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鉴赏技巧——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人教版高二)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第一章散文阅读与理解部分

第一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理解词语的联想意义

     指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根据特定的语境,通过联想(比喻、拟人、象征)生发出来的词语的临时意义。

(一)比喻义

1.表述程式:

(1)判定比喻修辞方法(2)找到本体和喻体(3)根据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和文段内的暗示(议论句子)判定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现象,表达了。。。。。。思想感情。

2.例题: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3. 试题:   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4分)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二)拟人义

1.表述程式:

(1)判定拟人修辞方法(2)找到本体和拟体(3)根据本体与拟体的相似点和文段内的暗示(议论句子)判定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现象,表达了。。。。。。思想感情。

2.例题:

     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简机构。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污染,由于填滩盖疗养院,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时野性全无,被引去耕地发电。上级领导来了,才开闸放松辔头,暂时片刻龙腾虎跃的真身,闭幕锣鼓听。如此观瀑布,跟看马戏团表演差不多,尤其当你听说,放两个钟头水,将损失5000块钱,你便觉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银子,因而很是心疼。

3. 试题:   请解释本段文字中“精简机构”和“管教”两个词语。

(三)象征义

1.表述程式:

(1)判定象征手法(2)找象征体出现的段落,在段落中根据象征体和本体的相似点和文段的暗示(议论句和形容词)判定象征的具体意义(从个体到群体)及象征的抽象意义(精神品质)

2.例题: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土。黄土长了庄稼,却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

                   。。。。。。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有的人。

3.试题:  这篇散文题为《黄士》,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4分)

二.理解词语的情感意义

(一)解说: 指某些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它们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表述程式:

(1)判定感情色彩变化(2)解释词语原义(3)根据语境(人物言行和主题)确定临时义(4)作用:亲昵或讽刺地表达了。。。。。。情感。

(三)例题:

      于是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到了马庄,他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的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道开到那里去。你们不用惦记它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上了副排长,大家都欢天喜地的。。。。。。”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四)试题:    请结合对文段意思的理解,具体分析词语“狠心贼”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理解词语的指代义

(一)解说:  一指文中出现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对象的理解和确认,二指对文中其它一些词语(往往在文段的总领句或总结句内)所指代的信息的确定。实际是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二)表述程式:

(1)找到词语所在的段落和位置(2)筛选信息,代词在前文筛选,总领句的此在下文筛选,总结句的此在上文筛选(3)根据词语的本义和文段的暗示(议论句)以及主题整合该词的临时义。

(三)例题: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94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义。

(四)试题:    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义。

四.理解词语的特指义

(一)解说:   指考查的词语带有明显的历史文化遗留的印记,它有特定的含义,而文段往往没有可供筛选确定的信息。

(二)表述程式:

(1)调动知识积累,组词造句。(2)根据文段语境暗示(议论句和主题)确定词语临时义。

(三)例题:

     旧时中国所谓书香门第,往往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清白与高贵。跟书香相对的是铜臭,生意场中,这股味道最浓。似乎书香常伴书生,铜臭不离市侩。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但在一般人意念里,书总是香的,而铜则不免于臭。自然,这是过时了的旧观念。而今教育发达,社会以工商为重。工商业社会里,第一流头脑往往是生意中人,商优则仕,已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书香与铜臭,不再有严整的界限。玩钱的人也在读书,读书的人也在玩钱,纯粹的书生和纯粹的市侩,已在逐渐减少。

(四)试题:    作者说:"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其中"逐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仗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