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人教版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宿州市曹村中学     程启伍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无论是从理论的层面还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我都深深的感觉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性,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包括基础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德等方面,同时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的适应程度。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造成了所谓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剖析传统的教学方法,面对一个班的几十个学生,教师往往使用同一种方法,同一把尺子衡量、要求学生,而教师的教学要求往往定位在中等生身上,这样就使优秀生吃不饱,感到缺少新意得不到满足,学困生消化不了,导致问题积累成堆。因此,只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进行教学,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在语文学科中尝试进行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化学教学的实践证明,许多教学方法在某一方面或某个层次上的效果明显,同时,这些教学方法的效用只是局部地参与解决教学问题。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得到整合优化,而不是也不可能是 "一法包揽天下" 的局面。。要以学定教,就是要以学为本,以科学高效的学法作为确定教法的根本依据,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主动和谐地发展。                                   二.分层教学的优越性及其可行性。

(1) 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实际,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生的作用。

(2) 分层教学和可行性。

   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客观存在差异性,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智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表现的差异更为明显。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因人施教能落到实处。     三、针对实际,因人而异,合理分层。                                                           要实施分层教学,首要问题是要正确的、合理的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实际,我把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A组学生也就是所说的优秀生。他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对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学进程、教学内容以不能满足求知需求。B组学生为中等生,他们能较好的掌握课标规定要求,能较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C组学生即所说的学困生。他们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学习活动感到困难较多,压力较大。考虑到学生自尊心的保护、积极性的调动,我一方面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通过家访、家长学校等时机,让家长了解、理解,支持学校开展的活动,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思想现状等进行自我剖析,针对自身的实际,选择相应的组列,我则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提出参考意见.                                                                                                                四、利用教学实施分层指导。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施分层指导主要途径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好这一教学法,并使其取得最佳整体效应,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提问——练习设计——作业批改——评价”等六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

    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考虑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各自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当然这种分层,最好只让学生本人知道,教师也要注意为他们保密);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进行分层的目的,不是置自己于“死地”,不是给自己难堪,而是帮自己选准“起跑线”,放下思想包袱,配合教师实施好分层目标教学法。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在为各个层次学生分别设计好适度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仔细考虑好课堂上如何对学生提问和板演等具体问题。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每个学生虽然在相对保密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 层)的教学目标,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初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一是爱表现自己;二是爱听表扬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时时瞄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用课堂提问和板演练习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进行。比如,让一些学习较差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识记性提问,多做一些难度较小的题目;让一些学习中等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阶梯性题目;让一些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多做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得表扬的机会,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提问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对反映教材基本要求的基础型问题,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特别是低层次的学生要好好回答;对反映教材一般要求的典型习题,要求中、高层次特别是中层次的学生要认真思考回答;对反映教材较高要求的灵活型习题,重点要求学习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去思考回答;当然也鼓励其他层次的学生量力而行去试一试。总之,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的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四)练习设计分层。     

    2、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语文练习,不在乎“量”,而在于“质”,切忌在教材所编习题中任点几题让学生“一锅煮”,而应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练习的题目,是把教材的最基础的内容改造成探索性问题。重点考虑让C层学生能够接受,兼顾A、B层学生的查漏补缺和探索性诱导,同时对全体学生渗透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复习课则用第一层练习全面覆盖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让A、B层生夯实基础,让 C层学生查漏补缺),这一层练习题一般设计为客观题,大多数学生能够短时间完成并产生猜想。第二层学习是引导学生尝试的问题,属于“理解”和“掌握”层的基本练习,设计时则根据每堂课的内容按大纲要求,把应当涉及的基本知识变式成主观题,这些练习题要求反映普遍性,体现基本方法、步骤、规律和应用范围,必要时还要暴露学生通常可能产生的知识“盲点”,题量以B层学生能够完成为准。第三层的练习的目标是运用和变式训练,一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决定是否设置和所设练习题的难度,并且可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重点解决教材的前后联系、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办法、技巧,等等)、进行能力训练以及问题的规律性探索;经过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更多的时间逐步提高后,再由易到难地、逐步的增加这种题目,使学生逐步达到A、B层次。

  (五)批改分层。

    3、.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一是不能只满足于打“√”、打“×”,或给个分,还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相信他们会很快改正。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不能只忙于作业的全批全批,关键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的作业批改记录,主要包括好的典型、错误实例、特殊思路,具体姓名等;发现问题,主要是指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六)考核评估分层激励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不仅表现在教学手段、内容、方法的单一上,同样也表现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上。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试卷评价着各不相同的学生。我在班里的语文学科考核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在进行考核时,我将考核分为单元关检测和阶段性检测。并依照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每份题都包括放缓题、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四大类:放缓题面向学困生,仅供C层次的学生完成;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面向中等生,C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和B层次必做;拓展题面向优生,B层次学生选做,A层次学生必做。考核后,对已达标学生提出“巩固性”或“拓展性”的目标;对未达标学生,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矫正帮助”。允许他们参加第二次考试,让学生在考核评价上尽可能的获得自我满足。                                                 五、作文与课外阅读制订分层目标。                                                             写作文往往是大部分同学发愁的,在写作过程中,我认真分析每一个同学的写作水平,把每一次作文的要求设定为A、B、C三级目标,供学生自由选择,如记叙性的文章,可将语言目标设计为:A 叙述要言之成句,在记叙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B 既要言之成句,又要言之成理,条理清楚。C 言之成句,无错别字。学生只要达到所选的目标,就是成功的作文,就给以表扬肯定,对完成目标较好者,鼓励提高目标。这样,又使学生在作文上找到了兴奋点,增强了信心,我再适度调整各级目标难度,使学生的作文也始终处在上台阶的过程中,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课外阅读和读书笔记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特别是作文成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农村中学各方面的条件较差,学校图书不足,学生家庭中的图书更是了了无几,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这是不是农村学生作文内容空乏,作文水平与县城中学相差很大的原因呢?对此,我利用学校图书室有限的图书,以教育部规定的必读书目为基础,适当扩大范围,选定部分图书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并将材料按内容的繁简难易分为A、B、C三个层次,我详细分析学生情况,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读书笔记同样制定三级目标,如:A 摘抄,写心得,写读后感。B 摘抄,写读后感。C 摘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自己的目标,因为有了教材分层和作文分层的基础,阅读分层的实施比较顺利,几年来,我所带的学生平均阅读量都在200万字以上,读书笔记量均在5万字以上,90%的学生能在摘抄字、词、句、段的基础上,写出较好的读书心得或读后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六、“课外活动”,也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学生的课外活动,不是针对语文一科而言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接触语文,使课外活动既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又不单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主要应注意好两点:

    (一)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着力点。对语文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语文特长;对中、差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

    (二)要分层抓好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把课外活动搞成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延续与重复,以致全部用来补课、做作业。课外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多样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语文兴趣小组,在较高要求的语文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语文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促其尽快形成语文特长;在较低要求的语文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常犯错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通过帮助他们打牢语文基础和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教学实践活动“搜集家乡变化的资料”时,我提出了三个要求:1、通过观察、上网、跑图书馆、查阅报刊等方法搜集资料,了解具体得数字。2、采访父母或有关人员,了解过去的情况。3、对观察调查搜集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进行选择和整理,并做小结记录。上述三题。分别由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秀生做。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使课外活动真正体现出“活”和“动”,能有效地促进课堂分层目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学习辅导分层实施。

    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辅助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后进生学习困难的帮助工作。

    因此,我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后进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后进生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以“我也能行”逐步克服潜意识中“失败者”的形象,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形成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生的辅导,我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等生我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融会贯通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各类学生我均注意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书法家”、“小作家”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样激励了每一个学生不断认真学习,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了希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做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学得“痛快”(先痛苦后快乐),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分层的不固定,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的互动,这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的团体精神。同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做到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汗水没有白流,经过分层教学,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语文成绩连续三年都位居同年级前列,2005年全镇八年级语文抽考总评第一,我所指导的学生孙冉冉在2005年全省初中生作文竞赛中获宿州市二等奖,2006年中考获全镇总评第一。                     八、总结分层教学中的一些得失,我有如下一些体会: 

  1、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要求,真正使因材实教落到了实处。 

  2、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兼顾了低差生,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懂,听得明,作业做得会,这便是学习上的一种良性循环。 

  3、在分组的过程中以A、B、C组出现,而不出现差生等词语,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此外,在课堂上,某些A组的同学能听懂一些B组的内容,B组的一些同学能听懂一些A组的内容,这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在辅导的过程中,让A组的同学辅导B组同学,B组同学辅导C组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责,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它教学方面的工作。 

  5、使用分层教学,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同学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由于分组的情况将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A组的同学不愿降到B、C组去,同时C、B组的同学又希望能升到A组来,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因而学习提高的也较快。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分开层次,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同学提高了更好的机遇,更好的机会,当然我也知道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肯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还是相信“分层教学” 与素质教育是不相悖的。正如有位校长曾经比喻说:“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食堂,知识如同食物。每个学生都在这里‘进餐’,但有的吃不饱,有的则吃不了。分层教学犹如把这个食堂的食物分成几层,让学生各得其所。”只要教学的评价机制也能同步发展,相信前方将会是阳光灿烂!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