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动与静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王霞(原创作品)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诗歌鉴赏题的分数由6分到8分,比重越来越大,除了对作品的形象、语言、思想情感等考点进行考查外,对艺术手法的判断与赏析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其中,对表达技巧中的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考查,也成为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内容。 所谓“动与静”,是对事物特征做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下面我们可结合具体诗歌略做分析。 一、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在诗歌中既有对动态的描绘,又有对静态的刻画,这两者结合,往往是作者笔下的景物显得丰富多彩,而且对比辉映,相得益彰。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考查了《雨后池上》一诗: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诗中要求考生从动与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诗歌前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静迷人的静态;后两句用“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又如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的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三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宁静。 二、以动衬静 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里显出静态。如王维的《鸟鸣涧》一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使人联想到春山的空旷,桂花的清新,月光的明朗,鸟鸣的悦耳,从而体会大自然的静美。 又如05年高考全国卷Ⅰ考查的唐诗《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过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诗前两句直接写景,为下文铺垫,后两句更进一层,“花自落”“鸟空啼”表面上刻画了“花落”“鸟啼”的热闹景象。但是“自”和“空”却透出了无人欣赏之意,从而显出了山中的宁静、荒芜,以动衬静,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三、化动为静 化动为静,是将动态之景化为静止之状,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新奇效果。如2005年普招统一考试上海卷考查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考题要求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此题实际考查炼字。一个“挂”字,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在李白的另一首诗歌《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也有类似的意境。诗歌的第三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前一句化静为动,使人可联想到随山冈徐徐移动的云雾,不断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后一句化动为静,使人联想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垂直落下的景象。 四、化静为动 化静为动,将本来是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态感,静物写活,从而使作品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趣盎然。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将静态的视觉形象动态化,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又如2005年高考福建卷考查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诗: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当时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诗中第二联“山衔好月来”一句,十分巧妙。它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句诗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化静为动,与上句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愁去喜来,互相映衬,使诗人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更加突出,且富有新意,耐人寻味。 总之,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在诗歌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灵活的结合在一起,从而生动地表现事物的特征,突出诗人的情感。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