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tomas 试析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番禺区沙湾镇象骏中学 汤小会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标在于,读别人写的文章能够正确理解;听别人讲话能够顺情晓理;自己有所思、有所悟能够提笔成文,能够对别人讲清楚。也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绝不能限于让学生掌握尽量多的词汇和通晓文法,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以为后者比前者更关键。 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小班的学生,所学课程应该说相同,掌握的词汇量、文法常识当说相差不会悬殊(现在的中学生课外阅读都极其有限),可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相距甚远。其原因固然种种,但思维能力的差异当是关键因素。 思维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思维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在人的外显活动中,明显表现出人与人之间思维能力的强弱差别。从思维的针对性看,前者的思维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同时具有连贯性、整体性和深刻性、不漫生枝叶。就是思维发散,也是有鲜明的自主性。“散”与“聚”全围绕既定“目标”,后者的思维活动或没有“目标”,或“目标”随时转换,枝蔓横生。从思维的广阔性看,前者的思维活动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伸展思维触角,拓宽思域;思考问题多视角、多侧面、多参照,变通灵活。后者的思维活动不能突破一时一事的局限,思域狭小,就是人们常说的“转不出磨道”。从思维的深刻性看,前者的思维活动纵横结合,善于从思维对象的要素、结构、层次、过程、机制、功能、因果等诸方面发现自己的思维“目标”。后者的思维活动则往往被纷繁的现象所困惑,不能透视思维对象的内部机制及与外部事物的联系,思维粗浅。从思维敏捷性看,前者思维活动了散快,动转快,并具有快速选择能力,善断而且智慧。后者思维活动速度慢效率低。从思维的逻辑性看,前者思维活动能够准确地运用概念、判断和揄,符合逻辑规则,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后者的思维活动不能自我调理,难以理出头绪。从思维创造性看,前者的思维活动具有“独创性”,“说或写”都是自己的感悟,“读或听”都是自己的体认,确有“闪光”之时。后者的思维活动,成循成规,在明显的仿效性,思维滞涩。 由此可见,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应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思维能力的综合性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培养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是人们对外界的直接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人们的感觉器官把外界的各种刺激和信息及时传到大脑,大脑对外在的属性部分与整体的联系等接收、认定,并且转化为经验、知识。培养学生感知能力,途径有二: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要求他们平时写观察日记,或很好地组织集体郊游、参观考察等活动。使学生直接、有目的地感知生活。二是有效地指导学生温习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最好能适当讲授些文学知识,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通过形象的再造,“间接“地提高感知能力。 2、 培养记忆能力 记忆在人的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人的感受知没有记忆参与就不能实现;没有记忆贮存的知识信息,人的认识图式就无以调整。人的记忆能力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要素。“识记“是大脑不断积累与贮存知识信息,强化主体感知能力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获知识信息的过程。”“再认或重现”是适时提取大脑中存贮的知识信息的过程。三个要素是相伴而生,相行而存的。记忆因在无目的和理解程度的不同在很大差别。培养学生记忆能力,首先,要求学生确定记忆目标,明晰记忆意图。其次,帮助学生尽量透彻地理解所要记忆的内容,因为理解的东西更易于记忆。第三,指导学生经常复习,复习可以造成主体自我刺激而强化记忆。 3、 培养逻辑加工能力 思维逻辑加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戌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然后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揄,从而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形成规律性认识。即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第二阶段是在思维具体中再现客观事物。人们要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酢和规律,思维就不能停留在抽象的概括上,而必须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通过概念的组合把它再现出来”。培养学生思维加工能力,教师必须掌握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和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等),在课文(议论文)讲授过程中,昭示文章的思维形态和思维发展过程。更可以通过做同题(中心论点)作文,使学生在实践中体认逻辑加工过程。 4、 培养控制和调节能力 思维在人的自我意识指导下,对思考的目的(或目标)是在选择的。当目的转移时,思维也必须随之转变,拓展新的思域,吸收新的知识信息,构造新的认知结构,并依照它的要求,相应地采取新的思维形式、方法和手段。这就是思维的控制的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目前的问题在于,僵化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的行为惯性具在明显的他维特点,主动性差,从动性强,自我意识畸形,针对这样的现实,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和诱导学生塑造自我意识,并能慢慢地利用这一自我控制和调节中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学生通过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判断等具体思维形式,对自我活动过程进行自我反映,提高思维控制和调节能力。 5、 培养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认识过程。想象的任务是根据已知去发现、表现未知的奥秘。它的特点是把心灵所获得的意象,加以修正、变异和结合。在科学中,想象创造出新的物质存在;在艺术中,想象创造出“决化的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要区分开科学的想象和艺术的想象。科学的想象能力,是根据已知去“设想”未知的途径,是已知规律在逻辑上的延伸,它必须从属已知的事实和已知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数学的精确性。艺术的想象,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是一种具体的可感的“艺术推理”。它可以包含某些“不科学”因素,它可以是夸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它不仅追求准确反映生活,而且追求适当改变生活的某些外在形态,以抒发感情。它奇妙的不准确性乃至超现实的幻想性,是生活的真实上升到艺术的美的规律表现。混淆二者的不同规律,对于科学实践来说,无异于儿戏;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则会导致公式化、概念化泛滥。其次是充分利用作文和课堂提问,启发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哪怕是“奇思异想”,也不能轻易否定。 6、 培养思维爆发力 直觉、顿悟、灵感综合表现为思维爆发力。其特点是: 1、 非预期的突发性和不受意志控制的非自觉性。自觉的循规思维和越轨思维,其发生和进行都受到人的自觉意志控制,是一种自觉的随意活动。思维爆发却不受人脑意识机构的直接控制,人们事先无所预料,不为意志左右,不由时间调节。无意寻觅,仓猝而至。 2、 心物感应活动的不可重复性。思维爆发是发生在认识的高级阶段上的一种必物感应活动,是主观的必与客观的物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突然勾通。由于人主观性情千差万别,因此,各不相同的心,各不相同的物,加之各不相同的心物感应条件,所产生的思维爆发必不可重复。 3、 信息处理的模糊性。思维爆发由于采取类比等或然性很大的信息加工处理方式,因而具有模糊性特质。这种模糊性能以最少量的模糊信息有效地判断和概括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促生淅的发现、发明。 4、认识过程的跳跃性。思维爆发,是智慧在摆脱常规逻辑思维方式的束缚后冒然一跃,是在跳跃性的认识进程中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爆发力,首先在善于诱导学生多方面积累,丰富学识,激扬性灵。其次要求学生致辞思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使大脑能够在尽量长的时间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第三、鼓励学生堇循轨思维,但又不囿于循轨思维,不乐于“山重水复”。更期盼“柳暗花明”。正如王国维所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五国维的“三境界说”,全面概括了从长期积累,有意追求,循常思索,到偶然得之,无意得之,反常得之的过程。于学与教都有启发意义。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大脑。 当今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可谓无时不见,但实事求是地说,更多的仍未超越自发阶段,具有明显的性,我们期望能尽快进入自觉阶段。 作者邮箱: myboxes@163.ne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