且主色是“绿”,绿得发亮,绿得令人遐思,当时的北平,城里的空气一定是新鲜新鲜的。啊!(众生笑) 生24:第七段,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太平时期京都各色悠闲的生活状态,有什么作用? 生25:反衬出在不安定的年代里,老百姓艰难困苦的生活。呼吁还给北平祥和的生活。 师:已经悟出文章的主旨了。 生26:文章的前大部分中,北平是安详的,幸福的,到了结尾,急遽的变化,给人的感觉,有点突兀,有点一下子接受不了的感觉。我心里真希望五月的北平永远的祥和下去,可这是一厢情愿,风雨飘摇的时代,这种希望是一种“奢求”。 (该生发言一结束,掌声“啪啪啪……”猛地响起。) 师:说得真好,可以说,你读的很用心,很细心,当然收获不少了。同学们,阅读就是这么美妙! 呤…呤…呤……,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要求下节课继续。我告诉他们,功课紧,不可以。于是他们要求在晚自修继续品读,于是我们师生相约于晚自修再品《五月的北平》。 教学反思:这是一堂让学生学得最轻松,教师教得最满意的一堂课。师生没了教学参考的约束,没了考试题目的羁绊,没有了一切的负担,我与学生随心所欲的读书,想想什么就想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与语言文字来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我们共同体会到语言的不尽妙处。课堂教学在一种“随意”而不“随便”的气氛之中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