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哪里(粤教版高一必修)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教学设计 手机版 | ||||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在平实的叙事中蕴涵着丰富人生感悟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对家的眷恋之情。 3、欣赏作者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家的眷恋之情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共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由“家”的篆书体说起,解释什么是“家”:居也,(《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由它的形状可以体会到:家是给人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那么,家又是什么呢?大家迅速用“家”为本体,作一系列的比喻句。由比喻的涵义,我们知道家不是简单的房子了,还有很多更深的更温馨的涵义。而冰心她的晚年可以说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子孙满堂,为什么,她还要问,我的家在哪里?她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冰心的家在哪里? 二、作者为什么由梦开始寻家?这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明确:梦能揭示灵魂深处的“向往”和“眷恋”,同时也引出了:我的家在哪里,梦中的家才是灵魂深处永久的家,(潜意识)梦也预示着难以实现,照应了题目,也和后面的家形成对比。(接着写昨夜的梦) 三、你如何看待冰心老人“昨天夜里”的梦和梦醒的表现? 明确:通过一个小孩的见闻来侧面衬托寻找路途的遥远和寻找速度的缓慢来表达渴望回家的迫切心情。梦醒之后,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又意识地模糊梦幻与现实的界限,寄予了梦如现实,现实如梦,现实中的家一样难找。 四、讨论: 1、冰心老人为什么说只有住着我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结合《冰心小传》) 明确:因为冰心在中剪子巷居住了十年,当时父亲升官,家庭幸福稳定,充满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情,这是冰心记事以来最纯洁、最原始的一个家,她在这里度过了最快乐的童年,同时,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冰心在这里感受到了民主、自由、科学等精神的熏陶,并投入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登上中国文坛。并形成了她“爱”的哲学,开创了传奇了一生。 2,你认为冰心老人真的“一无所有”吗?(点拨:联系下文,联系写作年代) 明确:冰心老人一无所有的是权、官、钱等一些物质功利性的东西。而她富有一身的清白,一段割不断的人间亲情,一个在心底下呼唤精神家园。(可以补充上面的解释) (联系到当时的写作年代,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穷得只剩下钱了,精神生活上却出现了空虚,深圳曾一度被人家成为文化的沙漠。文化建设,环境建设可以说是忽略了。作者看到了这一点,对当时中国文化精神领域表现出很大的担忧。现实中已经找不到精神的家园了,所以冰心要寻找她的家是精神上的家园,只有“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 五、小结:这两篇随感散文的语言美:平易、简洁、随便。 |
·语文课件下载
| |||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 ||||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