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教学法的建构主义分析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教研处 贺学根 内容提要 本文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分析了在全国语文界影响越来越大的“点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它的先进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学生切实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 关键词 点拨教学法 建构主义 主体作用 深层理解 高效 互动关系 点拨教学法是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先生所倡导的一种现代语文教学法。它的主要内容是“点其要害,拨其迷障”,它的核心要求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它的教学程序是“认识①(点拨)→认识②(点拨)→认识③(点拨)……”。点拨教学法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科学的教学法必定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试图运用目前最前沿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来对其进行观照,就会清晰地发现这种教学法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 一、有利于学生切实发挥主体作用 依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的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指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对外部信息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验证一种教学法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发展潜力,首要的标准就是考察这种教学法能否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 点拨教学法强调“点要害、抓重点”,强调“拨疑难、排障碍”,并不意味着教师代替学生解析疑难、排除障碍,教师只是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提供一些相关信息,把学生导入“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心理学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即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给学生搭建“脚手架”。但是,“最近发展区”的大门洞开,“脚手架”的搭建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它只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提供的毕竟只是信息,信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才能转化成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学生只有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才能实现对“要害”对“重点”的意义建构。实施点拨教学的目的正在于此。在点拨教学中,学生永远不可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现存的答案,所以,通过点拨教学打开“最近发展区”的大门,搭建“脚手架”的意义就在于在相当高的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 师:从全文看你认为是颂秋还是悲秋?请说说理由。 生:颂秋。从题目的“故乡”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和赞颂。 生:悲秋。因为全文写的景物是衰落的,抒发的感情也是悲凉的。 生:赞秋。从全文的开头可以看出。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平,就是想饱尝故乡的秋味。 生:悲秋。从课文的中心句中可以看出。文章的总体基调是忧伤的。 生:颂秋。从结尾可以看出。作者要挽留北国之秋,说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师:好!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不太准确。那位同学再说说? (学生沉默。) 生:郁达夫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忧郁的性格。 生:当时社会黑暗腐朽,所以郁达夫更加苦闷、消沉。 师:所以,郁达夫即便是写“笑”,也是一种—— 生(众):苦恼人的“笑”。(学生大笑) 师:不错。不过,“苦恼”似乎还不太准确。 生:含泪的“笑”。 师:对,含泪的“笑”。这样看来,这文章是—— 生(众):一曲悲凉的颂歌。 ………… 在这段教学实录中,学生对文章“是颂秋还是悲秋”这个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没有说出正确的理解,学生遇到了思维障碍,教师仍未交代答案,但是提供了新的理解角度,使学生豁然开朗,自动消除了分歧,达成了一致意见。“提供新的理解角度”(即搭建“脚手架”,创设“最近发展区”)是点拨教学法在学生遇见障碍时普遍的做法。它转移了学生的沮丧,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思考,保护和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点拨教学法的精髓“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在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可以进行点拨,都有不同的点拨形式:自读(阅读)——导入性点拨、自思(思考)——研究性点拨、自述(表达)——鉴赏性点拨、自结(总结)——反馈性点拨、自用(运用)――迁移性点拨。教学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在意义建构过程的每一阶段,学生都可以进入“最近发展区”,都有“脚手架”可上,从而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其自主性。其二,不是在意义建构的每一阶段都要教师进行点拨,“最近发展区”创设与否,“脚手架”搭建与否,决定于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中有无知识障碍、心理障碍、思维障碍。总之,“相机诱导,适时点拨”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本质上就是教师在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学习有不同的水平,学习者可能只是记住了一些概念、原理,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或者只是有一些字面的理解,只能机械地运用。建构主义所追求的学习,是学习者建构他们自己对各种问题的观点和见解,建构自己所坚持的判断和信念,是一种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观在点拨教学法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对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意味着学习者要切入某个主题知识或者某种思想核心,点拨教学法所点的“要害”,所抓的“重点”就是这种“主题知识”、“思想核心”。学生通过教师的“点”和“拨”,对“要害”、 “重点”进行意义建构,对其作出明确的辨别,作出合理的推论和预测,并对相关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把它整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运用它来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点拨教学法的点拨教学程序“认识①(点拨)→认识②(点拨)→认识③(点拨)……”中三个“认识”代表着学生认识的层次,也就是代表着学生对知识走向深层理解的过程。 ………… 师:大家讨论一下,这段议论(作者注:《梅花岭记》最后一段)的核心是什么?作者否定什么,肯定什么?(四人一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老师板书。) 讨论明确A∣ 否定:诡诞之说(成佛成仙) ∣ 肯定:其气浩然 师:孟子说的“浩然之气”,指的是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正气,在我们今天看来,史可法“其气浩然”,“其气”具体指什么? 讨论明确B 爱国精神,民族气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们继承、学习、和发扬。 ………… 这段教学实录典型地说明了点拨教学法是如何促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的。A这种理解是正确的,但比较肤浅,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不能反映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其含义,属“认识①”。“其气浩然”中的“气”比较抽象,内涵相当丰富,学生不易准确把握,教师敏锐地点准这一“要害”,抓住这一“重点”,传递了“至大至刚、塞于天地”的信息,这个信息仍是抽象的,但却把“其气”的范围大大缩小了,这种缩小就是搭建“脚手架”,把学生导入“最近发展区”——什么样的“气”才有资格称“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就形成了B。B属深层理解,因为“爱国精神、民族气节”是学生用自己的话对“其气”的表述;“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继承,学习和发扬。”是学生对“其气”的判断和见解。 三、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之一“会话”就是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它是学习主体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所以师生、生生互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无助于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点拔教学法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有效,而且是高效的。这种高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几乎所有的沟通始终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由于教师在点拔教学中所点的“要害”,所抓的“重点”是针对学生的知识障碍、心理障碍、思维障碍,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所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总是围绕学习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想法而展开。这样,学习者在对话中就体现着他们头脑中高级思维活动,如辨别、推论、质疑、概括等,避免了简单的表述事实、经验、定义、程序等无效劳动,既使学生锻炼了思维能力,又使学生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随着信息交流的进行,学生不依赖老师事先的安排、控制,能自然地达成共识。点拨教学法中的互动关系呈立体交叉、相互辐射式,师生、生生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敞开思想,民主讨论,大家在一起相互点拨,共同切磋,共享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每个参与者都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疑问,都能自由地对其它发言者进行评价,并自主地达成识,完成意义建构。 ………… 师:(由衷地)你阅读面真广,理解运用得也很不错。确实,王小玉相貌平平,“不过中人以上”,但她身上却有着一种非凡的神韵气质。请问,她的气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通过眼睛写她的气质。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 师: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 生:用博喻描绘王小玉眼睛之美,体现她的气质。 师: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罗嗦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 (学生七嘴八舌,有说“行”也有说“不行”的。教师指定一学生回答。) 生①:我觉得可以写简单些,不是说简洁是一种境界吗?“眼如秋水”已经写出了王小玉眼睛的美,后面就不必再重复了。 师:你认为后面几句是画蛇添足?(该生点头。教师又请另一位学生发言)你的看法呢? 生②:我说不准。不过,既然刘鄂是大文学家,我想他的文章一定不会有问题吧? (学生大笑,该生有些难为情。教师示意学生安静下来。) 师:你这种猜想有一定道理,文学大师笔下确实不会有太多问题。但猜测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必须从语句本身去找根据。刚才有同学说这是一组博喻,请你说说比喻的基本特征。 生: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 师:秋水与眼睛的相似处在哪里呢? 生:(顿悟)这句话是用秋水比喻眼睛的清澈纯净。 师:(追问)那么,“寒星”有何特征? 生:非常明亮! 师:“宝珠”呢? 生:有美丽的光泽。 师:“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呢? 生:黑白分明。 师:仅此而已? 生:(补充)圆润灵动。 师:分析得多好啊!(面向生①)请你把他(指生②)刚才的分析综合一下好吗? 生①:那双眼睛,象秋水一般清澈纯净,像天宇中的寒星一样晶莹明亮,像宝石一样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泽,它黑白分明,像白水银中的黑水银一样圆润灵动。 师:你还认为后面几个比喻是蛇足吗? 生①:(笑)这几个比喻各自侧重一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的,不能算蛇足。 ………… 这段教学实录中的师生对话非常精彩,老师问的巧妙,学生答的灵气。首先,师生的对话始终在老师创设的如下情境之中:“那双眼睛……”这个博喻句是怎样写出王小玉的神韵气质的?教师的点拨没有一星半点的冗言赘语,每一次每一处都恰到好处、非常必要。如第三次点拨(“不过,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嫌罗嗦了些?写一句‘眼如秋水’不行吗?”)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当生①、生②不能真正领会这个句子的传神之处时,老师及时提供新的切入角度——分析比喻的基本特征,从而使学生在老师层层搭建的“脚手架”上自主建构对这个博喻句的妙处的理解。其次,由于没有现存的答案,学生始终表达的都是自己的见解,并自由地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行评价(生生互动),而且这些“评价”达成的“共识”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的十一次发问,没有一次授学生以结论。这段高效的师生对话宛如一段生动的电影对白,已臻于艺术的境地。 总之,把点拔教学法置于建构主义视野之下,它的许多做法都熠熠闪光,生机无限。基于此,我们可以毫不过分地说,点拔教学法是对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革新,它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终身学习观悄然兴起的二十一世纪,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注 1.李军.〈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点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1996·4 2.邓彤、陈小平〈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语文教学通讯 .199 9·2 3.王茂明.〈梅花岭记〉点拨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教学. 2000·2 . 参考文献 1唐晓杰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研究 1999·11 2毛新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教材·教法 19 99·9 3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学习观评析 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 1 998·1 。 作者简介 贺学根 男,33岁,中教一级职称,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现供职于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任中学语文教研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 通联地址: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教研处 邮编:315040 电话:0574-7908890-8213(办)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