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四中07秋七上期末县统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语文版七年级)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一、试卷分析 Ⅰ试卷结构合理 全卷共分三个板块,即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实践。题型设置以主观题为主,分为识字与写字、词性识别、名著导读、古今诗文默写、口语交际、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实践等内容。除虚词的辨别略超过外,基本符合《语文》七上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Ⅱ试卷难易适中 试卷分值102分,共25道题,前24道试题按其难度分为低档题、中档题和高档题,低档题占70%、中档题约占20%,高档题约10%,试卷中的第1⑶、1⑷、4、12、20题稍难,第8、13、17、21较难,其它题都比较平和,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Ⅲ考点覆盖面广且注重能力立意 积累运用部分共设3道试题,包括字音字形词义4分、词性识别3分、名著导读4分、民俗文化常识3分、古今诗文默写8分、口语交际2分),注意考查的能力梯度,且侧重在积累和理解及运用的层面设题。例如第1题分5个子题考点辐射多。考查了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词性三方面内容,涉及了常见形近字多音字的正确拼音、同音形似字的准确书写、成语含义解释及常见实词虚词类别的辨识;第⑷⑸题以“猪”为话题融入名著理解评价及民俗文化常识的考查。既引导学生关注古典名著,涉猎传统民俗,又考查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视角新颖。第2题考查了古今诗文默写,属规定性设题,以直接性默写类型为主。第3题是口语交际题,考查了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应变能力,要求学生注意对象及场合,把握交际用语的语气,力求清楚连贯地突出要点。 文言文选材不回避重点。所选篇目是较浅易典范的《三峡》,侧重基础知识,考点涉及朗读节奏划分、重点实词解释、虚词“之”的用法、句子翻译。在考点的选择上较以往有所突破,如第8题,考题的视觉改变常见的“联系实际的主观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写作手法的体悟。解题必须在读懂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体会分析文本的写作手法。这样设题,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成性,但于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而言,难。 现代文课内阅读题一:《春》选段即“春风图”,由积累、理解、体悟三梯度设题。第9、10题考查作家常识与诗歌名句的积累。第11题考查学生对观察角度及景物特征的把握。不过题干信息不尽清晰,以致学生将“感受角度”解为“描写角度”。第12题“抚摸” “卖弄”二词的表达效果,须结合修辞作用、词语感情色彩去品析。第13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法的领悟,有助于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现代文课内阅读题二:《心声》选段,内容为学生所熟悉,情节亦贴近学生生活。设题从整体感知入手,涉及到人物描写、心理感受、语言理解、情景对话等内容。特别是16题,把学生引入到文本之中,引导学生换位体验,述写作品人物的心理感受。 《有温度的词汇》一文内容浅易,一个自北京来县城的学生家长,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会上接待的学生为她倒水时,她真诚地说了声“谢谢”!这个词是 如此的简单,却温暖了这些孩子,致使作者多年后想起来心中依然是暖暖的。文本对学生有一定的启示:词汇是有温度的,文明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第19—24道试题难易适中,侧重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筛选信息能力和拓展迁移能力。从结构分析、语句品析、文意把握、信息筛选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引导了学生文明用语。 作文命题二选一,不设审题障碍,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内容可写,写作的空间广泛。生活化的命题,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情。 从命试内容来看,灵活性较强,有些题型是学生初次涉及,个别题目亦有商讨余地,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对于初一上学生,一时可能难以适应。虽是如此,但本分试卷命题导向鲜明,一是阅读理解选文篇数顺应中考的变化,改为“四篇”。二是今后应注重语法教学;三是平时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根据题型特征规范作答;四是读写结合,注重语文能力的生成。 二、成绩分析 ㈠考试成绩等级呈现统计表 项目 年段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考生数 424 53 56 52 50 53 55 52 53 平均分 64.06 65.38 61.23 68.46 65.90 59.32 58.75 66.81 67.25 相对差 1.32 -2.83 4.40 1.84 -4.74 -5.32 2.75 3.18 最高分 96 86 86 84 91 88 96 90 87 最低分 13 37 32 30 13 28 23 41 26 A级率 3.30% 5.66% 3.57% 0.00% 8.00% 1.89% 1.82% 3.85% 1.89% B级率 34.91% 28.30% 26.79% 53.85% 36.00% 26.42% 25.45% 36.54% 47.17% C级率 31.84% 37.74% 33.93% 25.00% 32.00% 32.08% 30.91% 34.62% 28.30% D级率 29.95% 28.30% 35.71% 21.15% 24.00% 39.62% 41.82% 25.00% 22.64% ㈡小题得分抽样统计表 阅卷后为较细致地了解答题情况,我以104班50名学生的答卷为样进行分析,采集数据如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分值 14 8 2 1 2 2 4 3 1 1 4 4 2 平均得分 9.16 6.92 1.68 0.94 1.56 1.81 3.36 0.26 0.78 0.10 2.84 1.47 0.65 得分率% 65.4 86.5 84 94 78 90.5 84 8.6 78 10 71 36.8 32.5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分值 2 3 2 4 2 2 1 2 2 2 2 30 平均得分 1.38 1.43 1.54 1.18 1.75 1.50 0.45 0.40 1.16 0.32 1.74 20.46 得分率% 69 47.7 77 29.5 87.5 75 45 20 58 16 87 68.2 由上表按得分率从高到低排序,得分率在80%以上的小题有4﹑6、18、24、2、3、7等7个小题;得分率在50%~80%之间的小题有5、9、16、19、11、14、25、1、22等9个小题;得分率在50%以下的小题有15、20、12、13、17、21、23、10、8等9个小题,其中第8、10、23小题失分最重,得分不上二成。 三、答卷情况 ㈠语言积累 这一部分的试题基本上是按照中考的题型来命题的,因为学生对中考的试题不是很清楚,平时也没有相对的专题训练,加上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所以得分率不高。 第1⑴、⑵题字词部分,平时训练相对较少。因此这个题的得分率不高。这道题是对多音字、形似字形声字、词语的含义、词性的考察,很多学生把猪圈(juàn)写成(quān),“恭”写成“供”,“躁”写成“燥”。 第1⑶题词性的失分率较高,这个词性的考察形式出人意料。词性是下学期的内容,对于没学词性的学生来说直接判断词性难度较大。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课文的朗读,加强字词的训练,注意语法教学。 第(4)小题名著阅读部分,很多学生出现了记忆的混淆,还有理解上的偏差。很多学生直接写出故事的回目,没有简述一下,导致字数也没有达标。今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答题的技巧。 第(5)小题是对十二生肖的考察,这道题在练习册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过,很多同学记不住顺序,平时要加强课外知识的积累。 第2题古今诗文默写,多是平时反复训练过的。本大题分值8分,理解性默写仅占2分。从这一题的得分情况看,一些反复强调过的语句,仍有少部分学生失分,说明平时学习还不够用心。但是总体上讲,得分率还是较高的。 第3题说话,这是道能让学生有的放矢的题目,得分率较高。 ㈡阅读理解 ⒈文言阅读《三峡》 本大题12分,对于刚接触文言的初一学生来说,4-7小题的设计合理,难度适中,但在答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得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平时的学习不能落到实处。而第8小题,障碍较大,总分3分基本上是零分。具体分析如下: 第4题朗读停顿的划分(2分)由于初一上的教学中词组结构还没涉及,所以学生对句意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很难做到正确的划分。因此失分严重。为此,进行古文教学时,要求能范读,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很重要;随文落实语法知识教学。 第5题文言实词解释错误大多在“嶂”字的理解上,失分于“未能结合语境多方面分析准确释义”。 第6题得分相对较好,它涉及的面较广,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对虚词如“之、而、以”等的积累整理。 第7题句子翻译,大部分同学能抓住得分点,一些同学未能补足省略的部分。平时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翻译。 第8题设题偏难,得分率最少为8.6%。初一的学生初步接触写景文言文,理解能力不强,导致没有办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分析。 ⒉课内现代文《春》选段。 《春》是平时讲课和复习中的重点篇目,但是学生答题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课堂反复强调的知识点还是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存在的问题: 第9题因记忆混淆,很多学生把作者朱自清错写成是老舍。 第10题考查课外诗歌名句的积累,由于平时重视不足,得分者为数甚少。 第11题,题目的设计不是很明确导致不少学生因此失分,如错答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理清各类知识性概念。 第12题,词语的表达作用未能规范全面分析作答。 ⒊课内现代文《心声》选段。 该题的得分整体偏低,其主要不足表现在:首先,不少学生语言概括能力不强,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作答。其次,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偏低,如对老师心理的揣摩,只会简单写出老师的心理,却不能描述其心理过程。如回答京京的心情时,不写心情如何如何,而只写原因。再则,题目设计其本身也存在着表述不清,过于复杂的问题。 ⒋课外现代文《有温度的词汇》。题目难度适中,但是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章的归纳有所欠缺,失分较集中于第21、23题。 ㈢写作部分 作文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新意,反映出学生思路不够开阔,往往搬用某种套路,就第一段,一样的文字,就看到了多次。这说明学生平时只会积累,不懂融会贯通。所叙文章四平八稳,不能出彩。并且语言平淡,不够优美,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而且基本每篇都有错别字,反映出学生基础偏弱。不及格的学生往往作文得低分,原因基本在于字数不足,要求600字左右而有些学生只写了300字左右。 四、改进措施 ⒈提高日常文本阅读的训练频率,有序有质地强化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训练和答题方法的指导。 ⒉依“抓两头促中间”原则,作业适当分层,给后进学生增加基础部分练习,夯实基础;优秀学生增加难度较高的题目,以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⒊随文落实语法教学辅以联系巩固。 ⒋对于作文,提倡多阅读多练笔,关注身边事、天下事,为完成作文积累最鲜活的素材。同时,以课文为例指导写作,通过先写提纲、再写作文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作文的布局谋篇能力。 ⒌继续关注书写规范,发动学生自己寻找,控制平时作业训练中错别字的出现频率。 ⒍加强集体备课,及时有效地进行教研,促使各教学班齐头并进。 初一语文备课组 2008年2月12日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