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20讲及练习(1--5)(高一)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手机版 | ||||
一、审清题意,确立论点 正确地理解题意,把握题目的要求,明确其议论对象和内容,确定文章的写法,是写好议论文的首要步骤。因为题意和要求不审清,写作时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会偏题,甚至文不对题。 审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的分析和仔细的思考。欲快先慢,不要提起笔来就写。如果是命题作文,应从题目的语言及其结构上作分析推敲,抓住关键词语,领会其喻意或寓意。例如 《大事作于细》这个题目,可抓住“大”与“细”,分析其辩证关系:“大”由“细”积累而成,积累“细”可由小变“大”,从而明确“要成就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的道理。这应是立论的重点。再深入体味一下,还可以阐发这样的观点:伟大的成就寓于平凡之久.不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空想有所成就,只会一事无成。 如果是给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则要对所提供的材料认真阅读或观察,弄清其含意,然后根据附加的其他写作要求,或论说感受,或发生联想,或批驳错讹,从而确定文章的观点。例如,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材料:“徐霞客游嵩山,打听下山的道路,有人告诉他只有两条:一条是平坦大路,易走。一条是险峻小道,难行。徐霞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在陡坡丛莽中艰苦地走了十余平才到达平地。经历了这一番艰险,徐霞客十分感慨:“人家说嵩山没有什么可游,正是因为他没有看到险峻之处。”这里,平坦的大路与险峻的小道有着比喻意义,从徐霞客的言行中可以领悟出“敢于同困难作斗争,才能享受奋斗的欢乐,尝到成功的甜果”的道理,可以《知难而进》为题。 【训练题】 1.对《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作文题,有这样几种理解: (1)为了用时方便,平时要多准备点书: (2)书是知识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爱护书,用好书; (3)平时要多读书,读好书,运用时才得心应手,不至于后悔莫及。 你认为哪一种理解比较切合题目要求?简述理由。 2.比较下列三个作文题,说明它们的立论重点有何不同。 (1)勤能补拙 (2)从“水滴石穿”说起。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对《小议“净友”》这个作文题,审题时应抓哪一个关键词?从这个关键词,你觉得应讲些什么道理? 4.说说下面这个作文题的比喻意义,简述你要确立的中心论点: 《建造成功的金字塔》 5.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就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愈小。” 理解这句话,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6.有人说,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理解其含义,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7.仔细观察第四页的画面,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然后写一篇议论文,说说自己看了这幅漫画的感受。 【提示】 1.(3)较切合题目要求;关键在于对“方恨少”的理解,“方恨少”是悔恨当初读的书太少了。 2.(1)侧重谈与勤奋的重要;(2)侧重与谈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之一;(3)侧重谈积累的意义。 3.应该抓住“诤友”的“诤”,就是敢于直言不讳地进行批评;交友是如果不能互相帮助,相互批评,对朋友的缺点、错误采取纵容、包庇、放纵的态度,就失去了交友的意义。 4.有深厚广博的基础,才能有卓越超群的成就。 5.(2)更准确。 6.可以《“常数”与变数》为题。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可以说是一个常数,但勤奋者珍惜时间,善于利用时间时间的价值就高,可以说是一个变大的“常数”;惰怠者蹉跎岁月,时光白白流逝,可以说是一个变小的“变数”。 7.漫画的标题“一劳永逸”是反话,在登攀和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是不能“一劳永逸”的,惟有不断进击,不断地瞄准更高的目标,才能攀上高峰。文凭到手,大功告成,只能说明学习的动机不纯指出这个问题,对当前的“文凭热”是有鲜明针对性的。 二、注重分析,选好角度 一个作文题,特别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有时可以从几个侧面提炼不同的论点。从哪一个侧面展开论述最好呢?一般说来,根据自己的实际,如果某一侧面自己有较真切的体会,或有较充分的材料,那么从这个侧面阐述观点,就较翔实透辟,这个论述角度就可以称为最佳角度;如果可供选择的几个论述角度,自己的感受相似,则可以考虑从哪一个角度更便于开展议论,较能吸引人,也就是说,角度小一点,针对性强一点,立论更新一点,就是要选择的最佳角度。因为角度较小,可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展开并深入论述的把握就较大;针对强,则可以清的放矢,更切实地联系实际,不致于空发议论。立法较有新意,给人的感受就较深,启发也更大。 在深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还可以运用多向分析结合定构分析的方法选择最佳角度。有这样的作文题: 读下面一则故事,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薛谭向秦青学唱歌,没有完全学到秦青的技艺,就要告辞回家了。秦青没有制止他,只在郊外的通衡大道口饯行,同时放声高歌。激越高亢的歌声震动了林木,阻遏了行云。薛谭深感自己之不足,于是向老师道歉,终生不再提起回家的事了。 对此,可先作横向分析.从薛谭的自以为是,说明了不骄傲自满的道理;又从秦青的高超技艺,说明学无止境。再作纵向分析;薛谭自满于前,认错于后,启示我们要勇于认错,知错必改,秦青对薛谭的错误不简单斥责,而因势利导,说明身教重于言教、教也有方的道理k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比较中作定向分析,确定立论的侧面,就可选准论述的最佳角度了。 【训练题】 8.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作横向、纵向和综合分析,简述它给人的启示。 《上海工人报》载:青年工人宋丽芳。读胡绳同志的名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对书中所记有关圆明园被英军焚毁的日期和某地名提出质疑。胡绳同志组查了有关记载,答复了这位读者,作了恳切的说明,订正了某些疏漏之处,并表示了感谢。 9.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不同的侧面,提炼各自要证叶 的观点,并作简要的分析。 一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时,正是中国国弱民穷的时候,帝国主义者不把中同人放在眼里,他们讽刺詹天佑“不自量力”,-“胆大妄为”,甚至说他“不过是白花钱罢了,一定不会有结果的”。詹天佑想,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采,我就是要争这口气.中国人为什么修不成铁路?于是,他深入实际,克服艰险。作了实地偏查,根据不同的地形等情况,作了种种不同的设计;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施一工上的难题,提前两年完工,而且节省了二十八万两银子。 分析《火柴的联想》一题,说说你由此想到些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个角度,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字。 11.下面的题目可以有多种论述角度,请你列出几种,并 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的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从广告所想到的》 12.《谈“节俭”》是个议论范围较宽的题目,现在把它改为角度较小的三个题目:《节俭是一种美德》、(节俭是小气吗?》、《节俭与铺张》。请你选择其中一题,写一篇一议论文。 13.翻阅自己过去的作文,领会老师的评改意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以《作文一例析》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14.以《栽树与乘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 8.横向分析。宋丽芳读书一丝不苟,为得到学问而寻根究底;学者胡绳则虚怀若谷,而且同样一丝不苟地细查材一料。纵向分析:青工宋丽芳不仅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而且不迷信名人权威,有着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综合分析: 虽则一个是普通读者,一个是著名学者,却有着同样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事实求是而是“好求甚解”。 9.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从顶住嘲讽,战胜困难与要为国争光反面论述“人贵有志”;②从外国人鄙视中国人及詹夫伤深信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决心为国家修好放路方谈难迷“要发扬爱国精神”,③从詹天佑重视实地调查、设计种种方案方面论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0.可以想到它生命虽短暂,但思想在闪光;也可以想跟到它是火种,可以燃起燎原之火;还可想到它牺牲了自己,亮了别人,等等。 11.可以从恰到好处、能起信息交流作用的广告发议论;也可以对失实、溢美、故弄玄虚的作风加以评议;还可以从一则广告说开去,谈大家关心的事等等。 12.三个题目论述的观点相同,但角度不同:《节俭是一种美德》主要从正面直接阐述“节俭”的意义《节俭是小气吗?》是以批驳一种错误的看法,来阐明“节俭”是一种美德的道理;《节俭与铺张》侧重于对比,从而提倡“节俭”的好风尚。’ 13.14略。 三、深入开掘,立意求新 感受时代的气息,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新鲜的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可以求得新意。这就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锻炼感知新鲜事物的敏锐眼力。 发现事物的矛盾,从而确立富于启发意味的观点,也是立意求新之法。这就需要善于探索,深入开掘。比如“滴水穿石”这个生活现象是大家熟知的。它说明什么哲理?照一般的理解,它比喻尽管力量很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要写得有点新意,还得对它作寻根究底的探索:为什么屋檐下的石头会治出坑坑洼洼,”而海滩上的石块长年累月被海潮冲刷却只成为鹅卵石?这样一推究,就可以看出水滴之所以能穿石,除了持之以恒,还有别的因素。如果结合工作、学习来谈启示,那就可以从立下志向、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等方面来论述,据此作文,就比一般的理解有所发展。 有些问题,还可以从超出或违逆一般常理的角度作逆向分析,以阐述独立的见解。例如《以规量不应有囫》这个作文题,一般是要求说明“有一定的规矩、章程、纪律,才能成器,成才,办好事情。”如果作逆向分析,就可以分析“规矩,有新旧之分,而且时变法变,情况变了,“规矩”也得变,从而得出“不破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因此必须破除陈规陋矩”的结论。这样立论一反流俗,富于改革时代的新鲜气息。当然,立意求新,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标 新立异而硬做翻案文章,必须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至。少能自圆其说,不能有破绽、漏洞。 【训练题】 15.“钻牛角尖”历来是“死心眼儿”的代名词,是指白费力气去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抓住“钻牛角尖”的“钻劲”,作逆向分析,反其意而用之,你觉得有什么道理可说?狼z欲不部加价•仰以v啊叫。 16.“异想天开”是贬义词如果舍弃了它空想、瞎想的成分,有没有值得肯定,并加以引导的地方?如果有,请写一段简要分析的文字。 17.人针对下面两个成语,各写几句话,表明自己的新颖见解:知难而进,知足常乐。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时代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阐述“生活的真理”的具体内容。 一牡丹本来是太行山的一种荒山小树,水仙本来是我国东南资泽地带的一种野生植物,经过千百代人们的加工培养,竟使得它们变成了“国色天香” 和“凌波仙子”;在野生状态时.菊花只能开着铜钱似的小花,鸡冠花更是象狗尾草似的,但是经过花农的悉心培养,人工的世代选择,它们竟变成这样丰腴艳丽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生活的真理不正是这样么! 19.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鲁国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纺织白绢。他们想把家搬到越国去,就有人对他们说:“你们一定将穷困不湛了。”这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却赤脚走路;白绢是做帽子用的,而越人却披头散发。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没有用武之地,怎么会不穷困呢?”对这个故事所表明的道理,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鲁人去越地,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用非所长,必将穷困;一种认为鲁人有胆识,在越地可以大有作为,他必能大富。你赞成那种看法?请以《读<鲁人徒越>》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0.峻青在《秋色赋》中透过“秋色”的落叶枯枝、肃杀凄凉的外部特征,把握了新时代蓬勃向上的本质,而看到秋色的硕果累累和欣欣向荣。你从贸易公司、开发公司及××中心如雨后春笋的景象中,看到潜藏着的怎样的问题? 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21.以《“异想天开”的异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 15.主要是要肯定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之精神的可贵,以及探索的精神、创新的精神。 16.许多大胆的幻想能变成现实,证明“异想天开”也有敢想的可贵性,如果“敢想”又“善想”,并能为之坚忍不拔地奋斗,这样的“异想”,也可以成为实现灿烂理想的巨大动力。 17.“知难而进”是提倡敢于与不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当然应该提倡,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妨“知难而退”,蛮干不行,不讲究方法不行,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必要的后退是为了更大的跃进,这里有辩证法;如将“知足常乐”与“知不足然后才能常乐”作比较,则“知足常乐”意味着满足与故步自封,也许回“常不乐”。 18.可着重阐述人工选择的巧思而不是自然演变,千百代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不是偶然成功的道理。 19.认为鲁人必能大富的理由是:正因为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所以那里有广阔的市场;只要改变那里不文明的习惯,那是大有作为的地方。 20.百业兴旺,生产繁荣,自然是主流。但也必须看到潜在的暗流:有些“公司”、“中心”仅是装潢门面,白空架子,唱空城计而已;求虚名,不务实,是无济于经济生产发展的,究其实,是变换手法,仅为“孔方兄”(钱)服务罢了。 21.参阅16的提示完篇。 四、注意表达,论点鲜明 要能准确。鲜明地表述论点,首先应该解决好论点的提炼这个问题,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先决条件。如果你所确立的论点偏离了文章题目的要求,或者错误地理解了题意,那也就无所谓“表述”,更不用说准确与鲜明了。 论点是作者所提出的看法和主张,表示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意见。所以,你在文章中所确立的论点就应该是是非曲直清楚、爱憎态度十分明朗的。 “准确”不同于“正确”。平常说你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是从其一问题的“正误”角度所作出的判定,但从所提观点的针对性这个角度来说,那就不仅要求“正确”,更要求“准确”,恰如其分地反映特定条件下的客观实际。比如写《勤能补拙》这篇作文,有同学在文章开头这么说:“话说‘勤能补拙’。这句话的意思告诉我们,只要比别人更加勤奋,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显然,“只要比别人更加勤奋,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但是并不准确。“更好”是对“好”而言的,与“拙”不相吻合;而且从成语“勤能补拙”的含义来说,“勤”也没有附加一个“比别人”“更加”的条件。所以说这样的表述就不准确了。 表述论点要求“鲜明对,当注意以下三点:(一)表述论点的语句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不转弯抹角,(二)中心论点可放在文章显著的地位,如篇首标目,就是常见的表述论点的方法,(三)不采用艺术表现的手段,一般也不采用 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要求通俗易懂,清楚明白。 【训练题】 22.对《从“堰苗助长”所想到的》这个题目(或提供“堰苗助长”的故事内容以作给材料作文),有如下几种分析: (1)讽刺急躁冒进情绪,说明只有采取冷静思考的谨慎态度,才能把工作做好的道理; (2)说明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3)从反面说明了只有遵循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 你认为分析、提炼的观点哪一种是准确的?简述理由。 23.根据下面的题目及其有关要求,拟出它的中心论点: 《过犹不及》(要求:解释词义,概括深刻含意。) 24.下面三个题目都是谈成才问题的,但各有侧重。试 分析比较,用一、两句话,分别写出它们的论述中心: 《自学也能成才》 《勤奋是成才的阶梯》 《行行出状元》 25.划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中心观点,并对这个中心观点作些修改,使之准确、鲜明。 参加社会活动,与人交往,也可以在守时上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准时到场,“宁可我等他人。不可他人一等我。”这也需要一点自我牺牲精神。少闲扯,少废话,不罗嗦,多为对方着想,用制作“压缩饼干”的办法对待时间的使用,这既是一种自我修养,也是尊重别人。鲁迅的活说得好:无端的耗费别人时问、,就是浪费他人的生命。由此可见,这不是道德又是什么! 26.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边的问题。 α、爱因斯坦会见以色列总理古本里安时,也不打领带,不穿袜子,b、同样,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受到沙皇接见时,事先声明,请允许他随便穿什么衣服——平时穿什么,接见时就穿什么。门捷列夫的衣服式样,是他自己设计的。C、至于是否“时髦”,他认为是无所谓的。牛顿的袜筒,常常缩到脚后跟,他毫不在乎。陈景润穿鞋子常不d系鞋带。衣服钮扣也常不d扣齐。e (l)读了这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受?用一句简要的话,把上面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 (2)如果在b处加上“觉得那太费时间”一句,在C处加上“口袋很大,便于放笔记术”一句;在 d处把 “不”改成“忘了”,这样修改以后,这则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有哪些变化?请用一句简要的话将它概括出来,写在α处。 (3)对修改后的材料,作者发表了一点看法,请设想一下,代作者补在e处。。【提示】 22.“揠苗助长”的故事是这样的.宋国有个人嫌庄稼长得慢,就把苗一棵棵地往上拔,回家还说.“今天我帮助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了赶忙去看,苗都枯死了。后来人们就用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1)、(2)的概括偏离了故事的主旨,没有能抓住“助长”的实质。(3)才是间题的根本。(1)、(2)只是它的表现形式。 23。《过犹不及》:事情做过了头。就好象没有做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我们做事一定要恰如其分。 24.三题分别侧重于从成才与自学的关系、成才的条件以 及成才与行业深系等方面加以立论。 25.中心论点:在守时与借时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在第一句“守时”后面应加上“惜时”,将“品质”改为“风貌”。或在最后将“由此可见”改为“守时,讲信用;惜时,讲风格。” 26.在a处可补上:“科学家专心于科学,对生活总是从简从朴”一句。在e处可代作者补上“专心致志的科学家这样不注意生活细节,是可以理解的”一句。 五、筛选提炼,确定论据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为了使自己所要阐明的道理,即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折服人的力量,所用论据,即一般所说的材料必须是跟论点相一致,并且是确凿可靠,充实有力的。为此,我们必须在一些性质i内容相似的论据材料中,根据所要论证的论点的需要,做好筛选、整理、提炼的工作。 在筛选、整理、提炼时,首要的是要把握住材料本身所表明的要旨。比如说,我们手头有关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方面的材料若干个,分析之后,我们能提炼出他们各自不同的主旨,这些材料的主旨虽然差不多,但毕竟是有差别的,即使是细微的差别,我们也必须加以细致的辨析。有的侧重于“积累”,有的侧重于•“坚持”,有的则又侧重于“立志”,也有的主要是谈学习的方法,乃至对时间的珍惜等。对这些材料进行切实分析、筛选、整理,才能从中选出最能证明论点的材料来。 其次,有些所选用的材料也可能并不十分“确切”,常常使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弃之可借,用之又于心不安,怎么办?材料过于庞杂,可以去芜存精,精心剪辑,使之合乎文章论点的要求。材料要简。那就应着重在证明论点的那一点上加以充实。 【训练题】 27;有的同学以《谈友谊》为题,用到了这样几则材料: (l)少先队员在街头扶老携幼的行为;(2)马克思与燕妮的真挚情感;(3)恩格斯给马克思的无私资助;(4) 李白与杜甫结为挚友;(5)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绵绵情意。(6)国共合作;(7)为孤老服务。你认为这些材料是否适合论题的需要?为什么? 28.领会《提倡“入迷”精神》、《知难而进》、《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三个题目的不同含义,并从下面四则材料中,为各个题目选用确切的事例,作为论据。 材料:(1)法国科学家法布尔从懂事起,直到八十七岁逝世,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研究各种昆虫。有一次,他伏在地上,用放大镜观看蚂蚁搬一只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他四周围了一群好奇的过路人,有人嘲笑他是个“怪人”,他也没发现。(2)朱自清先生在《匆匆》男同患散文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及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察觉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这挽的手边过去……”(3)意大利画家米盖朗谋罗在绘画罗马西斯廷教堂屋顶的大壁画时,每天爬在很高的脚手架上,仰脸弯腰进行创作。有好几次,他摔下来,受了重伤。有一次牛皮靴坏了,他想换一双,因为几个月没有脱过靴子,结果脱靴时连脚皮也扯下一块。由于长年累月地工作,身体也变成畸形。他终于花了四年三个月,完成面积达三百平方米、画中人物有三百四十三个的巨型壁画。人(4)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有一个“天天练”的规矩。每次慢踢一百次,紧踢五十次,然后再快踢五十次。 29.根据(二)《失败是成功之母》、(2)《谈自学》、(3)《伯乐与千里马》这三个题目的不同要求,剪辑下列材料,分别写成三段论述侧重点不同的论据材料。 青年工人王晓星在农村插队劳动时,坚持自学。调到工厂后,一面自学,一面参加工厂办的工人业余大学学习。这样业余学习了几年,七七年高校招生时,他满怀信心地报考理工科大学,结果却落选了。但他井不灰心,学习更勤奋了,自学时间由每天两小时增加到三、四小时。靠着这股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韧” 劲,他攻读了高等数学。有一次,做出了一到著名数的难题。但他的勤奋自学招来了不少流言蜚语,直到引起了华罗庚等著名数学家的重视,才终于被推荐当上了国防科计大学的讲师。 30.写出《谈谈真理的标准》这一论题的中心观点,然后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取论据材料来加以证明。 31.以《说“问”》为题,选取与只有关的名人轶事,名言警句和生活中的实例,然后以“更要具备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品质”为中心论点,写一段文字。 【提示】 27.首先应该弄清“友谊”这一概念的意义。一般说来,友谊是指朋友见的交情。它不同于“爱情”,不同于一般同志之间的交往,更不同于党派之间的某种关系。所以,题中七项中,(3)、(4)比较适合论题的要求。 28.三个题目所选的事例,依次为(1)、(3)、(2);材料(4)三个题目均不用。 29.(1)着重选取王晓星不怕挫折,继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这一材料。文中前三句可略,最后华罗庚推荐的内容也可省去。(2)《谈自学》先应该提炼出观点,然后根据观点的需要,对所引材料加以剪裁。(3)此题要从“伯乐”、“千里马”,两个方面讲。文中作后部分可用,并要充实。为说明“千里马”,文中有关刻苦砥砺的事例也可适当选用。 30.首先应该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的科学性。邻居材料可从课本中选取。(未完待续)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