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课”质疑--兼谈语文公开课的流行病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湖南常德市一中  汤登仲

    摘要:语文教学应采用多种课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现在流行的公开课却往往只有导读课一种课型,而这种课型往往能造成“学生主动发展”的假象。本文揭示了许多公开课在学生没有预习课文,甚至教师不熟悉教学对象的情况下,营造出“讨论热烈”的假象的原因及常用手段,指出弄虚作假的导读课的危害性在于违背了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规律,并呼唤语文课堂应返朴归真,采用多种课型,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关键词:导读课  公开课  课型  讨论   假象  返朴归真

     语文教学的课型本应有多种:讲读课、诵读课、研读课、导读课等。语文课不能忌讳“讲”。讲得精彩美妙,讲得激情澎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何不可?善讲的教师大可以让他们讲,不善讲的教师则可以讲规律讲方法。语文课更不能忌讳“诵”。白居易读书写诗“不遑寝息”,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终成诗坛巨擘;郭沫若也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不诵读不积累,又怎能写出锦绣文章?语文课还应该提倡“研”。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研究解惑,让学生初步尝试到治学的艰辛与乐趣。

    然而,遍观各处公开课,有谁见过讲读课、诵读课、研读课?你要以讲为主,就会说你是“满堂灌”;你要学生以诵为主,就会说你是搞“死记硬背”;你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会说你课堂教学目标不明。

    于是,近二十年来,全中国的语文公开课,最流行的就只有一种课型:导读课。

    导读课有什么好?好在便于控制,好在课堂热闹。教师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再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然后学生读读议议,最后教师小结。这样既不会使课堂枝节旁生,又不会使课堂冷场。课堂热闹了,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说这是“培养能力”,是搞的“素质教育”。

    诚然,就课型而言,导读课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学生发言、讨论,教师启发、点拨,这的确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素质,但是大量的课堂实践(特别是公开课)告诉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导读课,是在学生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1942年3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前言中说道:

    “上课时候令学生讨论,由教师作主席、评判人与订正人,这是很通行的办法。但是讨论要进行得有意义,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准备得充分,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或是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不关痛痒的话。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不再要学生发表什么,只得一个人滔滔汩汩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合讨论的宗旨了。”②

    叶圣陶先生在五十多年前就已提出课前要让学生搞好预习,并写成笔记,“以便上课讨论有所依据,往后更可以覆按、查考。”③这是上好讨论课(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见的导读课)的前提,也是实事求是的作法。但是我们今天许多公开课,尤其是在异地上的公开课(竞赛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却在学生没有预习课文,甚至教师不熟悉教学对象的情况下,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且居然营造出“讨论热烈”的假象!

    这个假象是怎么营造出来的呢?

    一、从教学对象看,教者多选择初中生。初中生胆子大,发言积极,不管能不能答对,先举了手再说,这是不争的事实。而高中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大和加深,抽象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的发展。他们已远远不满足于教材与教参上的现成的答案,喜欢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各种问题。在公开课上,浅层次的提问,在书上有现成答案的提问,他们可能不感兴趣;深层次的问题,他们短时间内又可能一时回答不来。因此课堂往往会“冷场”。公开课的执教者深明此理,故而多愿教初中生。

    二、从教学课文看,教者多选择短而浅的文章。为什么不教长文?因为教者担心听课人不熟悉教材,对文章没有完整印象,加上驾驭长文的难度的确大些,因此也只好舍长求短。为什么不教难文?因为难文不易讲透,教者唯恐评课者吹毛求疵,因此只得舍难求浅。文章篇幅短,内容浅,学生容易理解,焉有答不出问题之理?

    三、从教学设计看,教者必定反复推敲了所提的问题。按照读书的常规,问题应该来自学生,教师为学生解惑;或者教师指导读书的一般规律后,再让学生读书提问,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解惑。许多公开课却反其道而行之,由教师代替学生发问,而且所发之问往往经过了执教者煞费苦心的推敲。一是问题不难不易,估计学生在一至两分里能答出来,因为问题难了会冷场,问题易了有“未培养能力”之嫌。二是问题一环套一环,把学生套入预设的“埋伏圈”。课堂上有问有答,读读议议,热热闹闹,自然能博得众人喝彩。

    四、从教学手段看,教者多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并不否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但不能为搞形式而搞形式。有的老师提问后,学生答不上来,不是从思维方法上去诱导,而是将幻灯一打,用形象的画面将课文有关内容(答案)暗示给学生,于是学生“恍然大悟”,将书翻到相应地方照本宣科。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手段也自然助长了课堂讨论的热闹气氛。

    以上是诸多公开课营造出“讨论热烈”的假象的方法及原因。而我们许多教师、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这种“造假”的流行病几乎已经习以为常,毫不察觉,甚至奉为经典。还有人赞扬这种以导读为主要方式的课,就是让教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其实,把上课当做演戏的比喻并不高明,它很能令人联想到上公开课就是师生合伙表演给听课者看。当然,打这种比方的初衷是要说明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但课堂现状却令人堪忧:的确有许多公开课是实实在在的表演!

    公开课“造假”的危害有哪些?

    一、违背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只要我们认真读读前面所引的叶圣陶先生的话,就知道凡上讨论课,课前就应该让学生预习,并做好发言的充分准备。这样的讨论课,才是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的课,而并非“虚应故事”。而那些在异地上的竞赛课、示范课的执教者,在课前一般都没有接触学生,尤其是竞赛课,还严禁教师在课前接触学生。即使是在本校上公开课,许多教师都不敢大张旗鼓地让学生预习课文,生怕有人评课时说他“作假”,课虽上得好但不是“真本事”。这真是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于是,执教老师为了显“真本事”只好挖空心思地考虑如何在课堂上“真做假”。

    二、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本文开篇所述,语文课型应有多种。语文教学既可引导学生“诵读”,也可引导学生“研读”,还可由教者“讲读”。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主要靠他们自己的读写实践,如果课堂上老是让他们发言讨论,思维“活”是“活”了,但课文有没有“内化”?胸中有没有积累语言材料?实在令人怀疑。众所周知,鲁迅、茅盾、巴金等语言大师少年读书时从未领教过这种导读课,相反,我们曾经大加挞伐地“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却给他们打下了良好的语文基础。而现在公开课课型多以导读课面目出现,加上示范课、研究课的影响又很大,以致使人们误以为导读课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课型乃至唯一课型。因此,教师上课、听课与评课,都得看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发言,发言热不热烈,否则就不是好课。课型的单一化,已经偏离了语文教学规律的轨道,而弄虚作假的课堂教学,更是违背了教学规律。

    三、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但公开课中那种以讨论为主的“导读课”,即使教者水平的确高,教的是高中学生,课文长而深,问题有难度,课堂讨论也热烈的话,那么从课堂发言人数看,也并没有使大多数学生“动”起来。一个班级五十人左右,如果有十几个人积极发言,就已经是相当“热闹”的课堂了。但是,其余三十多人呢?那十几个思维敏捷的已经抢先说出了答案,这三十多个思维迟缓一点的学生,恐怕就只有当听众的份了。这样的课哪里谈得上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面对公开课的“造假”现象,我们不能不深感忧虑。在呼唤创新教育的今天,更要警惕经过精心“包装”的假“创新课”。语文教育有它自身固有的规律,首先,在观念上我们要返朴归真,从基础做起,让全体学生扎扎实实练好语文基本功。基于此,选择公开课的课型时,要加强对诵读课、研读课、写作课等课型的研究与指导。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