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加速语文教育现代化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饶杰腾

严格地说,我国语文教育现代化,自“五四’谴动始。

1919年“五四”运动,1919年至1921年杜威来华讲学,1922年“6-3-3”新学制颁行,1923年各科课程标准纲要的制订,以及在此前后围绕课程标准的讨论,启动了我国语文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借鉴这段历史,挖掘、开发其理论资源,对于认识现状,把握改革方向,是大有裨益的。

1920年1月,当时的教育部通令各国民小学校,教科书一律用语体文编写;中学校各科教科书,也逐渐用语体文改编。其中,语文教科书成为实施“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基本阵地。由此引发出语文学科教学目的、原则乃至效率的探讨。

目的

●目的①——形式的。使学生能够了解用现代语或近于现代语——如各日报杂志和各科教科书所用的文言——所发表的文章,而且能够敏捷、正确、贯通。

目的②——形式的。使学生能够用现代语——或口讲,或写在纸上——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要自由、明白、普遍、迅速。

目的③——实质的。使学生了解人生的真意和环境的现状。学校各种科目,无非是一种做人的工具。所以国文科的内容,也应该注重人生和环境,使学生能够了解做人的道理。(沈仲九,1919)

●主目的:1.要能说普通言语;2.要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3.要能做现代的应用文。副目的:1.要启发思想,锻炼心力;2.要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陈启天,1920)

●既说“贯彻中等教育的宗旨”,然“中等教育的宗旨”原是全部的,何须在一科内详细规定呢?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在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前者为主要的(朱自清,1925)

●从沈仲九、陈启天、朱自清诸家关于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研讨中,可以发现,研讨集中在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语文学科的“主目的”与“副目的”的关系上。在基础教育范围内,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目的。但是,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质的提高,离不升体验人生”、“启发思想”、“涵齐情感”、“锻炼心力”等。因此,正如朱自清所说,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

原则

●教授自以学生为本位,而教授中间之经历,必不能拘泥于一定之成法,所谓“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要其归必导学生以自动研究之途,养成其自进学习之共趣而已。闷、本文,1919)

●从来的国文教法,应该大加改革,由教员死讲的固不对,令学生死读也不对,要留心形式,又要留心内容;要启发思想,又要充实思想。抽象地说,要注重学习研究批评。(陈启天,1920)

●语文教学原则是指导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现行修订过的普通教育各学段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或“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就是近乎教学原则的要求。与80年前的名家论述相比较,其核心在“以学生为本位”,培养学生“自进学习的兴趣”,指点学生“自动研究”的途径。

效率

●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在于讲求效率。欲使教学高效,必须下大力气构建语文教学增加知识体系,并把它作为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前提。多年变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低效,是因为往往把简单的复杂化,又把复杂的简单化。要改变现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改造知识,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改进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方法。

(饶杰腾  曾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语文教育学教研室主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主持“高师中文系语文教育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研究,获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奖。现主持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高师中文系语文教学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21-22期第1页

语文报社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