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版


授课班级:七年级(4)班

授课时间:2009.0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1. 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

 2、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方法 】    

1.诵读法 

              2.品读法 

              3.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教学重难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身心准备

1、听歌:《愚公移山》

2、听故事《愚公移山》.

二、谈话引入、激趣。

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佳,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问题我们走进文本。

三、了解作者及相关问题知识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篇。《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御寇所撰。《汉书•艺文志》中录有《列子》八篇,今已亡佚。今《列子》,一般认为是晋人张湛注释编写而成。其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本文就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它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关于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3、关于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4、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惩(    )    迂(      )    焉(     )  箕畚(     )

荷(    )    叩(      )    龀(     )   匮(      )

亡(    )   太行(      )   惩山北之塞(    )雍(    )南

     一厝(         )朔东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疏通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并画出朗读有疑问的地方。

2、听读。

要求,注意朗读有疑问的地方。(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

3、自读课文。

(同桌合作朗读,有问题的地方互相纠正)

4、指明读 

师生共同评价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三、研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质疑。

  学生提出疏通有困难的字、词、句。全班合作交流解决。

3、指名学生翻译

小组和其他同学补充。

四、归纳交流

指出这两段文字中的字、词、句中的特殊用法。

   1、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2、一词多意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

3、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4、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5、古今异义字

   五、小结

六、作业

 1、背诵课文1、2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