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多层次拓宽语文教学——谈我对职中语文教学的体会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蒋成杰

几年来,我一直从事职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个人的体会,在此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语文内部知识的传授,就事论事,让学生不断地读、背,不停地写,在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机械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我认为应当全方位、多层次地拓宽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因素为语文教学服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突破传统,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树立大语文观念,也就是说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应当平衡发展,全面提高。

以住我们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只注重读、写能力,而听、说能力则往往被忽略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听、说能力显得愈来愈重要,特别对于职中的学生,他们很快就要步入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又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另外,语言能力的这四大方面本身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了,反过来也会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指出:“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为此我在授课的同时就兼顾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起初上课多安排提问,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感觉、观点,继而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者多安排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后来即兴口头作文,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有时还通过加平时成绩的方法予以鼓励。开始可能是一两句话,后来逐渐3~5分钟,甚至滔滔不绝。开始一两个同学讲得好,逐渐一部分能讲得好,最后大多数能讲得好。通过勤练习,多鼓励,学生不但听说能力大大提高,而且也逐渐增强了自信心,开始时一当众说话就脸红,一碰到问题就紧张的情况没有了。相反,有些同学还常常因为

一些问题同老师展开辩论,甚至不可开交。

二、结合教材,广泛展开联系。

现代学生的生活接触面比较广泛,思维活跃,照本宣科的教学往往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在讲解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展开联系,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的做法,我认为联系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大类。

1、纵向联系主要是联系本学科的旧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衔接或比较其异同,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或者加以归纳、合并。例如,讲到鲁迅的《祝福》就回顾一下以前学过他的小说《一件小事》、《故乡》、《孔已己》、《社戏》,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这些散文,将它们分门别类,明确体裁、出处等,做一总结。又如:讲到“散文”这种体裁时,就把它和记叙文、小说等加以比较,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界限与关系。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就比较条理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

2、横向的联系又可分为两大类。

①  联系其他各学科。

现在学生开设科目往往比较全面,几乎涉及到了各类科学,这些学科看起来是互相独立的,而事实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往往有着很多的相似点、联结点。作为教师,应当善于发现这些联系,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一些词语的差别(异同)时,我经常联系一些英语单词,比如“熟视无睹”一词里的“视”与“睹”,我就联系了英语单词的“look”与“see”,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意兴盎然。在讲解汉语语法时也有时联系英语语法,通过相互比较和参照,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了,也使学生体会到了语言与语言之间往往是相通的。另外,在讲解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时,我往往结合历史知识向学生介绍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讲解古文时,我又经常结合教材介绍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讲解古代的天干、地支知识,科考制度等,这样,学生能举一反三,加强对古文内容的纵深理解;此外,在讲解、分析汉字形体结构时,我又联系当前的电脑五笔,这样不但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科目的理解与学习。如此长期探索,坚持,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掌握也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一个完整学科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②  联系学生的生活与思想,联系社会生活。

当代中学生的生活是相当丰富的,思想也相当活跃,基本都处于青春期的发育与成熟阶段,同我们教师当初的中学时代有着很大的区别。我们作为他们的教师,应当了解他们的生活内容与生活规律,了解他们心理甚至生理的状态,分析他们的思想,有时还要总结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这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致于过高或者过低要求,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分析中也就能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其掌握与接受。比如作文的命题,有些老师的命题往往太过高深,或者枯燥、单一,缺乏变化,对学生难以产生吸引力,甚至长时间抓耳挠腮,难以落笔。相反,如果能结合学生近来的生活、思想实际,命题灵活具体一些,学生往往一吐为快,甚至欲罢不能。联系社会生活,就是紧跟时代的脉搏,了解社会的动态、热点,这里既指大的社会环境,国家以至全球的命运,也指小的社会环境,本省本市甚至本区本校本班的实际。比如在讲到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就可以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由此而涉及到的一些社会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加深了认识,开拓了思维,学生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又如,学校每次举行校运会,我都发动学生撰写新闻稿,每次集体旅行之后鼓励学生写一写旅游札记,这样学用结合,学生逐渐就有了成功感,不再害怕语文了。此外,每次寒暑假之后开学,我总是习惯让学生当众讲一讲他们的假期见闻,这样既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又督促他们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再如,前一段时间由于经济不景气,社会下岗职工普遍增多,我就发动学生结合自己的见闻讲一两个生动实例,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想等。这样一来,语文课的涉及内容就大大拓宽了,丰富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得到切实的提高。

三、公平对待,不歧视个别学生。

语文是伴随每一个人终生的工具,任何一位学生都有权利掌握这个工具;而我们的学生当中哪怕有一个人没能较好地掌握这工具,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有一种失职感。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同时也生长在各不相同的复杂环境里面,各方面都不成熟,这时他们犯一些错误,或是发展不平衡,大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总是按自己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同学,也不能因为成绩差或犯过某些错或有某些缺点就完全放弃某些学生。我们的教育培养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只是一部分“好学生”,作为班主任,作为每个老师都应该这样,作为语文老师自然也应当如此。要知道,将他们由不好变好,由差变优,这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职责所在,也正是这个职业的神圣之所在。有些枝杈旁逸斜出,将他们细心修剪,用心扶正,不正是我们“园丁”们的职责吗?这些所谓的差生,他们的具体情况往往千差万别,我们必须细心加以分析,有针对性地加以帮助、促进、提高。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讲:“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语文学科方面,我的做法是以“鼓励”为主,以“一优”带“全优”。比如作文方面,这些水平较低的学生往往是错漏百出,可以说比比皆是,可也并非都一无是处。例如,有些学生作文尽管结构不完整,但往往有些词语很美;有些作文尽管语言乏味,结构混乱,但是富有想象力,敢于大胆设想;有些作文尽管整体较差,但有一些片段叙述得却相当生动形象。作文是这样,课堂提问也往往是这样,对于差生不但要提问,而且要多提问,即使答得不对也逐步引导予以鼓励。我们要从心底里摒弃对某些学生的成见,非常有耐心地发现捕捉这些“闪光点”。然后,加以肯定,甚至“放大”,在评语中,在课堂上加以鼓励,有时还可以适当提高评分,给学生以成功感,从而激发其写作的冲动和学好语文的兴趣,有了这些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成绩迅速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布尔斯基说过:“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们有时甚至让老师也难以置信。例如现在高三服装②班的方默红同学,我从高一就教她语文,这个同学比较活跃、大胆,当然也很调皮,开始对作文有些反感,有时不完成作文,或者不按要求乱写。但我发现她的作文思维很灵活,不拘形式,有些作文还较有情趣,就及时在班上表扬了她的优点,还将其中精彩的片段在班上宣读,她很快就产生了较大的兴趣,觉得写作文挺有意思,有了一种成功感,后来不但按时完成规定的作文,有时还偶尔将一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给老师看,并且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征文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又如我校高三广宣班的刘兆冰同学,以往总是自卑,对作文甚至很恐惧,但我及时发现了她作文中的“闪光点”——以“真情”感人,于是加以鼓励,很快她便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后来坚持每天写一篇作文让我评改,临近毕业时,她的作文水平已有相当大的提高,在班内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她也增强了自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学院。一般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些类似的同学,他们往往容易成为被语文老师遗忘的“角落”,只有把这些学生都带动起来了,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争向学好语文的环境氛围,也才真正能取得全面的进步与提高。

四、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上平等的教育,当代的中学生也往往具有较强的叛逆思想,如果再采用以往传统式的高压政策,甚至一些体罚措施是很难奏效的,同时也是新的教育法规所不允许的。因此就必须通过言传身教,真正让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在这方面,身教显得尤为重要,能否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有关专家组织做过大量中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爱某一科的原因主要是喜欢这个科的老师,而不喜欢某一科的原因也主要是不喜欢这一科的老师,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具有扎实的语文专业功底。

做为自己的专业,必须能娴熟地运用专业理论,深入掌握语法分析内涵,古今中外的文学概史,文学流派,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必须精通教材,明确学生以往学过哪些内容与篇目,明确培养目标;授课时能左右逢源,灵活运用各种理论与资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都能给予适当的答复与引导。很难想象,一个讲起课来还要到处翻阅资料,经常讲课、写字出现讹误的教师怎样会让学生肃然起敬?这就要求教师自觉提高,必要时继续再学习,复习,巩固,充实。

2、具有丰富而全面的知识结构。

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语文老师也应该具有全面的知识修养,涉猎广泛,这样才能回答好学生各种随机的提问,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左右逢源,驾轻就熟。一般情况下,语文老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美学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另外,也应及时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国内外的时事及局势,了解社会的发展动向等。对于社会信息的掌握应走在学生的前面,并且能灵活地将其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驾驭利用这些为语文教学服务。

3、积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课余或其他适当的时候,可以和同学们进行交谈,包括成绩好的学生,也包括成绩差的学生,老师一定要放下自己的“架子”,真正抱着平等的心理和学生进行沟通,多倾听、询问,少说教、训诫。比如多听一听他们对自己上课的意见,了解一下他们的业余生活,谈论一下他们喜爱的电视节目,港台小说,了解一下他们的课外兴趣、爱好以及对未来的设想、打算等,了解一下他们的专业或其他科目的学习情况,有时参加一下他们的小活动,比如打羽毛球、出外烧烤,或者约他们到自己家里玩等。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流露出他们的一些肤浅,甚至错误的思想,表现出一些或大或小的缺点,对于这种情况,马上加以严厉的批评、训斥或者发现一些小问题就马上汇报给班主任等,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却会使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这种情况下,老师应当容忍学生的不成熟,在容忍的心理状态下冷静地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在双方比较融洽、时机比较成熟的时候再适当加以引导,往往会水道渠成。

4、坦然对待自己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平时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加以指正,有时甚至批评。但我们老师也是普通的人,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比如,偶尔把字音读错或点错了标点符号,对这些错误我们既不必过于羞惭,也不应躲躲闪闪,而应坦然面对,当场改正,并向学生表示歉意,这不但无损我们的形象,而事实上反而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教学体会。当然,这些方面都必须灵活运用,同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结合起来,同教师自身情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潜力,全方位、多层次拓宽语文教学,从而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