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四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手机版


     

昆山市石浦中学课题组 蔡海龙 王雪明  

  《课堂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研究》是我校承担的"九五"省级立项课题《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子课题。经过三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认识到:"学生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促进、协调和补尝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抓住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其教学就会有的放矢,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方法很多;但是我们认为以下四法比较适用于初中阶段学习的学生。

  方法一 鼓励教育法

  教师都知道: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学习有困难,成绩上不去的学生,从表面上看他们的成绩不及其他同学,往往被老师列入"后进生"或所谓的"差生"行列。这是很不公平的。如果我们教师深入观察的话可以发现这部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虽然低于正常发展的学生,但他们的求知欲望却不亚于正常发展的同学,如果正确引导,其后冲力是不可低估的,那么怎样树立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实践中我们发现:"鼓励教育法"能够收到明显的效果。例如99届初三数学中考中三(1)班的姚志红、王培英。三(2)班的沈雪芳。三(3)班的李琴等同学,他们对数学一门学科来说进入初三之后就很少及格过,连他们自己也认为对数学及格不抱有任何希望。但是,初三的三位数学教师却没有放弃他们,而是不断地鼓励他们,正确地引导他们,使他们的自信心树立起来;最后中考还是冲破了及格一关。从实例中可以看出:"鼓励教育"使成绩差的学生的自信心、进取性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差生"的求知欲不亚于优等生,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基础差,接受能力较弱,而不易被人发现,其实他们有内在竞争因子,教师只要稍加鼓励,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也会使他们振奋精神。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让成绩差的学生有一个亮相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处处感到教师的关心,动之于情,晓之于理,跳出自悲的圈子。我们认为鼓励教育具有普遍意义,各位教师都可尝试。

  方法二 兴趣引导法

  教学方法陈旧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兴趣能直接转化为一个人的动力,进而产生积极性,以满足学习上的求知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和情感对人的智力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补偿作用,我们不仿作一个实验:"一个人在相同时间里听一则有趣的故事,往往觉得时间太短,而听一个枯燥的问题讲解总觉得心烦,有厌烦情绪,这就说明情感、意志、兴趣这几种非智力因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同时也共同制约着一个人的学习情绪。因此作为教师如何将课堂教学搞得活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我们认为采用兴趣引导法,才能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当然兴趣引导法的实施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深入钻研,弄清所教内容的重难点,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语言,在此基础上再要训练自己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力,而不能照本宣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进入角色,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兴趣引导法"实质上是要求教师上课时精讲多练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授要根据学生的可接受性,尽量讲得生动有趣,使讲课的语气既符合哲理又通俗易懂。例如在初二数学因式分解内容的讲解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全过程可以编成顺口溜"一提二套三分组,一分到底不回头"使学生记住了因式分解时应先考虑提公因式,再考虑用公式,后考虑分组分解法,同时强调了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再如化学教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背法可编成: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五字一句读起来顺口,记起来省力,即使是成绩差的学生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一知识点,同样对一个问题的教学,兴趣性教法与呆板的死记硬背,其效果是绝然不同的,不仿大家试一试。

  方法三 课前练习法

  学校教育更应该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真正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是目前抄作业当成完成作业的唯一手段,这样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更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经过调查,摸底和课堂尝试认为:"课前练习法"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好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途径,我们以今年初三数学备课组为例,三位数学教师都采用了"课前练习法"结果中考成绩都位于全市的第一第二位。"课前练习法"是指把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各个知识点编成题目,让学生共同操行练习,使每一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这样可以变问答式复习为实际操作,变少数人练习为整体训练,变尝试为成果,实际上课前练习法,并不影响教学进度,恰恰是增强了新旧知识的连贯,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做到三控制:即"控制时间"、"控制内容"、"控制题量",时间一般在新授前8分钟左右,面做面批,内容一般是上一节课所学内容,题型一般是基本填空,基本运算,或简单的综合题,"课前练习法"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一个既有播种,又有收获的良性循环过程,才有效益可言。

  方法四 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听起来难,其实做起来并不复杂,我们不妨用一个引例"中医师在给病人开处方时根据同一种病情的病人,按不同年龄配制药用量,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开出不同的处方",称之为对症下药,教学中教师也不妨学一下医生的治病方法,把所教内容按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具体的做法是:⑴备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分层备课。⑵讲解中选例要分基本题、加深题、拓宽题三类讲解。⑶布置作业在题量适中情况下,按不同层次学生分为A、B两组题型,其中A组习题着眼于基础;要求人人完成。B组为提高性题,供中、优等学生做,这样可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主体学生的共同要求,又要顾及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要求,始终做到将"暂差生放在心里,中等生抓在手里,优等生记在脑里",做到既"施偏爱于差生,把重点放在转变中差生身上,适度降低新知识的讲解起点,使中差生有一个跳一跳就能成功的喜悦心情,积极鼓励他们动脑动手,让中差生吃好,倡导扶持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又注意尽量让优等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学中切忌一刀切和简单划一的教学模式。

  结束语:我们总结的四法是粗浅的,其方法是否有实用价值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同时也恳请老师们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出更好的方法,贡献给教育事业。 

 

    

相关链接:教学论文

·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视频下载
·语文试题下载

·语文备课中心






点此察看与本文相关的其它文章』『相关课件』『相关教学视频|音像素材


上一篇】【下一篇教师投稿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微信:13958889955