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遭遇互联网--K12主题聊天侧论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K12评论 2001-03-09 李 节 背景:2001年2月23日和3月3日,K12教育研讨聊天室聚集了一批关注语文教育和互联网的教师,探讨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学问题,讨论进行地热火朝天,好不热闹。因笔者未能赶上现场讨论,而幸好讨论的发起人和组织者aimin将宝贵的讨论保存下来,读后引发出如下感想,纯属个人观点,愿与各位老师商讨。 (网上讨论纪要:http://sq.k12.com.cn/forums/read.php3?f=27&i=1483&t=1483) 互联网的力量 Internet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是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可以说,没有人能够回避它的存在以及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你可以说网络是件不错的工具,是种全新的载体,是一个容量无限的信息库。而且,这个库是开放的,共建共享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人们可以在上面找到几乎所有想要的信息,还可以谈话聊天、下载音乐、观赏电影、网上购物……,无论是你想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事情,无论是你见过与没见过的,在打开一个站点的瞬间就扑面而来,人们不仅充分感受到自由表达的畅快,而且真正体会到信息高速路缩小了这个世界。 网络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向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学自然无法也不能漠视它的存在。我相信,更多的人则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巨大信息量。在海量的资源面前,一个初涉网络的人难免会感到欣喜之后的茫然。目前的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可能就是欣喜之后的茫然,孩子们都上网了,老师也试探着查些资料,而且发现这个东东还真不错。一向对学生关怀备至的老师在琢磨,网上什么都有,大人看着都眼晕,何况孩子?我们应怎样教孩子们阅读呢?阅读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会不会失效?问题一大堆。 利用互联网,而不要被互联网利用 开篇就这么罗唆,无非是想把互联网的特点说明白些。具体到语文教学,我觉的李永宁老师的这句话很有几分道理:“在网络上, 我们需要的是信息,不是阅读” 。载体变化了,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但远远称不上文体,倒可能形成一种语言风格。)比如对话体的文章。可能会需要新的阅读方式,也可能什么也不需要。说到这里,我们倒是可以想想那么多“自生自灭”的网上写手,并没有人教他们什么网上规则。传统环境下培养起来的阅读能力完全可以移植到网络环境中去。因为毕竟从载体方面而言,网络与书本的区别不是本质性的。我想,互联网更主要的是一种信息源,我们利用它找我们需要的东西。这个定位明确了,许多问题可能就不再是问题了。否则的话,可能容易被互联网表面的繁华所迷惑。其实就那么一层纸,捅破了,就这么简单。 必须承认,在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和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多了一种工具,一种媒体,一种信息源,老师利用它查找备课资料,学生利用它学习新知,与一本词典一样。学生们学会了上网,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问网友,可以自己查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被强化,因此学习的乐趣会增加,求知的欲望会增强。在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方面,互联网要比其他方式更明显。利用互联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让他们独立寻找问题的答案,充分体会探索的乐趣,教师们更应该意识到这一方面的功能。 永恒的命题依然永恒 技术带来的是手段的突破,而手段永远不是目的。语文教育遭遇到互联网,首先需要认清的也是这一点:互联网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语文教育的目的也永远不是教会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一句话,互联网是工具,而祖国语言却是精神。祖国语言的教育价值、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意义不会因为手段的变革而有丝毫变化,或许我们目前还不能预言未来的人们是如何乘着电子技术的快车进行信息的传承和交流,但语言文字本身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人类思维的外壳,作为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标志性特征,它的载体永远不会超越它本身。因此,语文教育的任务不会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动摇。网上阅读也好、网络课程也好,是语文教学手段的一部分,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学习祖国语言,学习祖国语言中承载的文化和精神才是主要的。语文教育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的培养依然如故。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就是语文教育的永恒命题。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